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玉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也很难说,如果他们横下了心……”
  李益笑道:“比辈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屈能伸,见软的欺,见狠的躲,所以才能发财。如果他们有五分气性,就证明他们的良心未死,倒也好了。”
  “难道说衙吏司隶中就没有正人了!”
  “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步之内,必有芳草,那一个行业中都有好人,只是好人都像允明那样,发不了财,积不下钱而已。”
  “你准备做怎样的官?”
  李益叹了口气道:“你算把我问住,那是个很难答覆的问题,做官不外三途,做清官,做好官,做大官,以我的条件,只能取乎中,做个好官罢了。”
  霍小玉睁大了眼睛道:“这是怎么说?从来没有人把官这样子分的!”
  李益一笑道:“要做清官,必须一清如水,如果我像郭家兄弟一般,有世爵可荫,有万贯的家财可继,当然可以做清官。可是我并没有,虽是一榜进士及第,仍须由低层慢慢晋升,如果我立意做个清官,也许可以造福一乡一地,却很难再往上爬了。因此我只有往好官上为之,不在老百姓的身上搜刮,也不像允明那样固执守正不阿,既为老百姓打算,也不刻薄自己,如是而已。”
  “那你所说的做大官呢?”
  “这就要昧着良心地刮,八分媚上司,两分肥自己,看准门路而私其所好,自可青云直上。”
  霍小玉道:“十郎!你说得太偏激了。”
  李益苦笑道:“也许是如此,但是看看目前长安的情形,却也不能说我的话没道理。”
  霍小玉笑道:“照你这么说,大官中就没有清官了?”
  李益道:“我没有这么说,许多世爵子第而荫显职,他们不乏钱用,就可以做清官,那不是士人之途,留给我的只有好官与大官两种。”
  霍小玉道:“这我不承认,本朝许多名臣,都是布衣出身,他们不是一样封侯拜相!”
  李益笑道:“布衣未必就是贫士,贵至相阁者,也不是完全一清如水,以我大伯而言,他一任丞相,告老返里时,所携不下数十万金,如果以他的俸禄而言,就是束紧腰带,全家不吃饭,也积不下这么多的钱,可是他的清名却为朝野所共称,这其中自有奥妙。”
  霍小玉道:“这些钱从那儿来的呢?”
  李益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伤廉而已。”
  “怎么是个不伤廉呢?”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的是门下的奉敬,有的是部属的奉敬,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就能明白了;比如说有一个缺,有甲乙二人,才能相似有待取决,甲送了人情而乙没有送,那么派了甲,就是不伤廉,如果甲的才能不如乙则收了甲的礼,仍然派乙,仍然是不伤廉。”
  霍小玉道:“要依我的话,应该是才能相同的话,选乙而不择甲,贿赂而求,其品自分。”
  李益一笑道:“这样一来,你就会犯了我大伯同样的毛病,他本来也是以此来分清浊的,别人知道他这个脾气后,甲冒乙之名,送了一份厚礼给他,结果他就派了甲,事后知道了,啼笑皆非,才变得圆通一点,与其孤介而为小人所赚,倒不如圆通而求事之所宜了。”
  霍小玉叹道:“真想不到官场中还有这么多的曲折!”
  李益道:“是的,圣人立教时以清正廉明为选牧之不,在那个时候是行得通的,因为那时的国土小,诸侯分立,大小计及千国万邦,一举一动,国人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现在却不同,天下一统,朝廷有四海而抚亿兆之民,用人唯才,不能纯以品德为绳,如果每个人都像允明那样固执,不见得就能把国家治理好。”
  霍小玉摇摇头道:“我实在不懂,你也别跟我谈那些道理了,今天还在那儿耽了这么久?”
  “到东宫太子府去了一趟。”
  霍小玉睁大了眼睛,李益含笑把今夜的情形说了一遍,霍小玉摇头道:“十郎,你这就不对了,好端端的出这个主意干吗?你也不是要靠这个邀宠呀!”
  李益道:“当时我是一时高兴,但看到太子那种惊喜之态度,我很后悔,所以我把侍读之议力拒了。”
  “可是太子还是会召你去的,长此以往,为人参奏一本,说你导储君狎游,那可太不上算了。”
  李益笑道:“我真要借此而显,自然会把各方面都敷衍得很好,可是我却不想用这途径求达。”
  “是呀!我是知道你为人的,才替你担心,换了别人,一定巴不得有这个机会呢,可是以后太子来召,你又不能推辞,那又该怎么好呢?”
