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杜克现在对此一无所知,开完记者招待会,打发完国内媒体的『骚』扰后,精疲力尽的杜克决定回家休息一下,反正今天是没有什么心情做事情了,秦泰然和总领事婉言谢绝了杜克的宴请,直接回纽约去了。
杜克这才深感庆幸美国媒体的冷淡其实是一件好事情,要知道美国媒体可没有国内媒体这般有组织有记录,真要是有几十家分别找上门,对于杜克现在的生活来说绝对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灾难。
可是杜克刚刚回家,手机就响起来,是秦泰然的电话。
“杜克,我有东西落在你那里了,一会儿我过来拿一下。”电话中秦泰然说完这句话就挂断了。
听完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杜克不禁有些奇怪了,俩人分手好像还不到一个小时吧,又会有什么事情呢?他可以肯定秦泰然绝不会掉什么东西在他家里,这么说不过是避人耳目,显然秦泰然找他还有话要说。
但是究竟是什么事情呢?杜克实在想不出,就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是秦泰然在电话中都不方便说。 @ya
第一百八十章 危机再现
想到秦泰然一会儿就到,杜克也懒得费心思再猜,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静静地等着秦泰然的到来。
等到秦泰然来了,这个谜底自然就会解开。
“我们的人刚刚确认,跟踪你的人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一个小时后,秦泰然来到了杜克在波士顿的家,当秦泰然将杜克带出房间,来到外面的空旷的花园中假装散步的时候,直截了当地将这个惊人的事情告诉了杜克。
杜克心神巨震,虽然脸色还能勉强保持住原来的颜色,但是悄然间握紧的双拳暴露了他内心的震荡。他身上的秘密实在太过巨大,面对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特别机构,原本一直就有几分警惕和担忧,也一直避免引起对方的注意。
想不到还是失败了。这究竟该如何办才好?震荡过后,杜克心中如同一团乱麻一般。他身上的秘密是现在身边这个“自己人”都不能让他知晓的,杜克还能够找谁来商量。
“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出于什么目的在跟踪你。”秦泰然没有读心术,自然不知道杜克现在心中已经是一片惊涛骇浪。“但是不管怎么样,被这个机构盯上了,总归是一件非常令人厌恶的事情。”
“这段时间,纽约的公司你还得按照常规去,只是现在他们给你的课题,完全是一个普通企业研发的课题了。”秦泰然接着说道,老实说,他收到这个消息都毕竟愕然。毕竟杜克的的确确没有做什么值得让联邦特工注意的事情。
纽约的公司虽然同领事馆关系密切了一些,不过公开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犯忌的,按照道理不应该引发联邦特工们的注意,除非他们出于另外的目的。否则很难解释目前这个状况。
“当然,如果出于安全的考虑,我建议你还是回归祖国。”秦泰然最后说道。
杜克是他要特殊关注的人,现在引来了联邦特工的注意,在安全上已经有了极大的隐患,就算现在还不清楚这些特工为什么盯上了杜克。但是如果杜克回到国内,一切都不再是什么问题。
秦泰然很难理解,为什么杜克现在水平都能够获得图灵奖,还要继续呆在麻省理工读下去,而且还是同计算机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学和核物理。老实说杜克选择的这俩个新学科,国内关注杜克的很多人也非常不理解。
在这些人眼里,杜克有很大的机会成为国内计算机界的核心领军人物,应该回来带领团队完成一些国家急需的大型系统软件项目,或者专注在他的公司生意上面。
现在杜克居然继续呆在外面学什么材料学和物理学,要不是想尽量呆在美国等待移民,根本无法解释杜克这个匪夷所思的选择。
可是秦泰然却非常清楚杜克完全没有移民的倾向,或许这就是一个喜欢研究的怪人。
