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大帅结婚要比李思明要麻烦得多,徐丽是济南人,所以徐大帅还得往济南跑一趟亲自将岳母大人请到北京来,两家人商量如何操办。还好他岳母大人通情答理,并没有为难他,不过“三大件”、“四大件”什么的,这对于徐大帅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按照李思明的话来说,咱缺得就不是钱!事实上徐丽今年都二十六岁了,她母亲巴不得她早点结婚,好了结她一桩心事。

李思明和徐子健都要结婚了,这个消息立刻被某好事者散布出去,那些他们当年的兵团战友们都积极地奔走相告,结果这两人每天都忙着接待客人。这下他们俩人想低调也不行,罪魁祸首的,当属那位“慈善家”陈诚和那位有时间也有钱的个体户钱大海了,这俩家伙终于又一次找到由头,将大伙聚拢在一起。而杨月和徐丽两人则掰着手指头,数着春节到来的日子,好请婚假。这两位大龄女青年宣布要结婚的消息,让一些一直对这两位美女虎视眈眈抱着幻想的男同事断了想头。

“两朵鲜花插在两堆牛粪上!”这是某些男人心底最想说的话。

“阿嚏!”李思明打了个喷嚏,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感冒了,这对他来说是个很少会出现的情况。

李思明的母亲和他岳母大人两人天天会面,总是合计着应该怎么怎么办,她们两人每天总会有一人突然想起什么,然后急匆匆地赶往对方家里对新发现的一个“重大问题”进行热烈地探讨和研究,一副公务匆忙的样子。

两队新婚夫妇的共同朋友太多了,这还不包括亲戚,这个办酒席的问题是个大问题,于是有人提出两队夫妇合办婚宴,包一家大饭店,省事省心,人多也热闹,还省得大家跑两趟。李思明和徐大帅商量了一下,觉得很不错,这也很有意义。

“我们家共有三百零九人人赴宴,你们家有多少人?”某天岳母问道。

“三百零九人?怎么有这么多人?”李思明吃惊地问道,“是不是算错了?”

“小李,我们家小月嫁给你,是你的福份,怎么?酒席都办不起?”岳母反问道。

“对,是我的福份。”李思明对这一点“福份”已经麻木了,“可是三百零九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再加上另几家的亲戚,还有,光我们四个人共同的兵团战友就差不多有一百来号人,除非在人民大会堂办宴席!”

“那是国宴!人家同意,我还不敢去呢!”岳母轻笑道,“小月她爸那么多老战友老朋友,还有一大堆下属同事什么的,早就嚷嚷要来的。人家也是捧场,你总不能拒绝吧?”

岳母大人说的是实情,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杨月在这帮老战友老朋友老部下的子女当中,算是比较晚结婚的。女儿大了,那些老一辈人开始嘀咕了,怎么还不结婚?是不是挑花了眼?还是眼界太高?有人看着着急,忍不住跳出出来主动当月老牵红线。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这也是中国特色之一。眼下听说真的要结婚了,怎么能不凑个热闹,拿这事当成了联络感情,老朋友们也找到了聚在一起的由头,要不然还真难聚这么齐。

“白阿姨,我们商量一下,这些长辈和首长一个都不请,到时候每个人发点喜糖不就行了吗?要是这些人都来了,谁不带个长的,其他宾客可就不敢太随便了。再说这些人都来了,那大帅他们这对新人不就成了陪衬了吗?”李思明苦着脸道。

“小李说得对,他们这两对新人都是十年的朋友了,来的客人的当中也有许多都是他们的共同朋友,年轻人在一起就是图个热闹。我们这些老家伙就不要凑热闹了。到时候我也穿便装去,这下你满意了?”岳父大人难得地插了进来。

“伯父大人真是太英明了!”李思明拍马屁道。

“别拍马屁。事到如今你还称为‘伯父’?”岳父笑骂道。

“不是还未领结婚证嘛?从法律上讲我们还没有什么亲属关系!”李思明道。

“你这小子!”岳父骂道,“越来越当自己当回事了!”

“我还有一个问题。”李思明道。(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还有一个问题?有什么事就说!”岳父有些不耐烦,嫁得要不是自己女儿,他才懒得理这等事情。

“这样的婚宴,总得有一个主持人吧,也就是证婚人什么的!”李思明说道。

“这个简单,我早就想好了,有一个很合适。”岳父道。

“谁啊?”

