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雨江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他看的见阵中人,阵中人却看不见他。 
天气很冷,而这两个人却一身是汗。以他们在江湖上的树敌之多,若是被擒住,只怕
会被凌迟碎剐。 
可他们现在却不能动。 
只要一动,就会陷入阵中,陷的更深。 
汗水一滴滴的从两人额头上落下。 
秋无意伏在栏杆上,一手支着下颌,静静的倚在亭子里出神,也不知在想什么。 
突然,他瞥了一眼远处,微微一笑,侧身隐入亭柱后。 
今夜的主角登场了。 
四道黑色人影飞掠过高墙,像几片落叶般悄无声息的落在地面上。 
秋无意悄悄看去,见诸人均是一身夜行打扮,黑布蒙面,只露出眼睛来,不由暗自一
笑,心道,“这下却是更好办了。” 
薛穆言沉声道,“今夜的阵势是‘十面埋伏’,诸位脚下当心,随我来。” 
薛穆言替秋无意治了许久的伤,对到九宵阁的路径相当熟悉,当先行去。 
郑远行,雷贺文,静辰三人也知道其中厉害,踩着薛穆言的落脚处向阵中行去,毫厘
不差。 
左转右折,稍顷就转过一块假山,眼前霍然开朗。 
众人突然齐齐一怔。 
前方五尺处,正盘坐着夏长干、何莽二人。 
静辰师太当年有一个爱徒就是惨死于夏长干之手,死前更是受尽凌辱。她七八年来一
直耿耿于怀,此时见到仇人分外眼红,当时眉头一竖,向前一步,执起拂尘就要动手
。 
郑远行一皱眉,伸手将她阻住,低声道,“此二人定是陷入阵中,料他们也逃不脱,
不如待天一楼将他们擒住之后,师太尽可将此贼要来随意处置,却勿为了今日一时之
气,误了大事。” 
雷贺文也是低声催促不已。 
静辰狠狠一挥拂尘,恨声道,“先便宜了这两个奸贼。” 
四人走过他们身畔,直奔九宵阁而去,夏长干和何莽却还是凝神抵御幻像,对周围毫
无所觉。 
秋无意隐在亭后,神色露出一丝冷意来。 
若是他们当真击杀夏、何两人,惊动了天一楼,倒也罢了。 
如今也怪不得他。 
一闪身,秋无意飘然落到秋思亭旁的一片竹林边上,纤长白皙的手按住了一根不起眼
的细竹。 
触手冰冷,这根枝节分明的翠竹竟然是纯铁所铸。 
他手中运力,将竹干向下压到底,又向左边转了两圈。 
一阵细微的吱嘎声从地下传来,九宵阁附近的阵势已变。 
正在阵中的六人同时觉得周围景色一暗,再定睛看时,身边的人突然都消失了,只剩
自己一个站在中央,眼前已经一片白雾茫茫。 
再一瞬间,无数的暗器箭石从白雾中激射而出。 
今夜全楼发动的阵势本来是“十面埋伏”。 
所谓“十面埋伏”,取的是敌不动我不动之意。陷入阵中之人,只要不轻举妄动,便
不会有性命之忧。想要脱身,却是极难。 
但秋无意方才转动阵眼,已经把九宵阁一带阵势改成了十种阵法中最为霸道、轻易不
用的“千重雪”。 
千重雪下,不留活口。 
阵中人每动一步,刀枪暗器便如附骨之蛆,绵绵不绝,不死不休。 
阵中突然响起一片兵刃呼喝之声。 
阵势既已发动,秋无意再不迟疑,向九宵阁掠去。 
他淡淡的想,夏长干和何莽倒也罢了,摆放着众多黑道枭雄的无涯阁中,若是再放进
这四位白道大侠的骨灰坛,定是有趣的很。 
只可惜要重新再找一个大夫。 
各大门派盘踞四方,虽然明里不提,暗地却是各自有着江湖默认的地盘。 
就比如少林之于嵩山,又比如萧家之于洛阳。 
行走江湖之人,对于礼仪规矩尤为看重。若是路过某一大门户的地盘,有空闲有机会
,是一定要投帖拜山的。 
若是行走到了四川境内,江湖中人第一个想起的,不是峨嵋,不是青城,却是蜀中唐
门。 
唐门暗器,妙绝天下。 
唐门之毒,震慑天下。 
唐门素来家法严苛,族中子弟若是武功未及大成,或是心智欠缺缜密,决不会让他出
道武林。 
因此,有众多唐门子弟,一辈子被困在蜀中,默默终老。 
却也因此,越是年轻出道的唐门中人,越是可怕,往往只需一年半载便可名动江湖。 
数百年来,唐门只出了一个例外。一个年方弱冠便已出道,却始终未以武功闻达于世
的人物。 
唐沐。 
唐沐出身于唐门支系,年幼时便惊才绝艳,崭露头角,被诸多长辈瞩目。唐沐自己也
是勤练不辍,只求能早日走出蜀中。 
只是没有人知道,他急欲出道的目的,居然是为了要写武林通史。 
唐沐自幼酷爱读历代传记,自十五岁起,他便立志要写一部武林通史,道尽这江湖历
年来的兴衰恩怨。历时二十年,奔波四海访人无数,终于写成。其中搜集了众多的机
密资料,也解开了诸多悬而未决的谜团。 
作为通史编撰之人,唐沐可谓是幸运。因为他身处之世,正是江湖大乱之时。 
乱世出英雄。 
没有英雄的武林通史,还有什么值得书写? 
