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十年代初有一阵子盛行用鼠药灭鼠,不少人家的猫因为吃到有毒的老鼠中毒身亡,甚至连黄鼠狼、猫头鹰也没逃脱这劫难。可是天敌死光,老鼠反倒起了抗药性,在村子里越闹越猖狂。整天晚上能够听到屋里边嘎吱嘎吱作响,更离谱的还是跳到床上打架。
后来村里人看这样不行,就重新改回用花猫灭鼠。为这事儿,刘广聚曾经专门开会讲过,不让村里人继续下药,以免误伤花猫。
随着村里养猫人家的逐渐增多,鼠灾才渐渐平息。
歇息一阵子,继续忙碌,张倩闲着无聊,索性拿相机拍摄起小皮和豆豆争相捉鼠的画面。
不得不说,一旦小皮发起来威,豆豆根本不是对手。
一共挖了二十多只老鼠,其中一大半都是黄斑皮捉到的,当然还有两只是猴子的功劳。
刘军浩越干越有劲儿,顺着山坡一路下挖,一直沿着沟边寻摸了三十多米才住手。成果无疑是丰硕的,半天功夫竟然挖了四十多只老鼠。
事实上,村里人是越挖心越惊,平时没怎么注意,现在才发现这片山坡上老鼠洞多的出奇。几乎是十来步远就能够看到一个洞口。
到中午的时候,张倩领着一帮学生统计消灭的老鼠。统计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一蛇皮袋根本装不下,最后又换了一条蛇皮袋才将老鼠装完。
一千零七十八只老鼠,共重九十六斤。这个结果,还不算先前各家花猫吃掉的。
难怪有句歇后语叫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它们被列为四害之一不是没有根据。按一只老鼠一个月消耗一斤粮食计算,一年下来,就是一两万斤粮食的损失。
这么多老鼠花猫根本吃不完,现在天气转热,打死的老鼠又不经放。众人商量一下,干脆抬到山洼里埋掉了事,还可以当肥料用。
刚走两步,刘广聚急急的在后边猛喊:“小浩,小浩,先停一下,市电视台的记者来了……”
记者?几个人都相当纳闷,谁打电话通知的。
“刘军浩,你可真不够意思,有了新闻也不打电话通知我。要不是刘支书打我的电话,我还不知道呢”这郭记者也算是刘家沟的老熟人,以前大青山发现云豹那个新闻就是他给报道的。之后人家又带着家人来过几次,没少买他家的黄鳝。
捉个老鼠也算是新闻?刘军浩听的大汗。这记者不会是吃饱撑的吧。
“郭记者,你看,这是我们的灭鼠成果。”刘广聚紧赶慢赶跑到跟前,拉开蛇皮袋让摄影师跟拍。
“这一布袋都是?”那摄影师扭头一瞧,登时也吓了一跳。
“咱们……要不把这个倒出来再拍一段吧,放在蛇皮袋中没有震撼力,效果不明显。对了,等下还要拍几张挖老鼠的场面。刘支书找几个人帮下忙……”郭记者接到电话就领着摄影师赶过来,可惜路上时间耽搁太长,错过了刚才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个……没问题,小浩。你去通知一下”刘广聚点了点头,扭头对刘军浩吩咐道。
得……继续挖吧,他只得重新跑过去通知。原本以为大伙肯定会发牢骚,谁知道一听说能上电视,一个二个都来了劲儿头,拿着铁锨猛挖起来。
刘军奇最搞笑,觉得穿着上衣根本体现不出自己的干劲儿。最后他把上衣一脱,光着膀子在地头忙乎起来。
这样一来,刘军浩反倒插不上手。他看到刘广聚在边上闲着,就悄悄将他拉到后边问道:“我说广聚叔,你怎么把记者给招来了。”
“你小子,当然是为了上新闻呀,上次那个草豹子的事儿,咱们刘家沟不是把名气打出去了吗?”刘广聚略显得意的解释。
“我的叔呀,”刘军浩哭笑不得的说道,“上次那个是正面新闻,这次的可是负面新闻,你想让全市人民都知道咱们咱们刘家沟老鼠成灾呀。”
“啥负面新闻,播出来肯定是正面的,不信你等下看我的。”他倒是信心十足。
其他花猫捉半天老鼠,早溜回村里晒暖去了,因此捉鼠的任务就交给小皮和豆豆。
刘军奇虽然很卖力,不过那摄影师大部分镜头都给了小皮。会抓老鼠的狗,这也算是一个新闻点!
