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黄大爷“哦”了一声,就没声音了。
    好半天才听得他说,“极品呀,极品。老陈,你行,够交情,钱我今都带来了。”
    陈老板说,“可是主家说了,一万二千两一幅。少了不肯卖。我怕你钱不够。京城里的一个贝勒爷,这两天也派人找来了,前年他在我这里收了梅氏的两幅双面绣。让宫里的人都赞好。他还想收了梅氏的缂丝呢。”
    那黄大爷急了,“你一分货,卖两家人,你还有信誉没有?”
    陈老板得悠悠地,“我这不是先找你来了吗?你如果卖不起,我再卖给贝勒爷,人家可是财大气粗哦。”
    那黄大爷急忙说,“老陈,你可别低看了我,不就十四万四千两银么,我立马都能给你。找人替我收起来。这里是银票,让你的帐房验好了。”
    梅兰妮和边峰带着十一万五千二百两的银票回家,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
    回到家里,立刻召集华家的人向他们宣告这个好消息。
    梅香在厨房里,只听的那几个人一声“耶!---”。心里莫名其妙。不知这是什么意思。摇了摇头,继续煮饭。
    070 月曼清游
    更新时间2013…12…19 1:02:11  字数:3497
    梅兰妮没有因为赚了钱就松劲,当天下午就在机器上调经丝。
    不但,梅兰妮没松劲,华家其他人也都在努力工作。三胞胎继续画水浒,梅朵管着园子里的蔬菜和植物。
    秦炼在设计工具。
    边峰跑出跑进的最忙。
    这次缂丝的是月曼清逰图。
    一共十二幅,对应着十二个月,每幅画上有十来个美人,每月应景搞一次活动。三胞胎把原画放大了。
    如正月里,是“寒夜探梅”。活动的时间是夜晚,宫灯高悬,院子里的两株老梅正在怒放。几个美人等在亭子里,有几个美人,在丫环挑着红纱灯笼的指引下,谈笑着进来。亭里的美人,也有手持玻璃烛灯,让人想起“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的俏皮。
    二月里,“杨柳荡千”。在早春的时节,杨柳树刚刚抽芽,草地刚刚返青,杏花开放。美人轮流荡秋千。这是一种传统的女子体育活动。在中华大地上流行了至少上千年。一个青衣扎起了衣摆,在一旁保护着,其他的几个或坐或立,或谈笑,眼睛都看着那荡秋千的人。这景这人,真是的写照:“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三月里,“闲亭对弈”。花瓣门里。美人正在下围棋,旁边观看的人,素质很好,做到了观棋不语。屋外春光明媚,桃花盛开。蔷薇架上也是千娇百媚,绿竹倚在山石旁边,郁郁葱葱。门外两个丫环正捧着点心和茶水缓缓过来。让人真有“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四月里,“庭院观花”。美人们换上了春天的的绸衣,来到院中赏花,有立,有坐,有持团扇,有捧牡丹。三三两两的说着话,赏着牡丹花。院里的玉兰盛开,牡丹怒放,蔷薇架上春意盎然。这才是“名花倾国两相欢。”美人赏花,花看美人。
    五月里。“水阁梳妆”。天气已热,真应该‘哪儿凉快,哪儿去。“绿竹掩映的水阁,当然是最凉快的地方。闲着无事,到水阁上把头发梳得光光的,”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让竹风,水风吹到身上。美人们在水阁上,看人梳妆,说着闲话,消夏。
    六月里。“碧池採莲”。几个美人站在木码头的柳荫里,手持团扇,迎着采莲归来的美人们。一个美人撑着小船,“罗裙玉腕轻摇橹”。另有三美人打着遮阳伞,相互谈论着。其中一个还护着插满莲花的大花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美人们凯旋而归。水边的密密菖蒲,池里的田田荷叶。让夏日的炎热淡退。