唐沐一直很庆幸。 
郑远行等四位白道高手丧命于天一楼中之日,是辛酉年二月十八。 
写到这一天的武林通史时,唐沐踯躅良久,方才下笔。 
他写道,“这一日发生之事本是众多偶然。卓起扬于这一日下格杀令以试探秋无意,
郑远行四人亦于这一日准备行劫持之举。若秋无意遵令杀影子,或其二人未踏足四人
密谋之树林,甚至若秋无意服下那碗汤药而遭劫持,本日之事定当重写。然众多偶然
却聚成必然,使得四人身死天一楼,这一日遂成为一场武林浩劫之起始。” 
“关于萧初阳对此事之应对,后人往往施以诟责,称其延误时机,在下看来却是不然
。若萧初阳当时不隐瞒此事,以四人身份之尊,数月之内,正道中必已自行分崩离析
,又何须苍流教来袭?况且若非天意弄人,萧初阳当时之举定然能成功隐瞒天下,对
武林确是有利无弊。可叹后人往往执果溯因,枉费萧初阳一片苦心。” 
写道这里,唐沐迟疑了一下,又加了一句, 
“卓起扬可谓一代枭雄,萧初阳是当世英雄。然英雄与枭雄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自秋无意重伤之后,精力大损。而他主管的内务事宜,却是烦杂无比,最耗人心神。 
偏偏有一日纪鸿熙在九宵阁叹了声,“最近好无聊啊。” 
然后他看见坐在床榻之上,埋首纸堆之中的秋无意忽然抬起头,对他笑了笑。 
于是内务之中,那些最最烦杂的事宜,全部丢给了他纪大老板。 
全楼最闲的人,突然变成了全楼最忙的人。 
二月十八日清晨,天一楼中各处警铃大作。 
纪鸿熙好梦正酣,突然被警铃惊醒。 
这天一楼树大招风,每隔月余旬日就会被人闯上一次,他倒也习惯了,抱怨了一句,
只待再会周公去。翻了个身,他突然想起身上暂负的职责,这才勉强爬起来,心中却
是将秋无意骂了一百遍。 
匆匆赶到出事地点,远远的看见几个楼中护卫已经将尸体拖出来放在一边,然后几个
人居然站在那里原地发呆。 
纪鸿熙心道,“这几个小子,一没有人看着就躲在一边摸鱼,亏了还都是名门正派出
来的。我倒要看看是谁,一定要扣光他们这个月的例钱。” 
悄悄走过去细看,却见为首一个是崆峒派的弟子杨建。 
纪鸿熙不由一皱眉。 
此人向来老实,尽忠职守的很。如此异常,定然是出了事情。 
杨建见了纪鸿熙,神色稍定,附耳过去悄声说了几句。 
纪鸿熙脸色一变,蹲下身,揭起其中一个蒙面客的面巾只看了一眼,突然觉得头大了
一圈。 
把四个人看完,他已经想昏过去了。 
纪鸿熙突然跳起来问道,“几个人来过这里察看?” 
杨建答道,“方才来了二十几个各派师兄弟,见敌…见来者已经气绝,便只让我们几
人处理。秋公子适才也赶来查验过,让我们不要走动,他去请萧盟主来。” 
纪鸿熙暗暗点头。 
正说的时候,忽然听到远远传来急速的衣袂破空之声。 
眼前人影一闪,一个身穿湖色长衫的修长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 
萧初阳到了。 
秋无意跟在身后,依旧穿着他惯常的月白色衣衫。 
往日那丝沉稳淡雅的笑意已经不见,此刻萧初阳的眉宇间隐隐含着一丝忧色。 
他弯下身去,一个个揭起面巾看过去,神色越发凝重了。 
沉思了半晌,萧初阳缓缓站起身来,一转头注意到秋无意发白的脸色,道,“无意,
你也辛苦了,回去休息吧。” 
秋无意点点头。 
过来这一趟,阵眼早已被他改了回去。刚才检察了一番,本应在死人身上的天一楼草
图也已经在他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