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州的徽商们在苏州开了瓷料店,专门为烧瓷服务。所以,要买瓷的材料还是能买到的。
    梅兰妮日日忙着缂丝绣花。
    还操心家里孩子们的吃食。虽然家里还有一帮孩子,但梅兰妮对他们也就象幼儿园的儿童,吃饱穿暖,安全第一。但要他们吃得怎样好,就谈不上了。每顿保证一荤一素一汤。
    但她对自家的孩子,就是那种甘为孺子牛的那种。虽然听上去有些自私,确也是实情,梅兰妮从来不想做圣母。她对自家的孩子,每日要科学的搭配。饭菜可口。边峰先是要和保安队一起吃饭。梅兰妮强烈的给制止了。保安队的饭菜,就如食堂的饭菜,鲁妈的厨艺不敢恭为。
    梅兰妮说,“千万不要搞什么官兵一致,这就是个等级社会,没有任何基础,讲平等,只会出怪物。你人比他们都小,一定要保持距离,他们才会对你有崇拜。”
    华家的其他人深以为然。认为这是梅兰妮屈指可数的‘警世通言‘。
    梅兰妮的骨子里就是个上海小市民。很多人想象中的上海人是喜欢处处沾人便宜,其实不是那回事。真正的上海人为人处世有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分明。常在嘴边的话就是“亲兄弟明算帐”。聚会的时候,大都采取AA制,钱算到分厘。
    所以,梅兰妮给梅香开了一份工资,开始三个月为五百文,后来就是一两银。但是并没有交给她,只是让梅朵告诉她关于工资的事,梅香很高兴,她明确表示,钱存在梅兰妮处,要用的时候再向她要。
    同理,梅兰妮也给小甲开了一份工资,先头也是五百文一月,等十月他们搬进来后,也加到一两银一月。她让边峰私下里和小甲说了工资的事,小甲还要干脆,全部存在梅兰妮处,奶奶要用只管用。
    三胞胎终于做出了各种形状的小瓶。等到他们做出成型的小瓶后,在瓶底打上了‘不易居‘的款号。放在了通风处阴着。
    这其间,梅兰妮完成了缂丝作品,把它取下机后,有装好了经丝,她并没有打搅三胞胎。而是静静地绣花。
    等三胞胎把小瓶们都做好了后,方为她在经丝上画这个系列最后的一幅:“烘炉观雪”。
    图中的美人坐在罗帐低垂的加子床边,烘着搁在黑漆嵌螺圆几上的青铜碳炉,看着圆窗外的雪中翠竹与白梅花。美人身穿浅驼色安团龙凤纹白狐出锋杭缎褙子。内着豆沙色素绸立领夹褂。领口处钉缀金捶胎錾梅花形搭扣两枚。头戴紫貂昭君帽。发髻上插着累金凤衔步摇。
    床后波罗漆彩绘花草几上放着一盆松树山石盆景。床边架上有一小幅山水画,两印章就印在那里。
    十月下旬,老乐下乡去买粮了。直接到农民手里买要比从粮商手里买,要便宜很多。老乐过去走镖,知道,买了粮食怎样运回来。
    三胞胎日日在画鼻烟壶画稿,三个人有商有量的,决定画一套‘水浒人物画‘----一百零八将。这可是个大工程。
    把阴干的器物装进了匣子。点火烧了起来,用煤,温度很快就上去了。因为都是小器件,烧的时间短。但也要烧八,九个小时。
    等拿出这些瓶型不一的素胎小瓷瓶时,梅兰妮惊讶了:这瓶瓷薄如纸(齐逸说,是桑皮纸。)洁白如玉。比景德镇的瓷都好。
    不过,楚源解释,“这和景德镇瓷没法比,景德镇的瓷是真瓷,埋在土里上千年都完好无缺。而这瓷瓶如果埋进土里,没多少年就化成土了。”
    梅朵说,“这不是好事吗,很绿色啊。”
    楚濂说明,“那就不能长久保存。成不了古董了。”
    梅朵说,“不要埋进土里,不就能长久流传了?”
    楚源说,“时间久了,这种瓷器就容易碎裂,也不容易保存。欧洲人学了中国的烧瓷技术,自己又搞出了瓷料的配方。瓷胎中因为有玻璃原料的的加入,所以瓷胎显的晶莹剔透,但是,这种瓷用久了就易碎。所以很少有保存下来的。”
    梅兰妮问,“你们的瓷胎就是英国配方了?”
    三胞胎说,“还是娘英明。这就是叫作骨瓷的。”
    梅朵问,“接下来你们就在上面画画?”
