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逸说,“请先生捡拿手的说个段子给我们听。”
    燕云山在来之前,就听说过华家的情况,想这位少爷也是那五进士之一了。在看华家主母亲自出面,身边也没什么丫头,妈妈之类的排场。心里知道江雨楼介绍的不虚,心里对他们也有了好感。
    也不多客气,就讲了一段武松。
    这时的说书,都用的是扬州官话,苏州人爱听风月故事,所以水浒这样豪情的故事没什么人场。
    燕云山的声音略带沙声,人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说书的时候,眼波流动,嘴角俏丽。故事描写细微,又裁截干净,并不拖踏。
    讲到武松过景阳岗前,来到酒店,当时酒店没有生意,店家在伏案磕睡。武松进门大叫一声,“有人吗?”那空瓮空缸都翁翁做响。
    齐逸大叫一声,“好!这可是柳敬亭的风格了,想不到还能听到真版。”
    燕云山收住话头,问道,“原来小哥也知道我祖师的名号?”
    柳敬亭是明末人,他一个说书人,在国家危机时也参加抗击清兵,国家沦亡后,他隐居山林。这人的事迹在很多的笔记,和戏曲中都要记载。里就安排了他这个角色作为见证人收尾的。
    齐逸说,“柳敬亭先生,天下义士也。他说书独步天下,而国家危难时,不辞辛劳挺身而出。此人,我所敬也。”
    梅兰妮用眼角描着齐逸,心里不明白,这家伙别被谁穿了吧,怎么‘之乎者也‘起来。
    燕云山起身,要对齐逸行大礼,“哥儿,乃知音人也。”
    齐逸赶紧上前扶住,“先生不必多礼。江湖浩荡,相识在心。”
    燕云山坐下了,“是燕某俗相了。”
    齐逸说,“恐怕先生的,爱听的人不多吧?”
    燕云山“唉”了一声,“可我不爱讲风月故事。”
    齐逸道,“不讲风月,讲三国如何?”
    燕云山说,“三国虽然有本子,但是我,读书少,不会裁剪。”
    齐逸便说了一段齐版的三国给他听。齐逸的故事说的也好,人家到底是当老师出身。燕云山和江雨楼全都听住了。
    “哥儿到底是读书人,果然裁减得当。好,好!”燕云山说。
    “如果,先生觉的合适,我写本子与你如何?”
    “那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我平日里也忙,所以,写本子要简单些,用的字要简化,而且用硬笔横写来,这样一来,先生你读本子开始时会有些困难,但是,可以问我娘,她全能看懂。”
    “哦,原来,夫人也识字。”燕云山说。
    齐逸心想,我娘她就识这些个缺胳膊断腿的字。
    江雨楼一旁描补,“夫人不识字,如何能教出一门五进士来。”
    梅兰妮赶紧谦虚,“哪里,哪里,只是粗通文墨而已。”
    几个人讲起收入问题。这时候的艺人们是没有固定收入的,全靠人打赏。
    梅兰妮说,“这一开始,我给你们一人三两银一个月,等生意固定了,我再按上坐率给你们加如何?”
