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这十两是俺的心意。给你和大哥的钱,你们从小就养大俺,现在俺有钱了,还不孝敬你们?还得等啥时候,嫂子。你就给俺一个机会吧,收着,别跟俺客气了。”
嫂子跟梅子推了好久。还是没成,最后想想,孩子家里也还好,这是孩子的心意。收了就是,何况家里最近还真是有点手头紧。家里除了现在手中的7两银子,一个多月都没进一个铜板。
“哎,梅子,俺也说不过你,不过既然是你的孝心,那俺和你大哥就收下了,以后,就等两孩子有出息后,好好的孝顺一下他们的姑姑了。”嫂子那温柔的声音,充满着对梅子的爱意。
梅子插科打诨。“呵呵呵,那俺就等着先哥儿和虎子以后给俺送福气了。”气氛一下子又喜庆起来。
中午了,嫂子也回去了。
第二天就是元宵节了。关于元宵节倒是有这么个说法,元就是指元月。宵指的是夜色,元宵元宵就是元月月亮最圆的夜晚,也就是腊月15。
到了元宵那天,梅子破天荒的起了个大早,还硬是要扯着梁子跟她一起起来,“梁子哥,起来了,快点快点。”
梁子哪闹得过梅子呀,没一会儿就举手投降了,乖乖的穿好衣服起来了。
刚打开大门,梅子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就听见“得得得”的马蹄声。梅子拉着梁子,“梁子哥,你看看是不是庆大哥来了呀?”
梁子眺望了一下,点了点头,“嗯,确实是庆大哥来了,那么大清早的,怕是昨儿个没睡多少。”
梅子嘻嘻嘻的笑了下,“看来庆大哥是回家心切呀,也不知道是看俺们还是看桃子?”
梁子轻轻地磕了一下梅子的脑袋,“就知道调皮。”
李庆风风火火的跳下马车,看见梁子和梅子,大声招呼着,“嘿,梁子,你们在门口干嘛呢?过来,梁子过来和我一起帮东西,弟妹先去屋里歇着,免得等会怕不小心弄到你可咋办。”
看来李庆准备的东西比较多,梅子虽然很好奇有啥,可是为了肚子里的一块肉着想,还是回屋里等着是个明确的选择。她慢慢的挪到回去了。
只见梁子和李庆两人一箱又一箱的往院子里放东西,梅子和李氏,李老头就在旁边看着都傻眼了,这,这都把家当都搬过来了吗?咋那么多东西呀?
等所有的都办完了,梁子的李庆累得汗都出来了,梁子也很是咋舌,“大哥,你这是要搬到俺家来吗?东西那么多?”
李庆狠狠地喘着粗气,“哪能呀,我倒是想,可是农庄不方便呀,这是为了过元宵节我买的一点东西,还有一些是很多管事的送给我的,我也用不着,放在那也可惜了,现在好了,这不,趁着这机会,全拿到这里来了,我想你们肯定是有用的。”
李氏虽然开心李庆那么有孝心可是还是有点心疼一下子买那么多东西,“庆子,也不能那么花钱呀,这得多少钱。俺们好好的吃顿饭就好了,何必花那冤枉钱呀。”
李庆笑的很是开心,“干娘,你不必为我省钱,这点钱我还是有的,何况好些东西都是别人送的,花不了几个钱,你就让俺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和干爹吧。”
老李头倒是很高兴,挥了挥手,“老婆子,你就别说了,这是孩子的孝心,俺们就放心受着吧。好,庆子是个好孩子,今天得好好高兴高兴。”
“对了,干娘,这里还有吃的东西,等会热热就好了,我来找找是哪个箱子,我还特地做了记号呢,哦,就是这个,干娘,梁子过来接一下。”
只见李庆从箱子里拿出一盘盘熟食,有红烧猪蹄,烤鸭,清蒸鲤鱼,还有一大堆的梅子看都看不出来是啥菜的东西,这没有十盘也有八盘。梅子完全说不出话来了。这都能带过来,只能说明李庆想得太周到了。
索性李庆把箱子里的东西都拆了,这时梅子才真正的傻眼了,吃喝玩乐,样样俱全呀。有各种颜色的布料,看起来都是新的,有好几箱呢,还有酒,茶叶,好多的水果和菜叶子等等。都是生活中用的着的东西。
最后梅子两眼放光的看着李庆最后拿出来的东西,激动呀,那可是古代的眼花呀,太激动了。今天晚上可得好好玩玩,显然这孩子忘了肚子里的一块肉。
