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毒的历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铺,差不多都有大烟具。负责学生宿舍的舍监很尴尬,讪讪地说:“这是多年留下的恶习,我们正设法劝诫!”    

  是的,这恶习是多么沉重啊!整座县城在鸦片烟的“香风毒雾”熏陶下沉睡未醒,一所中学的课堂上哈欠连天,此呼彼应。又是多么可怕的风景啊!然而,这是多么常见的景观。在北京,在上海等大都市,每年夏天的晚上,空气中都散发着大烟的气息。    

  最令人吃惊的鸦片风景,莫过于上海大亨杜月笙为庆贺杜家祠堂落成大摆鸦片宴,一天竟消费了5000两鸦片烟膏。杜月笙出身贫寒,本是上海浦东的一个小“瘪三”,参加帮会后逐步发迹,成为海上三大亨之一,也赢得了不少社会职务,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少将参议、上海地方协会会长以及几十个银行的董事长、理事长等。有了钱,有了势,也有了社会地位,杜月笙也要光宗耀祖,为杜家祖宗争光。1930年春,杜月笙集资了50万银元在浦东高桥兴造“杜家祠堂”,次年祠堂落成。为此,杜月笙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大典礼,向社会各界要人发出了请柬。届时,蒋介石、徐世昌、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张宗昌等馈赠贺匾,中外来宾一万余人前往行贺礼。“四大名旦”、“四大坤旦”等京剧名角唱了三天堂会。临时搭起的席棚内,摆上了两千余桌酒席,1万余客西餐。更为惹人注目的是,一字排开了几十张烟榻,由杜月笙的装烟手郁咏馥负责从烟馆内临时调来28名扦子手,专门侍候客人抽大烟。杜家的大烟当然是陈年宿膏,扦子手也烧工考究,技艺超群。参加祠堂落成典礼的烟鬼们岂能放过这大好时机,不一饱口福呢!于是,客人们轮流前往烟榻,一排排躺下,由扦子手服侍吸烟;这一批过足了瘾起来走了,另一批马不停蹄地走了过来……就这样,典礼的第一天就吸掉了5000余两大烟膏。一连三天,共吸掉了8000余两烟膏。    

  试想一下,八千两烟土能化成多少烟雾!杜家祠堂的落成典礼,是在鸦片烟的“香气”和“毒雾”中进行的。祠堂的落成,既显示了杜月笙的势力,也显示了其招待客人吸食烟土的排场、奢华,留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空前绝后的鸦片烟土大宴。这是一道独特的鸦片风景线,是青帮头子与烟毒构成的风景,也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的腐败社会风气。    

  以上,我们介绍了吸食大烟的一些场景:既有烟馆吸食的众生相,也有家庭吸食的纸醉金迷,悲惨的下场;既有机关、学校吸食烟毒的详情,也有一座城市沉浸在烟雾中的奇闻,还有千古难得一见的盛大鸦片宴席……所有这一切,都在演绎着一道独特的鸦片风景线。在这里,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帮会大亨演绎着奢华、纸醉金迷;穷人在演绎着家破人亡、背井离乡,展示着苦难;机关、学校在演示着腐败和堕落;乡村、城市在演示着中华民族正在走向深渊,却沉睡不醒,没有采取断然措施,悬崖勒马,彻底禁止烟毒。


第五部分:销金窟:烟膏店与烟馆烟民心态与悲惨下场(1)

  自清末鸦片泛滥以来,鸦片之害已经完全暴露出来,国人对鸦片之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认识。一些吸烟成瘾的人,也对鸦片心存忌惮,不敢肆意妄为。如上海大亨杜月笙,虽然喜欢抽大烟,但他心中害怕鸦片危害身心健康,吸大烟时很有节制。一般的鸦片鬼,抽烟时饱吸一口烟,再喝一口浓茶,以水推之,使烟茶深入胃中。杜月笙吸烟时却绝不喝茶,而且一个烟泡抽二三口即扔掉,浅尝辄止。因此,虽然他有数十年的吸大烟史,但一点烟鬼的面容也没有,中毒较少。但是,这种吸毒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吸毒者则为烟瘾所俘虏,为满足   烟瘾,为所欲为,连生命也不珍惜。这些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心态如何呢?    

