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孔氏家族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到了1927年,情况就不同了。蒋介石已成为北伐军的总司令,成为北伐成功的“英雄”,成为国民党最有希望的新领袖。以这样的身份去向宋美龄求婚,不能不说是郎才女貌了吧。再则,宋美龄已年近30。俗话讲:“男过三十一枝花,女过三十豆腐渣”,宋美龄如果错过这个机会,恐怕也会是“一失足而千古恨”的。 
  当然,促使蒋介石正式向宋美龄求婚的深层原因,远不仅仅是渴望对宋美龄肉欲的占有,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宋家在上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宋家和美英等国的上层和实力人物有着密切的交往,宋家和两广乃至东南亚的资深商家有着广泛的联系。宋蔼龄曾为孙中山的秘书,掌握着许多孙中山的秘密和关系,宋庆龄是孙中山的正式夫人,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和宋家联姻,就能取得宋家的支持,就能使他在和汪精卫、李宗仁的争夺中多一个决定性的砝码,可谓一箭双雕。 
  上海的四月正春意盎然,河边的柳枝吐出了嫩芽,田野里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雪白的玉兰花挂满了枝头,天空也是瓦蓝瓦蓝的,偶尔飘过团团的雾。 
  一天,蒋介石托他的好友张静江来到宋家,正式向宋美龄提出求婚。这个举动,却如一块巨石投进了平静的湖水,顿时激起了片片涟漪。 
  最高兴的恐怕要属宋蔼龄了。在经历了和孙中山一段不长不短的一厢情愿的“感情纠葛”后,宋蔼龄已决心脱离政界。她嫁给孔祥熙,又随孔来到山西,在孔家生了两男两女,也做了几年的贤妻良母。可天生不肯安分的宋蔼龄突然想念起大上海,怀念起和孙中山进行革命的那无数个日日夜夜。她突然发现,在太谷的这个山中小城过这种贤妻良母的生活是多么平庸无聊,是对生命的一种多么大的浪费。所以待儿女稍大一点后,她便举家东迁又回到上海。在孔祥熙随孙中山东奔西忙时,她在上海也没忘了支持丈夫,还时不时地帮孔祥熙一些忙,使他能安心在外面干一番革命事业”。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但北伐仍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蒋介石窃取革命成果,妄图成为新一代的独裁统治者的野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宋蔼龄想,中国没有铁腕行吗?历史上哪一个成功的皇帝不是靠铁腕、不是靠军权、不是靠“无毒不丈夫”而最终成的器候?当今中国,群雄逐鹿,国民党最有希望统一中国。而国民党中,蒋介石又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宋家虽说有钱有势,但要把这种钱势保持下去发展下去,没有政治军事上的强有力的支持是不行的。而促成宋美龄和蒋介石的结合,就是这种支持的最有效的保证。 
  宋蔼龄和孔祥熙这样想,宋子文可不这样想。宋庆龄和宋美龄更是各有各的主意。所以,当张静江踏人宋家时,遇到的并不都是好脸色。 
  “这事我和祥熙商量过几次,”宋蔼龄在讨论宋美龄婚姻的家庭会议上说:“大家都看到了,在上海,蒋介石已经取得了青帮的支持。武汉那边迟早要垮掉。如果我们能和蒋介石拧成一股绳,就能打下中国的天下。所以,小妹这门亲事应尽快答应下来,以免夜长梦多。” 
  孔祥熙在一旁帮腔说:“汪精卫是个靠不住的人。我在北京和他相处过多日,此人性格浮躁易变,决不能成大事。国父去世之后,国民革命任务只有蒋介石才能够承担。所以,我们应和蒋介石同呼吸、共命运”。 
  此时,宋家的老太太倪桂珍也加入了进来:“我们先谈家事,再谈国事。这事美龄要考虑好。蒋介石不光结过几次婚,而且人品也不好,整天和什么青帮混在一起,能学出什么好广 
  宋子文在一旁冷冷地说:“在上海滩,谁都知道蒋介石是个色鬼,他向小妹求婚,为什么不和陈洁如离婚? 
