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桩事……”孟氏心下犯疑,她一个无色庵修行的居士,又哪会帮到素妍,倒是在救崔珊的事上确实帮了忙。

    素妍道:“三嫂放心,不会是坏事、不是为非作歹之事,亦定是三嫂能办到之事。”

    孟氏嗫嚅着,既然不是坏事,她亦不能拒绝,素妍帮她不小,就是素妍接回孟家兄弟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我应了!”

    素妍扭头对白芷道:“去寻韩媒婆,让她到天龙寺后山百姓庄说媒去。”

    白芷应声,到了外面,又吩咐了田荷去办,田荷最爱办外差,细细地讲了一遍,田荷亦听了个明白,领命离去。

    孟氏当即告辞,领了孟尚孝兄弟去小湾庄,又从二管家那儿领了一家四口的家奴。

    韩媒婆听说原是两家说过一回的,且古秀才也很满意,马不停蹄地去了百姓庄。

    古秀才散了学,又唤了相熟的邻家大婶,乘了韩媒婆备下的马车前往小湾庄相看。

    孟氏原想庄子上许差的东西多,到了东院才发现桌案、木床、褥子都是齐全的,就连用的、使的一早就备好了,又着了王府的一对老夫妻在此看守着。

    两座院子一般大小,有五间正房,正中是一间较大的堂屋,左右各两间;右边是三间厢房,可做下人房,左边是一间厨房,又一间库房、一间杂房。院子中央铺有一条青石路,一头连着堂屋,一头连着院门,门上挂着块牌子,上书“东院”。

    在东、西二院的后头,又有一排屋子,只得三间,却只两扇大门,门上挂着一块匾额“孟氏家祠”,房屋建得肃穆清幽。家祠两侧植了几棵松柏,像一面面绿色的旗帜。孟氏看着这院落,越发像一个家,那种无依之感,顿时有了着落。

    她得帮着他们兄弟打点好这里,祖父、父亲、先祖的灵位还得摆入家祠内,受子孙香火供奉。

    孟尚孝瞧得满心欢喜,下人房里亦备有床褥等物,屋里挂的帐子虽是七成新的,却是极好的布料。

    堂屋上摆了件香案,上面有挂着“礼仪持家”几个字,又有一幅不错的对联,画上乃是“福禄寿”三仙画作,这样的画在乡村小镇上很多,花是几纹钱就能买上一幅。充满着乡村庄户殷实人家的气息。

    堂屋正中又有一张大方桌,桌上摆了四张长条凳,这和大多数庄户人家一样。

    随孟尚孝来的一户人家姓桂,中年男子叫桂伯。其妻唤桂婶,两个儿子一个叫桂大柱,一个唤桂二柱。

    桂二柱来报:“爷,韩媒婆带古秀才到了,又有百姓庄一个姓黄的大婶过来了。”

    孟氏身边的嬷嬷去厢房唤了桂婶,“赶紧烧水沏茶。”

    堂屋里香案下有几个小抽,通常这样的人家都会把茶叶放在小抽里,另一个小抽用来搁香蜡、供品等物。

    嬷嬷试着打开,里面还真发现了茶叶,亦是乡野人家常吃的寻常茉莉花茶。

    黄大婶与古秀才一进来。东瞧西看,黄大婶忙道:“你家叶儿是个命好的,瞧瞧,这可是殷实的小户之家。”

    古秀才道:“先看看人再说!”

    进了堂屋,黄大婶东张西望。越瞧越夸,真是难得一见的好人家,怎的她女儿就没遇上,要是再晚几年,幸许就是她女儿的好亲事。

    孟氏迎了几人到堂上坐,奉了茶水,嬷嬷又令桂婶煮了鸡蛋。三位贵客一人两个,相亲成双才是吉兆,这是乡下人的规矩。

    尚孝知是相亲,这会子有些紧张,好歹模样倒也看得入眼。

    孟氏道:“我这个弟弟早年在西北从军,这原是祖上留下的。最近才重新买了回来。性子有些腼腆。”她冲尚孝使了个眼色。

    尚孝鼓足勇气,忙道:“古先生放心……”嘴唇发颤,太紧张了,没想回皇城没几日就要相亲娶妻,这在过往可是想也不敢想的。“要是你……把女儿许给我,我自会好好待她。她若给我们孟家生了儿子,我更会待她好……”

    古秀才见他口齿清楚,虽有些结巴,一看就是紧张之故,低应了一声,也不说话,在院子里转了一遍,望着东院。

    桂伯道:“我家爷还有个哥哥,是要留在城里的。东院便是给他留的,要是成了亲,爷和古姑娘住在西院。”

