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失踪的消防车 作者:[瑞典]马伊·舍瓦尔,佩尔·瓦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以当我是——”
  “是什么? ”她打断他的话,“亲密的朋友? 还是邻居的猫? ”
  “随你喜欢。”蒙松说。
  她突然笑起来,声音沙哑。
  “好吧,”她说,“进来吧。”
  然后她转身穿过那问小小的厨房。蒙松跟在她后面,注意到她的脚很脏。
  厨房后面是一问有斜窗的大画室,房间不能说不干净。图、报纸、一管管的油彩、画笔及画布四处散放。家具包括一张大桌子、几把木椅、两个大橱柜及一张床。墙上挂着海报和图画,展示座上摆着雕塑品,其中几座用湿巾包着,另有一座则明显是刚完成的新作。床上躺着一位黑皮肤的年轻人,身穿用线串成的内衣裤。他胸口有黑色的卷毛,颈上戴着一条有银色十字架的项链。
  蒙松看着凌乱的房间。它虽然不整洁,却很有住家的感觉。
  他对床上的人抛过询问的一瞥。
  “别管他,”女人说,“反正他也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我干脆打发他走好了。”
  “不必为了我这么做。”蒙松说。
  “宝贝,你最好离开。”她说。
  床上的年轻男子马上起身,从地上捡起一件卡其裤,套上后离开。
  “再见。”他说。
  “他很怪。”女人简单地说。
  蒙松胆怯地看着雕像。依他所见,这应该是一个挺立的阳具,四面八方插着旧螺丝钉和生锈的小铁片。
  “这只是模型,”她说,“最后的成品应该有三百英尺高。”她思索着皱起眉头。
  “很丑吧? ”她说,“你想会有人要买吗? ”
  蒙松想到家乡那些公共场合摆放的艺术品。
  “会啊,怎么不会? ”他说。
  “你了解我多少? ”她边问边把另一片铁片刺入雕塑里,脸上透出些许虐待者的喜悦。
  “很少。”
  “也没什么好了解的,”她说,“我在这里住了十年,从事的就是这样的工作。但是我这辈子都出不了名。”
  “你认得贝蒂尔·奥洛夫松? ”
  “是的,”她平静地说,“我认得。”
  “你知道他死了吗? ”
  “是的。报纸前几个月报道了一些。这是你来的原因吗? ”
  蒙松点点头。
  “你想知道什么?”
  “所有的事。”
  “那可是够多的。”她说。
  接着是一阵沉默。她拿起一根有短柄的木棍,在雕塑上敲打数下,但看不出有什么效果。然后她搔搔金发,皱起眉头,就站在那里,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她相当好看,身上散发着自信的成熟美,非常吸引蒙松。
  “你想跟我上床吗? ”她突然问道。
  “好啊,”蒙松回道,“有何不可? ”
  “很好,这样事后谈话会比较容易些。你把那边的橱柜打开,最上面那层有两条干净床单。我会把外面的门锁起来,然后洗个澡,尤其是我的脚。脏的床单就扔到那边的袋子里。”
  蒙松拿出新洗的床单铺床,然后坐在床上,把他嚼过的牙签扔到地上,开始解衬衫的扣子。
  她穿着黑色的木屐走过房间,肩上披着一条浴巾。就他所见,她的手臂、大腿都没有疤痕,身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痕迹。
  她边淋浴边唱着歌。
               第二十九章
  七月二十六日,星期五,电话在八点三分响起。时值仲夏,非常炎热。马丁·贝克在路上已经脱掉外衣,而且一进办公室就开始卷衬衫袖子。他拿起话筒说:
  “嗨,我是贝克。”
  “我是蒙松。嗨,我找到那个女人了。”
  “很好,你现在在哪里? ”
  “在哥本哈根。”
  “你是在那里找到她的吗? 在丹麦? ”
  “对。”
  “你发现了什么? ”
  “很多。譬如说,奥洛夫松二月七日下午来过这里。但是太多了,电话里讲不清。”
  “那你最好来一趟。”
  “对,我也是这么想。”
  “能不能把那女人一起带过来? ”
  “我不认为她会去,而且也没必要。不过我可以问问她。”