    三两银子对他们来讲真还是不算少了。他们跑码头,一天才不过十几个铜板,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
    梅兰妮说,“住呢,你们就住我这里,江先生夫妇可以住到茶楼后院的小楼上,吃饭也和茶楼,或这里的人一起吃。如果,你们以后不想在这里说唱了,也可以离开。我们不签卖身契。”
    燕云山和江雨楼认真看那写好的合同书,还真没什么不妥。这些条件比起别处来,真是优惠了,而且还很尊重他们,没有买断他们几年几月。他们大有碰上了伯乐的感觉,自然不会有异议。
    梅兰妮说,“如果,你们同意,就在合同书上签名,盖章,按手印都可以。”
    听了梅兰妮这样说,那两人从怀里取出小章来,郑重的印上了。
    从此,江雨楼和燕云山就在华家茶观安顿了下来,江雨楼夫妇搬去了茶楼后面的小楼上住。燕云山就留在了华家宅院里。
    三月初,华家的停云阁开张了。于立清自然组织了华家的商业客户们过来捧场。
    停云阁上午有评弹,下午有说书,所以,客人虽然不是满座,但也能占上六成的坐。
    江雨楼夫妇空余时间都加紧排演新的评弹。
    燕云山住熟了,和老乐,林永青都能说到一块去,经常几个人弄了点豆腐干子,咸菜卤花生,茴香豆等小菜,一起喝个小酒,谈谈事体。日子过的颇舒心。
    燕云山一日有了些酒意,说道,“我,燕云山驻在了停云阁,也算是停对了地方。”
    老乐,和林永青都道,“岂止是这点,日后,你就知道了了,夫人比一般的男人都要光棍。那胆气,就不是个女人。”
    听得燕云山好奇的狠了,直催他们快快讲来。
    梅兰妮不知道背后被人说道着,她收到北京来的飞鸽,说是三月底,要下大定,希望梅兰妮能来北京一次。
    齐逸这时已经返回南方了。他讲好,写好了书搞就让人带回来。
    因为有自家的海船,来去方便,梅兰妮和于立清联系,说好了船期,带着礼品,就去了上海。从上海乘船北上。
    这是梅兰妮来到这里,第一次乘海船,那个摇晃,船一出吴淞口,她就大吐起来。
    华家的船仿照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外国商船,帆位可以调节,船速比一般的船要快很多。所以,走了十来天也到了天津。一踏上岸,梅兰妮的脚象似踩在了棉花上,头重脚轻的。
    167 成亲
    更新时间2014…3…29 3:00:33  字数:3199
    早有边峰在海河岸上接着梅兰妮。
    带她住进了华记的天津客栈。说起来,这还是梅兰妮第一次见自家的北方产业。
    华记天津客栈并不在天津市里,而在天津市西北郊的。北塘镇上。那里河流湖泊很多,因为,天津还没有开埠,所以并不繁华。
    华记天津客栈修建的很好,有通铺,有小院,还有货仓,牲畜院棚。虽然才具规模,但是安排的也很合理。
    他们在周边还买了六百亩土地,从南方运来了大批的农具,买了驴马牛骡,雇了工人作为农场来经营。请了北地的老农,早和梅朵商定了,来年的种植。和各类的经营。
    梅兰妮视察了天津的华家农场,见那地的水源丰富,水利设施在梅朵的指引下也做的不错。她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建议,只是建议早点把仓库建好。
    从天津到北京,这时有水路和陆路两种。乘船沿北运河到通州,再从通州到北京。
    陆路就是从天津到廊坊,再从廊坊到北京。
    梅兰妮乘船乘得心理障碍了,就说要走陆路。
    一早从天津出发,沿着大道乘车北上,大路倒也平坦,两边还种着小树,时间三月了,树都绿了,梅兰妮是树盲。
    边峰告诉她,那是杨树。
    这个时候的人还算朴实,并不会乱砍路旁的树,都知道那是给行人遮荫用的。有些人家,还会去种些树。一般来说,沿路种树都是善举。
    华家和晋商联合开发了这条路,路旁种上了树,华家北方生意的钱大都用在了这种地方。象这种修路种树的事情到是眼光长远的打算,梅兰妮当然是知道的。
    因为梅兰妮被海船晃怕了,所以骡车就以最低速度在跑。一般如果是轻便车驾的话,可以从天津到北京只用一天的时间。梅兰妮要视察自家的产业,所以沿途要停一下。
    到廊坊时,才只是中午时分。能海等在了那里。
    他还是和尚打扮。梅兰妮在三胞胎的教导下,知道从明亡之后,有些人对清政府采取不合作态度,就是用出家来表示。而且,在北京地区,很多皇族家里也供养出家人,所以,和尚打扮并不十分引人注目。能海已经是华家企业里的最高商业管理人之一了。可以说他是秦炼边峰的最强助手。他们一起策划了南方,北方,和江南的发展。
    能海也为秦炼兄弟的远大理想所折服。
    这时的廊坊只不过是个村子,华家在那里建了一个当时说来算大的客栈。周边还买下了二百亩土地。
    廊坊这时也有小河通过,但是,梅朵除了挖通了沟渠,还让人在地里打井。
    能海对于这点并不同意,觉得太多浪费了。
    但是,由于梅朵在农业方面,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也只能服从。梅朵还让人做水车能从井里汲水。
    梅兰妮当然知道水利对农业的重要性。齐逸告诉过梅兰妮乾隆八年时北京地区大旱,几乎颗粒无收。让华家人都早做准备。
    能海还是对梅兰妮说出了对梅朵的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