    七月里。“桐荫乞巧”。七夕节在古时候是个女儿们的节日,活动很多。投针验巧就是其中的活动之一。明朝,沈榜在中记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小木桥上那位居中的美人,明显的尊贵,后面有人替她撑着华盖伞,旁边有丫环相护。还有一个灰衣女子双手相迎。另外几个美人已经在认真的看碗中针。桐叶茂盛,遮去了七月的骄阳。
    八月里。“琼台玩月”。登高赏月是中秋的活动之一。汉白玉的高台上,站立着几个美人,有人手指明月,有人临高远眺。一个美人持着孔雀翎的掌扇,这暗示了,赏月女子的宫廷身份。台下阁中,几个美女或坐或站,谈说着。郁郁葱葱的草木,在月光下,被染上了一层霜。“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月光的清冷里,让人有“望家乡,路远山高”的凄凉。
    九月里。“重阳赏菊”。在放置菊花和盆景的院子里,美人们相聚赏菊花。也许。平日里见面不容易。一见面,就拉着手说个不停。她们赏菊,成本很低,无酒,无蟹,自然也无诗。成本真的低吗?高高的梧桐树上叶子已经枯黄,可是,庭院了洁净如洗,一尘不染。山石上放置的缀着山石的盆景,用的是仿宋钧窑单色釉花盆。那些名贵的菊花。这一切,猛看不起眼,细看很考究。这是一种低调的奢华。
    十月里。“文窗刺绣”。一个美人坐在光线充足的亭阁里绣花,她定是个刺绣高手,旁边立这几个美人观摩。绣好的作品拿到户外阳光下,供人欣赏。观看的都是行家,那神情,举止分明是有了体会的。秋已深了,亭阁旁立着山石,山石旁的树叶已经完全变红。山石上的草兰颜色已深。亭阁后的竹架上,亭阁前的墙头上的使君子正开着花。
    冬月里。“围炉博古”。天冷了,室外温度已经很低,美女们换上了裘衣,在室内生起了火盆,玩起了古玩字画。各种卷轴。各色的青铜器。有人赏书画,有人商讨青铜器。为了防止火盆里的火星子溅出来,损坏了字画,靠人近的火盆罩上了铜罩子。案上铺着桌布,上放着四脚鼎,和三脚鼎,都配上了白玉纽的盖。梅兰妮知道,这是这个时代制造处的风格。房中的家具官帽椅,纱灯的插座,紫檀大案。紫檀镶大理石罗汉床,床边的书格里满满的书籍,书格旁挂着的古琴,罗汉床后,墙上的山水画图。罗汉床前的炭盆木架,罗汉床上的绿釉大盘,里面放着梨。方形的手炉和脚炉。这套图中难得的室内的细描。
    腊月里。“踏雪寻诗”。美人手拿手炉,身披披风,一个丫环打着伞,另一个丫环提着食盒,几个人冒着细雪,来参加诗会。房中的美人们正坐在火盆前,看着庭院里冒雪走来的人。湖石旁的翠竹上积着雪。墙边的松树耐着寒。严冬里的美人们。另有一样的风情。
    十二幅画的画稿早已画好,梅兰妮一一看过去。注意着她们的服饰。和庭院的景致。这套画要比前一套画小,但人物多。人和人之间有相互的呼应。正是这种呼应,使得正幅画生动了起来。
    这套图的缂丝比起前一套来,更具有了挑战性。
    腊月初三,金姆和梅兰妮去买了腊腌的鸡鸭鱼肉。回到家里,自是一阵忙碌。
    初四,外出收粮的老乐回来了。带回来了六十担谷,十担米,两担糯米,三十担黄豆。两担绿豆,两担赤豆。还带回来了一船稻草。
    忙乱了一天,归置好了粮食和饲料。
    边峰对梅兰妮讲了一件事,“老乐带着牛痘回来。”
    梅兰妮吃惊道,“他也知道牛痘的事?”
    “我告诉他的,我说是娘说的,爹教的。他信了。”
    “你是想给保安队种痘?”
    “还有梅香姐弟两。问题是,到时候你要去帮忙的,否则,说不过去。”
    梅兰妮点头,“那当然。这在他们也算是大事。”
    “主要是种痘这事,民间还不普及。难免有许多迷信之说。”
    母子俩商量了一会儿细节。
    腊月的腌制是一种忙碌,是一种满足,是一种祈望。梅兰妮放下手里的工作,和鲁妈及梅香一起忙了好几天,后来,大厨房院里的通风间里,挂了许多的鸡鸭雨肉。主屋的厨房院落里的风房,也挂上了在风干的海鲜,腊肉。
    初五这天,冬天的第一次寒流来了。今年的新房,御寒能力很强。可是,梅兰妮还是给家里的每一个人加衣添被。每个人都发了一个汤婆子。所以,并没有一人尿床。冬季的菜蔬少了,今年,梅兰妮从金家定了大白菜和萝卜。但架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