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人手,崔幼伯又不惜钱财的放开了支持,河工们每天有鱼有肉、热汤热饭的可以饱食,虽是初冬时节,城外护城河里却热闹一片。
  除了扩宽、挖深护城河,崔幼伯又命匠人修缮城墙,还根据萧南的提醒,在几个城门楼上设置了炮台。
  虽然他不知道娘子所说的‘炮台’为何,但他深信自己的妻子,什么也没问,直接将萧南给的图纸交给泥瓦匠,让他们照着建。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粮仓的扩建,以及粮食的储备。
  崔幼伯甚至下令,今年减收一成的粮税,还叮嘱农民们,少缴的那部分粮食切莫卖掉,而要挖个地窖什么的好好储存起来。
  其次,是府兵的训练。
  除了按照常规从每一户抽取府兵,崔幼伯还将街上的闲人、游侠儿以及大牢里的犯人都组织起来,编入府兵,一起参加训练。
  府兵们第一日操练的时候,崔幼伯当众讲话,他很明白的告诉大家,尤其是那些‘非常规’府兵:只要大家刻苦操练、奋力杀敌、努力立功,过去的种种他都可以一笔勾掉。
  但谁若不服从命令、起了小心思,那就别怪他崔肃纯铁面无情。
  对此,众人毫不怀疑,那九颗高悬的人头就像是一个广告牌,非常醒目的提醒大家:新刺史不是个吃素的!
  在崔幼伯的一番努力下,整个鄯州都忙活起来,非常积极的备战。
  许是受崔幼伯影响,程宏还三不五时的写信给父亲,提醒他多做准备。
  时间很快就进入了十二月。
  这日,崔幼伯准备与程宏一起率府兵去其它两个县城攻城,以便验收成果,忽传来消息:阿史那贺鲁率大军犯唐,劫掠西州、庭州……
  ps:二更,谢谢zuoshi亲的小粉红,继续求订阅、求打赏~(≧▽≦)/~啦啦啦





☆、第301章 兵临城下(四)

  “阿叔,他、他真动了!”
  盘膝坐在崔幼伯的书房里,程宏的脸色微变,他倒不是没想到贺鲁真的会犯唐,也不是在担心身处西州的阿耶和一干兄弟会出事,他听到战报后的一个反应是,这崔幼伯成精了吧?
  竟事事都料得这般准确?
  程宏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崔幼伯曾不止一次的说,贺鲁会动,且快则一个月、慢则两个月。如今屈指一算,距离他说这话,正好过了一个月!
  而且更让他佩服的是,崔幼伯还在一个月前派了两拨人去西州、庭州打探消息。
  当时,程宏还觉得崔幼伯多此一举,西州由自己的阿耶,庭州也有阿耶的老属下,一旦真有战事,他们定会第一时间示警,向都护府求援,并尽快给京中报信。
  哪里用得着崔幼伯另外派人。
  但现在,程宏不得不佩服他的先见之明,贺鲁此番行动,早已准备多时,人马、粮草更是准备得非常充足,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赶至大唐的边境,然后分段袭扰。
  得到战报的安西都护府迅速出击,但对方太狡猾,哦不,是可耻,他们怎么能看人下菜碟?
  当他们面对大唐的正规军时,他们打游击战,不停的袭扰各处,然后分散都护府府兵的注意力,逐一击破;
  当他们对上两州治所所在地的县城时,便摆出一副集团军作战的架势,将两个县城团团围住,射手围了一圈,别说是快马,就是一只飞鸟也飞不出县城。
  且西突厥的攻势非常猛烈,县城周遭的所有驻军全都投入了战斗。就算程家人想送信。他都没有时间。
  因此,崔幼伯手上的这份消息并不是程处云发出来的,而是他派去西州的阿大发回来的。
  “他确实动了,还在攻打咱们的城池!”
  自己的预料统统化作事实,崔幼伯并没有丝毫的得意,他看着手上的战报,一股怒气在胸中翻涌。
  没错,他在生气,作为天朝的子民,他们是自豪且骄傲的。如今却被个归降的将领攻打自己的边境线,烧毁自己的城池,劫掠、屠杀自己的同胞。这、这让骄傲到骨子里的崔幼伯如何能忍受。
  他一拳捶在案几上,将两只茶盏震得叮当作响。
  认识崔幼伯也有两个月了,这还是程宏第一次看到他如此气愤的样子,不由得怔愣了片刻。
  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急急问道:“阿叔,接下来该怎么办?”
