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星代理人 作者:燕飞(纵横vip2013-04-30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输出功率能够满足将来大型舰艇的需要,而且具有高铀利用率特征,同样的铀原料,新的莲花堆系统比起老式压水堆系统来说,在利用率方面提升何止十倍。

    这种同等体积单位下输出功率的大幅度提升,对于舰船速度上的改善也将非常明显,这就是说一旦莲花堆实现了小型化,未来海军方面的动力和活动范围将大幅度提升。

    另外一个方面,由于莲花堆具有的高安全特性,在小型化后如果整个动力堆装置的体积适中,排水量在5000吨以上的大型舰艇甚至都可以考虑核动力化,毫无疑问这对于海军方面的实力提升将非比寻常。

    所以,在孙宏眼中,这个莲花堆小型化项目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投资项目。如果在以往,单单这个项目就可以成立一个重要研发机构了,就像7号工程那样。

    但是首长似乎还不满足,另外还下达了一个几乎同样重大的新项目。高速运动物体目标运行轨迹识别和预测,这也是军方研究很久,但是在性能上同战略对手差距很大的一个难度极高的的项目,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和重要。

    如果性能足够好,可以应用到从主战坦克火控系统到战机火控系统、地空导弹系统以及反导弹系统等等很多重要装备上。

    一直以来,这个方面的研究都差强人意,使得相关装备火控系统能力一般,同对手相比性能相距甚远,如果能够实现突破,比起莲花堆来说,能够更快地形成战力提升。

    首长一次性就将两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性研发任务下发下去,对于秦泰然这个还没有上任的兵装公司副总来说,是不是担子太重了一点?

    不过这些是孙处长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对于首长的指示,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去执行,而不是质疑。联系到杜克那句没头没尾的话,孙宏明白,这俩个项目恐怕还得是杜克这个科技天才来担纲。

    能够呆在军方副主席办公室的人,真是没有一个智商不够用的,孙宏这样一想,已经无限接近事实的真相了,尽管这事中间首长一个字都没有对他说过。

    这两个项目经过秦泰然的短暂停留,很快就传到了杜克的耳中,“好处没见到,好像事情却不少啊”听秦泰然说完这两个项目需要完成的东西,杜克撇了撇嘴嘟哝道。

    不过这个要求杜克来说不算什么,在莲花堆上积累了大量数据的情况下,无论是大型堆还是小型堆,交给克里去推导很快就能够在现在莲花堆设计基础上变化得到新堆型。

    比较麻烦的是这个移动使用的环境之下,有些特殊的要求和处理比起单纯发电要复杂得多,还要考虑一定的防打击能力,这些东西杜克没有相关资料可以参考,考虑起来就未免有些太难了。

    好在秦泰然说了,这不是杜克一个人在战斗,整个十号工程的专家都可以归属他调动使用,并且还要加入一大批对于舰船方面的专业设计研究人员。所以整个项目最主要的就是杜克要搞定小型化核芯,其他方面都能够交给专业人士去处理。

    在秦泰然提出来的一系列规格中,杜克需要在莲花堆基础上,实现从5千千瓦到5万千瓦不同输出功率的独立小型反应堆,以适应各种舰艇的需要。

    杜克当然不会真的去根据每一种规格进行设计,而是利用莲花堆输出功率可以随意调整的特性,克里很快给出了俩个设计,一个可以从5千千瓦到2万千瓦输出功率可调的s…1型简化莲花堆,以及一个从2万千瓦到5万千瓦输出功率可调的s…2型简化莲花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合作开始

    接到这俩个新任务。杜克先开始莲花堆的小型化设计。

    相对做大而言,将莲花堆小型化要更加简单一些,原本莲花堆的实验堆原型就比一般反应堆体积要小三分之一,在降低功率情况下进一步做下难度不大,而且莲花堆反应方式更加容易实现一体化设计,在自动化管理和安全性方面更是远远超过当前主流水平。

