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这个园子还可以有的赚。"齐逸说。
    "那是自然,连里那些私家花园都可以赚几百两银子一年,何况是开放的园子了。"梅朵道。
    几个人谈谈说说,一个造园方案就完成了。有园子,总得有个好名子吧。
    "咱们的园子叫什么?"梅兰妮问。
    齐逸沉吟着。
    梅朵说,"遗迹圆?"
    "不如叫'残园'。也不要有大门,从客栈过去,就一残缺石门框架就成。"齐逸说。
    就这样,这个日后有名的残园被策划出来。
    投资上海的计划又要往后推,梅兰妮有点闷闷。
    齐逸抱了抱梅兰妮的双肩,在她耳旁说,"娘,你放心,大哥早有准备,今年他又派船去了日本,赚了钱,接下来就在上海那里买地建厂。"十三岁的少年,因为营养好,长的和梅兰妮差不多高了,知道要安慰安慰当娘的。
    买地的事情交给金掌柜出面办理。也许事先有了准备,所以这事进行的很顺利。买下了包括野潭子的一部分大约一千六百亩的面积地方。京畿的地价贵,这荒地也要十二两一亩。花了一万九千二百两银,另外还要加上打点县吏的费用。
    梅兰妮奇怪的问常婶,"都说京都寸土寸金,怎么离京城如此近的地方会有这么大的一片野地?"常婶说,"听老辈人说,这里曾经是一片寺庙,其中又以石佛寺最著名,香火最旺。早在顺治年,旗人入京后,就把京城里的百姓赶出了城。那叫一个惨,这附近的农田都被旗人圈了去,百姓没了生计,只得在这附近草草搭了个窝棚藏身,一冬下来,饿死冻死不知其数。还多亏这些寺庙舍粥相济,大家才勉强度日。后来到了康熙年间,说这里闹太平教,惹怒了朝廷,派兵来剿杀。这一片几乎没留下什么活口。还烧了寺庙和民居,那火烧了几天几夜!早些年,这里遍地白骨,还能听到怨鬼的哭声,谁还敢来!"梅兰妮等人听了心下恻然。
    梅兰妮在现代时,对于清朝的理解是来自于那些电视剧,漂亮的演员,华丽的背景,时髦的服饰,和那些格格阿哥们的情仇爱恨。谁想到,来到这个王朝,到处都是血流漂杵。满人在这片土地上的所做所为,就和当年日本在东三省一样!说什么民族文化的融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没见清朝被推翻,他们就和日本人勾结建立了满州国!
    地方买下了,梅兰妮等人在常保的陪同下逛了野潭子的周边。那地方已是灌木杂乱,野草横生,在野草中还能看见不少遗留的旧物,乌鸦被打扰了,飞起,呱呱的叫着,让人感到一股凄凉。在野草的深处,他们发现了一尊大石佛,几乎完好的坐在莲花座上,旁边还有几尊立着的的石菩萨。看来这里过去的确是石佛寺。
    饭桌上,齐逸把常婶的话转述给了叶,屈二人听。那两人亲身经历过官兵的镇压,所以很有感触。
    齐逸又讲了要建园子的事,他说,"咱家的园子就以这些遗迹为主,你们帮着把它们考证出来,比如石佛寺建于什么时候,毁于什么时候。石佛来自何方。到时候,咱们在这些遗迹旁立石板刻字一一说明。"叶惟世和屈仪奉满口答应了。
    保留遗迹,就是保留历史和见证。尽管后世有些人想美化英国法国侵入中国的事实,一座残缺的圆明园就能让那些人口里的'好意'破产。在徳国柏林最繁华的大街上,一直保留着二战轰炸过的废墟,就是要让子孙后代知道战争的残酷性。
    185 客栈扩建
    客栈的扩建工程当然不只是造园子。造园子只是其中一个很花钱的部分。
    最重要的是要扩修从进士村到朝阳门这一公里长的路。这路原本就有,只是常年没有保养,有些坑哇,大车走起来很颠簸。而且,这路两边没有树木。在古代也许是为了防御的需要,因为谁也不会为攻城的那一方准备制造攻城武器的资源。
    修路架桥原本是善事,可是在天子脚下做这事就有些忌讳。
    要有一个妥当的理由。华家因为家中出了五个进士,为了感谢神灵的佑护,做些公众事业,这还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他们已经修了从通州到进士村的一部分路。通州到北京的交通是很繁忙的,虽然,这时候的通惠河还在使用,但是,这条河窄,漕运又繁忙,所以民间的运输还是走陆路的多。华家修好的那段路,行人觉的方便,京里也没人说什么。所以,这次他们要以客栈为中心,两头修路。正逢灾年,有流民过来,劳动力不缺。
