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皇纪事+番外 作者:照烧茄子(起点vip2012.7.28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履薄冰 第六十一章 悲情的约瑟夫二世(下)

    收费章节(12点)

    第六十一章 悲情的约瑟夫二世(下)

    女皇十四年十月,琳娜女皇陛下收到了一封从维也纳美泉宫寄来的信。

    这封措辞亲昵的信出自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之手,他检讨了他自己以往的过失,对奥地利选择作为密约国与华沙盟约组织搞对立表示非常遗憾。信中甚至还表示了对女皇陛下一向万分崇敬,只字不提前奥地利女皇玛丽娅*特蕾莎在世时对沙俄的排斥,表示希望与女皇陛下见面,共同商讨两国之间后续的友谊和合作。

    照理说,女皇陛下接到这封信还是有点尴尬的,奥地利与普鲁士为争夺德意志正统的斗争从来都未停滞过,即使不是公开诉之于武力,但暗地里的纠纷也不少。作为早就加盟的普鲁士,在波兰事件之后与沙俄帝国的关系维持的相当不错,就差一个鼻孔出气了,凡是女皇陛下的意见,腓特烈国王几乎立刻就会表态支持,从未站错过队伍。

    而今奥地利突然伸来了橄榄枝,说到底还是希望赢得大国的支持,对于这位后加入的朋友,女皇陛下既不能过于热情寒了老朋友的心,也不便太过冷淡拒人于千里之外。

    最佳的选择莫过于不温不火。

    女皇陛下回信表示:如果约瑟夫二世能来圣彼得堡与她会晤,她会感到非常愉快。

    女皇的态度传到了维也纳,约瑟夫二世很快派人与女皇取得了联系。他将化名为“法尔肯施泰因伯爵”,预定于十月二十日抵达圣彼得堡,由于此次是微服出行,约瑟夫二世准备轻车简从、沿路不声不响,也表示女皇陛下不必给予特殊的欢迎仪式。

    女皇收到他的回信,心中不禁冷笑:既想攀附沙俄帝国,又不想甩掉老朋友大英帝国,看来约瑟夫二世倒是有可能准备脚踏两条船啊。他微服出访既然不想引起国际和国内的关注,那沙俄帝国也就没必要以一位国王的待遇来迎接他了。

    于是,可怜的约瑟夫二世“法尔肯施泰因伯爵”上路了,由于女皇陛下没特意打招呼,而约瑟夫二世自己也没有预先订旅店的经验,他沿路只能在最下等的小客栈里找到空房间:要知道沙俄帝国有太多的外来务工和行商的人,条件好的旅店生意一向火爆。

    饿了也就从沿路的农家买一杯牛奶、一块面包,简朴的不像一个伯爵,更不像一个皇帝,若说逃难的公子恐怕比较适合。

    自从约瑟夫二世踏入沙俄帝国的疆域,一路上契卡们就把细节状况全都汇报给了女皇陛下,看到他如此简朴低调,女皇陛下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看来约瑟夫二世真的很怕消息走漏出去,令密约国组织以为他奥地利要“叛逃”华沙联盟组织。然而既然如此,他此次又希望与自己这儿获取什么利益呢?女皇陛下不禁非常好奇。

    最终,当约瑟夫二世抵达圣彼得堡冬宫的时候,女皇陛下终于见到了这位阔别近二十年的维亚纳音乐赞助人,她还记得当年他们都还年少的时候,在维亚纳时这位理想派王储是多么的不会看人眼色。

    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再不会看人眼色的人也学会了心有城府,但理想主义却根植在灵魂当中没能泯灭。

    两人在冬宫女皇办公室内恳谈了很长时间,先是冠冕堂皇的互相吹捧,紧接着又谈论了一番当前欧洲的局势,主要是法兰西**的情况,并都抒发了自己对未来走势的分析。对于约瑟夫此行的目的,女皇陛下没有问起,而约瑟夫二世自己也避而不谈,会晤的气氛非常融洽。

    最终,约瑟夫二世将话题转移到改革问题上来,他询问了部分有关于沙俄帝国改革的措施,对此女皇陛下从不认为需要保密。约瑟夫二世也甚为谦虚的征询了女皇陛下对近期奥地利改革的看法,女皇陛下斟酌片刻,考虑到约瑟夫二世大费周折的远道而来,便决定不再绕弯子,她非常直率的指出,约瑟夫二世改革的心情过于急迫了。

