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边,武氏带着呼啦啦一群奴婢去了隔壁的荣康堂。
  
  荣康堂名义上是崔泽、崔润、崔鸿三兄弟的房产,但实际上,自从崔鸿被老夫人派到洛阳后,崔家便默认了洛阳荣康堂归崔润所有。
  
  本来老夫人更属意崔仲伯来洛阳当族长,但小卢氏不同意。
  
  她觉得老夫人太偏心大房、二房,瞧瞧吧,一个是相公,一个京兆,连二房的嫡长子,老夫人都给安排了个族长。
  
  只有他们三房,崔鸿是个不管事儿的,仕途更没有什么前途。四郎是前头娘子生的,虽做了官,但小卢氏觉得自己沾不上光,他们三房唯一受老夫人重用的,还是崔五那个婢生子。
  
  小卢氏不干了,她虽不聪明,但也明白,一旦分了家,以他们三房目前的状况,将来肯定过得最落魄。
  
  于是,小卢氏又拿着当年被老夫人、大夫人强迫打胎的事儿相要挟,要求更换族长的人选——自家郎君仕途无望,好歹也要捞个族长当当。再说了,崔仲伯善谱系,她家郎君更擅长,哪有越过叔父,让个年轻的小辈当族长的道理?!
  
  老夫人原不想理睬小卢氏,那年她为了三房的安定,确实曾强行给小卢氏灌了落子汤,逼着小卢氏打了胎,但那也是小卢氏自找的,自己半分私心都没有,即使重来一遍,她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但小卢氏提到崔鸿、及三房的未来问题,却引起了老夫人的深思。
  
  是呀,相较于崔泽、崔润,崔鸿确实弱了些,如果再由他这般清雅自在下去,整个三房用不了多少年就要没落,这与她发展整个崔氏的计划相悖。
  
  征询了崔鸿的意见后,老夫人更换了族长人选,改派崔鸿来洛阳。
  
  而崔雅伯夫妇,作为前来侍奉崔鸿的人,也就理所当然的进驻荣康堂除中轴线主院外最大的院落——杏院。
  
  看着比翠竹院大近两倍的杏园,武氏愈加肯定她的决定。当初她极力劝说郎君前来洛阳,在某种意义上便是主动放弃了京城产业的继承权。
  
  武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相信,他们一家在洛阳也能过得很好。
  
  崔幼伯问完了话,将崔雅伯送出荣寿堂后,便来到了正院。
  
  一进门,便被萧南拉去了寝室。
  
  “娘子,怎么了?”崔幼伯见萧南脸色不对劲,担忧的问道。
  
  萧南摇摇头,紧紧握着手里的钥匙,激动的对崔幼伯说:“郎君,你、你可知阿婆给咱们留了什么吗?太珍贵了,我、我真是没想到,阿婆竟将这些全都留给了我们……”
  
  PS:二更,继续求小粉红,求订阅,求推荐!




☆、第130章 珍贵的遗产(二)

  萧南越说越激动,她实在没想到老夫人竟留给他们这样一份黪贵的遗产。
  
  说实话,老夫人临终的时候对她说在洛阳祖宅给她们留了东西,她当时并没有在意,以为是老夫人几十年来积攒的一些金银玉器、古玩字画什么的,了不起再加上一些古籍。
  
  是以,抵达洛阳后,萧南也没急着去查看‘遗产,,反而是裘妈妈,见萧南忙完了,悄悄将她叫到一边,万分慎重的把一串铜钥匙交给了她,提醒她老夫人还有东西留给他们夫妻呢。
  
  萧南看众人都忙着搬家、整理东西,两个孩子也兴致勃勃的在一边玩七巧板,而崔幼伯还在中庭谈事儿,想着自己也闲着,便接了钥匙,让裘妈妈引路,一起来到了正院后侧几间不起眼的屋子前。
  
  在裘妈妈的解说下,萧南从一串钥匙里找出屋门的钥匙,打开,见里面空荡荡的,只摆放了几件杂物,且看上面的灰尘,估计好些年没人进来过了。
  
  进了屋子,裘妈妈谨慎的将屋门关上,然后又领着萧南来到屋子的里间,里间南窗下是一个土炕,北面靠墙处则放了一个百宝阁,百宝阁是壶门洞形状的,高度刚好顶到屋顶,上面的小方格里零星放着几件白瓷、青瓷等名贵瓷器。
  
