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起点13-05-19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年的投马蜂窝经验告诉他,只要不惊动这小家伙,暂时就不会有危险。

  刘军浩伸手指向桌子上的书……他现在不敢说话,一说话指定要惊动马蜂。

  “要啥?”张倩疑惑的问道。

  老婆太不配合,自己指了几次她都没明白过来。刘军浩只能慢吞吞往桌子边挪,自己抓到书本后猛然照鼻子打去,一下把马蜂扇飞。技术不太过关,鼻子也被打得生疼。不过比起挨蛰,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接过了。

  “刚才怎么回事儿?”瞧马蜂飞走,张倩总算放下心。

  “马蜂窝应该在沙发底下,你们都出去躲躲,我把它摘掉。”

  等几个人走出客厅,刘军浩再次蹲身。这回可不敢离沙发太近……终于看到马蜂,它们是从沙发底下一个纸盒内钻出来的。

  刘军浩带着手套,小心翼翼捧出纸盒扔到院外。

  “这纸盒是我弄的……”小建辉一看眼熟,继而恍然大悟:纸盒里的马蜂窝是他前些日子在陈刺下边投的。当时怕姑父反对,偷偷弄回来藏在沙发下,后来玩忘记了。哪知道时间一长,蜂巢中的蜂蛹变成马蜂,这才飞的满屋子都是。

  一直到下午四点多,张倩才放两个小家伙离开。

  她困得厉害,打个哈欠准备回屋补觉,小姨却打过来电话,说是现在已经到刘家沟了,问他们在家吗。

  “在,你们赶紧过来吧”张倩赶忙让老公出门迎接,自己则从屋里拿个大花皮杀开。

  张倩小姨姨夫大热天的赶来,自然是担心宝贝儿子。刚吃了两块瓜凉快定,她就询问起儿子在什么地方。

  “哦,他和建辉去打知了壳了,估计到六点多才回来,我让小黄斑皮去叫。”刘军浩说着喊了句,在树荫下乘凉的小黄斑皮吧嗒吧嗒跑到主人跟前。

  他写张纸条挂在小家伙的脖子里,对着它的脑袋一拍,黄斑皮立刻窜出院子。

  “何一凡打知了壳干啥,不会是卖钱吧?”张倩小姨听说儿子最近一直在干这事儿,很纳闷的问道。虽然上次张倩二哥和嫂子过来已经知道这事儿,但是回去却并未对他们提起。

  “对,小凡最近忙着挣钱……”张倩简单把事情叙述一遍。

  两口子听过之后大为惊讶:儿子在家可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张口的主儿,平时连家里的地都没拖过,现在竟然知道挣钱了。

  了解事情的经过,张倩小姨很是欣慰。连说早该把儿子带到刘家沟来接受劳动改造,这才一个多月时间,变化就那么大。

  “爸妈,你们咋来了”何一凡接到小黄斑皮传信,也没有耽搁,赶忙领着建辉回来。

  第四百九十二章 找狗朗头

  “这不是来看你嘛,出来一个多月,也不知道给你奶打个电话,老太太天天到咱家询问。”张倩小姨刚才话说的好,可等见到何一凡——她简直不敢相信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儿子。

  在家时候白胖白胖,面色红润,现在晒得黝黑发亮,好像刚从黑煤窑出来。幸好精神不错,否则她都怀疑张倩两人虐待自己儿子了。

  其实晒黑的问题完全可以避免,张倩建议何一凡每天喝几杯土蜂蜜或者弄些蜂蜜涂脸上,可是这人不习惯蜂蜜味道,最后不了了之。

  看儿子这副模样,张倩小姨心疼的不能行,儿子从小到大还没有吃过苦头,没想到现在眼巴巴跑到刘家沟受苦。她硬要把何一凡拉回家,说这活不是人干的,挣再多钱咱也不要。不就是想买电脑嘛,这钱老妈出

  刘军浩算看明白,不是何一凡没想法,而是被张倩小姨给打击掉。她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太溺爱孩子。何一凡已经十七八岁,这个年龄在农村都有可能当爹了。现在还把儿子当小孩子看待,丝毫没有让他独立的念头,难怪养成这样的性子。

  自家小孩以后可千万别这么养,一定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刘军浩再次下定决心。

  万幸这次何一凡没听老**,说啥没有回去的意思,非要自己挣钱买电脑。

  张倩姨夫倒是觉得让儿子来刘家沟对了,至少现在知道自己挣钱。最后他把妻子给劝住,说让孩子锻炼锻炼也好,是好事儿。再说自家的孩子是孩子,别人家的难道不是,没看到刘家沟有多少比他小的孩子也在打知了壳吗?