    杜克要考虑的,就是在狭小空间中,保证这个小型莲花堆的核辐射被控制在一个封闭式环境下。在这个方面,杜克选择了比混凝土更好的防辐射材料来实现,有克里的帮助,在莲花堆基础上,杜克将要求重新输入后,克里自动根据新的要求进行调整,输出了两个新的设计。

    经过克里的模拟验证之后,这两种新型的S…1和S…2型小型化莲花堆,体积比起常规动力装置来说小得多,在大型舰艇上,这个小型莲花堆的体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杜克确信这两种设计拿出来,海军那帮家伙会爱上它,除了由于材料使用上的原因,这个堆在价格上昂贵了一些之外,简直就是完美动力源。

    因为配备足够的核燃料,从理论上说,这个核反应堆可以运行足足60年,如果舰艇上的生活配套能够跟上,舰艇的续航能力在其生命周期中几乎是无限的!

    有了克里这种大杀器,完成莲花堆缩小版本设计原型易如反掌,拿着这样的方案,杜克胸有成竹地同朱教授开始了这个项目的研究,由于有莲花堆设计在前,杜克直接拿出了新的S…1和S…2型的设计原型的框架设计部分,这个框架部分差不多是整个堆完整设计中的三分之一工作量,而且都是比较关键的部分。

    拿到这个原型,朱教授领衔的项目组由于有了莲花堆研究的底子,对这个设计一点都不陌生,虽然杜克给出的东西从进度看有点让朱教授感慨进展神速,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关键东西莲花堆都有,所以并没有引起朱教授的怀疑。

    反正杜克天才惯了,跟着他身边做研发的人知道他经常都有惊人的工作能力和发奋的工作态度,所以这个研究的起点高一些也就不在话下。有了杜克的这个框架设计,朱教授手边的人都是熟手,基本上不用过渡就自然能够在这个非常扎实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整个进度进展之顺利,让秦泰然这个新晋的副总非常满意,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最多在一年之内就会出原型堆,因为堆芯部分已经开始按照杜克的设计进行生产,沈大最新生产的高精度加工机床,配合新城特钢改进型的新材料,比起第一代莲花堆来说,新一代的船用S…1和S…2堆芯设备加工物理特性更加优良。

    至于堆芯之外的配套设备,杜克可以隔几天过去同他们进行交流,发现项目组有走错方向的时候,及时纠正一下,让整个项目的研发方向保持在正确的路上就行,具体的事务杜克就较少参与了,因为他的精力被刘老爷子的第二个项目占据了大半。

    相对而言,刘老爷子开出的第二个项目比起杜克想象中要难得多,很多东西都是新知识,杜克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料来充实克里的知识库,经过了大半个月的研究,杜克发现这个软件系统本身的架构并不复杂,但是在拿到现有的相关资料和数据集之后,通过克里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系统中数据采集的缺陷太大。

    现有数据推导出来的数学模型预测的准确度比较低,大概也就是百分之七八十的水准,也就是说在预测一个目标轨迹运行方面,大约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差距,如果用距离来说,那就是一百米的目标,现有数据模型能够将目标地位在七八十米到一百二三十米这个大的区间中。

    很显然,很多影响这个高速物体运行预测的参数都没有采集到,这才导致推导出来的数学模型精度很差,更让杜克无语的是,即便是重要参数,现在实际的采集时延周期也有些过长,在克里的模拟中,这直接导致预测跟不上实际物体的运行。

    如果这是一个实际的目标跟踪瞄准系统,系统出现的最直观的现象就是系统估计的运行轨迹有着巨大的误差不说,还总是慢半拍。

    要想改进这一点,显然这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软件建模反而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已,虽然这个东西也非常的关键。

    杜克小心地将克里的分析用电脑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拿着这些结果后,杜克开始同秦泰然指定协助的项目组进行交流,最初,项目组的专家教授对于杜克持有较强的怀疑心态一一对于这个非常专业的领域,这些专家教授认为杜克虽然在计算机方面成就突出,但是毕竟术业有专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家们都不相信杜克不可能这么快就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

    但是,很快这些专家教授就在杜克拿出的模型面前惊呆了,他们确信自己的没有将研究几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