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絮 by 阿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擦擦就好。”霍去病对着应晓寒的嘴啄了一口,道:“好好躺着,我给你打水擦身去。” 

 

  “不用了……”应晓寒自然过意不去。 

 

  “晓寒,到了长安,我们结拜吧,”霍去病此时候已经穿完了衣服,语气很认真,“结义金兰。只有我们两个知道。你一直跟着我当谋士吧。” 

 

  “好啊。”晓寒躺着,这次是真的开心地笑了。 

 

   

 

  第十六章 长安 

 

  三天三夜,三军终于从祁连山一带到达了长安。此时的应晓寒已略通马术,自己骑着匹棕色战马,仅仅跟在霍去病身后。 

 

  那天,他们远远就望见了长安,可是霍去病一声令下,要所有人马都直向东走,应晓寒觉得甚是奇怪。 

 

  “霍将军,为什么不直接进城门?”关于“去病”这个名字,应晓寒终究还是有点不适应。 

 

  霍去病回头看看他,道:“我们要绕过这里的城门,直接从南面的安门进去,直接面圣。” 

 

  “我也要去面圣?”应晓寒愕然。 

 

  “那是自然,这次战役你亦有功。” 

 

  “我何德何能,怎敢向皇上邀功?” 

 

  “不用你说话,我自然到时候会向皇上如实禀报。” 

 

  应晓寒也就不说话了,一路上过了六、七个城门,绕了二十多里路,才到了霍去病所谓的安门。 

 

  虽然说这一路来应晓寒自认为已经对古代十分适应,可到了长安的城门前,他还是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是长安?两前年前的长安?虽说当时大汉可说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但这份气势,是晓寒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一路上,虽没有雕栏玉砌,城墙只是一色的青,却无比庄严和宏伟。城门多数大开着,两边各站着一排满身甲胄的汉卒,神色定然且自豪;来往的过客与定居长安的市民,服饰岁没有想象中的华贵,但那种装束——不得不承认,这实在是只有黄肤黑发的汉人穿了才会觉得无比妥帖。他们面色安详,往来于这个熙攘却不吵闹的城市。 

 

  这种气势,这种完全本土的其实,纯净却雄壮,伟岸又不失朴实。这样的一个朝代的风格,只怕是大唐都不曾有的吧! 

 

  应晓寒傻傻地盯着城门,如是思索。感叹之是不禁吃吃地笑。少了指挥,身下的马散乱地踏着蹄子。 

 

  “晓寒?晓寒!”霍去病听着后面马蹄声有些不对劲,转头,迎面来的是迎晓寒一脸莫名的陶醉。 

 

  被叫得缓过神来。看到霍去病不解地望着自己,嘿嘿了几声,喝马归位。 

 

  进城了。英雄进城了。不知是谁一下认出来了领头的是霍去病,消息立时传了开来,涌向城门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夹道欢迎这位少年壮士,投以景仰的目光。其中不乏豆蔻年华尚月半的妙龄少女和书生模样的少年。那种延伸,除去了景仰之外似乎又多了一层暧昧。霍去病的眼光与他们偶尔对上时,多数忙低下头,两颊绕霞。 

 

  也难怪。应晓寒想,如此少年将才,保家卫国,又是个翩翩美少年——这样的人,自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怎么不心生爱慕之由? 

 

  只是不知若是这霍去病相貌可怖或是一贫如洗,这群人是不是还会一如既往地追随他呢?应晓寒冷眼看着那些男男女女,心中忽生厌恶。但转而又想到了自己,一愣,那鄙夷的对象成了自己。无奈,自嘲地笑笑。随着大队伍继续向前,无心再看其他风景。 

 

  长安城果然很大,走了好久,又见到了一道门,里面便是那些宫阙楼阁了吧。霍去病先招呼军队朝另外一条道走,自己和几位将军以及晓寒继续行到重兵把守的门前,给当中的一个看了看令牌,门便缓缓打开。 

 

  “晓寒,这里就是当今圣上所在了。未央宫。”霍去病道。 

 

   

 

  第十七章 面圣 

 

  这未央宫——实在不知该怎么形容,什么富丽堂皇,什么金碧辉煌之类的溢美之词通通都不足以衬出这样的壮丽。东西宽目测就至少数十来丈,屋顶也离地有将近百尺。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华柱角梁,无不惊为天人。 

