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敬彻底呆住了。自己回京后的首次筹谋,竟这样提前夭折了?!
  不过,那时李敬并没有想到此事是崔幼伯的手笔,他虽与这位‘玉郎’相交不久,但还是颇了解他的脾性的。再加上。李敬身边还有个白氏,崔幼伯有什么小毛病,他知道得一清二楚。
  似崔幼伯这样‘单蠢’的世家子,哪里会有这样的心计和城府,他这般做,想来是身边幕僚出的主意吧。
  但此刻。面对面的与崔幼伯对视,李敬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他忍不住喟叹:几年不见。崔幼伯竟有这样大的改变?变得这般城府、这般深沉?
  忽然间,李敬心底升起警觉,他在重新定义崔幼伯的时候,也暗暗决定,下次动手前。他定要把功课做全了再着手。
  而他首先要做的功课,便是全面、彻底的调查一下崔幼伯近两年来的言行举动。然后从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进而更加准确的了解对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李敬觉得,他既然能顺利回京,这表明老天都在帮自己,他没道理放过那些错待自己的人。
  李敬不知道,面前的崔幼伯也抱有同样的想法。两个原该是朋友的人,如今却站着皇城城门前,满面微笑的对峙着,四周围观的人都能闻到很浓的火药味儿。
  魏王看得尤其欢乐,还没回来前,他就听留在京里的幕僚提起过崔幼伯。说他年纪轻轻却极为能干,帮太子办成了好几件差事。
  基于他与太子对立的事实,所有太子得用的人,都是魏王厌恶、且针对的对象。
  随着崔幼伯越来越受太子的重视,魏王对他的厌恶值也直线上升。
  当初李敬走关系来到他跟前时,魏王对这个据说是族亲的人并不怎么看重,尤其这人过去曾跟吴王、高阳等人皆有密切联系,偏这些人都是失败者,这让魏王觉得有些晦气。
  另外,李敬有这般复杂的背景,还会让人觉得他很不安分、很不可靠。
  但李敬无意间提及他与崔幼伯夫妇的矛盾时,魏王来了精神,亲自召见了他,命他将那事仔细的说了一遍。
  当魏王听说李敬‘拐’走了崔幼伯的美妾时,他更是忍不住的拍着隐囊大笑——好、好个崔舍人,竟然也有这般吃瘪、丢脸的时候。
  有了这个小插曲,魏王看李敬就觉得顺眼多了,袖子一挥,把李敬纳入了自己门下。
  他希望李敬能在崔幼伯身上撕开一道口子,进而影响东宫,当然,若是能顺利拿下崔氏,折断太子的一股助力,那就更好了。
  魏王并不知道,他这边欢乐的幻想太子被自己整治的美好画面,而另一边,人家太子已经亲自上阵,给他出色的嫡长子说了门‘好’亲事。
  太子做媒,而且还是给魏王的儿子做媒,绝对是劲爆的大新闻。
  就是皇后听了,也不由得愣神:咦,大郎这是怎么了?!
  PS:嘿嘿,话说今天‘弃妇’要上主站的热点推了哦,某萨好激动,没说的,加更呀!这是第一更,还请亲们多多支持哈!



☆、第178章 王家来人

  惊诧过后,皇后便沉下了脸:难道大郎真的要与四郎计较?所以才想插手阿欣的婚事?
  世间还有什么能比姻亲更牢固的关系?
  皇后原就极聪明,再加上她活了两辈子,在人间游荡多年,岂能猜不到大郎给阿欣说媒的真正原因?!
  她的两个儿子真的要站到敌对面了吗?
  皇后的心里涌上莫名的悲哀,看向太子的目光也充满失望。
  太子见状,愈发肯定了崔幼伯的推测,他仿佛没看到母亲指责的眼神,笑着说道:“是呀,阿欣是我的侄儿,他的婚事我也该尽些心的。”
  皇后的表情彻底冷了下来,淡淡的问:“哦?这话也对,大郎愿意为弟弟和侄儿帮忙,的确难得。本宫很是欣慰呀!”
  最后一句话,皇后几乎是一字一顿的吐了出来,暗示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
  但,太子还是一副没听懂的样子,他从袖袋里掏出一个手风琴样的折子,双手捧给皇后,道:“阿娘,这是儿甄选的两个人选,请您过目!”
  这孩子!
  掩在袖子里的手指动了动,皇后好想抽人!
