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雕之大宋皇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诸位爱卿辛苦了。”徐泽大悦,又看着几个黑眼圈微笑道道:“想来诸位爱卿数日未归了,先回去好好休息吧,三日后武英殿举行殿试,你们也来吧!”

“谢主龙恩,臣等告退。”

龙腾于天 第六十四回 殿试
(更新时间:2006…10…22 8:11:00  本章字数:2402)

圣武元年的恩科进士,总共是二百五十一名。五月十一日这天五更时分,他们便顶着满天星斗排成长队,由礼部有司官员率领着,到皇宫来朝见皇帝,参加又徐泽亲自举行的殿试。据小道消息,这次殿试将不同往日,虽然是考试,却不会有名落孙山的可能,当然殿试的好坏,与将来的前程有着很大的关系。走在最前边的是绍兴人方山京、平江人阮登炳、莆田人陈子龙,在他们后面的正是与徐泽见过的姑苏慕容天星,岭南人东方英和泉州的南宫剑了。
众人穿过金水桥,进了景阳门,便见巍峨的乾阳殿庄重和肃穆,殿前的青石大道上金枪班军士像松树一样似的排列在两旁,保卫着他们的君王。五更时分的清风给已经进入南方天的众人带来一丝凉爽,让这些进士们紧张的心情好了不少,定力比较强的南宫剑还夸张的吸了一口,让周围的进士都好奇的朝他望了几眼。这次殿试并非在乾阳殿内举行,而是在离乾阳殿不远的武英殿举行。望着眼前的一切,豪华的宫殿,森严的禁卫,空气中充满的威严的气势。人人都禁不住浮想连翩是,数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士农工商,当官的就是排在第一位,孤灯寒窗十载苦战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今天嘛,虽然每人以后的境遇不同,但好歹也算进了这扇门不是。想到觐见以后即将到来的恩遇和荣宠,谁不激动万分?早在两天前,众人在礼部官员事先安排下,众人对于觐见的礼仪早就熟记于心了。从哪儿走,走几步,怎么行礼,怎么说话,又多次让他们演练,是绝对不会也不能出错的。所以别看来了两百多人,可是却行进有序,丝毫不乱,宽阔的广场上只留下众人的脚步声。

好半响,众人到了武英殿门前按照各自的位置站好。不一会儿,就见一名太监从殿内走出,走到青石大道上,就在众人好奇之间,猛的一声脆响。原来是太监手中的静鞭挥动,而在此时不远处的乾阳殿内的景阳钟也敲了起来。待静鞭三响过后,那名太监大声唱道:“皇上驾临武英殿,众大臣上朝。”接着就见数十位大臣在军机处四位大人的带领下朝武英殿内走了过来,丝毫不理会站在殿前的一干进士。

就在众人疑惑之间,又有一个中官走到殿前大声唱道:“圣武元年第一次恩科殿试开始,众进士往武英殿见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按照惯例,朝廷每次科考都有三级组成,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最后就是殿试了,在坐诸位都是经过了三次考试,而今天是第四次考试,朕决定把第三次考试称为会试,这次称为殿试,所谓的殿试其实也就是点三甲,二甲之用。诸位学子也不必紧张。”庄严的武英殿内传来徐泽那充满威严的声音,不由的让人顶礼膜拜。而在大殿周围的数十位大臣也纷纷坐在椅子上,大殿中央则跪着今科的二百五十一位进士。

“今日殿试仅有一题,还是策论,朕想让你们把自己梦想写出来,比如说你想在朝廷上担任什么官职,还可以说说现在我大宋的状况等等,总之,畅所欲言,言者无罪。”徐泽又抛出了一个炸弹。好象这位年轻的皇帝与众不同,喜欢出些让人奇怪的题目,就象现在这样,祖宗的规矩在他身上从来起不到任何约束。说的也是,开国以来,皇帝从来就没有杀过文臣的,他就不同,死在他手中的大臣远远的超过了众人的心理底线,要不是这些人死有余辜的话,那些言官们早就上奏章了,如果说这位皇帝用的是国家法度,还不如说他行的是军法。当然这下扯远了。

数百位进士按不住心中的惊奇,历年殿试基本上都是让人写几手诗词歌赋什么的,然后皇帝看哪个顺眼就会点哪位做状元,眼下这位皇帝显然不是用这招了,原先以为自己有些把握的进士也不禁对自己信心有些动摇了。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也就没办法了,只得展开面前的书纸,花花的写了起来。反正不管怎样,进士这个称号是到自己手中了,自己最起码也可以弄个九品当当了。