  理智回笼,程宏也惦记起西州的父亲和兄弟来,虽然他相信自家人的能力,可贺鲁来势汹汹,自家准备得再充足。战场上也难免出现意外。
  崔幼伯平复了下胸中的怒意,缓缓说道:“首先,自是给京中报信。贺鲁这般大张旗鼓的攻城,想来他已准备多时,且野心不小。单靠都护府的兵马,恐怕很难平叛。所以,需要朝廷派遣援兵。当然。具体怎么做,自有圣人与众位相公裁定。但咱们必须尽快把消息传出去。”
  程宏连连点头。试探行的问:“用鹞子?”
  崔幼伯勾了勾唇角,“嗯,另外还要派个机警的人走驿路,八百里加急的把消息送到兵部。”
  在这一点上,崔幼伯与萧南这对小夫妻想到了一起:鹞子虽好用,但并不是官方认定的通讯方式。
  如果他真的用雪娘子给皇宫送信,依着雪娘子的聪明,它定能找到皇城所在地。
  可到了之后呢,那里并没有人接收呀,总不能让雪娘子一路飞进立政殿吧。
  再说了,皇宫守卫森严,饶是雪娘子伶俐,也很难突破护卫们的集体射击。
  所以,雪娘子是给萧南送信的,崔幼伯了解自己的妻子,相信她得了自己的消息,定会想办法将此事汇报给圣人。
  时间紧急,崔幼伯想到便立时行动,当下抽出一张白纸,先给萧南写了信,让雪娘子立刻带走。
  望着雪娘子矫健的身影在天空中消失,崔幼伯脑中灵光一闪,唔,或许,他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那个想法透给皇帝。
  跽坐在书案后,崔幼伯凝神想了想,组织好措辞,然后抽过一份空白的折本,开始给皇帝写奏折。
  在信中,他先将西州、庭州两处的战况详细的描述一番,接着,他又非常婉转的将自己的小想法渗透给皇帝:建议皇帝建立密折专奏体系。
  崔幼伯以两州遭遇突袭的事件为例子,隐晦的阐明了逐级汇报的某些不足。
  比如说吧,城门口的戍卫发现西突厥的兵马,按照规定,他要先给自己的上峰回禀,这个上峰,极有可能只是个戍卫城门的小队长,该小队长听闻后,自是要马上去城门口查看,确定是贺鲁部犯唐、攻打自家的城池,这才会点燃烽火示警。
  与此同时,小队长还要回禀自己的上峰,也就是城门戍卫的大队长。
  大队长知道后,便会回禀自己的上峰,这个上峰可能是州衙的司兵。
  司兵汇报刺史,刺史再命人去都护府求援……
  一圈绕下来,等都护府的大都护知道有战事的时候,贺鲁这边已经打过护城河,准备攻城了。
  而再待都护府的兵马赶来救援的时候,县城的官员若是怂一点儿、护卫们若是有一丝的懈怠,那城池可能就破了。
  另外,都护府这边,也要跟兵部汇报,哪怕是八百里加急,待京城的兵部尚书知道了消息,估计也是十几天之后的事儿了。
  兵部尚书知道后,还要汇报给主管兵部的相公,然后相公再一番思量,最后才决定要不要告诉皇帝。
  可以说,事件发生后,皇帝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而且整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变数,倘或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消息最后都有可能传不到皇帝面前。
  故而,崔幼伯建议皇帝,可以建立一个密折专奏体系,皇帝可以授权他信得过的官员,准许他们越级回禀,以便遇到什么重大事务,皇帝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并尽快做出相应的处理。
  为了避免一人独权专行,扰乱官场的正常秩序,崔幼伯还建议,在一道或是一州可以多设几个有密折权的官员,且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更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这样一来,皇帝得到的消息,将是最真实的。
  至于密折如何操作、如何运送,请参看崔氏小夫妻的通信方氏。
  呃,好吧,后面一句话是作者加的,崔幼伯并没有这么说,他只是将自家用的带锁信筒的事儿透给了皇帝,并没有言及可以用鹞子送信。
  拜托,崔幼伯也不傻,鹞坊虽冠以萧氏的名头,事实上却是自家的买卖,就算所得的利润都归入了萧南的私库,但最后都会着落到他的孩子身上。
  所以,他可不想做有损鹞坊利益的蠢事。
  但他却忽略了一点,他不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