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名申时行。小孩在庵里不方便。志贞在申时行的襁褓里放进一封血书,和申贵升的遗物扇坠玉蜻蜓。让庵里做粗活的婆婆半夜时分,将申时行送到申家去。结果,在送孩子的途中,婆婆受了惊,竞把孩子扔在了山塘街桐桥头。结果被做豆腐的朱小溪捡到,并收养了。后来豆腐店烧了,朱小贵破产了。就将着孩子卖给了苏州的离任知府徐上珍。改名徐时行。这孩子读书很聪明,十六岁时乡试第一名,后来去北京殿试。出发前,徐上珍把血书和玉蜻蜓交给了他,并讲了他的身世。徐时行上京时特地去了法华庵,凭着血书和玉蜻蜓和母亲相认。这是许多江南戏曲中的‘庵堂认母‘。然后,他又北上,考上了状元。这就是的故事。”
    梅兰妮接着说,“徐时行回到东阳,请求入徐家的宗室,但徐家人讨论后,认为他是尼姑的私生子,不同意他的请求。他没办法,只好回到苏州,向申家提出认祖归宗。申家听说他是状元了,欣喜若狂,将他改名申时行。后来,他位极人臣,但他不忘养父母的恩情,特地为养父母请了皇上的赐封。后来,苏州评弹艺人将这故事编成了弹词。可是,苏州的申家不许他们唱。于是,评弹艺人就把申改成了金。继续演唱。这部评弹在苏州是家喻户晓。”
    齐逸说,“这是真的假的?”
    梅兰妮说,“我外祖父说,是真的。申时行生与1535年,他是1562年成状元。那时是明朝…”梅兰妮在想,明朝的哪个皇帝。
    楚濂说,“是嘉靖四十一年。”
    “对,就是这个时间,”梅兰妮说,“那年的状元叫徐时行。”
    齐逸问,“现在有弹词了吗?”
    梅朵想了想,摇头,“还没有,好象要到乾隆年间才出来。我喜欢蒋月泉和江文兰的版本。”
    “还有不同的版本?”楚濂问。
    梅朵答道,“评弹,有评论有弹唱,唱的部分是有固定脚本的,评论的部分可以借题发挥。听评弹听的就是一个‘糯‘和‘噱‘。”
    楚源问,“梅表姐,你也喜欢听评弹?你会不会唱?唱两句让我们听听。”
    梅朵想了想,唱道,“见他金琏绝笔几行字,笔笔如同刀刺心。
    你为我耽搁云房抛家室,你为我招来气恼病染身。
    我么心都乱,罪孽深,薄命人何以对郎君,休要为了贫尼再操心。
    但愿君家多保重,吉人天相早康宁。“
    梅兰妮说,“这是第三回。
    
    我是三月春风到法华,有缘相见你女娇娃。
    多蒙三太垂青眼,我们一见倾心开了并蒂花。
    实指望,你蓄养青丝发,脱去旧袈裟,我与你双双好转回家。
    哪知我,一病染身总难望好,到如今,好比油已尽,日已斜,谅来我命要赴黄沙,故而我么再三思量要离法华。““娘,你也会唱评弹啊?”齐逸问道。
    梅朵说,“梅家湾的人几乎都会唱。听我父亲说,在没有电视的日子里,评弹是大众娱乐。甚至在禁演旧戏的年代,几个人,把门一关,琵琶一弹,三弦一拨,就能凑出一套全本来。自娱自乐。”
    楚濂感叹道,“我们现在也是没有娱乐活动。大哥,钢琴修好了没有?”
    一直没有出声的秦炼回答,“哪有时间,先得把钢筋做出来。”
    梅兰妮听出他的声音里有些沉闷,便问,“碰上难题了?”
    秦炼答,“也不算什么,长的钢筋可以拉出来,但是,那肋筋需要螺旋的面,没有工具就很难弄。”
    梅兰妮想了想,“螺旋面,不用精确,用翻砂可以做,肋筋都不长。圆柱难做,就做方的,反正也没有定规。”
    秦炼想了想,眼睛开始发亮了。“这倒是个办法。”
    楚濂满脸佩服,“娘,想不到你也懂些行。”
    梅兰妮笑了,‘你娘我好坏也是机械系毕业。“边峰听了这话,嘿嘿的笑了起来。
    梅兰妮看了他一眼,“说说看,那个癞头阿三如今怎样了?”