  “没什么,我已经托了郭威,叫他及早设法,帮我找个外缺放出去,越远越好!”
  霍小玉一怔道:“那又为什么呢?”
  “让太子知道,我今天那样做非为邀宠。”
  霍小玉叹了口气:“早知如此,你去年就出去了,何必又苦等这一年呢?”
  李益道:“这不同,去年出去,我只是默默无闻的一个穷进士,不知道要到那一天才能爬到个像样的位子,今年我出去,已经留在帝心了,随便找个地方,待上两三年,等新君登位,我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征召回京,那时候的李十郎就是长安新贵了。”
  “你这么有把握?”
  “当然了!圣上的圣躬一直不宁,就是不出什么事,也必然会逊位而禅,做太上皇以静养天年目前只是让太子熟知一下政事而已。”
  “一定会调你回来吗?”
  “不会有问题的,新君最倚重的就是郭家兄弟跟秦朗,而这三个人,都是我的知己,何况今宵一会,我在新君的心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说圣上也有诏命,要好好补报我一下在剪除鱼朝恩一事中的功劳,因此这一点是绝不会有疑问的。”
  “那么我们要打点着准备离开了?”
  “是的!我已经请郭威明天就去找殷天宫关说,不必等秋后吏选总叙,那里有缺,即时就放!我想三四天内就会有回音,因为这次问题比较简单,我不挑职事,不挑地方,反正是个权宜之计,没什么好磨蹭的。”
  “这不是太突然了吗?一点准备都没有。”
  “有什么要准备的!困上铺盖行李,说走就走,因为照眼前的情势,是越快离家越好。”
  霍小玉轻叹道:“说得倒简单,举家远迁,总不能拔腿就走!亲朋那儿,总要去辞行的。”
  李益苦笑道:“小玉!你别想得太多了。我祗是出去转一转,并不是去赴远任,因为我最后的目的还是在长安,我是文官,兵镇节度使无份,要想发展,只有做京官,这仄!卒就职的原因不足为外人道,放的也不会是个好缺,没什么值得告诉人的,说得不好听一点,我是去避祸,拿到任令文牒,最好是悄悄地上路,谁都不通知!也许很多人还以为我在走霉运,避之唯恐不及,你还指望他们在十里长亭,列队设宴相送不成!”
  霍小玉叹了口气道:“十郎,我并不是爱慕荣利,但是我总觉得这种离开的方式,对你太过于委屈了。”
  李益微笑道:“不错!假如我真是如此凄凉地就道,那的确是太委屈了,可是我展望于未来,而且是不久的未来,等我应召回京时,你看看那些人吧,十里长亭外,搭棚子相迎的盛况可以想见的,那才真是扬眉吐气的时候!”
  霍小玉道:“娘那里总该去一趟吧!”
  “那是当然的,终南离这儿并不远,一辆车子,两天来回,并不是件麻烦事。”
  “我兄姊那里呢,是否要去一次?”
  李益立刻道:“千万不可,我倒不是因为他们失势待罪,怕沾着他们,而是这一去,一定会说起我为什么要仓卒就任,真正的原因不能说,编个理由也无法令人相信。”
  霍小玉道:“真告诉他们,他们也不会说出去的,大母过世了,我姊姊他们对我感到很惭愧,而且都寄望你将来能照顾他们一下。”
  “将来我有办法的时候,我会为他们洗脱的,只是现在,绝不能去向他们辞行。今天我去拜望东宫,恐怕很难瞒得过人,因为太子是喜欢夸耀的人,那一次水仙盛会,他一定会如法炮制,来款宴一下不知情的人,加上长安人好事夸饰的风气,很快的,这就会传为一个新闻。长安天子多风流,隋炀帝杨广携美夜戏,制清夜游词,及今还脍炙人口,传为美谈,大唐天子好风流却无人能及此等豪情逸兴,每引以为憾!”
  霍小玉道:“这是荒佚祸国的先征,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要争胜也不在这上头。”
  李益笑道:“这是一般臣民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