    齐逸说,“用玻璃白的彩料打底,然后,再画上其他颜料。这样,画出的画有国画的效果。”
    梅朵又问,“人们说的珐朗彩也是这样画上去的?”
    楚源说,“是的,只是珐朗彩现在很难得,我们就只能做粉彩。”
    梅朵又指了几个小杯,“这难道是酒杯?”
    齐逸解惑,“这是鸟罐,鸟缸。满人喜欢养鸟,投其所好。”
    要画这些小物件,也是个大工程。
    冬月上旬,老乐运粮回来了。他买了七十担谷,五担米,十五担小麦,二十担玉米。
    梅兰妮一见,差点吓昏了,穷她前世今生,她哪里见过这么多粮食。怎么储藏?
    这问题不劳她操心。老乐,鲁妈都对储藏粮食有经验。东排房里的的空房被安排了储藏粮食。
    老乐告诉梅兰妮,一担谷是七百文五十文,一担米是八百六十文,一担小麦是七百二十文,一担玉米三百文。一船的运输费是十两。
    梅兰妮快速的心算了一下,这一共的成本是一百两左右。这些粮食吃一年有余,觉得挺合适。
    老乐见梅兰妮秋季收粮,觉的这个主母靠谱,中国人一直有储粮的习俗。稍有家底的人都会储上三年的粮。
    梅朵帮着梅兰妮算了一下,在家庭会议上提出在收些粮食回来,以备荒年,家里其他人自然没有异议。
    梅兰妮提出,如果有可能,直接从乡里人家收棉布。家里人多,总要穿衣。
    这个提议也通过了。
    梅朵还要求老乐收些稻草来养驴。
    于是,老了很快的又去乡下了,这次他要去稍远点的地方,金坛那个方向。原本,他见华家突然增加了这么多人口,会有很多的事情,结果,见他们都能搞定。
    在他看来,梅兰妮只是一个普通主妇(其实他也没看错。)没想到管理一个大家庭也游刃有余。心下对梅兰妮的敬意大大的提高了。并对梅兰妮的决策,也很拥护。觉的自家主母的眼光很远大。
    这是一个集体的决策,当然会让他折服。
    先试的是养鸟的罐,缸,加上一根细小的鸟勺,这是添鸟食用的,一个细长嘴小壶,这是填水用的。这四件上画了玫瑰和牡丹,蝴蝶。颜色很艳丽,这样更能吸引眼球。画好后,就先烧了,出来的结果,自然是美不胜收。
    好物件,要有好包装,他们去林永青那里定了一只有盖的竹匣。把碎绸填在里面,放上四件小物件。再铺上些碎绸缎,该上竹匣盖,外面用丝带扎好,打上一个蝴蝶结。
    这大大鼓舞了三胞胎,他们日以继夜的画了起来。
    冬至,这年是冬月二十。有了鲁妈和梅香的主力,全家人都吃上了冬至饺。
    梅香和鲁妈的关系已经正常了。只是在细心的观察下,还能看出梅香的疏离。相对来讲,她对梅兰妮更为信任些。
    马上要到腊月腌制的时候了,今年家里人多,自然要多腌制些东西,梅兰妮就让梅香告诉鲁妈,早些把缸盆之类的准备出来。男孩们的棉鞋已经做好了。梅兰妮照着简化了的虎头帽的式样,给每个男孩裁了顶棉帽,再有一人一幅棉手套。也是分给了梅香,鲁妈做。
    边峰和秦炼日日也很忙碌。边峰还要做一些侦察工作。
    梅朵种的蔬菜,已经有一部分供应家中。梅朵记着帐,要看能节省多少钱。梅兰妮每日买菜时,就报蔬菜的时价给梅朵,供她参考。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因为要到腊月了,家里有许多地方要用钱,梅兰妮叫了边峰来,让他去一次无箴绣坊。
    068 钓鱼
    更新时间2013…12…17 1:50:23  字数:3246
    边峰从无箴绣坊回来,带了一张九十六两的银票。
    梅兰妮惊奇地,“这么快就卖出去了?”
    边峰答道,“早等着了,定金都下了。只是这两套给了两个人。说是后面还有人排着队呢,陈老板说,后面这个是个老者。姓彭,有可能,让娘讨个好口采。又讲了‘知趣‘的故事,说那彭澍葵中了二榜进士,家里自然庆贺了一番。彭澍葵把那‘知趣‘当做谢师礼送了恩师。今年的主考是张廷玉,收到这礼十分高兴。立刻就用了,一日在军机处办公时,被乾隆看见了他的眼镜套,觉的好,便拿着把玩,那张廷玉极有眼色,可他又不想割爱,便告诉乾隆这是一套的,并把荷包,香包的物件都拿出来让皇帝看。皇帝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