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明的阶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33部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中,真正能给读者以人生启迪的并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巴金的《家》就是杰出的一部。它对中国现代青年人生道路的影响之大,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巴金创作《家》时,年仅27岁。他以青年人的激情,描写了他那一代青年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而进行的勇敢斗争和不懈追求,引起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共鸣,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至今仍有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巴金生活的家与巴金艺术的家巴金,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大地主家庭。

  少年时代深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尤其憧憬无政府主义的社会理想,参加过无政府主义秘密团体,对封建大家庭内部的勾心斗角和专制统治深恶痛绝。

  为反抗家庭,追求新思想,1923年离家到南京等地求学。1927年初,赴法留学。

  在法国期间,为排遣生活的寂寞,开始创作,写出了处女作《灭亡》。1928年底回国后,全力投入文学创作,成为多产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前一部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人的斗争。后一部描写了一群无政府主义革命青年的恋爱生活和献身精神,艺术上不很精致,但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反叛社会的激情。抗战胜利不久,写出了反映抗战期间大后方底层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寒夜》,风格深沉含蓄,艺术上达到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地步。这部作品80年代曾被搬上银幕,由潘虹、许还山主演,轰动一时。

  建国后巴金创作渐少,文革期间受到残酷迫害。文革后重返文坛,成为最活跃的老作家之一。主要创作为《随想录》,对自己一生的生活、创作道路进行了全面总结,赢得了普遍尊敬。

  《家》开始创作于1931年。在上海《时报》上连载,初名《激流》。巴金在《激流。总序》中说:“我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

  《激流》结束时,只写了一年内的生活,时间相差太多,于是出单行本时,巴金便改名为《家》。并说,已发表的只是《激流》的第一部,还有第二部《群》,它将描写社会,写主人公觉慧到上海以后的活动。可是,这部预告过的《群》后来一直没有写成,倒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巴金从《家》中淑英的线索发展开来,又创作了另一个少女蕙的故事,写成了《春》。为了交代高家的最后结局,巴金又写了《秋》,写了高家的“树倒猢狲散”,结束了这个大家庭的历史。《家》、《春》、《秋》合起来,就是《激流三部曲》。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历来得到读者的高度评价。巴金自己也说,他本人很喜欢这部作品,因为这部作品表现了他很多的爱和恨。《家》中所描写的高家,就是以他自己的家庭为原型创造出来的,其中的许多人和事,都有现实根据。巴金曾说:“书中人物都是我爱过和我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有原型,高老太爷就是巴金的祖父,觉新就是巴金的大哥,克明是巴金的二叔,克定是巴金的五叔,觉民有巴金三哥的影子,觉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巴金自己。

  但这并不是说《家》是巴金的家史。巴金曾说,他要写的是“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历史”,所以,作品中的很多人和事都是巴金根据自己的观察加以典型化,加以虚构的。生活中,巴金的大哥自杀了,作品中的大哥觉新并未自杀。《家》中的大嫂瑞珏到城外生小孩,难产而死;巴金的一个嫂子虽到城外生产,却并未死去。巴金还多次声明,觉慧并不是他自己,觉慧要大胆得多。所有这些改造与虚构,都是为了使作品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普遍性。

  堕落者受害者叛逆者《家》描写了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从1920年底到1921年秋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揭示了这个封建家庭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为青年人指出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

  高家是一个世代为官的封建家庭,祖孙四代。高老太爷是一家之主,妻子已死,有一妾陈姨太侍候。高老太爷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大儿媳已死,现有大儿子续弦周氏;二儿子也已去世;三儿子高克明;四儿子高克安;五儿子高克定。

  孙子辈主要有大儿子家的三个儿子高觉新、高觉民、高觉慧,还有他们的表姐妹梅和琴。第四代是觉新的儿子海臣。另外还有高家的男女仆人几十个。作品既描写了封建家长的专制冷酷,也描写了地主子弟的腐化堕落;既描写了青年一代和下层仆人的悲惨命运,又描写了青年叛逆者的痛苦、挣扎、觉醒与抗争。

