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笑的警察 作者:[瑞典]马伊·舍瓦尔,佩尔·瓦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科尔贝里说得没错。无论如何,过了一年又一年,斯滕斯特伦的确有所长进。虽然他始终没学会进房间前先要敲门,不过却成为了一个好警察,能干、努力,有一定程度的辨识能力。从外表看来他似乎是警方的装饰品:令人愉快的长相、态度讨喜、身强体壮,还是个好运动员。他几乎可以用来充做招募新人的广告,光这点就比其他人高明多了——比方说科尔贝里,他傲慢自大,浑身软肉,而且容易发胖;或是苦行僧似的梅兰德,他的外表绝对不会推翻“最无趣的人通常是最好的警察”
  这个假设;或是各方面都是一样平凡的红鼻子勒恩;或是贡瓦尔。拉尔森,他巨人般的身材和锐利的眼神可以把任何人吓得魂不附体,而且他还以此自满呢。
  或者是他自己,成天鼻子不通的马丁·贝克。他昨天晚上才照过镜子,看见一个面容消瘦、高大邪恶的身影,有着宽宽的前额,多肉的下巴和哀伤的灰蓝眼睛。
  除此之外,斯滕斯特伦还有某些对他们非常有用的特殊才能。
  马丁·贝克一面想着这些事情,一面打量着科尔贝里一一拿出抽屉放在桌上的物品。
  他开始冷酷地评估这个叫做奥克。斯滕斯特伦的男人。不久之前,哈马尔在国王岛街的办公室里对他口出陈腔滥调,当时几乎要击垮他的情绪已不复存在了;那一刻已经成为过去,而且永不复返。
  自从斯滕斯特伦把帽子挂在帽架上、把制服卖给以前警校的老同学之后,就一直在马丁·贝克手下工作。首先是在克里斯丁堡,然后是国家凶杀小组,这个部门隶属于市警署,主要任务有点像是救难队,意在减轻外省地区警察的沉重负担。
  稍后在一九六四年末到一九六五年初。所有警力都国有化。
  于是他们搬到瓦斯贝加这里。
  这些年间科尔贝里接受过不少任务,梅兰德则自己要求调任,但是斯滕斯特伦一直都没变动。马丁·贝克认识他五年多了,他们一起参与过无数的调查案。在这段时间里,斯滕斯特伦学到了马丁对实际警务工作所知的一切,而这份收获不可谓不多。他同时也成熟了,克服了大部分的迟疑和羞赧性格,搬出老家,继而和想共度一生的女友同居。在他们同居前不久,斯滕斯特伦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则搬回费斯玛兰。
  因此,马丁·贝克对他的了解应该不止泛泛之交而已。
  奇怪的是,马丁知道的并不多。照理来说,这个人的所有重要资料他都知道,也对斯滕斯特伦身为警察的长处和短处有一点概念,然而除此之外几乎就没有了。
  一个好人,肯上进,不屈不挠,聪明,愿意学习。然而在另一方面颇害羞,仍有点孩子气,缺乏机智,整体说来不太有幽默感。但是谁真有幽默感呢?
  或许他有某种情结。
  因为科尔贝里的缘故;科尔贝里非常擅于复杂的诡辩,引经据典的功力无人能及。因为贡瓦尔。拉尔森的缘故;贡瓦尔曾在十五秒内踢开一个上了锁的门,把疯狂的抢劫犯打昏,而斯滕斯特伦站则在两码外不知所措。因为梅兰德的缘故;梅兰德喜怒不形于色,对任何人事物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有这种同事存在,谁不会产生某种心理症结?
  他为何知道的如此之少?因为观察力不够?还是因为斯滕斯特伦是个乏善可陈的人?
