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花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姐淡淡地瞥了江正一眼,“大师既然选择江正,想必他有过人之处。”

江正赶紧双手合十,恭敬地回道:“谢谢国后娘娘的赏识,小僧将不遗余力地助娘娘一臂之力。如果娘娘有什么吩咐,小僧但愿听任差遣。”

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我在这里过了好几年,还是无法学来他们的说话方式。

姐姐轻轻地说道:“家敏,你跟我回金陵,好不好?”

轿帘倏然滑落,遮住马车外的景色。

姐姐问道:“家敏,你怎么了?”

“好。”

李煜正忙着与众臣讨论着新币政策,恐怕没时间见我们一面。再说,在宫里多玩几天,也无妨。那么,就定了。反正,他肯定不会见到我。

姐姐微微一笑:“家敏,太好了。”

回到周府,已是深夜。

忽然听到外面有敲门声,我就打开门。

来人正是娘,我赶紧请她入屋。

点燃灯油,屋内立即亮了。

我见到娘似乎在吞吞吐吐,心中大奇。

“如果您有什么话,就对我直说吧。”

“家敏,宫里不比家里,你一定要谨言慎行,对了,我让萨婆陪你们一同去金陵,好有照应。”

我知道了,娘肯定是舍不得我走,便抱住她,一脸坚定,豪气万丈:“娘,你放心,我几天后马上回来。”

娘微微动容,最终说道:“作人父母,始终舍不得自己的儿女远行。”

此刻,耳畔响起铮铮的琴声,那么悠扬,那么柔和,宛若细碎的雨,点点滴滴地交织着,茫然,忧伤,还有一丝的温暖。

娘怔了怔,轻声说道:“没想到,宪儿竟会在此半夜抚琴。”

“我们还不如一起去看姐姐,顺便和她聊聊家常事,您说好不好?”

娘温柔地点了点头,道:“好。”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最近听说,历史专家曾考证,大周后叫周宪,字娥皇;小周后则叫周嘉敏。

如果她们在历史上叫娥皇女英,那就未免牵强。毕竟,周宗应该不会想到自己竟会生了两个女儿,也不可能想到她们日后会嫁给同一个丈夫。另外,她们也有其他名字,就如周蔷、周薇、周娥皇、周飞琼、周女英……反正,很多人习惯选择周蔷和周薇,因为那是很美的名字。

繁华金陵

夜,花瓣纷飞。

姐姐在海棠树下轻拨琴弦,樱唇轻歌。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曲终,余音袅袅,月光洒了一地的银霜。

“娥皇,你唱的可是冯延巳的词么?”

姐姐点头,回道:“是。”

天色吹过一缕颤脆的籁声。

①“冯延巳确实是挺有才气,可惜他……”

“冯延巳?还有冯延鲁,他们如今还健在吗?”

娘立即沉下脸色,喝道:“休来胡闹!”

姐姐淡淡地说道:“大家散罢,明天还要赶路。”

这天,我早早地起床,开始梳洗打扮。

毕珠惊呼道:“这个……好奇怪……怎么感觉象燕子的尾巴?”

“从今天开始,就叫飞燕髻。”

出府之前。

“家敏,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等你到了宫里,凡事要听你姐姐的话,注意礼数,知道吗?”娘很快放开我的手,转头面对姐姐,缓缓行礼道:“家敏就托付给你了。”

姐姐有些惊慌,赶紧扶起她的手,说道:“娘,您千万不可如此,女儿受不起。就算您没说,女儿也会保护她。如果家敏想回家的话,女儿定将家敏完整无缺地带回给您。”

娘的脸上浮现着缕缕伤感,仿佛有千言万语。

我说,离别之后最终会团聚。

车中寂静。

冷不丁,毕珠问道:“国后娘娘,奴婢听说金陵女子用丝绢拭泪,满满是胭脂的痕迹。不知此事是真么?”

萨婆不禁呵斥毕珠:“好大胆!小小奴婢竟敢……”

“不碍事,你是家敏的贴身丫鬟,说说看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

毕珠低头不敢说话。

我替她解围:“是我告诉她。”

气氛一下子冷场。

此刻,姐姐的身边坐着一名俏丽丫鬟,她友好地朝我点头。

“这是我的侍女,叫庆奴,她的年龄跟你差不多。”

我努力从脑海中搜索着有关她的名字,庆奴……庆奴……她应该跟李煜有关的,难道她也是李煜未来的嫔妃?

