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雕之大宋皇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

“吴潜,传旨呼延豹,领拱圣军接管禁中防卫,凡有抗旨者就地正法。”徐泽冷道。言语中充满杀机。让吴潜等人心里暗自一惊。虽不知是何事,但替换禁中护卫,在大宋朝有如此大的动作倒是头一回。但毕竟是见过徐泽手段的人,当下也不问个明白,毫不犹豫的恭声退了下去。

“岳海。”徐泽又喊道。

“臣在。”

“统帅岳家营(原来岳家寨的三千人马被徐泽封为岳家营作为大元帅的亲兵营),进入禁中,给朕秘密看住金枪班,凡有意动者杀无赦。”

“丁封刚,传旨龙傲统帅骁骑营看住殿前司兵马,一有动作,给朕杀无赦。”

“文天祥,传旨郭靖、孙虎臣统帅骠骑营营配合龙傲,给朕看住殿前司。”

随着徐泽一连串的圣旨从徐泽嘴里冒出,大宋王朝统治高层的洗牌终于了帷幕,尽管后世的有些史学家对这次高层的大规模洗牌充满着疑问,对徐泽的某些做法有着不同的非议,但历史总是由胜利者去书写。徐泽的历史功绩并没有这次洗牌而产生任何影响。

经过短暂的折腾后,临安城又陷入了那歌舞升平的状态,兵马调动的如此迅速也不得不说徐泽登基以来注重禁军的训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尽管如此,一些政治上比较敏感的人纷纷看出城内的气氛的不对,圆滑的早早的关上大门,而在这场对弈的人却在家里忐忑不安。一直对徐泽持怀疑态度的丁封刚在传完圣旨后,并没有朝自己府邸赶去,而只是让人传了个消息,自己却跑到吴潜的府邸,大宋朝的左、右二相在后花园里坐了下来。

“毅夫,你我贵在中枢,好象也没有收到哪个要造反啊,难道是那个张元鹤?陛下怎么紧张的连金枪班都信不过了。”丁封刚好奇的问道。对于这位生性耿直的左相来说,阴谋并非他的特长,这也是他在理宗时不被皇帝所喜的原因。而从他嘴里说出的金枪班,是专门在皇宫禁中轮值的部队,都是对大宋皇室忠贞不二,而且武艺非常之士,其待遇之高乃是大宋军队之冠,自高宗渡江之后,金枪班在皇帝的心目中的地位再次上升,因为赵构之所以能够南渡,金枪班居功甚伟。深受历代皇帝所重视,但这次金枪班莫名其妙的受到皇帝的监视,这不由的引起人们的怀疑。

“哈哈,丁兄,这件事已经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以议论的了。”吴潜打了个迷糊。

“毅夫,何出此言?我等受陛下隆恩,当为陛下分忧。今上有难,当是我等出力之时。右相之言丁某不赞同。”丁封刚正色道。

吴潜闻言摇了摇头,伸出手来替丁封刚的杯中加了一些热水。微笑道:“丁大人所言甚是,但朝廷有些事情并非我等这些做臣子的可以处置的。”

丁封刚望着高深莫测的吴潜道:“毅夫兄,何出此言?”

“丁兄,今上与太上皇如何?”吴潜问道。

“太上皇慧眼识明君,我大宋定可再复中原。”丁封刚振奋的道。

“丁兄的言下之意是今朝远胜于前朝了?”吴潜问道。

而丁封刚闻言却没有出任何一言,显然是同意了吴潜之意。

“丁兄,今上是个明君,可比唐朝的太宗皇帝。”吴潜若有若无的提醒丁封刚道:“我等这些做臣子的,最主要的是做好本职事务就行了。”

“可今日…”丁封刚又道。

“今日没什么大事,而且也不可能发生什么大事的。”吴潜高深莫测的道: “真正的高手过招在没有打仗之前,就已经定好了。”

“你是说陛下是在作势?”丁封刚吃惊道。

“还能打吗?”吴潜道:“现在这个时候,能让陛下制肘的只有一人。依老夫猜测,今日他来了。”

“毅夫兄,起风了。”丁封刚总算说了一句有味道的话来。

“只要抱着强壮的大树底下才不被挂走啊!”吴潜微笑的说道。丁封刚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龙腾于天 第四十五回 理宗还朝(三)
(更新时间:2006…8…28 8:10:00  本章字数:2474)