    西院也挺大,屋子也够大,难得还有一百多亩良田,这样的殷实人家在乡下可不多见。

    古秀才很是满意,当即与黄婆子一商量,就决定订下来了,要是再不订下,就要被别人抢走,这里有了好人家,只怕旁人定会寻声而来,到时候还不得把这里的门槛踏破。

    问了庄里的佃户,说是有个会算命的先生,当即便请了来给二人合了八字,孟氏回屋备了个庚帖。

    算命先生当即大夸出口,“天作之合”,说得古秀才满心欢喜,孟氏又拿了根银簪当作信物,这亲事就算订下了。当即又让算命先生选了个吉日,要赶在年前娶新人过门。

    孟氏留在小湾庄帮尚孝打理家里琐事,尚孝又到田间转了一遍,又知库里有今年新收的粮食,数了一数竟有不少袋,足够一家子吃用一年,心里越发欢喜。

    孟尚钧此刻有了家的感觉,尚孝呆乡下,他到皇城谋发展,怎么想都是最合适的。这里亦有他的一座院子,还有他的良田。既然尚孝做梦都想做个殷实富足的庄户人,就由得他去。

    *

    素妍听了白芷的回禀。孟尚孝和古叶儿的亲事甚是顺遂,吉日定在腊月初六。

    孟氏和小六前世早亡,但今生他们母子却能有惊无险,孟氏虽然还活着,在她离开江家去庵堂时,她的心许也死了吧。不,她的心死不了,她有小六,她还有孟氏兄弟二人需要看顾。一个人若是有了太多牵绊,就不会死,也不会心如死缟。

    素妍问:“虞盼儿的婆家祈家,好像还有位大姑姐。”958

 959 穷亲戚

 白芷认真回忆,她似记得虞盼儿嫁的是一户姓祈庄户人家,听说家徒四壁,很是贫困,虞老爷、大爷、二爷都不同意,她却认准了祈家非嫁不可。

    青嬷嬷接过话道,“那姑娘是个命苦的,好不容易寻了人嫁了,竟难产没了。祈老太太难过了好一阵子。听说虞大小姐有了身孕,这才好受了些。”

    各人有各人的命!

    祈栗姐姐的命运倒与前世一般无二。

    素妍想了一阵,“回头嬷嬷使韩媒婆去祈家老太太那儿问问,白芷和白菲无家人,能不能拜她做个义母。”

    祈栗将来是要做丞相的人,要是做了白芷的义兄,倒也不算辱没了白芷。

    白芷听到此,不由得轻呼一声“王妃”。

    素妍抬手,“我每走一步都是为了你和白菲好,白菲服侍我的时间最长,亦是个没娘家依靠的,若有个义母,也算有了娘家照应。”

    官宦人家的太太,谁愿意认丫头为义女的。

    祈老太太虽是乡下老妇,却心地善良,如果有韩媒婆从中说合,许是愿意的。她失了爱女,一定愿意帮衬一把。她无女,白芷和白菲亦无家人可以依靠,也算是给她们二人寻个娘家。

    青嬷嬷夜里反复思量素妍对白菲的安排,从来素妍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用意,虽然素妍说是为了给白菲、白芷一个娘家依靠,可她觉得这内里只怕还有更深的原由,到底是什么她又猜不出来。

    要寻义母,王府管事、庄头那么多,找谁都成,为何偏偏是祈家老太太?

    既然白菲要认祈家老太太为义母,自个儿为甚不能认了祈家老太太做义姐?

    那天,素妍将她和白菲唤到小书房,先是审视了她和白菲。然后语重心长地问:“让你们认祈老太太做义母,你们可愿意?”

    白菲半垂着头,有娘家总比没有的好,哪怕是一个穷娘家。那也是一个娘家,何况这是素妍的一片心意,全是为了她和白芷。“我就是一个丫头,人家……瞧得上么?”

    “祈家人重情重义,不是这种攀高踩低的人,只要你们真心待祈老太太好,拿她当亲生母亲一样,自会拿你当亲女儿。祈爷最是孝顺,见你们待他娘好,时间一长。就能拿你们当妹妹。盼儿小姐你们一早也是认识的,她也是个心善的。如今你们帮衬他们一些,将来,你们就能依仗他们。这人呀,谁靠谁。谁又帮了谁,又如何说得准呢?我是觉得祈爷书念得好,得中功名只是早晚的事儿,要真是中了,你们就有一个做官家老太太的义母,有一个做官的义兄……”

    素妍不想瞒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一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