  “你什么时候找到她的? ”
  “上星期二。我有充裕的时间跟她谈了许多。我现在就去卡斯图普,看能不能排上候补机位。我会搭第一班飞机去阿兰达。”
  “很好。”马丁·贝克说完,挂上话筒。他边抚摸下巴边思索着。蒙松听起来充满自信,这点儿很奇怪,还主动说要来斯德哥尔摩。他一定是真的发现了什么。
  蒙松在将近一点时抵达国王岛街的警察局,他的皮肤晒成古铜色,平静、愉悦,穿得很休闲,足登凉鞋,穿卡其裤,格子衬衫拉在外面。
  他没有带女伴,但带来一个录音机,他把录音机放在桌上。
  接下来,他四下看看,说:
  “我的天,人真多……嗨! 午安。”因为他半个钟头前早从阿兰达来过电话,所以出席的探员非常踊跃。哈马尔、梅兰德、贡瓦尔·拉尔森和勒恩,加上协助办案的瓦斯贝加团队,包括马丁·贝克、科里贝尔和斯卡基,全都到齐了。
  “你们不来个鼓掌欢迎吗? ”
  马丁·贝克的自尊心严重受损。他不懂这个蒙松,明明比他大上两岁有余,身材却保持得这么好,而且一副对生活心满意足的样子。
  蒙松把手放在录音机上,说:
  “是这样的,这个女人叫纳嘉·埃里克松,三十七岁,雕塑家。在阿尔勒夫出生、长大,但到目前为止已在丹麦住了十年以上。阿尔勒夫就在马尔默旁边。现在我们来听听看她说些什么。”
  他打开录音机,听到自己在录音机里的声音,觉得怪怪的。
  “与安娜·德西蕾·埃里克松的谈话记录。埃里克
  松干一九三一年五月六日在马尔默出生,未婚,职业
  为雕刻家。一般别人称她为纳嘉。”
  马丁·贝克竖起耳朵。他听到勒恩在吃吃窃笑,但蒙松在录音带里怎么好像也在偷笑? 总之,他继续往下说:
  “我们要不要把所有关于贝蒂尔·奥洛夫松的事
  摘要下来? ”
  “好,当然。不过,等一下。”
  那女人说话带着斯科讷口音,但不是那种从鼻腔里发出的黏腻嗓音。她声音低沉、清晰,并且圆润。录音带里传出沙沙声,纳嘉接着说:
  “呃,我大约两年前遇见了他。第一次是在一九六六年九月,最后一次则是在今年二月初。他来的时间很有规律,通常在月初时来一次,每次停留一两天,从不超过三天。一般而言,他在五号左右来,七号或八号离开。他在哥本哈根时都住在我这里,据我昕知,他从没在别的地方住过。”
  “他为什么定期来这里? ”
  “他有个必须遵守的行程表。每次他来都是从国外来,通常是经过马尔默。有时他搭飞机,有时搭欧洲大陆那边的渡轮过来,然后待上几天。他来这里跟人碰头……他每个月只有来一次。”
  “奥洛夫松是做什么的? ”
  “他自称是商人。就某种意义而言也没错。贼也是种行业,对不对? 我刚认识他的前六个月,他绝口不提他做什么、从哪里来。但后来就开始说了,也是在那时他才泄了密。他是那种藏不住话的人,爱吹牛。我不是好奇的人,我想也是因为我从不问他,昕以他忍不住要说个不停。最后,因为我什么都没说,他就整个引爆了。我需要把那些细节……天哪,实在很热……”
  蒙松把牙签用舌头翻一个身,毫不知耻地在胯间搔痒,然后说:
  “这里有点儿短暂的干扰,技术问题。”
  三十秒死寂之后,女人的声音回来了:
  “是的,贝蒂尔是个可怜的混蛋。他有乡下人的精明,但大致说来相当愚蠢而且爱吹牛。我认为他根本无法承受成功。他是那种只要有一点点成就,譬如赚了一点儿钱或自以为发现什么秘密就会乐得头脑发昏的人。他总是有伟大的计划.喋喋不休地吹嘘着很快就会有什么大突破。此外,他也高估了自己的聪明,而且毫不谦虚。当他意识到我多少知道他在干什么,从事哪一方面的生意时,他马上把自己吹得像是黑道老大,谈的尽是百万元的大生意及用单车链杀人那些事。事实上,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他根本算不上成功。”
  “若根据他所说的,我们可以假设……”
  蒙松将尾音吊在半空中,过了数秒后,她回答道:
  “我想我知道他真正在干什么。他跟另外两个人在斯德哥尔摩负责收集赃车。有些是他们白己偷的,其他的则是用很少的钱从别的窃贼那儿收购过来的。
  然后他们把车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