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闲暇之余。他也曾借了萧家祖先的手札、笔记和随笔来看,其中就有萧禹的一些读书心得。

    哦。不对,不能说是心得,更确切的说是‘吐槽’!

    萧老国公的毒舌功力,在这些吐槽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把崔幼伯看得大感畅快。

    不知不觉间,他也学了几分。

    今日对上吴御史,崔幼伯第一次亮出他的毒舌,目前来看,效果极好,硬是把一个靠嘴皮子吃饭的御史,挤兑得昏头转脑、摇摇欲坠!

    不过,人家吴御史也不是废柴,张口结舌的楞了一会儿,立刻回过神来,打消跟崔幼伯斗嘴的心思,继续把重点拉回案子上。

    至于崔某按在他头上的诸如长舌蠢妇、有头无脑的痴汉等等之类的辱骂,他先暗暗记在心里,等最后跟崔幼伯算总账。

    深深吸了口气,吴御史不再纠结韦季有没有渎职、更没有影射东宫有没有包庇下属,而是直接就案件本身发问。

    当然,在开口前,他还是故作鄙夷的轻嗤道:“好个伶牙俐齿的黄口小儿,朝堂之上如此放肆……老夫好性儿,不与你计较,咱们还是说说京兆府的案子吧。”

    崔幼伯挑挑眉,表情有些欠扁,仿佛在说‘你丫是不愿计较呀,还是不敢计较’。

    在场的不能说都是人精吧,也没几个真傻的,看到崔幼伯的表情,纷纷低头哧哧轻笑。

    “……”吴御史又被气了个趔趄,他干脆转开头,不去看崔幼伯那张俊逸却极欠扁的脸,沉声道:“两日前,一耿姓男子去京兆鸣冤……”

    没有崔幼伯那张脸在他面前晃荡,吴御史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思路也愈加清晰,将耿子西告状的始末讲了个清清楚楚。

    让不知道的人听了,还以为吴御史才是那苦主呢。

    “……然崔氏势大,耿某不敢贸然上门,更有甚者,连原本的姓氏都不敢示人,最后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不想祖先一生心血所打拼的产业被恶人所占,这才冒死告状……”

    说着,吴御史满脸同情,还煞有介事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结果呢,状子递上去了,京兆却迟迟不肯拿人,那边的郡主娘子,更是肆无忌惮的举办宴集庆贺生辰,广邀宾客……可怜那耿某,明明是荣寿堂的真正传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恶人占着他的产业,挥霍着他祖先创下的基业。”

    一听到吴御史提到‘庆生’两字,皇帝的眼皮跳了跳,他不动声色的问向崔幼伯:“你怎么说?”

    崔幼伯揖手行礼,答道:“吴御史这话实没道理,耿子西告状。与我娘子的生辰宴有何干系。难道你不知道我娘子提前半个月就给京中亲眷好友送了请帖?”

    旋即,崔幼伯似是想到了什么,长长的‘哦’了一声,道:“是了,那日宴集的时候,并未邀请吴御史,所以你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

    但你也不能因此就心生怨恨,胡乱攀扯我娘子呀。我娘子不过是深闺妇人,恪守规矩、贤良淑德,她的为人品性。满京城的人都交口称赞。即便有人诬告与我,你只管与我说便是,为何要牵扯我娘子?!”

    是呀。这年头不管妹纸多么彪悍,但还是男权社会,女子在宗法习俗上是没有独立性的。出嫁前,有父兄,出嫁后。有丈夫……这也就是所谓的‘三从’,这个‘从’不仅是听从、顺从,还有在宗法上的从属关系。

    举个例子说罢,女子犯了什么过错,买单的是她的父兄、丈夫。而丈夫、父兄犯了错,她们虽会跟着受连累。却不会被指责,因为当家做主的永远不是女人。

    而刚才吴御史很显然就扩大了打击面,不但怒斥崔幼伯。还隐隐的捎带上了人家的老婆,这就有些过了。

    是以,哪怕崔幼伯很不客气的抽了回来,众人也不会怪他没气量、没规矩——靠,老婆都被人嘲讽了。他若是还站着装斯文,简直就不是男人呀!

    跽坐在宰相席位上的萧禹很满意。抿着胡子连连点头,不错,果有老夫的几分神韵。

    吴御史自觉失言,忙欠了欠身,道:“我绝无针对襄城郡主的意思,还请崔郎勿怪!”