对于秦泰然的建议,杜克默不作声,他现在还没有从秦泰然这个消息中理出头绪来,这个消息显然对于他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形成了极大的冲击,究竟何去何从,杜克需要时间来整理。
“谢谢。”杜克沉默了一会儿,有些情绪低沉地轻声对秦泰然说道。
看到无法说服杜克回国,秦泰然也不便再说什么,拍了拍杜克的肩膀,“我要回去了,你多保重。有什么事情尽量先通知我。”说完,拿着从杜克家里顺手拿的一本书走了。
“杜克,怎么今天情绪这么低沉,新闻发布会开得不成功吗?”舒雅回来后,看着杜克今天特别沉默寡言,不禁非常奇怪地问道。
“还好。”杜克不知道该不该告诉舒雅这个消息,“只是记者们提出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搞得比写一篇论文还要累人。”杜克掩饰道。决定暂时还是保密,免得舒雅担心。
一夜无话。第二天醒过来后,杜克决定不在理会这个藏在暗处的魅影,加快自己在麻省理工的学习进度。
首先,要吸收麻省理工材料学实验室一手成果后,由于杜克现在已经有了进入实验室,使用实验室大部分资料的权限,面对那些极有价值的未公开研究报告,纸制的,杜克如饥似渴地阅读扫描进自己脑海进而转化进入克里的空间;
电子版本的则直接下载到克里存储空间里面,很快克里就将先前强塞进去的基础知识同现在获得的很多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材料学研究知识库。
有了这个知识库,杜克在材料学上面的研究才开始步入正轨,利用实验室完备的测试条件,结合传统的研究方法,杜克新创了一种极限条件研究模式,专门研究金属在极限条件下的特殊反应。
当然,其实这些就是比莱姆提供的几种稀有金属的新特性触发条件,只是从来都没有人能够有意识地研究在长期某种极限条件下,某些金属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变化。
但是杜克既然已经有了这些特性表现的具体外部条件,很快就根据比莱姆提供的极限条件,在等待了几天时间后,杜克就“偶然”发现某种稀有金属的新特性。
这是一个前人所未成发现的特性,当在某种极限条件下,金属的内部电子和原子将出现一种新的变化,从而金属外表出现一种奇怪的颜色。
杜克记录并报告了这个发现,当然,在现在,谁都不知道这种现象会意味着什么,可以说,这只是一个一般的发现,如果在国内,混一篇硕士论文基本上是够了,可是麻省理工材料学实验室每年至少要发现几百种不同材料的新特性,这个就算不上什么了。
但是安德鲁教授却非常满意,杜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设计实验,并能够有所发现,证明了他的看法是对的,杜克的确具有研究材料科学的天赋,并且已经具备相当扎实的基础。
从杜克设计出来的实验来看,别具一格,看起来好像简单,但是同一般研究思路相比又有不少的区别,继承并推陈出新,这才是一个天才研究者应有的风格。
只是安德鲁教授却没有想到,杜克现在基本上将实验室的成果积累扫荡一空,多年积累下来的材料研究的经验,包括一些模拟研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能够被杜克找到的都被杜克身上的克里吸收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泰坦超级计算机
搬空了材料学系实验室知识储备,杜克又将目光瞄准了核子实验室。
可是想要搬空核子实验室知识积累却不像材料学系实验室那么简单。因为核子实验室的精华都放在了一个庞然大物里面。
当杜克第一次进入麻省理工的核子实验室,安德鲁教授的另外一个博士学生休伊特已经等在那里。
“杜克博士,欢迎来到核子实验室,我叫休伊特,安德鲁教授交代今天由我带着你熟悉一下实验室环境。”来自美国伊利诺州休伊特带着一个金丝边的眼镜,卷曲如波浪一般的褐色头发,穿着随意的牛仔服,更像是一个艺术家,而不是科学家。
“谢谢。今天麻烦您了。”杜克客气地感谢道。从休伊特的表情来看说不上热情,但也绝不是冷漠,对待杜克就像是对待一个平常人一样,仿佛完全没有听说过杜克刚刚才获得图灵奖,做人淡然,艺术家气质多于科学家,这就是杜克对于这个休伊特博士的第一感觉。
比起材料学系的实验室,大部分核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