“干爹,干娘你们知道这是啥吗?这可是个好东西呀。”李庆还卖了个关子。
显然,不管是老李头还是李氏都没有见过这东西,都摇了摇头。梁子倒是见过几次,可是也不说话。
“这可是县令的管家特地送给我的,是烟花,在外面可是买都买不到这么好的烟花,等晚上我们好好的瞧瞧,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好看。”李庆眯着眼睛说。
梅子那早就忍不住的想去摸摸这烟花了,可是梁子哥拉着她的手,她动不了了,算了,这东西也挺乱的,等会趁着没人的时候,她自己偷偷去看看。
中午,大家吃了一顿大餐,鸡鸭鱼肉样样俱全,还有大半没有热,打算晚上在吃,反正现在温度也很低,这一顿两顿的还是可以的。家里的男人,从老李头到李庆梁子无一不喝的烂醉。还是李氏一个个托回家的,这也不能叫梅子呀。
弄好家里的活,李氏就跟着村里的妇人出去了,本来梅子也要去的,可是李氏不放心,就叫她在家里歇着。
原来这村里还有“走百病”的习俗,所谓走百病就是村子里的所有妇女又,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驱病除灾。倒也是一个流传已久的风俗。
李氏回来就开始着手做元宵了,所谓元宵就是汤圆,梅子对此很感兴趣,最主要的是她实在是闲的无聊,她噌呀噌的噌到李氏的手边,“娘,你这是做元宵吗?做的真好看。”手里拿着李氏刚刚做好的。
李氏骄傲的说道,“那是,想当年俺们村子里办了个做元宵的比赛,俺可是第一呢,现在还有点生疏了,哪天等你身子方便了,俺在交给你,你以后就可以交给俺孙女了。呵呵呵。“
呵,梅子也想笑,想得可真远,不过可不能笑出来,事情还没有办成呢,娇娇的撒娇道,“娘,为啥还要等呀,现在就教俺吧,有你在俺身边,你还不放心俺呀。求求你了,娘,俺现在就想学。”
李氏拗不过梅子,也知道这事还是挺安全的,“好好,好,这就教你,元宵由糯米做成的,可以做成实心的,也可以带馅儿的,看这就是豆沙馅儿的元宵,你还可以放糖,山楂,总之可以放很多很多东西。俺这里就做了好几种馅儿的,来,你也来试试。”
梅子试了个豆沙元宵,样子还行,不是很挫,把梅子乐坏了,接着就兴奋地再接再厉了。
元宵又叫汤圆,和“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所以元宵节那一天吃元宵那是必不可少的。
第六十九章 元宵节(3)
梅子欢欢喜喜的在厨房里忙来忙去的,心情十分开心,一直都在摧残着李氏的耳朵,期间,梁子酒醒了,来厨房找梅子,看见媳妇乐颠颠的,他就那样站在门口看着媳妇和李氏做元宵。
梅子回头一瞧,看见某人正呆呆地望着她,娇嗔着说,“梁子哥,起来了,头还疼吗,赶紧的去你冲杯蜂蜜水,喝了头就不痛了。”
梁子慢慢的走进厨房,来到梅子的身边,“没事,媳妇,俺头不疼,娘和媳妇这是做元宵呢?”
李氏眯着眼睛,点了点头。
梅子显摆着说,“对呀对呀,俺跟娘学做元宵呢,看看,这是俺做的,好看不?”
“好看,不过还是没有娘的好看。”
李氏呵呵呵的笑,梅子也不在乎,“那是必须的,俺可是刚刚学的,哪能比得上娘的呀,对了,爹和庆大哥醒了没,你赶紧看看去,要是还没醒,就叫醒他们吧,一会儿该吃元宵了,免得刚起来没有胃口。”
“好,这就去。媳妇真能干。”梁子是在临走之前还不忘夸夸媳妇呀。
梅子顶着红彤彤的一张脸和李氏对着眼睛。李氏暗忖着,梅子这孩子脸皮还真薄。
“吃元宵了,吃元宵了,团团圆圆呀。”梅子走进屋子,大声叫了起来,李氏跟在后头端着一个大大的盆,盆里都是一个个鼓鼓的元宵,可好看了。
老李头和李庆和梁子不知道在聊啥东西,聊的很是火热,见到梅子和李氏进来了,也都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