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妃的示好,令得沈家众人一头雾水,沈华善则微笑地揭晓了答案:
“这就是实力!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你的盟友才不会轻易舍弃你!只要我们沈家拥有足够的势力,让容妃和十二皇子离不开我们,我们沈家就可以安然无恙!这个道理就是一力压千会!”
一力压千会?!
沈则敬、沈余宏和沈宁等人听了沈华善的话,都有一瞬间的沉默。
实力、势力、盟友,这些的字眼在他们的脑海中飘来荡去,他们思考、认同这个道理,只要沈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就不用害怕容妃的过桥抽板,也不用害怕这京兆险恶的局势了。
所以,提升沈家的实力,就成了现在最迫切的事情。
怎么才能提升沈家的实力呢?沈宁和沈家其他人一样,也在苦苦思索,然而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一时半刻不会想得清楚,还好,沈家还有时间。
陈知浩重新上位,二皇子如虎添翼,二皇子府的皇长孙已经出生过白天了,二皇子府的形势是一片大好。
不过,这一次,二皇子一系的官员不敢那么轻忽大意了,再也没有请立太子这样的言论出现,所有人都在等待长泰帝的心思。
五皇子府也在中秋过后传出了好消息,五皇子妃郑少宜有身孕了。这个好消息一出,长泰帝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对五皇子府也赏赐有加。
只要是为绵延皇嗣有功的,长泰帝都会多加赏赐。原先长泰帝还担心皇孙的问题,现在一下子就要有三个皇孙了,而且还会陆续有来,长泰帝自然开心不已。
德妃、慕妃和容妃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反应不一。德妃冷冷地“哼”了一声说道:“脉象才一个多月而已,生不生得下来还难说呢!”语气的恶毒之意令心腹宫女也不寒而栗。
慕妃因为兄长卞之和高升,近来心情一直很好,听了这个消息也没有多大的反应。
容妃则让十二皇子去紫宸殿请安的次数多了起来,她自己去朝暾宫的次数也多了。
总之,各有心思和谋划。
沈家对五皇子府的好消息反应十分平静,自从魏法之事后,沈家就沉寂下来了,对京兆的局势、夺嫡之争似乎也没有多少上心了。
沈华善和沈则敬在朝中越发低调了,沈开善和沈则远似乎有事情要做,而年轻一辈都在思考着沈华善那“一力压千会”的道理,各人有所得不论。
沈宁的青竹居却颇为热闹,在这段时间里,青竹居内接连办了几件喜事。
春夏秋冬四大丫鬟都已经十八岁了,春诗、夏词和冬赋早已经定下了婚事,沈宁在请示过沈俞氏之后,就作主让这这三人成亲了。
春诗、夏词等人自是不舍的,春诗还好,嫁给了秋梧,还是在沈家后院里,她也还是留在青竹居,只不过是由大丫鬟变成了管事娘子。
夏词和冬赋,一个配给了外院的管事,一个许给了“龙井斋”的掌柜,以后就要离开青竹居了,夏词和冬赋成亲之前,哭得像个泪人似的。
这些丫鬟陪伴了沈宁这么多年,一直在她身边,现在要离开青竹居了,沈宁心中也是充满不舍,但更多的是开心和欣慰。
这几个丫鬟都找到了各自归宿,以后会儿孙满堂,再不会像前世一样惨死在坤宁宫,这是沈宁最想看到的事,她给这几个丫鬟备下的嫁妆都很厚重。
“秋歌,你还是没有喜欢的人吗?还是不想成亲?”青竹居内,沈宁慎重地问着秋歌。
春诗几个人已经出嫁了,只有秋歌还没有着落。这些年来,秋歌为她做的事情最多,和她的关系是最密切,感情自然是最深厚,沈宁很想让秋歌也有一个好归宿。
“姑娘,我真没有喜欢的人。也不想成亲,就想跟在姑娘身边,这样很好。”秋歌笑着回答沈宁的问话,边为她拆下发髻,心中也深感无奈。
这样的问话,自从春诗几个准备婚礼以来,姑娘就已经问过好几次了。每次秋歌的回答都一样,她真是不想成亲。
成亲有什么好?想郡马和郡主那样,怨恨收场,她看着都害怕。
“姑娘,等我找到喜欢的人,想成亲的时候,一定会告诉您的。我现在真没这样的心思。琴棋书画这四个丫鬟虽然升为大丫鬟了,但毕竟稚嫩,我还要留在青竹居教导和提点他们呢。”秋歌说道。
随着春诗等人出嫁,秋歌也从大丫鬟上退下来,琴棋书画四个丫鬟成了沈宁的大丫鬟。
琴棋书画是沈宁一手训练出来的,在青竹居已经四年了,自然熟悉青竹居的运作,升为大丫鬟除了感到责任重大之外,倒没有出现其他问题。
“姑娘,瑶姑娘的及笄礼已经准备好了,你要不要再看一看?”秋歌说道。
沈则远的嫡长女沈瑶就要及笄了,沈家这段日子在外面极其低调,但这个及笄礼也是办得隆重的。
沈则远和沈胡氏有的是家财,这又是沈则远一房这些年来办的第一件喜事,自然是十分看重了。没办法,谁叫沈余乐迟迟不肯成亲呢!
