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蓝天蔚甚至开始揣测赵北心里在怎么想了,“吃里爬外”、“纠结私党”……这些罪名就算是坐不实,至少也能让吴禄贞彻底失去赵北的信任。

吴禄贞还是湖北本地人氏,日本士官学校高才生,在湖北军人心目中有一定地位,虽然和赵北比起来,他的人望、资力不足,但如果能够取得同盟会、光复会的支持,未必不能拉拢一部分湖北籍军官,进而对共和军的政策造成一定影响。

“这个熊成基,怎么不声不响的到武汉?来了也不先拜见总司令,却与绶卿打得火热,他到底想干什么?”蓝天蔚不无担忧的琢磨着,还没等他琢磨出个道道来,却听前排的赵北低呵了一声。

“百里,咱们不去黎府,咱们还是去政宣委总部,先见见那两个洋人。”

赵北面无表情的说道,眉头却是微微一皱。

串联不是这么串的,墙脚也不是这么挖的!说到底是自己太年轻啊,以区区二十五岁年纪统率一军之众,坐拥两省地盘,也难怪会有人琢磨心思。

同盟会又怎么样?光复会又怎么样?在总司令面前,他们只不过是工具而已!(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43章 美国大腿(上)

特老爷车慢吞吞开出了飞行基地,在骑兵的引导下去,虽然路况极差,但这辆老爷车适应得很好,不过十多分钟便进了城,在路人的注目下缓缓驶向时政宣讲委员会。

由于汉口重建工作已经正式开始,政宣委已将总部搬到了汉阳招待所旁边。

在政宣委接待室等候的人不少,除了洋人之外,一伙士绅也在厢房品茶,他们都是远道而来的商人,不管他们拥有什么样的实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的民间股东。

去年汉冶萍改组成股份公司,盛宣怀本打算募集民间资金两千万圆,但应募者并不踊跃,募股之后没多久,“戌申革命”就爆发了,因此,汉冶萍的募股计划并没有完成,民间资本还不到两成,剩下的不是干股就是花股,都被赵北一口吞了下去,所以,现在他才是汉冶萍最大的股东。

这些民间股东是应邀前来,至于来干什么,总司令的邀请信里只是说“议事”,到底议的是什么事,众人都是一头雾水,但却不敢不来,因为不来就会被取消股东资格,真要是被取消了股东资格,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赵北连日本人都不怕,谁又奈何得了这个“赵屠”?

其实若是仔细:_想,还是能够猜到总司令的意图的,就在前段日子,《先锋日报》正在鼓吹对汉冶萍实施扩股,完成商办,扶持民间资本,所以,总司令招集股东议事,或许就是讨论此事。

按照计划,赵北打算在实降落伞之后就召开汉冶萍股东大会,但考虑到外交事业的极端重要,他不得不将会议往后推迟接见了那两个洋人再说,至于那些商人,则在蒋方震和蓝天蔚的陪同下参观、试乘那辆汽车。

张激扬说得不准确,等候总司令接见的洋人不是两个,而是四个,除了莫理循和司戴德之外,还有一个美国人马文,不过他是司戴德的助手兼翻译至于另外那位,则是一个醉醺醺的法国酒鬼叫贝松吕克,是张激扬安排在这里醒酒的,说起来他也算是功臣,如果不是他的那艘驳船,冯如和谢泰的飞机、机器也不会这么快就运回武汉以,当他提出要见总司令一面后张激扬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在那间朴素幽静的小室里,赵北正式接见了除了那个酒鬼之外的三个洋人,客套一番,很快开始了正式会谈。

莫理;的目的很简单,他要求对总司令进行一次专访,并希望能够参观一下那支“战功赫赫”的飞行大队于他的请求,赵北只答应了专访于参观飞行大队的请求则一口回绝,现在的航空兵建设刚刚起头可不希望被干扰,而且现在世界各国都没有重视飞机这种新式武器北也不想给列强以启发,毕竟,中**人可打的王牌不多,要想在短期内迎头赶上世界强军,必须在新式装备上多动脑筋,共和军飞行队的训练、课程都算得上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已被列入军事机密,就连冯如和谢泰也都必须守口如瓶。

莫理循虽些遗憾。但并未纠缠飞行队地事情。毕竟有冯如和谢泰地采访打底。此次再来武汉。他地主要目地就是采访赵北。试图了解一下他对英国地真正立场。见总司令已经答应了专访请求。约定了专访时间后便告辞而去。

美国司戴德倒没有急着离去。一再与总司令寒暄之后。拿出一封信。微笑着说道:“这是一封将军友人写地信。请将军阁下务必仔细看看。”

听了翻译地话。赵北拆了信。扫了几眼。诧异道:“原来是邹廷弼先生地信。司戴德先生是邹先生地友人?”