  父母到来,何一凡自然不可能再去打知了壳。

  一群人坐在楝树下乘凉,刘军浩抱个大花皮刚要切开,小建辉叫嚷起来,“姑父,我不吃西瓜,我自己去后院摘甜瓜吃。”

  “也给我摘一个”何一凡在后边叮嘱。什么东西天天吃都会觉得平常,大花皮吃够,他们现在倒是觉得甜瓜味道更好。

  甜瓜刘军浩没有刻意种,只在后院栽了五株打算自家吃。在泉水滋养下,这几株甜瓜秧很争气,每天能摘两三个碗口大的甜瓜,现在已经八月份,甜瓜秧上的花儿仍然开的很旺,估计还要结一部分。

  “这西瓜就是好,前段时间你让人捎的几个,我们两口子足足吃了半个月,最后那个还想着放坏呢,谁知道杀开还是甜丝丝沙楞楞的。”张倩小姨拿块西瓜感叹道。

  “呵呵,在常温下这西瓜保存两个月都没事。”刘军浩笑着回答。他做过实验,去年自家的西瓜一直吃到十一月份。

  “下雨了?”张倩姨夫正抱着西瓜猛啃,感觉脑袋上滴了几滴雨水,忙抬头朝天上看,却是艳阳高照。

  “哈哈,姨爷,是知了尿的尿”小建辉说完从旁边拿过竹竿,照着楝树上猛打几下,几个知了受惊“吱吱”几声飞跑,临走前还不忘在众人头顶上滴几滴尿。

  家有客人,天快黑的时候刘军浩就带着众人在院中挖知了。半个小时的功夫,捉二十多只,晚上可以炒一个菜。

  刘军浩还想炒个鳝鱼盘,被张倩小姨拦住,说是下午吃一肚子西瓜,现在根本不饿,简单点就好。

  于是他到鸡窝摸几个鸡蛋,弄些晒干的香椿,做个香椿炒鸡蛋。从菜地里现摘的黄瓜拍几瓣蒜凉拌,再做个丝瓜炒肉了事。

  “小浩,你们这山上有土茯苓没有,来前我一个姐妹让我帮忙挖点。”第二天早上吃罢饭,收拾桌子的当口张倩小姨问道。

  “土茯苓,这是什么东东?”张倩疑惑的看着老公。

  “没啥稀奇的,是咱们山上的狗朗头,学名就叫土茯苓。”刘军浩跟后解释,“有倒是有,不过前些年被人差不多挖光了,现在想挖需要到山里边找。”

  土茯苓是一种中药材,现在正是挖的时候,挖掉除去须根,洗净晾干就可以当药材卖。广东人常喝的“土茯苓煲龟汤”配料就是这种东西,据说这汤去湿效果很好。

  刘家沟人有挖狗朗头的传统,不过最早不是当药材用,而是闹饥荒的时候当饭吃。狗朗头里边含有淀粉,提取出来可以烙饼子吃。

  刘军浩以前听老人们讲过,要从“狗朗头”里提取淀粉并不是件容易事儿。首先把狗朗头根挖出来用清水漂洗干净,切片、晒干,接着研磨成粉状,再用筛子把木质纤维等杂质筛掉,最后用纱布包起来放在水缸中沉淀。经过一两天的功夫,水缸底部会留下一层白色淀粉,可以用它来熬粥或者做烙饼,在闹饥荒的时候就成了救命的好东西。

  不过这种事情年轻一辈都没赶上,大多只是听家里老年人讲起过。那个时候春上闹饥荒,人们每年都要上山挖几个月的狗朗头,直到过了端午节,收完麦子,春荒才算结束。

  说来也怪,一二十年前山上的狗朗头特别多,个头也长的大。怎么挖都挖不完。

  后来人们不再挖的时候,这东西反倒少好多,刘军浩他们小时候上山玩耍的时候也扯过狗朗头藤,它的块茎很难找,经常扯到一半藤就被拽断了。

  倒是藤上的果子吃起来不错,有点粉。

  再后来这东西变成中药,镇里边大量收购,大人小孩都上山挖,满山遍野是挖了狗朗头的土坑;叫人触目伤心。

  前些年封山育林,狗朗头倒是恢复过来。加上现在人们找钱的门路很多,很少人再去上山挖。张倩小姨想挖,应该能挖到不少。

  其实狗朗头刘军浩石锁中种有不少,而且品质绝对要优于外边那些。按照他的想法,自己等下给他们挖些得了,别再让人家上山费事。可是张倩小姨却不同意,连说想山上看看,自己动手挖。

  得,刘军浩只能让媳妇在家照看两个小宝贝,他则带领一帮人上山找狗朗头。

  附近一片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