等镜头补拍完,郭记者又将话筒交给了刘广聚。
好歹上过几次镜头,刘广聚没有半分怯场,声音显得特别洪亮:“我们村办养鸡场的土鸡完全采用散养的模式,老鼠是当中最大的隐患,因此村里才决定组织一次灭鼠大会战,坚决消灭鼠害,既能保证养鸡场的安全,又可以减少它们对农作物的危害……”
看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将这次的灭鼠大赛上升高度,刘军浩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扯蛋……”刘五爷也在不远处小声叽咕。
本来郭记者还准备采访刘军浩的,却被他摆手制止,让采访自己的老婆。
采访完张倩,郭记者又将话筒对准了一位游客。刘军浩这才看清楚里边的道道,感情人家的采访也有针对性呀。
现在时间不早。中午郭记者一行自然在刘家沟吃饭。
晚上新闻播出的时候,采访被压缩的还不到三十秒钟,采访对象也只剩下刘广聚一个人。不过还好,郭记者临走前交代过,这新闻等下还要在百姓说事栏目里边播出呢。
第二百八十八章 游玩尴尬事儿
热闹的五一终于要到来了。提前一个星期,刘广聚就领着村干部挨家挨户检查。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检查的,大部分人家的房院去年刚翻修过,院内特意硬化过,卫生绝对过关,就连那厕所……以前的便池都改成了水冲式,便捷卫生。用刘五爷的话说,现在的厕所比旧社会地主家的厨房还干净。
村里的检查和刘军浩没多大关系,他这边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反正又不打算让游客住宿。不过单是张妈张爸他们一大家子人也不少,幸亏自家的房子是仓库改装的,房间足够。
看看时间不早,刘军浩都准备做晚饭了,庞旭那边却把电话打过来。本以为是通知让两人参加酒席的事儿,谁知道刚接通电话,这货就急急的叫道:“刘军浩,江湖救急,赶紧给我准备十只土鸡,另外就是十条鲤鱼,我马上到刘家沟去取。”
“这个时侯……你家不是连酒席都还没准备好吧?”刘军浩一听纳闷了,这明天就是五一。听这人的语气,似乎鸡、鱼还没买。
按农村的规矩婚宴要七碟子八碗,三道大菜,四个汤碗。老人们常说的话就是酒席好不好,单看三道大菜厚不厚。三道大菜是“囫囵鸡子,囫囵鱼,外加一个红烧蹄”,只要三道大菜好,其他菜马马虎虎就行。
“别提,我爸早在养鸡场买好了,可是杀过之后一卤才发现味儿不对。他大爷的,上次不是给你说了嘛,我们镇上新开一家造纸厂,污染特别严重,那鱼虽然没事儿,晓丽也不让用,他大爷,我这不急着重新置办嘛,正好你那里的味道好,给我准备一下……”这小子大概是气急,一连说了他大爷。
听他叽里呱啦的说一大通,刘军浩才听明白,感情还是小造纸厂惹的祸。镇街口开了一家小造纸厂,污染特别严重,每天一到放气的时间,整条大街臭气熏天。家家把窗户封的严严实实也没效果,附近几个鱼塘养的鱼更是泛起肚子。因为这事儿。不少人都到镇政府举报。可是根本不管用,现在经济挂帅,镇里边为创收,怎么也没让造纸厂关掉,只是让人把附近几个鱼塘的死鱼包赔了事。
“你等着,我马上准备。”见事情紧急,他没有多聊,挂断电话立刻到自家院里抓鸡。至于鲤鱼,直接去石锁中捉得了,等人问起,就说是从后院抓的。
先前为给黄鳝增加饵料,他往里边扔了很多小鱼,没有想到竟然有不少躲过黄鳝的捕杀,开始慢慢的生长起来。按说水浅无大鱼,可是泉水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那些鱼儿生活得怡然自得,长势异常迅速。去年过年刘军浩抓了几条,不过里边还有不少。现在全长到三四十厘米长,做酒席非常合适。
“老公,你这是准备干啥呢?”刚把鱼准备齐,正满院子追着土鸡撵呢。张倩回到院中。
“这不是庞旭刚打电话过来,说是办酒席的东西坏了,让我给他准备……”
他将事情简单叙述一下,老婆立马瞪眼叫道:“污染这么严重,镇里边不管可以到县上反映呀。”
“这是县里边介绍的项目好不好。”刘军浩摇了摇头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