    这时,皇帝听得有些烦了,这都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呀,一老一小两个六品小官儿当着百官的面斗嘴,如此儿戏、如此胡闹,再这么任他们闹下去,他的朝会岂不变成菜市场了?

    用力拍了下面前的几案,皇帝沉声道:“好了,闲话少说。崔幼伯,对于耿某的指控,你可有什么辩解?”

    还不等崔幼伯回话,萧禹不干了,他举起手上的笏板,申请发言。

    皇帝横了他一眼,心说话,这老汉又想说什么怪话?

    他可没忘了这个老亲家是怎样的狂傲,当着他的面儿就敢跟大臣掐架、骂阵,生生把朝会弄成了演百戏的花园子。每每都把皇帝气得够呛,可皇帝又不能把他怎样,除了申斥就是降职。

    可问题是,萧禹刚刚从外面回来呀,如果再因为什么降了他的职,啧啧,他家女婿都要有意见了。

    无奈的叹了口气,皇帝点了下头,准许了萧禹的申请。

    萧禹直起身子,不客气的指出皇帝的错误:“圣人,这里是朝会,不是大理寺、京兆府,圣人亦不是大理寺卿、执京兆,如果事事都要您亲力亲为,还要臣等做什么?”

    唔,这话倒也有理,皇帝缓缓点头,很满意萧禹没有说怪话。

    萧禹见皇帝点头,气势更足,“执京兆既已接了状子,且已定好审理的日子,那就让先让京兆去审嘛,如果审理得不公,或是有什么问题,御史再弹劾也不迟。现在人还没死呢就先哭上了,吴御史,你是不是也太心急了?!”

    皇帝的脸瞬间垮下来,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最不乐意听到的一个词儿便是‘死’,萧禹又不是不知道,竟然还当着他的面提——这老汉,还是一点儿都讨人喜欢!

    不讨人喜欢的不止一个,就见崔幼伯躬身行礼,从袖袋里掏出个折子,朗声道:“臣也有一本启奏陛下……”

    弹劾这种工作,不光御史能干,皇帝的机要秘书中书舍人也能干!

    PS:二更,马上启程了,某萨要去围观大神,亲们祝我围观成功哈!


☆、第190章 崔大的手段(三)

  中书舍人是一个弹性很大的职务,官方的说法是为皇帝草拟诏书,负责中书省的一些文书工作,也可以称之为“打杂”。
  但事实,凡举有关皇帝的事情,他们都能搀和一脚。
  虽然崔幼伯童鞋是太子为自己准备的储备人才,平日里这厮在中书省也是个布景板似的存在,但这都不能否认他现在的官职——中书舍人,当今圣人的机要秘书。
  而像弹劾人这种事儿,由中书舍人来做,也不算是捞过界,因为崔幼伯弹劾的人,正与是某件皇帝关心的事儿——‘大考’有关。
  前文咱说过了,所谓大考是朝廷每隔几年对治下百官的考核,更多的是郡守、刺史一级的,如果能顺利通过‘大考’,且入了圣人的眼,恭喜你,你擢升有望。
  但如果被发现了什么劣迹,或是人长得不咋地、字也不咋地,那就不好意思了,你有可能被降级,甚至被赶回家吃自己哦,亲!
  负责‘大考’的一般是吏部,但中书省也有监察的职责。
  比如中书舍人,他就可以代表皇帝去吏部问询‘大考’情况,或者了解某一官员的考绩。
  崔幼伯童鞋,这次就非常尽职,也不等圣人派遣,他便积极的去吏部问询,且还很是‘随意’的抽查了几位前来参加‘大考’的官员。
  好巧不巧(某萨吐槽:你确定你不是故意的?)的,崔幼伯还真的查出了问题。在他抽查的三位刺史中,有一位姓袁的刺史,吏部给的考绩是‘上下’。
  唐时考核官员主要是采用‘二十七最’的法子,既按照不同部门的职责,给旗下的官员评定。比如说吧,吏部主要是负责官员的铨选、任命、考核等事宜。那么针对吏部官员的考核,其考核内容就是该官员铨选的时候是否认真、考核的时候是否公正等方面。
  而考核的成绩则分为九档,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基于人无完人的道理,也基于国人善‘谦虚’的美德。吏部评定等级的时候,极少打出‘上上’的分数,能得个‘上中’已经非常不易。这样的官员。绝对是能臣干吏,且品德素养好得一塌糊涂。
  真正优秀的官员,也就能得个‘上下’的考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