然而就在大宋的左、右二相的谈论之时,宋朝的命运再次被徐泽改变了,在这个二十一世纪眼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等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徐泽也不例外。一朝二帝的似乎都没有好结果。以史为镜的道理对于这位年轻的冒牌皇帝来说已经在他的心里深深的扎下了根。历史的一朝二帝者有七,对于新皇帝来说,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而成功的例子却又是那样的稀少,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杀兄逼父,登上了皇位,是那样的顺利,那样的牢固,而相对来说,在宋朝的钦宗又是那样的倒霉,在登基没多久就被金国给掠到北方去了,老死在异国他乡,连尸骨都没有葬在夹马山的皇家陵墓里;然后就是明朝的英宗与景帝二人,在英宗被俘之后,景帝即位,尊他的兄长为太上皇,一年后,英宗还朝,八年后景帝不但皇位被夺了,自己也被自己的兄长杀了。而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了,自己退位不算,连玉玺和乾清宫都不让给儿子,就更别说是权力了。
徐泽记得这些,而且也深有体会。理宗皇帝虽然是个昏君,但毕竟当政数十载了,走过的路比徐泽吃过的饭还多,朝中文武百官,你知道他在其中放了多少制肘你的人。唯一让徐泽感到欣慰的是,理宗皇帝当政时,军队一直是控制在贾似道手中,而贾似道的突然死亡,把理宗打了个措手不及,加上徐泽的勇武,于数十万军中生擒敌酋,造就了军中的神话,对于军人来说,尤其是宋朝这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军中英雄在军队中的威望是不可抵挡的,否则岳飞怎么到现在还有许多人记得呢。“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徐泽不会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能够取代他的父亲,因为他手中有军队,在军队中的威望明显高于他的父亲,所以李渊没有办法。而徐泽在登基的第一次早朝上见到了制肘的厉害,所以迫不及待的训练军队,提高武将的待遇,对于岳海的到来,进行大肆宣扬,高规格的接待。也是他今天对理宗皇帝的突然回朝不放在心上。

走在那大理石铺成的道路上,宋朝的两个皇帝一前一后的走着,看着徐泽恭敬的模样,丝毫看不出刚才在御书房里发号施令的就是他,而在他的身后跟的是大宋朝的枢密使王浩大人。理宗皇帝望着周围站立的护卫,眉头一皱,紧接着慈祥的拉着徐泽的手道:“皇儿,这两个月辛苦了,看着禁军的架势,就可以看出皇儿日后必将是位有为之君啊!”

徐泽闻言忙恭敬的道:“父皇,您不知道,自从孩儿得了这一身的武功就对这行军之道产生兴趣,而朝廷上的大事,孩儿一般让左右二相处理。”

理宗闻言点了点头,道:“皇儿现在还很年轻,有些事情难以处置的可以丢给那些大臣们做,象枢密使王卿家这样的忠贞之士。”

身后的王浩闻言忙道:“臣不甚惶恐,愿为陛下效力。”

徐泽闻言杀机隐现,但仍然微笑道:“王爱卿可称为我大宋难得的人才啊!这样吧,你到内务府领黄金百两,回去到自然居打点小酒喝。朕陪太上皇走走。”

王浩闻言朝理宗望去,见理宗点了点头,方才告退而去。徐泽见状,心中的杀机更现。但到底是进入天道的人物,很快的按下心中的杀机,连忙搀扶着理宗皇帝,道:“父皇,怎么回宫也不对孩儿说一声,也好让孩儿到葛岭去接你老人家。”

理宗闻言笑道:“皇儿有这份心就行了,朝中的事情多。”徐泽闻言只是干笑了两声。而理宗皇帝却饶有兴趣的望着周围的侍卫,对徐泽道:“皇儿,父皇怎么看这周围的侍卫与以往不同啊?”

徐泽闻言笑道:“父皇有所不知,这周围的侍卫并不是殿前司的,而是孩儿无聊时把拱圣军拉过来训练的,那殿前司的人马正在张元鹤那里呢?怎么样,儿臣打仗是不是有两手啊!”

“不错,不愧是太祖太宗的子孙,比那殿前司的好多了。”理宗也笑哈哈的说道。

好半响,理宗皇帝眉头紧皱的说道:“皇儿,朕听说你把岳海封王了?还任命他做了大元帅,统领天下兵马?”

徐泽闻言暗自冷笑,你总算扯到正题了,当下不敢怠慢道:“回父皇,确有其事,那岳海是岳飞之孙,而岳飞是我朝名将,宁宗皇帝时也追封世袭鄂王,而现在封他做个鄂郡王也不算为过。再说那岳海兵法韬略不亚与岳飞让他统领天下兵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皇儿,你到底还是很年轻,你可知道为什么太祖皇帝为什么要建枢密院,以文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