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顺便将那古籍带回去瞧瞧。”
  大公主说得云淡风轻,但这话听在萧南耳朵里却似惊涛骇浪——果然,这世上的人就没有几个简单的。
  大公主却似没看到萧南骤变的脸色,继续半低着头轻声道:“其实阿娘那儿还好说,宫中的几位贵妃和亲王妃也不知从哪儿听到了消息,说我这里有一套上好的养生秘法……你瞧着吧,只要我怀孕的消息传出去后,那些人还不定怎么折腾呢。”
  “阿娘……”
  萧南担心的抓住大公主的手,直直的迎向她的双眸,认真的说道:“阿娘,古籍什么的都可以给她们,但、但是那个葫芦绝对不能——”
  这才是大公主再度怀孕的真正原因,山泉水修复人体机能的神效,萧南上辈子就知道了。否则,她也不会费尽心机的弄出两个‘仙葫’,又寻了个所谓的神仙福地……这般辛苦,为的就是帮阿耶和阿娘调理身子罢了。
  额,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两位至亲的身子确实调理得不错,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喜事了。
  万幸的是,萧南当时多弄了个神仙福地,正好为‘仙葫’做一下挡箭牌。萧南相信,有那些神奇的蔬菜水果挡在前头,宫里的贵人们应该不会怀疑到大公主和驸马随身携带的葫芦上。
  大公主见女儿满眼担心的样子,不由得心里一暖,她知道,女儿这是在关心她们,不过,这丫头也太小瞧人了,她想到的事儿,她们这做父母的酒想不到?
  唇边的笑纹加深,大公主点头道:“知道,你放心吧,这些我和你阿耶都省得。”
  事关重大,萧南哪里会这么轻易放下心来。
  想了想,萧南猛地记起出门前老夫人说的几句闲话,忽而提高嗓音,郑重的对大公主说:“还有一件事,女儿为请示阿娘便自作主张……当日我怀了灵犀后,曾去法门寺上香,那时想着阿娘一直想要个小郎君,便擅自替您许下愿望,说倘或您能有喜,我情愿免除自己名下的三百封户的赋税杂役。另外,为了表示诚心,我、我还代阿娘许愿,只要您顺利怀了子嗣,您名下的三千封户也将免租税一年。”
  大公主怔住了,暂时忘了逗弄趴伏在自己身边的小丫头,定定的看着心爱的女儿。
  萧南回视她的注视,继续道:“托阿娘的福,女儿的封户有三百上升到现在的八百,阿娘也如女儿所愿的怀了孩子,女儿决定免除名下所有封户一年的租税。”
  萧南是郡主的品级,是可以食实封的,也就是有八百户的汤沐邑。
  插一句,这里所说的汤沐邑,并不是说在萧南封得郡县里抽调三百户的租税作为食邑,而是指朝廷圈定的专门的封户,被圈定为封户的农家,每年将租调的钱粮、布帛等物,直接上供给萧南这位郡主。
  这个租调额度,是由朝廷规定的,不过也具有弹性。
  如果遇到个不怎么贪心的封主,封户们只需依照朝廷规定的数目上缴即可。倘或遇到的是位心贪手黑的封主,那么封户们就惨了,被敲骨吸髓也不是不可能滴。
  当然,如果遇到封主有喜事,或者心情不错,还极有可能免除封户的租税。
  大公主眨了眨眼睛,极力压下眼底的暖意,心里则感慨的叹息着:唉,她的乔木真的长大了,也知道为父母解忧了……被女儿回护的感觉,真好!
  点点头,大公主带着点儿鼻音说:“好,吾儿既然在佛前许了愿,那咱们就要还愿。这样吧,待会儿我就命人传话给‘邑司’公主府专门负责管理田庄、食邑的机构,让他们免了那三千封户的租调。”
  萧南见大公主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紧绷的心弦松了一根,想到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她又附到大公主的耳边,小声说:“阿娘,还有大兄。”
  大公主一愣,萧博?他又怎么了?
  不过很快的,大公主便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她眉头微蹙,并没有立刻表态。
  说实话,在自己没有怀孕前,大公主确实把萧博这个庶长子当儿子养,对他们一家也都不错。
  但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母亲。
  试问世上哪个女人不想把世上最好、最珍贵的东西留给自己的亲生孩子?
