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日本虽然迟迟不能结束澳大利亚的战事,但是由于日本陆军已经控制住了澳大利亚的所有战略要地,澳大利亚的游击战实际上起不了什么作用,而英国、美国的注意力又为欧洲局势所牵制,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如果主动挑起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的话,那么至少在开战之后的一至两年时间之内,日本将完全占据太平洋战略优势,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的战略重点依然在欧亚大陆方向,而且应该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苏联与德国即将爆发的战争上。”

“苏联与德国的战争?可是,根据目前所得到的相关情报,德国正与苏联在进行和谈,相信很快两国就会签署一份和平相处的条约,这个时候总统谈起苏德战争,是否只是单纯的揣测呢?”

参谋总长蓝天蔚非常谨慎的提出了他的意见,苏联与德国的接近确实让人非常惊讶,而赵北早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现在的形势发展说明总统当初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可是问题是,现在总统却又谈到苏德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这确实让人奇怪。

“这倒不是单纯的揣测。苏联与德国都有争霸欧洲的野心,它们之间的战争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在两国之所以选择和解,只不过是缓兵之计。

德国为什么这个时候与苏联和解?这不仅仅是因为德国急着南下东南欧,解除德国东进道路上的侧翼威胁,而且也是因为德国政府摸不清苏联军队的虚实,德国人或许与英国人一样误以为苏联军队很强大,所以德国政府是想观望。如果在这个时候,苏联军队突然在一场战争中遭到了惨败,那么德国政府就会纠正它对苏联军事力量的错误认识。

至于苏联,则是想先解除两个后顾之忧,一个是远东共和国,另一个就是伊朗,前者,苏联是为了换取政治安全,而后者,苏联政府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明面上是想南下夺取波斯湾上的石油和出海口,但是实际上,苏联是想控制土耳其,进而夺取黑海出海口,阻止德意海军由此威胁苏联南部。

但是苏联扩张太快,吃得太猛,难免消化不良,现在的苏联,其实就是一座破房子,表面上看很结实,可是只要有人走上去对着房门狠踹一脚的话,那么,这座破房子很有可能整个塌下去。诸位,不要以为苏联内部非常团结,苏联内部的不满情绪随处可见,而与高加索地区相邻的乌克兰正是离心倾向最为剧烈的地区,至于刚刚被苏联吞并的那些地区和国家,也是敌视苏联的。

另一方面,苏联军队经过肃反之后,战斗力早已虚弱不堪,再加上长期没有进行象样的高强度战争,实际战斗力不会比英国军队更强。

本来,中枢政府有意促使土耳其倒向德国,此举确实刺激了苏联政府的神经,现在,苏联加快脚步,试图抢先对土耳其下手,在这种情况之下,无论是从我国的中东利益考虑,还是从我国的全球战略考虑,我们都不能坐视不理,有必要先下手为强,换句话说,不能等苏联动手,我们必须主动在伊朗向苏联发起反击,打断苏联伸向中东的黑手。

只要亚洲联军给予苏联军队重创,使德国看到苏联军事力量的外强中干,则德国肯定会立即向苏联下手,同时,德国对英国的攻势也会随之减弱,中枢不希望英国被德国消灭,这不利于中枢全球战略的实施,英国必须生存下来,所以,我国主动进攻苏联,可以一箭双雕。

可以想象,当我国军队和亚洲盟军翻越高加索山脉并北上威胁乌克兰之后,就等于是在苏联的柔软下腹部插了一把刀子,而纳粹德国不会看不到这把刀子,它不会眼睁睁看着‘德意志的粮仓’落入中国手中,届时,德国的战刀将再次挥舞,那么苏德战争也就爆发了。”

赵北一番话,让在座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苏德战争的这把火是要由中国军队去点的。

“总统是说,我国即将向苏联发起军事进攻?”