    边峰答道,“这种无赖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我让我的‘小弟‘们看见他就给他下套。现在他看见我们都绕着走。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比得就是谁更光棍。”
    齐逸突然想起一事,问道,“娘,你今天拿了一大包碎料回家,不是想给我们拼衣服吧,那些也忒艳丽了。”
    梅兰妮说,“你不提我倒忘了。今天我和陈老板讲,因为要做大件头,所以,短期内不会拿作品去他那里了。他担心,长久没有了我的作品,会冷落。我说,要么不时的,我做些小件物品过来。他便送了我这一大包边角料。来苏州这些日子,我观察了男的腰上东西是很闹忙的,零零种种的挂了好些东西。只是各种颜色都有,并不配套,看上去很杂乱。我想做一套服饰挂件,荷包,香包,火镰包,扇袋,眼镜袋,表袋,烟壶袋等。物件小,上面的绣花就不要很繁琐。弄个知了,蟋蟀阿,再配上几朵花草。就行了,保管是又风趣又雅致。”
    边峰问,“为什么知了和蟋蟀配在一起?”
    齐逸说,“这才叫‘知趣‘。北方人管蟋蟀叫蛐蛐。”
    边峰嘿嘿地笑了,“真想得出。”
    梅兰妮对梅朵说,“你收的干薰衣草怕是要奉献出一些。”
    梅朵说,“没问题,今年安托尼走了,乔制保管着干薰衣草,向他再要些没问题。”
    次日的早上,王张氏来上工的时候,带来了做好的拖鞋。由于拖鞋的底较薄,所以扎起来快。梅兰妮检查了质量,觉得做得不错,毕竟是第一次做拖鞋,一点小次就忽视了。按照上次的工价付了钱。
    王张氏见厨房里放着肉骨头,盆里泡着半张海带。知道梅兰妮要煲骨头汤了。
    这个年头。海带是属于进口食品,比较贵的。苏州和日本一直有着贸易来往,当苏州商人去贩铜,贩漆盒的时候,也带来了海鲜。所以苏州有海鲜店专卖各种海鲜。海带是价廉的一种。店里也有鱼翅,鲍鱼卖。这些东西,梅兰妮不感兴趣。特别是鱼翅,本身没什么味道,要靠其它东西吊鲜,还麻烦的很,那有那么多时间去做。
    但苏州这个地区,人们喜欢竞奢华。吃鱼翅,海参成了时髦。更有一些富豪的家里,有那么一个,两个的小妾会做翅而闻名井市街坊。
    王张氏觉得梅兰妮有时很不会过日子。骨头汤是穷人常吃的食物。因为,这年头的肉要二十文一斤,猪骨只要八文一斤。但是海带要三十文一斤。比肉都贵。这样多不合算呀。
    可是,梅兰妮觉得和她没法说清楚,儿童需要补钙,碘,硒等元素。冬天,多吃猪骨海带罗卜汤是最好了。再说,一斤干海带是很多的,一个冬天都不一定吃的完。
    王张氏有时也会婉转的提点梅兰妮。她讲,用猪油拌饭给小孩吃是很好的,小孩子吃得香,还省了菜钱,也有荤油在饭里。
    梅兰妮听了可不敢恭为。这么不健康的吃法。她把这个建议当笑话讲给华家的孩子听。不料,他们七嘴八舌的表示猪油拌饭的确很好吃,特别是用新米煮的饭。梅兰妮提起胆固醇。他们集体表示鄙视,这年头心血管病是名副其实的富贵病。一顿两顿的哪里会长什么胆固醇。
    梅兰妮到底没有拗过他们,用新米煮了饭,用猪油加酱油拌着吃。看着他们吃得香香的,梅兰妮彻底搞不懂了。至于吗?哪天不是有荤有蔬的。
    046 牌位
    更新时间2013…11…25 7:39:46  字数:3232
    梅兰妮现在用的是中国农历。所以她的日子里没了星期几,没了公休日,没了十一,十二月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冬月,腊月。
    那些中国的节气却很显眼了。在现代,虽然也有节气,除了种田人外,就没什么人注意。在使用农历的日子里,梅兰妮不得不承认,这农历就是候着中国的气候编排的。你看,才到‘小寒‘,就来了一次寒流。早上起床时都让人犹豫了。可是边峰真不马虎,还是把大家赶起来早锻炼了。连梅兰妮也不例外。
    早上五点左右的天色还没亮。空气中的清咧,让人打寒颤。但是,随着他们打了两套太极拳后,人活泛了,热气也冒了出来。
    梅兰妮去烧早饭了,其他人还在继续锻炼。
    大概是在六点钟左右,梅兰妮招呼大家吃早饭。早饭其实很简单,就是豆浆和豆沙包。热腾腾的食品下肚后,人更加暖和了。
    这时的天色已经微亮了,东方已是绯红了。梅兰妮照例拿着菜篮子去早市了。
    苏州是富庶的,苏州人是勤劳的。这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