  没好气的接过折子,双手一抖,将折子彻底打开,皇后一看上面写的姓氏和家族背景、以及姻亲关系,就愣住了。
  她抬起头看了看太子,又低下头细细的看了一遍,没错,两位小娘子的姓氏、家族等资料,她都没有看错。
  那……她误会她的大郎了?!
  太子一直关注着皇后的表情,见她露出这般神情,心中更加得意,并且确信,此事已经成了一大半。
  皇后缓缓合上折子,沉声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太子妃的意思?”
  她为何这般问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名册上的两个人选皆是东宫的姻亲:一个是太子妃的嫡亲侄女,一个是长孙良媛的侄女儿,而长孙良媛则是皇后的堂侄女。
  太子憨憨一笑,看着很是敦厚,“是儿的意思,苏氏也同意。”
  皇后直直的看着太子,良久,她才幽幽的叹道:“我儿有心了!”
  说罢,把名册留了下来。又问了问太子妃的情况,这才让太子离去。
  太子恭敬的退了出去,回到东宫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嘿嘿的笑了起来。
  这两个人皆是按照崔幼伯建议的要求选出来的,崔幼伯列出来的要求很简单:第一,出身名门;第二,与东宫有姻亲;第三。家中无甚得力长辈。
  苏氏和长孙氏都非常附和这三点要求,太子给李欣说一门这样的亲事,就是魏王自己也不敢说太子有私心、故意借李欣的婚事算计他们。
  但事实上呢,太子还真是在算计魏王一家子。
  他选出来的两位小娘子,若单从书面上登记的条件来看,皆是极好的人选。
  但实际上呢。苏氏的父亲早逝,如今苏家当家的是太子妃的二兄,也就是苏氏的叔叔。李欣若娶了苏氏,他绝对得不到苏家的任何助力。
  而长孙氏的父亲虽还在,但资质平平,靠着皇后堂亲的关系当了个勋职,也就是身份上好看些。没有任何实权。
  可以说,苏氏和长孙氏都是花瓶。好看、精致,却不实用。
  另外,崔幼伯建议太子选这样的人,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安抚皇后。
  魏王与太子相争,皇后纠结、担心,两人都是她的骨肉,伤了哪一边,她都会痛彻心扉。
  有心化解吧,却又为时已晚,魏王身边聚集了那么多的朝臣,背后还有几个世家鼎力支持,就算魏王想撤退,那些人也不会答应。
  左思右想之下,皇后终于有了法子,那就是继续扶持太子上位,然后再想办法保住魏王一家。
  如何保住魏王不被太子清算?最好的法子就是联姻。
  唯有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东宫与魏王府的牵扯越来越复杂,将来魏王一家子才会越安全。
  但,这样的话,皇后却不好明说,这些日子,她正想着怎么借李欣的婚事,加深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呢,她也想了几个人选,但都不如太子报上来的这两位更合适。
  尤其是长孙氏,一边连着长孙家,一边连着东宫,她的姑姑长孙良媛还是东宫为数不多育有皇孙的女人。
  李欣若是有这样的娘子,日后即便太子翻脸,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皇后拿着折子,越想越满意,最后直接去寻皇帝。
  皇帝上了年纪,愈发念旧,体现在男女之事上,则是他愈发亲近那些潜邸时就跟随他的女人们。
  比如杨妃。
  今日皇帝又召杨妃来说话,两人坐在廊庑下,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岁月,一边悠闲的吃茶。
  说着说着,杨妃不知不觉间就把话题引到了另一个姓杨的妃子身上。
  说起来那位杨姓妃子的品级极高,虽不受皇帝宠爱,但皇后对她却极好,亲自给她请封贵妃。
  只不过,皇后对杨贵妃好,对她名义上唯一的后人却并不好,太过严苛,很不符合皇后一贯的行事作风。
  这也是杨妃提及杨贵妃的原因之一。
  “……转眼间,贵妃也去了五年了,回想当年,妾身刚进秦王府的时候,贵妃是怎样的风华绝代?”
  杨妃坐在皇帝身边的矮榻上,用一种怀念的口吻说着:“贵妃待人也和气、对妾身也极好……呵呵,这么好的一个女子,难怪皇后殿下也看重她呢。”
  对于已逝的杨贵妃,皇帝的印象并不深刻,他唯一能想起来的就是杨贵妃那苍白的面容和孱弱的身体。
  但是,这会儿听杨妃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