其实,庆奴长得很好看,鹅蛋形的脸,头上束起双髻,还留一绺头发,覆在额际,珠帘般地弯曲。

“娘娘,终于到了金陵。”

我立刻掀开轿帘。

秦淮河,酒楼林立,繁荣景象。

江南美人在摊前仔细挑选胭脂香粉,文人躲在茶楼吟诗作对。

农夫挑着粪桶,在街道上走去,嗅得行人绕道躲避。

他们一见到我们坐的马车奔来,纷纷让道,又若无其事地散开。

落日的余晖,重重的朱红殿门缓缓敞开。

马车直道入宫,他们再慢慢地合上殿门,仿佛把一切隔绝了金碧辉煌的飞檐,彤红的廊柱,威风凛凛的瑞兽,以及一切高大竖立的器物,栩栩如生地还原着南唐宫廷的繁华旖旎岁月。后世的考古学家或许还在羡慕着我,因为,我有幸目睹李煜曾经住过的宫殿。

黄昏朦胧,南唐宫娥手持宫灯,踏阶而入,行礼。

其中一位清丽的宫娥尤为突出,她大约二十五岁左右,杏色纤裳,头挽高髻,簪着那朵橙色芍药,前额贴花黄,端庄秀丽之态。

她看着我们,淡笑:“臣妾等在此等候多时。”

“免礼罢!”

姐姐问那个宫娥:“黄保仪,仲寓和仲宣如今还在你那里吗?你带他们见本宫罢。”

哦?那个端庄明丽的宫娥就是黄保仪?

姐姐把我拉到黄保仪的面前,介绍我是她的妹妹,又说黄保仪是李煜其中的一位嫔妃,她父亲多年前死于战场,钟太后因怜悯她年幼,就让她进入南唐宫廷,因见她长大后貌美聪慧,又懂得诗词书法,因此被李煜封为“保仪”。

我恍然大悟。

“臣妾就叫两位小皇子见国后娘娘罢。”说罢,她朝姐姐行礼告退。

当时,庆奴帮我寻到一座幽静的院落,名叫蓬莱院。

整衣洗脸,听到门外传来一声通报。

原来,姐姐见我好长时间没赴约,就派庆奴催促我。

萨婆叹道:“快去吧,姐姐毕竟是国后娘娘,让她等你,有些不好。”

我点了点头,匆忙随庆奴而去。

瑶光殿内院,金鼎薰香,美味佳肴。仲寓和仲宣奶声奶气地招呼道:“母后说小姨来了,我们才能一起吃饭。”据知,仲寓刚满龆年,个性沉稳,仲宣则正值孩提,苹果脸,尤其是他的眼神大而明亮,最像姐姐。

仲宣笑嘻嘻地说道:“小姨这么漂亮,我长大后一定娶你。”

姐姐失笑道:“你和你哥哥先出去罢,母后有事要跟你小姨聊聊。”

仲宣固执地道:“不要,我偏要和你们一起玩。”

“等我和你母后聊完,我就给你们讲故事。”

仲寓和仲宣就笑着拍手,一骨碌地跑出门。

姐姐深深地看着我,道:“我亦希望你能找个好婆家。”

啊?我赶紧转移话题:“据说姐夫给你写了好多诗词,我想看看,可以吗?”

姐姐从桌上翻出无数诗笺,抽出一首李煜所写的词,正是“渔夫”。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我喃喃地问道:“这是姐夫写的词?”

姐姐的眼中氤氲着薄薄泪雾。

我怔怔地看着她,她的丈夫写的词作,将来会得到天下人的称赞。

殿外夜风,挂着一盏盏晶莹剔透的八角宫灯,轻摇荧亮,焕彩生辉,恍若繁华南唐的一袭红纱,婀娜的宫女,端着鎏金盘,拖曳的长裙,在风中飘荡,竟有了几分婉约的岁月,美到极处,也使人心碎。

我的心里隐约浮现着一丝不详。

作者有话要说:①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他在南唐做过宰相,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其词集名《阳春集》。 可惜,他、冯延鲁,魏岑,查文徽,与陈觉五个人在当时狼狈为奸、结党营私,把持败坏朝政,南唐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