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孔氏家族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亚洲,英国一方面要保持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方面还要考虑怎样处理和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分配,怎样处理和日本的关系。因为德日曾向英方施加压力,不希望英国在经济上或军事上对中国进行帮助。因为那样会损害德。日在中国的利益。因此,对孔祥熙的一些要求,对购买潜水艇以装备中国海军的要求,当时的英国政府就没有答应。 
  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一次会议上曾专门对亚洲政策作了说明。他说,英国政府主要应考虑如何在中国扩大投资C张伯伦是绥靖政策的代表,他一直认为通过外交努力可以防止战争爆发,所以他才大谈特谈在中国投资),而不是对中国进行所谓援助。张伯伦认为,日本现在控制了中国北方的市场,在北方进行投资;而我们英国则要占领中国的华南,在那里投资。我们不会参加战争。假如中日开战,我们将回避或保持中立,切不可因帮助中国而激怒日本或德国。 
  孔祥熙一行30人万里迢迢来到英国。一路游山玩水,在英国又滞留半月有余,耗资数十万,最后英国伦竟一点不给面子,只签订了一项关于建设广梅铁路与浦信铁路的借款协定。该项借款分两批,共co00万英镑。此外,孔祥熙还和英国国家银行商定待时机成熟时,争取在伦敦银行发行中国债券3000万镑等。孔祥熙访英的成果也就如此而已。 
  同年5月25日,孔祥熙一行多少有些无精打采地离开了英国,去日内瓦、意大利和法国。 
  2.法国佬全来虚的 
  孔祥熙对法国的访问,比在英国稍好一些,双方达成了几项协议(后因中日开战,法怕得罪日本,协议未履行),但也不能真正算成功。究其原因,一是法国当时正处在对德日关系的困境中,二是法国国内自身经济不景气。 
  就在孔祥熙访问法国前大约半年,德国军队的4个旅兵力,在事前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占领了被洛迦诺公约规定的非军事区法国的莱因兰地区。 
  对于这个公然的挑衅行为,法国政府竟采取了一个极为软弱的立场,并没有立即出兵将德国侵略者驱赶出去(事后希特勒承认,如果法国人动武,他会立刻命令德军撤退的。因为当时法国在数量和装备上都优于德军);而是优柔寡断,拖了数月后才向国联提出上诉,并悄悄派使者前往英国,询问如果法国采取军事行动英国会不会与其联手抗德。英国人说,那是法国的领土,是你们法国人自己的事。于是法国因害怕引发战争竟对德军的占领表示了容忍,这大大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 
  孔祥熙到法国时,当然不知道莱因兰事件,因而他不知道法国政府正为这件事而困扰:打还是不打?孔祥熙来的主要目的,公开是加强两国友谊,实质是要米要钱要军火要援助。 
  此时的法国从1929…1932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刚刚复苏,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是仍面临着诸如失业、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因此,在对中国进行援助的问题上,中法双方都只在外交辞令上兜圈子。 
  孔祥熙一到法国,就拜见了法国总统等一系列法国政府高层官员。会见后,他根本无心在法国观光旅游,便和当时的法国总理勃鲁姆进行会谈,会谈的中心是太平洋协定与借款问题。 
  一个国家的安全,不是靠本国的实力和本国政府的努力,而要仰承于所谓大国的鼻息,依赖于这些大国的一些空泛的协议,现在读者听起来觉得幼稚可笑。可在当年孔祥熙看来,却如同克敌制胜的法宝。太平洋协定是澳大利亚总理莱昂斯提出的,即由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国家签订一个一般性的互不侵犯条约。当时莱昂斯特别希望欧洲国家能支持这个条约,使这个条约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孔祥熙和法国总理勃鲁姆讨论的就是这个条约,并且孔祥熙希望这个条约能得到法国的支持。对中国来说,最大的侵略威胁来自日本,如果这个条约生效,就能对日本起到遏制作用。其实这只是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狼总是爱吃羊的,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早已确定,为了实现其野心连美国也要打。而在这之前,日本又和美国签订了多少和平条约呢? 