    “……我很遗憾我留给您一种急于求成的印象,”约瑟夫二世半躺在靠背沙发中说道,“可是您知道的,我生命中的前三十多年都眼睁睁的看着奥地利保持守旧的姿态,在纷争和战乱中挣扎求生。在我的母亲过世后,奥地利迎来了革新的机会,看近期我的身体状况却愈发的不理想了,现在我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些许改革的成效,至少能证明我的方式是对的。”

    “或者说是为了证明您母亲是错的?”女皇陛下毫不客气的一针见血,“其实在我看来,改革与不改革,原本就没有什么对错。各国的情况都截然不同,在我沙俄能行得通的,在你奥地利却未必走得下去。国王陛下,您的想法没错,您母亲的想法也没错,您是害怕奥地利帝国的落后,而您母亲则是害怕哈布斯堡皇权的动摇,只能说你们双方占据的立场不同。”

    “但女皇您不得不承认,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

    “的确如此,”女皇陛下点点头,“正如法兰西发生的事情,正在从反面证实了这点,我毫不否认。”

    约瑟夫二世长叹口气,说道:“可我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继续下去了,教会、廷臣、甚至是本次改革的受益者平民,他们都在反对我。我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战,可那些愚昧的人竟然还站出来反对我?”

    他这话说得发自肺腑,令女皇陛下不禁疑惑难道他此行是来沙俄取经的?

    她打量了一番约瑟夫二世,三十出头、原本应该还算的上年轻的男人已经被焦虑和病痛折磨的苍老非常了,他鬓角略微花白,眼角也出现了鱼尾纹,嘴巴因为常常抿紧而微微下陷。此时他的眼神很纯粹,刨去了一位君王的假面具,他只不过是个理想受挫的普通人。

    女皇陛下不禁有些心软,她作为沙俄帝国的国君,自然不会也不能帮助他什么,但是提点一些令他能保全自身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女皇陛下说道:“我从不知道如何改革才能获得胜利,事实上我考虑这点的时间还真不多。我只是本着做一位君王理当秉承的原则办事:永远支持大多数人。

    决断政务、选择盟友或者对敌开战,君主能做的其实并不多,或者说并不需要太多。他只需要顺应大多数人的要求即可。当帝国内封建地主实力强大的时候,就必须维护封建统治;当资产阶级雄起之时,就不得不转而支持资本家们;当国内情况混乱,几方势力势均力敌的时候,则不妨保持沉默,让他们自行决出个胜负再做表态,这也就是我治国的基本原则。”

    约瑟夫二世豁然开朗,他猛的挺直背脊,直愣愣的盯着女皇陛下。

    “……这……这么说我错了?”过了好一会他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不,你没错。”女皇陛下回答,“作为一位明哲保身的君王,您错了,您得罪了多数派的意志,若不加以弥补,后续的危机恐怕不下于法兰西帝国。但是作为一位开明君主,您没有错,您选择的道路是唯一一条强国之路,任何迈向其他道路的步伐都会给帝国本身带来落后的危机。还是我前面所说的,您和您的母亲都没错,只是占据的立场不同罢了。”

    约瑟夫二世底下了头,他突然发现自己原本就没得选择。当然,他可以顺应廷臣们的期望,仍旧延续他**的政策,如此一来他不过只是约瑟夫二世,一位隐埋在母亲光辉的阴影中“共同执政”的帝王。但如今他既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哪怕是这路上遍布荆棘、势必孤寂而艰险,他也不得不继续走下去了。

    约瑟夫二世最终在圣彼得堡逗留了三天,这三天里,他极尽所能的参观了圣彼得堡先进的事物,比如电车、比如发电厂、比如高级旅社和街边的定点摊贩,他很好奇也很羡慕所看到的一切。

    三天之后他启程返回维也纳,依旧是来的时候那么低调。

    十月末的圣彼得堡已经下起了雪,女皇陛下亲自给他送行,看着远去的马车在积雪中留下的车轴,女皇陛下不禁叹息:可怜的约瑟夫二世,他所有的失败还是源于时间不够啊。

    此时的奥地利与十多年前的沙俄帝国多么相似?各地封建势力分散割据,帝国资产阶级还未强大到能抗衡封建势力的水平,而周围的列强却都逐个崛起,逼迫得帝国不得不改革。

    当时她是用的什么方式来着?哦,对了,是以巨额资金和皇权势力加速打造了资产阶级,让双方得以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