  而在萧氏族谱上,萧博是大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他日宋国公的爵位和食邑,以及萧家的家主之位,都将由萧博继承。
  可那是过去呀,当时大公主没有亲生子。
  如今不同了,大公主怀了身孕,有一半的几率会产下男丁,待日后儿子长大了,却没有爵位可承袭,这……
  萧南看出了大公主的犹豫,忙低声劝道:“阿娘,阿弟有您和阿耶庇护,又有我这个阿姊在,他的爵位和前程都少不了。可一旦因为这个使得家庭不和,阿翁那里就会不乐意,阿耶心里也难免有芥蒂。”
  萧博对大公主而言,是个无血缘关系的庶子,大公主把萧家的爵位和产业从萧博手里拿过来交给亲生儿子,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可萧博更是萧氏子呀,对萧镜、萧禹来说,是自家的血脉,家里的产业是交给他,还是交给未出生的那个小家伙,在血缘上都是一样的。
  但是,在感情天平上,萧博毕竟在两位长辈面前承欢已久,又是个懂事有才华的好儿孙,萧禹父子并不想看到他从云端跌入低谷,最后落得个凄惨下场。
  人都是同情弱者的,相信外人也会觉得,大公主肚子里的这个娃儿,左右有个公主阿娘做靠山,即使不继承萧家的爵位,日后也不会过得太差,何苦去抢大兄的前程?!
  大公主也是个极聪颖的人,只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将种种可能想了个透。
  她长长舒了口气,笑道:“呵呵,阿娘只顾着高兴了,竟忘了这事儿,我说今儿看你大嫂的神色总不对劲呢。好吧,咱也不稀罕这国公的爵位,让就让了吧!”


☆、第163章 谁也不简单(三)

  夕阳斜坠。
  在暖暖的橘黄色的余晖中,雄伟高大的皇城楼上,闪现出一个身着甲胄的兵士的剪影。只见他站立在一面大鼓跟前,凝神定气,缓缓举起鼓槌,用力挥下——
  “咚、咚咚、咚咚咚……”
  浑厚而悠远的暮鼓准时响起,宣告一日的正式结束。
  尚书省的都堂里,随着夕阳的缓缓西下,堂内的光线也愈来愈暗。
  负责巡场的小吏抬着摆满蜡烛条案,步履轻盈的从廊庑下,一直往正堂前行。
  他们每路过一张书案,便会放下三条蜡烛。
  当然,也有许多举子自己带了蜡烛进场,此刻也早就燃了起来。
  崔幼伯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皮,抬头看了看天色,见时辰已经不早,自己的考题尚有小部分没答完,只好也放下毛笔,从考箱里取出蜡烛,用火石点燃,插在紫铜双层蜡台上。
  隔壁的韦源,眼角的余光瞥到四周烛光摇曳,也停住手,深深舒了口气,用力甩了甩发酸的手腕,从考篮里翻出一条蜡烛和一个烛台。
  擦亮火石的那一刹,韦源忍不住在心底暗骂,奶奶的,这是谁出的考题呀,竟然这么多,岂不是摆明要把人‘考’死。
  说起来帖经的考题并不难,而让韦源气愤的是,考题的数量多了些,简直就是累死人不偿命呀。
  而且,答题的时候。不仅要找出这道题目的出处,准确填写所空经文,还要检查是否有避讳的地方。这个避讳,既包括国君名讳的避讳,还有自家亲长的避讳。
  坑爹的是,当今圣人李二陛下的名字简直太大众了,且又是官场常用字眼儿。一不小心就会犯了忌讳。
  幸而圣人圣明,为了令臣民方便,特发出赦令。规定避君上讳的时候,须是‘世’‘民’两字连起来用的时候才需要避讳,若是分开用。则不必避讳。
  话是这么说,可实际上,大家该避讳的时候还是会避讳,不然这‘户部’也就不用改名字了。(户部原名民部)
  避君讳重要,避亲长讳同样重要。
  前几年贡举的时候,就曾经发生过因考题重了某举子的亲长名讳,该考生不得不掩卷告罪,提前离席的故事。
  为了尊重亲长的名讳,直接放弃事关前途命运的考试,这在现代人看来很是不值得。
  但在那个为了家族、个人的名声。可以欣然赴死的年代,这就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了。
  在当下这个年代,名声只要有丁点儿瑕疵,世人的吐沫星子就能淹死人,更不用说什么仕途、前程了。
  所以。答题的时候,举子们须得分外仔细,一字一句都要仔细斟酌。
  这也就直接导致,第一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