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红十系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的治安新问题!

    虽说不是“鸡犬之声相闻”,但基本“老死不相往来”,现代社会住房现状的改变,加

之隐私权的受保护,在“躲进小楼成一统”,个体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日益隔膜和冷漠。这种现象算市场经济的负效应?还是人类文明的残缺?总之是社会学

众说不一的大课题,但给警察破案带来困难是不争的事实。没有。没看见。没听见。跟我没

关系,没注意——警察调查访问笔录上大多这类没用的文字。

    14日晚专案组初步为此案寇性:作案人为盗窃而来,惊醒阿珍,阿珍喊叫和反抗,盗

窃遂转化为行凶杀人。基本可排除报复杀人。倾向凶手为非关系人。该案为没有因果的流窜

作案,极为难破的一类案件。现场痕迹没有“抓手”;

    调查访问没有线索;

    销赃渠道无赃可销——只有一条红塔山香烟,刚够嫌疑人自己抽抽;

    虽说是日长夜短的夏季,可太阳照样落——从楼群后背落;月牙照样升——从楼群后背

升;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古代少了许多许多诗意。

    诗意与警察这个铁血职业相距甚遥,可是警察从事的工作其实又极需诗的灌洗与润泽,

该怎样把两者焊接呢?谁能告诉我。

    二、奇特的“咬痕”

    6月15日上午,803刑科所高级工程师徐林生赶到现场。老徐五十多岁,瘦瘦的,戴副

眼镜,衣着整洁飘逸,仪容谨严。不知他血与火出处的人看他就像个教书先生或者吟诗作画

的文墨人。

    老徐是拿政府津贴的痕迹专家。

    犯罪痕迹是很大的一门学问,往细了分,又分成我们熟知的指掌纹、脚印,和我们不熟

的工具、枪弹、轮胎和整体分离痕迹等。因为是犯罪,因为犯罪分子知道犯罪一旦被发现会

受到法律制裁,所以犯罪实施者无一不将可遭致杀身之祸的痕迹尽力湮灭、掩藏或造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学会戴手套作案、戴头套作案、铺报纸作案,作案后揩抹指掌

纹,放火、放煤气、放有浓烈味道的气体或液体破坏嗅源。给现场勘察带来相当困难,这也

对刑事技术人员提出更高更新更难的要求:坚信个案仍旧是现场第一,从现场出发。魔高一

尺,道必须高一丈。

    我见多了拿政府津贴的各类人,有靠关系,有熬年头,有“淘浆糊”淘来的,有“摆

平”摆来了,滥竿充数者不少。

    老徐的专家头衔可是硬碰硬的,是靠一次次破案功绩扎扎实实砌起来的。破案出现场,

首先是痕迹开路,照相固定,法医勘验,侦察员将这第一手素材连同调查访问得到的信息综

合起来,确定侦破方向。现场勘察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在案子破掉的瞬间接受立竿见影的

检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很严峻,也很无情。

    据我阅见,任何一项工作做久了,作出经验,作出知名度,往下会多多少少考虑求稳,

不要冒冒失失把自己的牌子砸了。为了这一目的,现场分析也能讲出一些得体的话,提出事

后怎么看也没错不用担任何责任的意见与建议。

    老徐是怎样的呢?

    或许他勘察现场时根本没考虑这么多,只把心思放沉静再沉静,心无旁骛心无杂念,如

同做气功时的松静状态,让所有感官的触角像章鱼样高灵敏度地伸出去,触摸现场的每一寸

立体空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观十六路耳听八十方……索取信息尽可能多尽可能全,换

句话讲,漏掉的信息尽可能少,用粗眼的筛子筛过,再用密眼的网子滤过——万一漏掉的是

最有用的呢?再将取到的痕迹信息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提炼、升华。其中的每一步都

可能抵达正确,也可能走向错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南辕北辙”的大错于电光火

石间铸成。

    “6;14案”现场鞋印没有什么文章好作,“狄爱多那”旅游鞋,尺码7号,可推测出

犯罪嫌疑人身高1.75米左右一一这些信息顶多在嫌疑人抓到的时候起印证作用,对于确立

排查范围,几乎没有帮助,具有同特征的人太多了!