司戴德摇了摇头。说道:“我与邹先生只见过两次面。是代理总税务司裴式楷先生引荐地。他们才是朋友。另外。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地业务代表JV~梅瑞先生也是裴式楷先生地朋友。他也强烈建议我亲自来一趟武汉。他告诉我。总司令是一个很不错地人。通情达理。绝不是英国政客嘴里地疯子。



邹廷弼地信很简单。只说这个司戴德是美国领事。在美国政界、商界都有些熟人。可利用地人脉、关系很多。建议赵北尽量与之建立良好关系。并将司戴德此次武汉之行地目地简要地做了介绍。

赵北看完了信,说道:“原来司戴德先生是为了粤汉铁路的事情到这里的。不过,这修铁路的事本应中央政府管理,你不去和袁大总统谈,却到这里来找我做什么?”

司戴德说道:“贵国有句话,‘强龙难压地头蛇’,虽然有些不礼貌,但我还是必须承认,在湖北,只有将军阁下才是‘地头蛇’,只有您才有实力控制局面,没有您的协助,粤汉铁路连一寸也修不起来。作为鄙国在华外交人员,我认为有必要与您本人交流一下铁路建设问题,用一条铁路将湖北与广东连接起来,不仅对贵国的商业很有好处,对于将军阁下的军队调遣也很有帮助,如果您觉得有必要的话,我们

以考虑在长江之上修建一座铁路桥,将京汉线与粤来,您的军队就可以很方便的在南北方向进行调动了。当然,铁路、桥梁的管理和经营应该由投资方主持,具体章程可参照京汉铁路办理。”

赵北放下信,看了眼坐在司戴德身边的翻译,面无表情的说道:“修铁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举双手赞成。只不过,修铁路需要大笔资金和雄厚的技术力量,目前来说,这两者我都不具备,即使有实力修建铁路,我认为首先应该修建的是四川省内的铁路,至于粤汉铁路,现在谈似乎还早了一点,而且,这条铁路一旦修建完毕,或许会对长江流域的现行商业秩序造成冲击|起其它国家的不满,万一引起外交纠纷,袁大总统又要埋怨我擅起外衅了。”

“您是担心英国的态度吗?”司戴德狡黠的眨了眨眼。

“关于这一点,您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塔夫脱总统在就职仪式上明确表示要保护美国海外商业利益,~汉铁路是美国资本,英国完全没有理由干涉。至于资金和技术,对于我们美国商人来说丝毫也不是问题。”

“美国资本?”赵北心中一丝苦涩。“单单英国一国还好说现在的问题是,英国、德国、法国都对这条铁路感兴趣粤汉铁路的事很是棘手。再说了,前几年的那场保路风潮轰轰烈烈,人心不靖,我不能不顾虑舆情。”

这话倒是没有张,上次与德国在华侨商联合会的代表们共进晚宴国人就曾提过联合修建粤汉、川汉铁路的事情,他们也跟美国人的打算一样参照京汉线办理,不仅要主持全部修建工作,而且铁路建成之后也必须由德国人全权管理。对于德国人的要求,赵北没有一口答应,毕竟这事弄不好就是一场保路风波。

至于粤汉路,其实美国人早在1898年就取得了粤汉路的让予权但仅仅只修建了很短的一段路基,1905年声势浩大的“收回路权”运动中,清廷以六百万美圆将这条铁路的建设权赎回金是向英国政府借的,附带的条件之一就是:如果以后再借外债修建这条铁路必须先与英国方面接洽。

清廷赎回铁,只是迫于舆情,本来就没打算自行修建,也没有那个资金,所以这条连接湖北、广东的铁路就一直画在设计图纸上,没有动工,“戊申革命”爆发之后,清廷四处筹集军费,又打起了这条铁路的主意,打算将路权再次出让,英国政府得知之后,立即与之接洽,但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