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逸恭敬两手一抱,“你以后就是我们的二哥了。二哥!小弟这厢有礼了。”
    边峰满脸含笑地,“好说,好说,二哥我初来咋到,以后还要各位兄弟姐妹,父老乡亲多多关照。”
    梅兰妮是很现实的,“照理说,你现在应该和我们在一起,只是,船上突然多了一个人,船家肯定要怀疑的。”
    边峰收起了玩笑,“我想好了,到了苏州,下了船后,我和你们会合,一起去客栈。”
    大家点头,认为这个主意不错。
    梅兰妮关照道,“你在岸上找个隐蔽处先呆着,等会子,我让你大哥把晚饭送来。明天就要到苏州了。剩下的时间你自己当心。按正常的路线,我们是到阊门。下了船,我们会在岸上等你。”
    边峰说,“娘,别担心,我会准时和你们会合的。”
    商量好后,梅兰妮等回到了船上,晚饭时,瞒着船家,让秦炼悄悄地送里一碗饭菜,一套新衣裤,一双草鞋和一串铜钱给边峰。钱是让他以防万一。
    齐逸悄悄的把这消息告诉了楚氏兄弟,他们听了也是非常兴奋。一晚上,几个人兴奋的小声交谈。
    秦炼补充说,“边峰是杭州人。父亲是远洋轮的船长,他在江苏地区服役。已经十多年了。”
    梅朵很高兴,“难怪他的口音带些杭州味。”
    这一夜,大家有了新话题,猜测,边峰在哪里过夜,明天,怎样追上船。等等。
    第二日的清早,梅兰妮多买了一些烧饼,包了几个烧饼和一竹筒冷开水,让秦炼给边峰送去。
    想来这浒墅关里苏州不过十二公里,半天怎么也能到了。梅兰妮他们有些期待和兴奋了。
    024 惊艳了
    更新时间2013…11…3 1:14:16  字数:3063
    从浒墅关到苏州,十几里路,可是梅兰妮他们的船整整走了一天。
    这一天真让他们开了眼。过去只在历史教科书上,读到运河的繁忙,等他们看到运河时,只是旅游的项目了,他们的运河谈不上什么繁忙,为了搞旅游,有些运河段挂上红灯笼,弄了些新式古典建筑,看上去不象是运河,倒象是秦淮河。
    眼前的这条运河,那就象是个苦力,负重缓缓而行。
    这段运河并不宽,可是船来船往的拥挤不堪,他们的船和其他船只,简直就是擦边而行,远远的听到了锣声,他们还要赶紧的找河边空处停下,等那敲锣的大船过后,方才能行。即使梅兰妮这个历史小白,看那大船的架式,也知道那是艘官船。看见有漕帮记号的船,他们的船也得让,这样停停行行,到了中午时分,方才到了枫桥。中国语文教科书上,都选有著名的。齐逸他们把小脑袋伸出,看那枫桥的景色。
    其实,枫桥并不在运河上,而在运河的支流上,这大名鼎鼎的枫桥并不起眼,只是一座江南普通的月牙形单孔石拱桥。跨径约10米。开始时,枫桥叫作封桥,因为漕运时,这桥要封起,保证漕运。
    自从,唐朝诗人张继那首‘枫桥夜泊‘后,此桥名声大起,封桥也从此更名枫桥。加上离枫桥百步之遥的寒山寺,更使此地成为了名胜古迹。
    清朝的时候,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粮食市场,井市上有句话“枫桥塘上听米价”。枫桥市肆已闻名遐迩,苏州才子唐伯虎有诗云:“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灯火迷烟雾。”
    梅兰妮他们是见过现代繁华的人,可是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他们对古代的繁华,只局限于电视剧里的描述。身临其境,方知,电视剧里的显示,不及现实的百分之一。光是运河这段,就比清明上河图都繁忙数十倍。
    梅兰妮尽管是历史小白,但对苏州的历史掌故和风土人情,是相当了解的。梅兰妮就是半个苏州人,她小时候几乎节假日都在苏州度过。梅家的习俗有梅母定的,自然是照苏州的来。梅兰妮随着船行,把沿途风光一一,指给他们看,那里是虎丘,这边是寒山寺。天平山在那个方向。阊门外的山塘街,上塘街,金桥路这一带全是商业中心。
    梅兰妮对他们轻声说自己的打算,“听说苏州城里的房价很高,如果,苏州城内的房子不好找,我们就在城外找地安家,也一样。”
    梅朵说,“最好是那种带小院的,房前屋后可以种瓜种菜,袁婆说,这样可以省很多钱,我觉的她讲得极有道理。”
    楚源看着两岸繁华,店肆林立,“只怕是,独立房都很难得,别说什么独立小院了。”
    齐逸点头,“就是,就是,看这架式,就是上海的古代版,此地寸土寸金,能有我等的立足之处吗?”