沈宓及笄过,沈宁也是欢喜的,只是这欢喜还没有散去,就即将面对一场离别了。
第两百一十一章 露端倪
沈宓的及笄礼过后,俞正道就准备返回溪山了,这是沈宁即将迎来的离别。
俞正道留在京兆要办的事情早就办完了,和江家已经交换了庚帖,又行过了纳吉礼。
这事完了之后,他就打算返回溪山的了,因为发生了沈则熙的事情,他又在京兆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为了助沈家一臂之力,助沈家安然逃过危机,也是为了用实例来教导自己的外甥女。
现在沈家已经平静了,对沈宁和沈宓的教导也暂告一段落。他要做的事情,其实都已经做完了,也是时候回去了。
沈俞氏心中不舍,却也知道俞正道在京兆的时间太长了,溪山还有那么多事情,必须是要回去的。她强忍住不舍,准备俞正道离去所用的物品,这路上要用的,还有沈家送往俞氏的礼品。
打点行什,也是极耗精神的,这样一来,沈俞氏心中的不舍倒也消弭了一些。
知道俞正道即将离去,沈宁心中也有说不过的不舍和难过。这是她的至亲舅舅,又是她授业的师傅。虽然俞正道在京兆的时间不长,但是他教给沈宁的东西,却很多!
现在他要回溪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沈宁觉得自己有止不住泪意。
原以为经历了一世,自己性情会冷清的了,却不料对着至亲至敬的人,仍然会有这样激烈的感情表现啊。
俞正道对沈宁这个外甥女兼学生是很满意的,尽心竭力地将自己所知的纵横之术和人生经验教给她,而她在纵横一道,也颇有天赋,掌握得也很好,这令俞正道无比欣慰。
在离开京兆的前一晚,还特地叫了沈宁陪他在翠湖边散散步,对她作最后的提点。
“所谓纵横之术,谋算的其实就是人心!只有你了解了每个人的心思,才能把握到每个人的弱点。才能找出他做事的漏洞,这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次沈家能够脱险,就是因为掌握了皇上和李斯年的心思,知道他们在意什么,知道他们欲谋算的是什么,最后才能反败为胜。这一点,你以后定要勤加体会。”俞正道这样说。
所有的纵横术,只有在掌握了人心之后,才能够起作用,希望这个外甥女能够领悟到这一点。也不枉他来京兆一趟了。
“多谢舅舅!宁儿一定会记得这话!定不会让舅舅失望。”沈宁说道。感激不已。
从帝王心术到魏法事件。俞正道一直在提点她、教导她,用实际的事例来给她上课,她得益甚深,也对自己很有信心。一定不会让俞正道失望的。
俞正道离开京兆之后,沈宁觉得自己的心更静了,完全没有受到京兆硝烟的半点影响。
人一旦静下来,就会发现许多之前无意忽略的细节,原先走进死胡同里的想法,也能转出来。柔弱觉风平,无路处自有升平,正是此理。
沈宁就是这样,她将李斯年、上官长治、李妃这三个人之间的联系联结起来。问了自己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李斯年会这么落力帮助上官长治?
李斯年这是为什么?是为了从龙之功?还是为了别的什么?能不能找出这点,来击破李斯年和上官长治的结合离间他们的关系?
这些疑问,以她的性子,本应早就想到了的,只是这一段时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