  马丁·贝克用指尖按摩头皮,研究科尔贝里摊在桌上的东西。
  斯滕斯特伦有某种迂腐的特性。比方说他的表一定要准确到分秒不差,这种特色也反映在整洁的桌面和抽屉上。
  文件、文件、更多的文件;报告的副本、笔记、开庭记录、模板印刷的说明书和重印的法律条文,一切都整理得井然有序。
  最私人的东西是一盒火柴和一包没打开的口香糖。由于斯滕斯特伦既不抽烟,也没嚼口香糖的习惯,这些东西可能是他打算提供给审讯对象,或是让来聊天的人使用的。
  科尔贝里深深叹了一口气说:
  “如果坐在公车上的是我,现在就是你和斯滕斯特伦在翻我的抽屉了。那样的话,你碰到的麻烦可就多了。你们可能会发现有辱我形象的东西。”
  马丁·贝克可以想象科尔贝里的抽屉是啥模样,但忍着没说话。
  “这不会有辱任何人的形象。”科尔贝里说。
  马丁·贝克仍旧没有回答。他们沉默而快速地翻阅所有文件。没有任何一份资料是看不出所以然,或者是不该在这里出现的文件。一切的记录和报告都和斯滕斯特伦侦办过的案子有关,所有的资讯他们全都知道。
  终于剩下最后一件东西。一个四开大小的棕色纸袋,封了口而且很厚。
  “你想这是什么?”科尔贝里说。
  “打开来看呀。”
  科尔贝里翻转纸袋。
  “他似乎非常谨慎,封得很严密,看,这么多层胶带。”
  他耸耸肩,从文具盒里拿出裁纸刀坚定地把纸袋割开。
  “嗯嗯,”科尔贝里说,“我不知道斯滕斯特伦喜欢拍照。”
  他瞥了一眼纸袋里的照片,然后把它们摊在面前。
  “我绝对想不到他有这种兴趣。”
  “那是他的未婚妻。”马丁·贝克毫无抑扬顿挫地说。
  “即便如此,我还是做梦也想不到他竟然有这么惊人的嗜好。”
  马丁·贝克带着不愉快的感觉尽责地望着照片,每次他被迫侵犯别人的隐私时,总是有这种感受。在当了二十三年警察之后,他仍旧没有学会控制这种不由自主的天生反应。
  科尔贝里并没有这种顾忌;更有甚者,他是个色鬼。
  “老天,她可真不错。”他夸张地赞叹。
  他继续研究照片。
  “她还会倒立,”他说,“没想到她看起来会像这副模样。”
  “你以前见过她呀。”
  “那时候她穿着衣服,这可完全不同。”
  科尔贝里说得对,但马丁·贝克宁愿不要再讨论下去。
  他唯一的评语是:
  “明天你会再见到她的。”
  “是的,”科尔贝里回答,“我并不期待如此。”
  他把照片收好放回纸袋里,然后说:
  “我们最好打道回府。我送你。”
  他们关灯离开办公室。在车上,马丁·贝克说:
  “对了,昨晚你怎么会去北站街?我打电话去你家的时候,葛恩还不知道你在哪里;等我抵达现场的时候,你早已经到了。”
  “完全是碰巧。你上车之后我朝市中心走,在棱堡关桥上有一辆巡逻车经过,里面的两个家伙认识我。他们刚刚接到无线电通知,我就搭了便车。我是第一批到达现场的人。”
  他们沉默了许久。然后科尔贝里以困惑的腔调说:
  “你觉得他拿那些照片做什么?”
  “拿来看吧。”马丁·贝克答道。
  “那当然,但这还是……”
               第十三章
  马丁·贝克星期三早上离家之前先打电话给科尔贝里。他们的对话简短扼要。
  “我是科尔贝里。”
  “嗨,我是马丁。我现在要出门了。”
  “好。”
  车子开进斯卡玛布林的地铁站时,科尔贝里已经在月台上候车了。他们习惯搭最后一节车厢,这样有时候就算没有约好,也会一起进城。
  他们在市民广场下车,走到福古加街。这时是九点二十分,淡而无味的阳光有一搭没一搭地从灰色的天空中洒落。他们竖起外衣领子抵御凛冽的寒风,沿着福古加街朝东走。
  他们转过街角来到东哥特街,这时科尔贝里说:
  “你有没有听说那个生还者的情况如何? 那个叫什未林的人? ”
  “早上我打电话到医院问过。手术成功了,至少他还活着,但仍然昏迷不醒。在他醒来前医生无法下任何判断。”
  “他会醒来吗? ”
  马丁·贝克耸耸肩。
  “他们不知道。我当然希望他会醒来。”
  “我想知道媒体要多久才会发现他的事。”
  “御林军医院保证不泄露出去。”马丁·贝克说。
  “话是没错,但你知道那些记者是什么德性,就跟水蛭一样。”
  他们转到柴豪夫路,走到十八号。
  门口的住户名牌上标示的名字是“托雷尔”,但三楼的门牌上夹了一张白色卡片,上面用墨水绘图笔写着“奥克·斯滕斯特伦”。
  应门的女孩儿身材娇小,马丁·贝克直觉地估算她的身高约是五英尺三英寸。
  “进来把外套脱了。”她说。
  他们进来后她把门关上。
  女孩儿的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