  高老太爷是一家之主,已经六十多岁。他凭着自己的“奋斗”,为儿女们留下了一份不小的产业,希望儿孙们能过上舒适的日子,能光宗耀祖,完全按他的意志行事。他反对觉慧参加学生运动,为觉民包办婚姻。他不把丫头当人,把十六七岁的丫头鸣凤送给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冯乐山做妾。鸣凤自杀后,他又以婉儿代替。可以说,他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卫道士,是封建思想的体现者,是封建权威的象征,但他最终失败了。深受五四新思潮影响的觉民、觉慧勇敢地进行斗争。

  觉民逃婚胜利,觉慧继续参加学生运动。他宠爱的克安、克定的堕落,更使他彻底绝望。最后他在气愤绝望中得病而死。

  克安、克定是地主阶级末代子孙的典型。他们衣食富足,无忧无虑,坐吃山空,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他们虽已成家,却又瞒着家人在外边另建小公馆、与妓女鬼混,甚至偷了妻子的东西卖掉,打着老太爷的旗号向人借钱。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大家庭的彻底腐烂。

  作品着重描写的是青年一代的挣扎和反抗。尽管封建大家庭已气息奄奄,但它的余威仍然酿成了无数年轻人的悲剧。丫头鸣凤和婉儿的悲剧不用说了,就是一些地主阶级的公子小姐,也难逃悲剧的厄运。梅本来与大少爷觉新情投意合,但包办婚姻拆散了他俩。梅后来出嫁不久就守寡,又回到娘家,终日抑郁寡欢,经常思念觉新,最后得病吐血而死。瑞珏贤慧善良,温柔体贴,本应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而同样被包办婚姻断送了。尽管她与觉新结婚后彼此相爱,觉新却又时时思念梅表妹,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悲剧。最后,她被封建迷信夺去了生命。她要生小孩儿了,而高老太爷的灵柩还停在家里,长辈们认为,这会产生“血光之灾”,产妇的血会冲犯到死者身上。免灾的方法就是把产妇迁出公馆去,并且出城门、过桥。瑞珏毫无反抗地同意了,她死在城外的一间低矮潮湿的房子里。

  最能揭露封建家庭对青年人的扼杀的是觉新的悲剧。

  高觉新,是高家的大少爷,长子长孙,相貌清秀、聪明机灵。他曾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也曾有过美好的梦想,但长辈的安排把他的梦彻底打碎了。

  他本来预备中学毕业后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大学深造,甚至想到德国留学;但父母早早为他安排了工作,让他挑起家庭的重担;他本来有一个意中人梅表妹,但父亲为他包办婚姻,用拈阄的方法决定了他的终身大事。后来,父亲又不幸早死,他又过早挑起了管理大家庭的重担。这一切,他都毫无反抗地接受了。他知道这只能使他毁灭,但又无法解脱。五四运动发生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书报,他为《新青年》、《新潮》的新思想所鼓舞,然而在行动上,又信奉“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他变成了一个两重人格的人: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两个弟弟在一起时,又是个新青年。他的思想和行为就是这样矛盾。在弟弟和长辈的冲突中,他处境尴尬。思想上,他倾向于弟弟;行为上,又服从长辈。觉慧参加学生运动,被祖父大骂一顿,关在家里,觉新同情觉慧,但又让觉慧听祖父的;觉民反对祖父包办婚姻,逃婚,他同情觉民,但又想找回觉民;长辈们逼他妻子瑞珏到城外生产,他不愿意,但也服从了。他就是这样一个通体矛盾的人物。他明知被这个封建家庭葬送了青春和生命,然而,无法自拔。

  他的梅表妹嫁给别人,不到一年就守了寡,最后忧郁得病而死。他的妻子瑞珏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