  “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离婚,我听说陈清如就要一人去美国读书深造。”宋蔼龄插嘴说道。 
  “小妹。你愿意嫁给蒋介石吗?”宋子文一针见血,气得宋美龄挥起她那双玉手向宋子文背上乱捶。 
  “你别烦了好不好,让我再想一想……” 
  “美龄”,倪桂珍说:“你也老大不小了,这婚姻之事是该下个决心了。如果真和哪个好,就去教堂,光明正大地结婚。不要老不切实际,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不过蒋介石嘛,我实在对他没什么好印象……” 
  当天夜里,家人都已散去休息,宋蔼龄来到宋美龄的卧房,还在做她的工作。 
  “好妹妹,你想想,你姐姐我就是一步没赶上,才嫁给了庸之这么个和事佬。而庆龄,爸爸妈妈全反对,可她就是不怕,半夜偷偷跑出去,一个人到了东京和孙中山结婚,现在成了第一夫人。蒋介石现在虽然还没有当总统,但依我看他的前途无量.你嫁了他将来也会是第一夫人。想开点吧,感情和生活本来就是两码事。再说,你是夫贵妻荣,宋家也能跟着沾光呢!” 
  “真没想到,大姐你也那么俗气。”宋美龄撅起嘴说道。 
  不过,宋美龄嘴上说来蔼龄俗气,心里却动了情。是啊。自己也老大不小,不能再这样晃荡下去了。蒋介石虽然有些毛病,但人无完人,只要他对我真心。再说,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蒋介石很可能会成为国民党新的领袖毛少他现在掌握了军权。能做一个国家领袖的夫人,成为众人瞩目的贤内助,这是多少才女和姑娘梦寐以求的目标。再说,正如姐姐讲的,宋家的基业是父亲含辛茹苦创下的,不能砸在我们手里。嫁给了蒋介石,就等于给母亲、给宋家带来了护身符……但刘纪文怎么办,怎么对他讲这件事?他是那么爱我,那么真诚,他若知道我要嫁给蒋介石,非气得上吊…… 
  宋子文和宋美龄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蒋介石不但好色,而且已经结过3次婚了。 
  1901年,蒋介石只有15岁时,其母就为蒋包办娶了一个大媳妇,叫毛福梅,是岩头村富商毛鼎和的女儿,年芳19,比蒋介石大4岁。那时蒋介石还小,觉得母亲是为了自己好,再说当时乡下都这样。那毛鼎和在那一带开着铺子,是远近闻名的富老板。蒋当时是个孝子,便随了母亲心愿和那新娘拜了天地。新婚蜜月不久,蒋介石到保定读书,毛福梅在家孝敬公婆,操持家务,倒也相安无事。1910年毛福梅临产,生下了蒋经国。本来,有了儿子夫妻更应恩爱,但蒋介石却相反。随着他不断在外面闯荡,视野不断开阔,野心日益膨胀,便越来越瞧不起这位没有文化却十分贤惠的乡下妻子。当时,他几乎不回家,妻子来了信也不回,终年在上海滩鬼混。中间还几度赴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和其他女人同居,终于导致1931年正式和原配妻子离异。但蒋介石和毛福梅的离异还不能叫离婚,而是蒋介石“休”了毛福梅,抛弃了毛福梅。按当年旧中国农村的风俗,蒋介石写了一份“休妻书”,经村里乡里的名门望族认可,就算结束夫妻关系。据载,当时蒋介石的休妻书是这样写的: 
  “十年来,闻步声,见人影,即成刺激。顿生怨痛者,亦勉强从事,尚未有何等决心欲夫妻离也。不幸时至今日,家庭不成为家庭,夫固不能认妻,妻亦不得认夫,甚至吾与吾慈母水火难灭之亲情,亦生牵累,是则夫不夫,妻不妻,而再加以母不认子,则何有人生之乐趣也……吾今日所下离婚决心,乃经十年之痛苦,受十年之刺激以成者,非发自今日临时之气愤,亦非出自轻浮之武断,须知我出此言,致此函,乃以至沉痛悲哀的心情,作最不忍心之言也。高明如见,谅能为我代谋幸福,免我终身之苦痛。” 
  蒋介石就用一纸体书将毛福梅抛弃了。 
  蒋介石的第二位女人是姚怡诚。 
  蒋介石好色,经常光顾技院。在一次嫖妓中,见到了一位妓院的“房侍”姚怡诚,当即又被姚的姿色所迷惑,于是半夜三更的前来寻情。 
  那姚怡城当时觉得能得到蒋的青睐是自己的福分。自己一妓院“房侍”,地位低下,巴不得找一个正经人家嫁了过去。但这姚恰诚也有几分心计,为了试试蒋对她是否真心,数次未让蒋介石得手。谁知蒋介石也是风月老手,对姚竟紧追不舍,任凭她对蒋介石怎么冷淡也无济于事,最后只得成了蒋介石的“俘虏”。 
  当时在一段时间里,因讨厌毛福梅,蒋只得把自己全部的感情寄托在姚身上。这令姚激动不已。但由于姚的身份,蒋介石不愿使他们的关系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