随着最后一人交上了考卷,徐泽面上露出了笑容,这些人就是自己即将开始改革的急先锋,自己有了这些人,如果用的好的话,在短的时间内也许能取到好的结果,毕竟这些人都是有着实才的家伙,不象以前的那些官员,只知道诗词歌赋,对于如何劝治农桑,如何兴修水利等等都一窍不通。不过这些人好象更应该感谢自己,如果没有自己的一番不同常人的思维,那有识英才的伯乐啊!想着想着,徐泽也感觉自己好象蛮伟大的。

看着龙椅上露出喜色的徐泽,首辅大臣吴潜道:“臣等恭喜陛下得如此众多的英才。”众大臣也纷纷说了一些阿谀之词,好在今日徐泽确是很高兴,也就没有计较这些溜须拍马之辈了。

“吴爱卿,听说贵公子也参加了这次恩科,不知道考的如何啊?”徐泽微笑的看着他的肱骨大臣。

“劳陛下惦记,犬子这次也有机会参加了陛下亲自主持的殿试。”吴潜毫无色彩的说道。但言语之间,众人都听的出他的自豪与骄傲。

“恩,好,吴爱卿此举不错,堪称典范。”徐泽喜道:“丝毫没有因为自己位列中枢而自大,丝毫没有放弃对子女的严格要求,而他的公子更是不凡,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当朝一品而胡作非为,用自己真实才能证明自己,这种人才是朕所欣赏的。听说吴爱卿的第二个儿子参军了,吴潜可有此事啊?”

“启禀陛下,吴大人的二公子正在末将帐下,现在已经升到校尉了。”一旁的龙傲见徐泽问到了吴远,连忙出列回奏。

“好啊,吴爱卿不愧是朕的肱骨大臣,为国分忧,堪称嘉奖。”徐泽拍了拍手道:“朕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纨绔子弟了,整日的游手好闲,无所事实。更有甚者毫无法纪。你们都要给朕记住,在朕的脑海里是没有什么恩赐的。你们的子女必须要有功劳或者才学,经过朝廷的考试才能入朝为官。否则都给朕回家种田去吧!”森严的语气,肃杀的气氛让武英殿又回到了寒冬季节。

“文天祥、丁封刚,你们留下来阅卷,其他的都退下吧。”徐泽见火候已到,就淡淡的说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干大臣连忙山舞足倒的退了出去。

PS:友情推荐本组作者灵愫大大的《都市寻道行》

龙腾于天 第六十五回 训示
(更新时间:2006…10…28 9:53:00  本章字数:3523)

圣武元年五月十三日,清晨的凉风柔柔的飘过方山京的俊脸,对于这位相貌英俊的进士,不,状元来说一切都来的是那样的突然与自然。这位幼年孤苦,尝寄人篱下的人来说,能考上状元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而对于徐泽来说,方山京的才学在众进士中并非最好的,论兵不如东方英,论商贾不如南宫剑,论诡辩不如慕容天星,论施政也不如阮登炳和陈子龙,但他学习勤奋,言行谨慎,心气平和,最重要的是据史书载他为官正直清廉,家境贫寒,其处所均为亲朋故友为之构筑,极其简陋。但方山京却能不趋富贵,泰然处之。这样的人对于来自二十一世纪来说,有着不小的诱惑,君不见二十一世纪贪污的官员多于牛毛乎?
众新科进士在礼部有司官员的带领下,第二次走进这大宋皇朝权力的中心,而这次走进的正是中心的中心,禁中的乾阳殿,皇帝陛下同一干文武大臣议事的地方,巍峨的宫殿显的是如此的庄严与肃穆。方山京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与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的地方,几天之前,在他的两边也是这两位年轻人,现在又是这两位,不过与前几天不同的是,众人的身份有了一丝变化,阮登炳成了榜眼,而陈子龙成为了探花,当然最主要的是三人经过几天的接触都成了好朋友。而在他们身后的慕容天星、东方英和南宫剑对于自己的二甲前三名的名次也有一丝无奈,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也许就是帝王之术,今科前三甲和当今三大世家都是同一人的话,那大宋朝就会闹出笑话,更有甚者那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也会日夜担心的,皇帝要是担心的话,那家族中的人也会担心的。这样也同时失去了自己参加科举的意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