“你那个好朋友的大伯父!”岳父道。

“曾智他伯父啊?是个好人选!”李思明点头称是。

春节到了。杨月和徐丽两人拿着早就准备妥当的行李,踏上了返京的列车。对于她俩来说,这是她们早就盼望的这么一天。十年,这绝对不能算太短的时间,对于下一代人来说,这却是个漫长的时间。而对于杨月和徐丽两人来说,这只不过让她们的爱情马拉松道路的终点而已,在过去的日子里,她们和各自恋爱的对象相识、相知、相爱,岁月见证了她们对爱情的坚贞,时间考验了她们的守护。

如今总算是修成正果了,她们怎么能不激动呢?她们想起了曾经兵团战友邓加和李霞,那也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在共同的岁月里相互扶持,过着艰辛而又甜蜜的生活。对比一下其他她们看到过的听说过的知青恋人的爱情悲喜剧,她们是最幸福的了,因为她们并没有因为生活中的磨难而劳燕分飞,她们和她们的恋人始终在一起,等待她们的是未来幸福的生活。

对于杨月来说,这更是值得珍惜的幸福。三年半前的那段岁月,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她曾经以为幸福不过是个过去时。她想起了一首诗:

是呵,多么疲倦

麦捆在身后静静安睡

让我们也合上眼睛吧

温热地吻着

饮着泉水

饱满的云从空中飘过

一朵、一朵

现在,可以走了

拿着圆钝的镰刀

走向麦田尽头绿色的草原

正如诗中所说的,在走过长长的纷繁轮回的四季,她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为此她付出的不仅仅是眼泪。

“小月,你脸上怎么有黑眼圈?昨晚失眠了吧?”看到杨月眼睛里闪动着泪花,徐丽在车上取笑道。

“你别笑话我,你不也是?昨晚我听到你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吵得我都睡不着!”杨月白了她一眼。

“这么说,怪我了?”徐丽笑着道,“你要是不想回京,可以在下一站下车嘛。到时候我就阿明说,你另有新欢了。”

“你才另有新欢呢!”杨月不满,两人在车上打闹着。有几位年长者看得只摇头,暗叹世风日下,淑女不淑了。

第五十四章 皇帝的新装

杨月和徐丽回到了北京,迎接她们的当然是两位新郎官。

紧接着的是婚检和领结婚证,这些在李思明岳母的帮助下,办得比通常要快得多。朝中有人好办事,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不过当管民政的一位干部在填写结婚登记表时,问李思明谁是介绍人。

李思明认真地说:“是伟大的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所以我俩才认识的!”

民政干部想了半天,觉得这话也挺对的,就郑重地在介绍人那一栏写上“毛主席”三个字。这恐怕是最有身份地位的介绍人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太难了,对于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来说,结婚还是比较简单的,最重要的就是办一个酒席。就连这个酒宴,岳母大人也一个人搞定了,省了李思明和徐子健的麻烦。对于两队新人来说,仅仅需要在宴会那天穿着体面一些就行了。不需要又大又宽敞的房子,更不必忙着装修,不需要迎送车队,保证新娘能准时到达就足够了。

张华这个北京人,就成了两位新郎官的跑腿的。但是陈诚这个江湖白晓生,对每一位兵团战友的情况了如指掌,称得上活字典,每一位宾客只要是兵团战友,住在什么地方即使是旮旯胡同里,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在陈诚的配合下,张华将每一张喜帖送到每一位宾客的手中。

正月初八这天,是两对新人大喜的日子。

地点是在某家国营饭店。宾客大约二百人,大部分是四位新人的兵团战友,将颇大的二楼饭厅挤得满满当当的。就连远在东北的老连长和指导员,也就是现在的农场场长和书记两人都知道了,还特意拍电报过来道贺一下。

袁侯和曾智也分别从家里赶到,这种好事怎可能少了他们俩。饭厅里的布置自然离不开他们几人的帮忙。

陈诚今天穿得十分光鲜,这件衣服还是从钱大海那里死乞白赖“化缘”来的。在楼下登记了之后,兴冲冲地往二楼冲去。只不过,来的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