  裘妈妈熟门熟路的引着萧南来到百宝阁前,伸手摸向一个牙白釉双龙耳瓶,轻轻转动瓶身,只听得咔嚓一声,似是触动了什么机关。
  
  裘妈妈忙往后退了两步,只见那百宝阁像一扇被推开的门,缓缓向外打开,露出一个六尺高、三尺宽的门洞。
  
  接着,裘妈妈又在百宝阁的某个小方格里取出一个青瓷莲花吊灯,这个吊灯与后世的吊灯不同,而是用绳子将青瓷油灯系起来然后用一根杆子挑着,方便人行走的时候使用。
  
  这个青瓷莲花吊灯的构造很简单,莲花形状的浅口盘里放着一截粗粗的蜡烛,裘妈妈捻了捻烛心的棉线然后用发烛(古代版的火柴)将蜡烛点燃。
  
  提起‘吊灯,,裘妈妈恭敬的对萧南道:“娘子,请随老奴来。”
  
  说着,裘妈妈提着‘吊灯,慢慢进了那门洞。
  
  从进来那刻起到现在,萧南对于看到的一切并不感到诧异,将财物藏在地库里,设置个简单的机关这在富贵人家很常见。京城荣寿堂的地下便开凿了好几处地库,有放粮食的,有放金银珠宝的。
  
  这会儿在洛阳又看到了地库,萧南觉得很正常。
  
  没有说什么,萧南跟着裘妈妈缓步进了门洞,就着烛光,她清晰的看到门洞后由上而下有十几级的阶梯。
  
  裘妈妈并没有急着下台阶,而是在墙上摸索了一会儿找到了一个凸起,用力扭了下,又是一声清脆的咔嚓声接着那扇壶门洞形状的百宝阁又关上了。
  
  四下里顿时暗了下来,只有吊灯里的一团微弱烛光。
  
  虽然萧南没发问,但裘妈妈还是提高吊灯,清楚的照了照那凸起,解释道:“娘子,这是设在地库里的机关,这个机关和外头的一样,都是往右转动开启,往左转动关闭。”
  
  萧南轻声嗯了一声,表示自己明白了。
  
  裘妈妈这才提着吊灯侧着身子,尽量让烛光照在萧南的面前,边走还边说:“老奴也只跟着老夫人进来几次,具体机关的位置,还是老夫人临去前告知老奴的……”
  
  萧南对此并不感兴趣,裘妈妈絮叨了什么她只嗯一声作回应。此刻,她好奇的是,这个地库,竟不是完全封闭的。
  
  因为,按照常理,一个封闭且多年未曾开启的地库,刚打开的时候,定会有一股怪味儿,即便刚才裘妈妈点灯的时候,稍稍通了会儿风,但地库里的味道不会这么快散干净。
  
  但是,她进了地库后,居然闻不到一丝怪味儿,四周的空气也很清爽,这只能说明,地库有通风口,且不止一个。
  
  发现了这一点,让萧南开始有些好奇了,老夫人到底藏了些什么珍宝在地库,竟然还细心的保持地库的通风、干爽?!
  
  正想着,十几级台阶已经走完,裘妈妈停住脚步,彻底闪开身子,让萧南看清面前的东西。
  
  萧南就着烛光仔细看去,只见偌大的地库里,竟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的书架,因为蜡烛的光线有限,萧南只能看清身前七八排,再往后就是黑漆漆一片。让她无法确定这里到底有多少书架。
  
  但饶是如此,萧南还是有种置身图书馆的错觉。
  
  书籍?
  
  老夫人所说的‘好东西,就是这些书籍?
  
  萧南快走几步来到最外侧的书架前,仔细看着上面摆放的一捆捆竹简。没错,就是竹简,而且看颜色,以及编绳磨损的程度,这卷竹简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这、这是古籍?
  
  萧南些激动了,双手微微颤抖的捧起一卷,解开捆绳,轻轻展开怕弄断了那已经有些破损的编绳儿。古朴的竹片上用刀刻着一行行的字,萧南仔细辨认了一番,发现这竟是先秦时使用的籀文,也就是大篆。
  
  这是不是说明,竹简上的文章是先秦时的着作?!
  
  天呀,这、这可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宝贝呀,萧南虽不认得这些字具体是什么,但她很确定这卷竹简的价值。
  
  轻轻的合上竹简,又把它小心的放回原处,萧南难掩惊喜的继续查看着其它书架上放着的书册。
  
  越看萧南越惊喜,除了成卷的竹简,帛书,还有单片的牍···…而内容则涉及百家诸子的着作、《易》《书》《诗》等五经,还有什么《孙子兵法》《六韬》等兵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