  鸦片烟的吸食者男女老少、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他们中有的人是为了好奇;有的人是为了治病;有的人是为了显示阔气,追求时髦;有的人是听了父母之命,朋友的劝请,而吸上了大烟。大烟是一种具有较强成瘾性的毒品,一旦吸上一口,吸上一次,就容易上瘾;一旦上瘾,就难以戒除了。这时,烟瘾是一切的一切,其他都在所不惜了。    

  在内蒙古临河地区,有这样一个烟鬼。他已经是成年人了,有老大不小的年纪。他到大烟馆吸烟,吸几口,就在床上翻几个跟斗;翻完了再吸,吸完了再翻。这在烟雾弥漫、喜欢静养的大烟馆里当然是怪里怪气的稀罕事。烟友们不解地询问原因,他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从小惯下的。在他小的时候,父母亲溺爱他,让他吸鸦片,吸一会儿鸦片就让他翻跟斗,以此开心取乐。经常如此,日久而形成了习惯。等到长大了以后,一吸鸦片就不由自主地要翻跟斗,否则就过不了瘾,身子挺难受。因此,虽然偌大年纪,还要边吸烟边翻跟斗,让人白眼,遭人议论。为了过瘾,防止过不了瘾浑身难受,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依旧边吸食大烟,边翻跟斗。白眼就白眼,议论就议论,由他们去吧;过瘾要紧——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还有一个烟鬼,烟瘾很大,家产卖了个净光,随鸦片烟飘出去了,以至于养活不了老婆。于是,让老婆和别人姘居,赚点小钱。老婆与姘夫在前炕一个被窝里睡觉,他自己在后炕上点上洋烟灯,心安理得地吸鸦片,还恬不知耻地说:“人各有所好,你们爱那个(姘居通奸),我就爱这个(吸大烟)。”为了吸大烟,他连起码的伦理道德、人格也不顾了;带上了绿帽,还振振有词,真是不知人世间还有“羞耻”二字。    

  有些鸦片瘾者,肩削骨立,手无缚鸡之力,几成废人。他们看透了此生休矣,便无所顾忌地吸食。在抚顺烟馆“同乐楼”中,流行着这样的打油诗:    

  同乐楼,同乐楼,同乐楼上会烟友,喷云吐雾真“隐士”,不是隐士也风流;广成发,广成发,抽上几口瘾就成,怀抱烟枪入迷阵,人生如梦一场空。    

  在这首诗中,“同乐楼”、“广成发”都是大烟馆的字号。上半部,诗中写了烟鬼吸烟时的欢乐心情;下半部,则写了烟鬼们过足了瘾后,良心发现,回顾自己的处境,一切全完了,改也改不掉了,其心中的痛苦和无奈,也是令人心酸的。    

  然而,大烟瘾君子们也只是偶尔良心发现,当烟瘾来时,他们连抵挡也不想,还是赶快找钱去烟馆,“抽口大烟玩玩票,花烟馆里去买俏”。这样的人生,是很可悲的。


第五部分:销金窟:烟膏店与烟馆烟民心态与悲惨下场(2)

  河南修武县焦庄有一烟鬼叫薛海勋,本是小康人家,但好逸恶劳,染上了烟瘾。最后,卖田卖地,一贫如洗。他的父亲为了使他戒烟,将他的衣服剥光,关在屋中,强迫他断瘾。但是,他烟迷心窍,顺口编了几句词儿气他老父,这几句词是:“吸大烟,真正好,家产全都挑光了,不种地,不运草,消闲自在多轻巧。”大烟已经使他丧失了理智,没有了田地,没有了收获,没有了生活来源,他还以为省力了,太好了。    

  四川自贡大烟王刘圣瞻,性嗜大烟,挥霍无度。后来,他父亲死了,母亲年纪大了,兄弟分家,一人得了一份很大的家业。他有的是钱抽大烟,也没有严父的管束,为所欲为。他受过教育,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好吃、好穿、好用,死了才值得。人寿几何!!”于是,大吃烟土,在自己家中仿成都著名烟馆“太平洋”的设施开办了供自己享用的烟室。“人生几何”,光阴短暂,自古以来就为只争朝夕的人们所认识,它激励人们抓紧时光,建功立业,名垂后世。孔子站在河边,慨叹时光飞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曹操则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都抒发着珍惜时光,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大烟王”刘圣瞻也知道人生短暂,时光飞逝,人生应当抓紧时光作点事。然而,他丑恶的灵魂、自私的心态,使他只能抓紧时光大抽烟膏,大吸鸦片。抓紧时光享乐,也是其他有烟瘾的人的共同心态。当时,有人作词形容瘾君子的生活和心态,词中写道:“终日无事只烧烟,坐也安然,睡也安然。日高三丈我犹眠,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以上我们列举了几个大烟鬼的心态。这些大烟鬼大致可分作两类:    

  (一)对于富商大贾、地主豪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