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兰妮深以为然。
    过了一会,梅兰妮又讲,“我们两人要一起离开。我好办,你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你一定要配合行动。”
    “怎么配合?”
    “江南地区有一句俗语,‘傻进不傻出‘。拿你来讲,吃东西千万不要谦让,要学会抢着吃,用简单的词汇和他们闹着吃,这样一来,赵家看到你就感到头荤,巴不得快点解决你,我出面收养,就会容易的多。”
    齐逸问道,“你怎么收养我?赵家会同意吗?”
    梅兰妮说,“我是想了一个计划,正要和你商量,我现在是寡妇身份,又没家长,所以相对是自由的。阿大嫂上次探过我的口风,问我愿不愿改嫁,我当然不愿意了。她问我有何打算,我说要再想一想。其实,我有一个计划,不知是否可行。我外公姓顾,祖籍是昆山人,他曾说起他们顾姓的族里有很多族田,有点象公产,族里的穷人每年都可以分到些棉花和粮食。可以勉强度日。我想以这事做蓝本,编说,我要回顾家守寡,要收留一个男孩支撑门面。不知这样说他们可信?”
    齐逸静静地想了会儿,心里有了成算,脸上放出光芒,“我看可行,族田是照顾族里那些有困难的人家,寡不再嫁的人,就能得到补助。这个借口找的好。阿大他们答应的可能性很高。”
    梅兰妮说,“讲到底,二毛也是他们的亲生儿子,虽然没用了,想要淘汰,还是会有不忍心的地方。有人愿意收养,对他们来讲也是求之不得的。但是,这事说的时候,要注意分寸。要把话说的可信度高,才行。”
    齐逸点点头。
    梅兰妮又说,“计划是出来了,还要执行好。否则也是不行的。你要努力做他们的烫山芋,让他们捧也不是,扔也不是。活的彪悍些,有时也‘欺负‘一下你的兄弟姐妹。让他们自然淘汰你的计划无法执行,这样一来,对我们以后做事要简单很多。”
    齐逸点了点头,又点了点头。把装傻进行到底!
    生活中有了明确的目的,日子就过的飞快。
    转眼就到了七月,“七月流火”。六月是晒衣晒书的时节,庵里也有几天忙乱。梅兰妮还学会了把新鲜蔬菜切成小块,放在日头底下晒干,再装如坛子里压紧,密封收藏。据说,冬天没菜时拿出来,切丝,放油炒了吃,很有滋味。
    到了七月天气渐渐没那么热了,七夕夜村里的女儿们有了些热闹。庵里的三个女人,倒是安安静静的过了乞巧节。
    七七之后,心安和静慧要到金坛法镜寺去相帮做法事,要过了十五才回来。
    七月十五在中国的佛教中是个大日子,原本的佛教是六亲不认的。经过中华文化的改造后,七月十五成了与孝道有关的节日。江南有风俗,在寺庙中为先人们做超渡,一般是七天的道场,到十五这天晚上,把先人们的道场牌放到莲舟上,送到水里烧了。据说,在阴间的亲人就得以超渡了。
    法镜寺是座尼姑庙,但人数并不多,所以每逢大日子就邀请周边的小庵堂中的尼姑,一起念经,造声势。信佛的人,以女性居多。所以法镜寺的香火很旺。
    江南自古多寺庙。大的寺庙多,但更多的是象水月庵这种小寺庙。
    出家,对于女人来讲,也算是一种独立的生活方式。虽然,在出家的背后有许多的不得已。就象心安师太,原是金坛大户人家的妾,生了一儿子,可大妇没有儿子,要了她的儿子当嫡子养,大妇从自己的嫁妆中拨出了十来亩地和一个小院落,给心安出家。几十年过去了,心安的儿子果然出息,中了进士,做了官。可是‘庵堂相会‘这样的故事,却没有发生。心安被她的家人彻底抹掉了。就算有些蛛丝马迹,可当事人却不愿意破坏现有的规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得过且过了。
    静慧的出家却是另一种不得以,她原是金陵一妓女。常州赵家的儿子去金陵考举人,堕入了温柔乡,为她赎了身,考试落了榜,没了与家里讨价还价的资本,无处安置她,辗转通过了亲戚,寻到心安处,附了几亩地,让静慧在庵里出了家。
    虽然过了这些年,可是她们心里的挂念却依旧。所以,一有大日子,她们就去热闹处,人来人往的,信息向风一样吹来吹去。她们各自多少能得到亲人的消息。所以一有什么大活动,两人总是不辞辛苦的奔去,就是为了心中的那丝挂念。