 

  “下马,我们进去吧。”霍去病道。 

 

  “进去?现在都都辰时了。应该过了早朝的时间吧……”要见皇帝,而且还是汉武帝,应晓寒还是战战兢兢。 

 

  “哈哈,刚刚我已经派人先禀报过皇上了,”霍去病笑道,“皇上也是急着想听我们报告喜讯呢。” 

 

  “可是我们衣冠不整,怎能去见皇帝呢。”晓寒还是怕。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啊,皇上一个不顺眼结果自然就是被拉出去斩首,何况这殿里坐的是汉武帝。 

 

  “我讲过了,不用你说话的。一切都会料理妥当。” 

 

  “……”此时应晓寒已无路可退,也只好听从霍去病安排了,随着他下了马。 

 

   

 

  “传骠骑将军进殿——”不久,殿里传来高亮却又有些阴阳怪气的声音,是太监吧。 

 

  “跟我来。”招呼着应晓寒,霍去病卸下将军盔托在右手,大步流星地迈进未央宫前殿。 

 

  “臣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霍去病在离那龙椅六七尺远的地方停下来,半跪俯首,朝应晓寒一个眼色。 

 

  应晓寒见状也忙依样画葫芦,在霍去病旁边跪了下来:“庶民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虽然他心底恨透了中国古来这种抹杀人权的礼节——即使是千年来为人崇拜的汉武帝,也只是个人吧。但现在,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 

 

  “二位快快平身。”是个温和的声音,带些磁性,却透出一种说不出的君威。 

 

  “谢万岁。”跪着的两人异口同声,站了起来。 

 

  “万岁,卑臣此行风尘仆仆,进殿之时衣冠不整,望降罪!”霍去病说着,应晓寒自然知道那是官场话。 

 

  “朕料得将军是报讯心切,怎又会降罪于你,朕赦你无罪!快快上报军情!”听得出武帝的语气急迫。 

 

  “是,万岁。”霍去病道,“此次战役,卑臣与公孙敖将军率数万骑兵,发于北地郡,另有李广、张骞将军发于北平,以攻匈奴左贤王。出塞后,分兵前进,公孙将军探路卒途中被匈奴所擒杀,故不知去路,而未能参战。卑臣率领一孤军深入,过居延海,穿小月氏,达祁连山。与之祁连山麓一战,大败匈奴。此战,归降者有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二千五百余人,俘虏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一百二十余人,灭匈奴兵三万又二百人。” 

 

  “好!好啊!”武帝不禁笑而击掌,“霍将军此次为我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真是公德无量!朕再加封你食邑五千四百户!” 

 

  “谢主隆恩!”霍去病再拜。 

 

  “这位是……”武帝此时已把目光落到了应晓寒身上。 

 

  “禀万岁,这是卑臣的谋事,此次祁连一战他亦有功,不畏匈奴,冒死脱身。另,战中众校尉皆骁勇善战,出生入死。赵破奴、高不识、仆多皆然。” 

 

  “年纪轻轻便谙熟兵法,实乃人才啊!”武帝正在高兴,便道:“且封你为安夷护军,辅佐骠骑将军!封赵破奴位从骠侯,仆多为煇渠侯,封高不识为宜冠侯。加食邑一千一百户!” 

 

  “皇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回是后面众大臣持笏齐言,武帝的贴身太监则在旁边书着刚才口述的圣旨。 

 

  “那臣等先行告退了。”霍去病鞠躬欲还。 

 

  “且慢!朕还没说公孙敖的问题。”转脸武帝的声音又严肃了,正色道:“合骑侯公孙敖,行军滞留而未能与骠骑将军会师,虽有内因,但铸成大错,当诛之!” 

 

  “万岁……这……请万岁三思!这实非公孙将军所愿啊!”霍去病想帮公孙辩驳。 

 

  汉武帝摆摆手,道:“骠骑将军无须多言,朕心意已决。” 

 

  “是……万岁圣明,”霍去病见无力回天,便只得罢手,道“臣等告退。” 

 

  “退——朝——”太监又喊。 

 

  回去的路上,应晓寒又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