    多,便无从下手;少,才好做工作。少的前提是:准确。

    老徐特别关注被撬坏窗栅栏上的痕迹——痕迹中的一类:工具痕迹。从痕迹推断出作案

工具,从工具找作案人。

    此痕迹很特殊!

    从林祥家窗栅栏取下的两根被撬坏的扁铁上,共有六处呈咬合状又是相对应的挤压痕

迹,每处“牙印”宽4.5mm,这窄窄的“牙印”边缘不整齐,“咬”面也不光滑,一个

“牙印”距另一个“牙印”外侧距离约33mm。四个上下左右对称的咬痕为一组,共有三

组。换句话说:犯罪嫌疑人持一种有四个接触点的工具在窗栅栏上“咬”了三口,就把两根

护窗的扁铁撬弯扭断,然后登堂入室干坏事。该工具很趁手,几乎不用多费力气,就达到目

的!

    这是个什么样的工具呢?面对扭弯的扁铁,老徐和他的年轻助手平冈苦苦思索,不同于

以往见过的钳子、扳手、撬棒等规格工具,痕迹不对,那会是什么呢?

    想象那两天老徐和他的助手一定“痴”了,整天脑子里转悠那几处“咬痕”,想象出形

形色色的工具会留下那“咬痕”,到五金商店寻,到工地上找,把找到可撬窗栅栏用的东西

拿来实验,再把出现的痕迹同现场痕迹进行比对。痕迹不对!有的接近,接近不等于是。

    按照想象设计出一个怪怪的工具:一个柄上,焊四个“爪”,“爪”宽4.5rnm,

“爪”与“爪”相距33mm。此工具留下的痕迹很接近现场痕迹了。徐高工端详自己的设

计,摇摇头,它太丑,又嫌太复杂。那四个“爪”的材料就很不现成。尽管犯罪分子为了窃

财肯动些脑筋,但制造的工具不会如专业人员设计的那么复杂。取材会拣方便得到的,加工

也尽可能简单。还得再往别的材料上想想。

    老徐反复想:扁铁痕迹上牙与牙之间33mm的距离说明什么?老虎钳不会有距离,各

种扳手也不会有,因为这些工具或撬或钳或夹的着力处没有距离,是实的,没有空一一空!

一道闪电划过老徐脑海,怎么没想到空,空心的东西一一管子!老徐拉着平冈到工地又去翻

找,痕迹鉴定上测定“牙”与“牙”的距离33mm,算下来,刚好是中空一寸的管子,而

“咬痕”4.5mm设想应该是管壁的厚度!那一刻真是豁然……管子的断面当然不够整齐,

也不够光滑了。

    当老徐和平冈把一寸管子取来一堆,在被撬扁铁前比比划划时,相信距第二个思维飞跃

不远了一一管口开槽!

    在管口中间开一个槽,槽的深度和宽度以刚好夹住窗栅栏为宜,也就是说,扁铁的宽

度,基本等于槽口的深度,扁铁的厚度,基本等于槽口的宽度。当然还有余地,可以撬棍式

或其他样式的护窗铁栅栏。

    破案是“后发制人”采访更是滞后,你不可能与破案同步,不可能体验彼时彼地老徐和

平冈的思维过程和情感起伏,一定不会是直达目的的过程,也一定不会是平静如水的情感走

向;会有枝枝叉叉和曲曲折折,走进枝枝叉叉走出曲曲折折,才最有味道,可惜采访者永远

无缘获得。采访听到的都是完成时,都是板上钉钉后的回溯,这回溯已经把原汤原味倒掉

了。何况我的采访在案发两年之后,两年之中又有多少破案的惊险与精彩棵在两年前的案子

上,会如落叶有一人高吧?

    徐林生高级工程师做出了一个一尺长的、管口开槽的工具样品,他把这样品公诸于众,

向领导和侦查员“演示”,并坚信嫌疑人持此工具作案!

    做到这一步,除了经验、专业知识、细致、想象力、楔而不舍、工作热情、责任感外,

还得有那么点无私。否则,万一错了呢?

    老徐没想。

    三、穿糖葫芦——串并案件

    在老徐和他的年轻同事苦思冥想那个撬栅栏的工具时,侦查员们没有闲着。

    803副总队长秦士冲提出,可否将高层建筑日撬的案子串并一下?

    串并,是破流窜作案、系列案件很有效的手段。在串并中把可侦破信息扩容。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