    这些事都是阿大妻讲给梅兰妮听的,梅兰妮很有感触。其实心安和静慧都是比较幸运的。在梅兰妮看来,独立生活总好过给人作小老婆。心安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子,这梅兰妮还能理解。可静慧时时刻刻惦记着赵某人。这让梅兰妮难以理解了。
    一次,梅兰妮把心中不解讲给了齐逸听。
    齐逸对梅兰妮解释道,“虽然在现代人眼里,给人作小老婆是难以容忍的。但在清朝,却是主流社会。作妓,作尼是边缘化。明末名妓董小宛对冒辟疆死缠烂打,非要嫁给他做小老婆,就是想回归主流社会。心安倒也算了,怎么说都是为了儿子作出牺牲。可静慧不甘心,是可以理解的。当年她跟赵秀才从良,是想回归主流社会的,结果还是让她边缘化了。而且,这一次边缘化,几乎断了她回归主流社会的念想。”
    梅兰妮这才有些明白静慧的心情。
    心安和静慧要离开几天,家要交给梅兰妮看守,两个月来,据她们观察,梅兰妮是个稳当的人,所以,把庵堂交付梅兰妮看守,还是放心的。
    梅兰妮中规中距,不多话。心安和静慧都是过来人,看人的眼光自有独到之出:梅兰妮虽长得美,但不媚。不会无端的生出什么是非来。
    008 缂丝
    更新时间2013…10…16 23:06:12  字数:3585
    七月八日,一大早,心安和静慧乘了阿四的牛车去金坛法镜寺,这次她们要到七月十六才回来,临行前再三关照梅兰妮要注意门户。梅兰妮耐心地一声声应着。
    送她们出了大门,让她们锁了庵门,梅兰妮关上后门,忙碌了起来。把心安给她的七天的谷子,放入舂米机内。把洗好的衣物晾起。
    自从和齐逸商量好做缂丝,梅兰妮向胡货郎买了一斤湖丝,其中四分之三是本白丝,四分之一是深浅不一的黑色丝,她把白色经丝棚在了织机上,把各种黑丝和一部分白丝缠到梭子上。另外,她还准备了一大捆松明,这是齐逸教她的。心安只给了她两寸的蜡烛,供她夜里偶尔照明。齐逸告诉她,山松多油脂,把它们劈成细条,夜里可以照明。后山有一片松林,梅兰妮请赵阿大相帮砍了松枝来,自己抽空把它们劈成细条。
    梅兰妮耐心地等齐逸。前一天,阿大告诉梅兰妮,他和家人要到金坛去看目连戏,这几天请梅兰妮浇菜。目连戏要唱七天,天天早出晚归的,是也没有什么时间。梅兰妮当然满口答应了。她知道,他们是绝不会带二毛去的。果然,上午,他们给了二毛一块面饼,锁了家门,让二毛自己游荡,他们离开了。
    当梅兰妮放齐逸进来后,插上了后门。两人都有些兴奋。
    “我昨天就把大毛的笔砚墨,藏到门外的稻草里。”齐逸说。
    “你构思好了没有?”梅兰妮把齐逸带近织机,白色的经丝上放着用废纸做成的框架,一尺宽,约两尺长。“这部织机大,这些经丝可织两幅画,画与画之间要有足够的空白,完成后还要装上画轴。”
    齐逸当然明白。“画的大小采用黄金比例。”他用眼量了量,“也许可以得到三幅呢。”
    梅兰妮帮着磨墨,齐逸站在凳子上,用纸框比划着。然后果敢的画着。
    为了不打扰他,梅兰妮去厨房煮饭。
    大约一个时辰后,齐逸来到厨房,“有没有土豆?”
    梅兰妮拿了几个小土豆,和一把小刀。
    “你知道我要干嘛?”齐逸问。
    “不是刻图章吗?”
    齐逸笑了,拿了刀和土豆,刻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刻了三枚印,“云门悔僧”,“勿迟”。“济山僧”。
    梅兰妮跟齐逸走到织机前,见经丝上已画了三幅画。
    齐逸指着第一幅,“这是抄袭黄胄的,拟陈老莲观音大士。”
    梅兰妮看着上面的题词“我以无量福力随人发誓愿,请问究竟如何时,石火空中一焰。”
    赞道,“有字好,有字的缂丝比无字的要贵好多!”
    齐逸用淡墨在题词下印了“云门悔僧”。
    交代说,“这印章用红色的丝。”梅兰妮绣荷包,还剩了一绞红丝,正好派用上。
    “陈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