    梅兰妮说,“这是商业区,自然难以插足。苏州城外大的很,靠木渎那边,也有落乡的地方。”
    齐逸说,“还是要优先考虑出门方便,这年头交通工具太差,今后出入是件大事,如果日后我们要靠缂丝,刺绣为生,那更要买丝买线,卖作品。如果真的落乡了。倒是不方便了。”
    秦炼表态,“我觉的齐逸说的对。再说,乡下的人对来来往往的人的来历喜欢刨根问底,难以藏身。城里人与人之间要淡漠得多。”
    楚濂说,“大哥说的对,中隐隐与市嘛。”
    梅朵低声笑道,“把我们讲得好像是聊斋里的狐狸家族似地,还需隐市隐朝的。”
    齐逸反驳道,“在别人眼里我们只怕比那狐族还妖魔鬼怪。”
    梅兰妮低声斥道,“越说越不像样。当心给人听去。”
    梅朵和齐逸一齐伸了伸舌头。
    梅兰妮一见他们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心里忖道,是不是,成年人居住在孩童身型里,也会做出许多儿童状?
    看着这许多的船只来来往往,梅兰妮心里暗暗担心,不知边峰能不能找到他们。
    到了傍晚,船到了苏州,停靠在阊门外,梅兰妮和张二嫂清算了船资,归齐了行李,托儿带女的上了岸。
    回头看去,已有人在和张二哥定船。可见这段的运河生意十分的好。
    梅兰妮正踌躇,不知边峰如何与他们会合,只见船上下来了一个汉子,穿着青色纺绸长衫,手里拿着一个包袱,细细的辫子盘在头上,身高约有一米七五左右,按现代标准属于中等个,古代的标准,算是高个吧,人显消瘦,面带病容,肤色偏黑。梅兰妮他们知道这就是同船的邻居常二爷了。梅兰妮选择无视,毕竟她的寡妇身份能让她不和外男交接的。
    可是,常二爷却站定在几尺外,定定的看着梅兰妮。
    梅兰妮被他看的有些不自在。别过脸。用眼睛看着齐逸,象是在问,这难道也是你论文中的人物之一?
    齐逸怂怂肩,摊摊手,表示不知道。
    梅兰妮转过头,盯了常二一眼。
    常二方才惊醒了般,恭恭敬敬地道,“梅娘子,船上多有得罪,请梅娘子见谅。”
    这时梅兰妮不得不回答了,“船上的争吵,我也急躁了,还请常二爷不要同妇人一般见识。”
    “哪里的话,我的命都是梅娘子所救,梅娘子的恩德,我铭记在心。”
    “常二爷言差了,这一路尽心尽力照顾你的是张二哥夫妇。我实在没做什么,不敢居功。常二爷,你不必在意,你身体不好,请先行吧。”
    “敢问梅娘子,你们有了去处吗?”
    梅兰妮犹豫了一下,“还没有。”
    “我大哥在离这里不远处,开了一家客栈,不如,你们和我一同去他那里落脚,总好过,你拖儿带女四处乱投。”
    梅兰妮踌躇不定,只觉的衣角被人拉了一下,她低头向后一看,边峰隐在秦炼和她的背后,做了个OK的手势,只见边峰已剃了个和秦炼一样的头,穿着一样款式的衣服,看上去就是他们的兄弟,梅兰妮心里一松,但还是用眼还是朝停船处瞄了过去,见那张二嫂夫妇正忙着安置新客,并没注意他们。
    梅兰妮说,“我这许多儿女,怕是要给常大爷添麻烦了。”
    常二痛快的回答,“他本就是开客栈的,招待四方来客,这只是顺水人情罢了。”
    梅朵笑着小声道,“又有一个志愿兵前来报道。”
    沿着河岸,走了没多远,常二带着他们转进了一条巷子,走过几个门面,便到了常记客栈。
    常大见到常二,自然非常高兴,从柜台后面迎了出来,可看到后面跟随的梅兰妮一家人,脸上却有些疑惑。
    常二便向他说了,他在常州生病,梅兰妮同意他搭船回苏州,并在他病重,医生不肯用药之际,如何用蚂蝗救了他。把梅兰妮说的大恩大德的。随后,让常大给梅兰妮安排一个小院住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