    这年大旱,直到六月才下的雨,秋收是没有了指望。秋种要到中秋节之后。这两个月,就有不少农人出来打短工。华家的各客栈都招工修路,造厕所,建休息凉亭。在路边挖种树坑。
    工钱有两种形式支付,一种是付现金,另一种是付粮食。粮价以市场价的半价算。此时京畿地区的粮价已经是一石白米二两八钱银子。所以,绝大多数的农民工都选择要粮食,一个劳动力干一月能得到二石不到的粗粮,家里省点吃就能熬上三,四个月。所以,华家的各客栈都有许多人来要求工作。
    各客栈的账房都忙碌起来,需要人手。
    和娘名正言顺的到客栈账房相帮算算写写。她去工作,自然要派一个丫环跟去服务。开始时是文碧和书香轮流去,可是,两三天后,和娘指明要三妮去。
    "我?"三妮有些忐忑。
    梅朵也警惕的看着和娘。
    和娘笑着对梅兰妮说,"婶娘,你不知,那两丫头不认字,老把做好的帐乱放。没的让人心烦。"梅兰妮转头问三妮,"要不你去试试?"常婶向三妮使了一个眼色。
    三妮对和娘福了一下,"三妮愿意跟着大少奶奶学习。"头一天,三妮还有些不适应。可是,她勤快,会看眼风手式,很快工作就顺手了。除了倒水添茶磨墨等,还会帮着抄抄写写,整理归放。和娘对她很满意。
    梅兰妮用这事教育那两丫头,"看见了吧?人有了本事哪都行,别整天琢磨那些不靠谱的事情,人到头来还是要靠自己。你们也趁现在还年轻,好好为自己规划规划吧。"客栈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商业那部分。华家已经买下了客栈旁边的宅基地,准备建造一些店铺,或者出租,或者自家用。
    而齐逸还提议,在客栈里面再建一个图书室,也不用太多的书,多放些与考试有关的参考书,凭着住宿牌可以去那里读书或借书。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纳了。
    华家的北京客栈主要是接待两种人,一种是运输队,那些就杂乱些,货物,车马等,都要有院子安放。占地也大些。再一种就是赶考的学子。前者是华家客栈的主要客源,而后者对华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他们是华氏用来保护自己的舆论工具。
    所以,这次客栈的扩建工程中,要建造两幢为考生住的楼房。房间设计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参考了后世的标准客房,两张单人床,放些桌椅板凳,当然不会少了衣服架和脸盆架,每间房里都有大壁橱。
    新奇的是,每层都建一个水房和厕所。用的是抽水马桶。和自来水。就是考虑到水塔的高度,才把每层房的高度限制到了两米。从井里压水,以他们目前的水平,最多也就是压到了五,六米。另外,房间都安装玻璃窗,这样光线好,便于读书。
    这些天,梅兰妮他们每日和能海金掌柜商谈客栈的扩建计划。金掌柜还要做会议筹备。
    梅兰妮虽然已经和华家北方企业的各层领导碰过面了。但是,一个企业要有凝聚力,除了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还要有相应的福利措施。这两者结合才是企业的管理。
    所以,华家的人早就根据后世的管理制度和眼下的现实做了一定的修改。能海早就和梅兰妮商量了,要举行一次北方高级管理人员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不多,除了华家的人,就是能海,再加上金掌柜和康掌柜,前者是天津,北京地区的大掌柜。后者是西北地区的大掌柜。另外由边峰提议,邀请范大娘也来参加会议。这个提议当然也被接受。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这个商务会议定在了七月初的一个休沐日召开,那是为了方便叶,屈二人参加会议。
    有人的地方就有宗派,华氏企业里也不例外。华氏企业是借南方洪门的力量起家,所以,在华家的家里,叶,屈二人对于南方的洪门人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北方大都是新发展的人才,但是,能海是很愿意看见有南方的力量加在其中。
    范大娘是在女儿十三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