顾维钧确实有些吃惊,他没想到,一场新的战争竟然会这么快就到来了,而作为外务总长,他有义务协助中枢政府执行战略迷惑行动。

“顾总长,不是我国向苏联发起进攻,而是我国军队应邀进入伊朗境内,协助伊朗国王平息叛乱,驱逐苏联侵略军,并在必要时与亚洲盟军进入苏联境内,迫使苏联求和,这是亚洲各国行使集体防卫权,拒绝欧洲势力干涉亚洲内政。相信我,一旦战争开始,我军虎狼之师必然一路凯歌高奏,而亚洲的团结也将更加稳固。”

总统是如此自信,让其他人不得不跟着相信苏联军队就是纸糊的老虎,就等有人上去踹上一脚了。

在“历史上”,纳粹德国之所以急着进攻苏联,除了英国啃不动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苏联在与芬兰进行的那场“冬季战争”中的拙劣表现,它使德国人看到了苏联军队的涣散与虚弱,所以德国立即选择了进攻苏联。

但是现在的情况与“历史上”不同,由于赵北的干预,苏联没有与芬兰发生战争,而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的军事行动又没有遭遇顽强抵抗,那么这就给德国人造成了错觉,误以为苏联军队还很强大,这就使德国进攻苏联的行动被推迟了。

德国迟迟不进攻苏联,赵北的浑水摸鱼计划就无法实施,而且如果意大利和德国击败了英国的话,谁也不敢保证德国今后还会进攻苏联,毕竟,德国已经得到了它想要的东西,而苏联确实表面上看是一块硬骨头,这或许会形成一种僵持局面,直到原子弹出现,这对中国的全球战略实施是非常不利的,赵北可不希望德国纳粹能够静下心来研究原子弹武器。

现在,赵北打算再推动一下历史的车轮,让它继续前进,而且他也有信心达到战略目的,今天主持这场会议,也正是给众人吹吹风,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中枢命令下达,那就是一场迅猛的风暴。

这个战略的关键不止是削弱苏联,更主要的是削弱德国,让德国也患上与苏联一样的“消化不良”。

第1139章 无法完成的任务

第1139章  无法完成的任务

骄阳烈日,街道上白晃晃的,气温很高,热得让人有些受不了,尤其是对于习惯了寒冷气候的人而言,现在的气温已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

苏联驻华大使格列维奇。卡察列夫站在窗前,眺望距离大使馆不远的那条柏油马路,虽然那台电风扇在距离他不到一公尺远的地方正拼命的为他扇着风,可是即使这样,卡察列夫仍然是一身的汗,他有些想念斯德哥尔摩的凉爽了。

卡察列夫以前是苏联驻瑞典外交官,前不久才接任苏联驻华大使一职,至于他的前任,那个倒霉的家伙在回到苏联之后就“消失”了,没人知道那个家伙去了哪里,也没有人敢打听,卡察列夫也不敢打听,他只知道,根据东交民巷的流行说法,斯大林同志或许认为有必要对苏联的外交部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洗了,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不过卡察列夫谨慎的对此保持了缄默,他不希望下一个被“消失”的人是他。

无论如何,完成斯大林同志交代下来的任务是最重要的,只要斯大林同志信任你,你就是绝对安全的,这一点,卡察列夫坚信不疑。

现在,斯大林同志就有一个重要任务交代下来,而且卡察列夫必须完成,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就是与中国中枢政府方面磋商“伊朗危机”的解决方案。

所谓“伊朗危机”,这是中国报纸的称呼,美国报纸也沿用了这个称呼,这一事件的直接起因是1939年发生的那场伊朗王国军事政变,在政变中,伊朗的老国王礼萨汗被废黜,老国王的儿子被政变军人拥戴为新国王,并“邀请”苏联军队进驻,但是问题在于,老国王和新国王都对政变集团非常不满,因此,经过认真策划、周密布置之后,两位国王踏上了逃亡之路,先坐飞机飞往伊拉克,然后辗转去了土耳其,接着赶去瑞士,然后取道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日本,最终来到中国,而现在,这两位国王陛下就是中国总统先生的座上客,而且,就在几天之前,那位老国王陛下在天津“亚细亚解放阵线”的总部发表了一通演说,强烈的抨击了伊朗王国的那个军人政变集团,同时也强烈的抨击了对伊朗王国内政横加干涉的“外国势力”,而伊朗老国王所指的这个“外国势力”就是指苏联。

实际上,在伊朗老国王正式站出来指控苏联干涉伊朗王国内政、危害亚洲独立与自由之前,亚洲各国就已经纷纷指责苏联政府是“新殖民主义者”了,面对指责,苏联政府保持了沉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