  因为这个条约和法国没有利害关系,勃鲁姆当然愿做个人情。他当即向孔祥熙表示支持这个协定,并提醒孔祥熙,美国对太平洋地区的稳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孔祥熙再同美国谈 
  不知道孔祥熙是真傻还是装傻,反正据当事人在回忆文章中介绍,当勃鲁姆总理在会谈中大谈中国在远东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法国支持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国家签定互不侵犯条约时,孔祥熙当时竟乐得合不上嘴。也许孔祥熙并不傻。他是搞经济的,当然知道什么最实惠。现在常常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孔祥熙当年是“政治”搭台,经济唱戏。果然,在谈完国际形势后,马上就契入了实质问题,孔祥熙向勃鲁姆开口就要借钱。 
  那法国人勃鲁姆也滑得象泥鳅。他说,具体的借款问题请孔祥熙和法国政府的财政部长及银行总裁再谈谈。 
  当下孔祥熙趁热打铁,又和法财政部长奥里奥尔会谈。这次会议就没有同勃鲁姆那样空泛而美妙了。 
  会谈中,奥里奥尔先发制人。他问孔祥熙“借钱是要还的,你要向我借钱,请问拿什么来偿还?” 
  孔祥熙沉着应战地说:“自从中国法币改革以来,中国的外汇兑换率一直平衡,工业全面复苏,在铁路、航空等方面还有巨大进展,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良性发展轨道。政府预算平衡,外汇储备充分,有足够的偿还能力。” 
  奥里奥尔又问,“既然你国经济形势如此之好,又为何要借钱呢?” 
  顿时,孔祥熙陷入了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困境中。但他没有丝毫慌张,继续侃侃而谈:“准备向法借款数亿法郎,但并不是用于投入经济,而是准备用做发行纸币的准备金。而且这笔钱存在法国银行,如果法国政府要急用,任何时候都可以动这笔钱。” 
  孔祥熙还说,他这次到欧美游说;主要是为了争取贷款,而贷款的目的是为了清理现存的内债,并利用外币在国内的差价抵销内债的利息。如能贷到希望的款额,政府每年可节约8000万法币。 
  美国有句谚语叫作“没有免费的午餐”,法国也不例外。既然向中国贷款法国不但不受损害,还能获利,奥里奥尔当然答应可以考虑。但是他说,这件事还要和法银行总裁拉贝里商量。 
  奥里奥尔和拉贝里商讨后,原则上同意向中国提供贷款2亿法郎。这使孔祥熙喜出望外。但是,这两位法国的财神爷又提出,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提供这笔贷款,还要请双方各派一两位代表进一步讨论细节。这又使孔祥熙不安起来。 
  只有装进兜里的钱才是钱,这是孔祥熙在商战中滚爬多年探索出的经验。那么,这些法国伦又耍什么鬼把戏呢? 
  孔祥熙又同法国军界打开了交道,就空军、海军等一系列问题狮子张大口,总之是摆出一副乞求的样子: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 
  结果是空军可以提供飞机,但不是最新式的。孔祥熙一听就急了,要就要最新式的,过时的我们不要。几年前,他在意大利买飞机的教训在胃里还没消化完呢。 
  海军方面,孔祥熙是要潜艇,结果碰了个软钉子。海军部长说,海军只负责技术问题,要出卖潜艇你得找政府谈,政府答应卖给你,你就去找公司和工厂。 
  孔祥熙想,我找政府,政府说让我找你们,你们又让我找政府,原来法国也会踢皮球。 
  孔祥熙想得不错。在法国一周,匆匆忙忙,结果得到的空口许诺多,实际东西少。互不侵犯条约一纸空文,支持不支持都没能阻止战争的爆发和蔓延;借款问题倒是口头答应,但不久中日正式开战,法国怕给中国贷款触痛日本从而触及法德关系,结果也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购买飞机和潜艇的事也都是口头协议,并没实行。然而事情后来的结果,法国最终还是“得罪”了德国。德国一个战略包抄,马其诺防线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巴黎则竖起了降旗,成了德国的“俘虏”。 
  3.拜会“大独裁者” 
  1937年6月9日,孔祥熙一行离开法国前往德国。 
  在德国,孔祥熙的运气不错,至少在形式上是这样。他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和接待。 
  孔祥熙在德国受到“欢迎”是有原因的。1937年,是希特勒在德疯狂扩军备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