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菊:“我看也是,还是回医院吧。”
  55。日坛医院抢救室(日/内)
  万海病痛日益加剧,只能依靠杜冷丁止痛。
  护士:“方文桦,医院的杜冷丁没有了,怎么办?”
  文桦:“我想想办法吧。”
  金菊:“护士说什么?”
  文桦:“医院没有杜冷丁了。我还是找阿曾阿姨的儿子想点办法吧。”
  金菊:“上办公室给他打个电话。”
  56。医院办公室(日/内)
  方文桦在医院办公室给阿曾儿子打电话。
  方文桦:“曾哥!我是方文桦,……万海现在病情加重,疼痛难忍;日坛医院杜冷丁没有了。……啊,你有办法呀?……那太好了!我等你的电话……好好!再见!”
  57。日坛医院抢救室(日/内)
  下午。办公室工作人员来找方文桦。
  工作人员:“小方!中午你给谁打电话了?”
  方文桦:“曾哥啊。“
  工作人员:“他来电话说搞到了十只杜冷丁。让你马上就到总后卫生部去拿?”
  方文桦:“太好了。谢谢!”
  58。交道口侄女家(夜/内)
  方文桦:“今天病房主任跟我说,万海快不行了。让我告诉你思想有个准备,及早筹备后事。”
  金菊:“文桦,给万梅拍电报,让大女婿来;给你鞍山的大哥拍电报,让他也来。让他们两个帮助办理万海的后事吧。”
  59。日坛医院(日/内)
  【字幕:1978年6月9日,下午】
  抢救室。
  万海有气无力地把方文桦喊到床边,说道:“文桦呀!你再给我擦擦身上吧,我想干干净净地去……”
  方文桦:“不要胡说。我这就去弄水,给你擦身。”
  方文桦把万海的浑身上下擦了个遍。万海满意的、安静的仰卧着。
  过了一会,方文桦看到万海脸色变白,好像停止了呼吸。
  方文桦在门口大声呼喊:“大夫!快来看!万海怎么啦?”
  大夫、护士闻声赶到。
  大夫:“打强心剂!”
  护士向万海心脏处扎下去一针。万海毫无反应。
  大夫对方文桦说道:“不行了。”
  病房外,突然刮起一阵旋风,夹杂几滴豆大的雨点儿,扑打在抢救室窗户的玻璃上。
  万海离开了人世。

第廿五章 政策落实冤案昭雪
更新时间2007…12…28 14:57:00  字数:5884

 1。北京酒仙桥火化场(日/外)
  内蒙大姐夫、鞍山大哥、万海堂姐的儿子和方文桦处理万海后事。
  上午,四个人把万海尸体送到酒仙桥火化场。经过简单的整容、身穿一套新制服的万海被推进炼人炉。
  四个人在出骨灰处搜集骨灰残渣,残渣中有万海假肢上的金属构件。
  方文桦:“毫无疑问,这堆骨灰指定是万海的啦。”
  几个人把万海的骨灰装进木制骨灰盒。
  2。酒仙桥至八宝山大街上(日/外)
  下午,内蒙大姐夫、鞍山大哥坐万海堂姐的儿子开的三轮摩托,从东城区把万海骨灰送到八宝山公墓存放。
  3。交道口侄女家(夜/内)
  处理完万海后事,内蒙大姐夫要回内蒙,方文桦大哥要回鞍山。
  金菊把大家招集到一起。她泰然自若地对在场的人说道:“你们工作都很忙,我这里没事了,都回去罢。临走前,我有几句话要说。万海死了,我要说的第一件事,万海,他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他得的是当前世界医学水平所无法治愈的绝症。这一点,从他得病那一刻,我就心知肚明。他从得病到死,整整活了两年。他可以闭上眼睛了,我死了以后也能闭上眼睛了。为什么?他住上了首都的日坛医院,给他看过病的有癌症专家、还有国内知名的中医大夫,还用了外国的新药……唯一的缺陷,是我一时鬼迷心窍,迷信巫医,给孩子灌了一些污泥浊水……。我特别感谢密山五金厂,他们承担了万海治病和文桦护理的全部费用,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如果没有国家的公费医疗制度,万海的小命能苟活到今天吗!第二件事,文桦还年轻,我希望她今后有一个好的归宿。这两年,最辛苦、最痛苦的就是她了。我为能有这样一个儿媳妇儿而深感宽慰。无论今后你嫁到哪里,我们永远都是母女关系。第三件事,我现在带大孙子光辉,要带到底。小孙子劲松在姥姥家,暂时也只能让姥姥先带着了。只要我有口气,我一定能把光辉和劲松他们哥俩培养成人。我呢,暂时就住在北京侄女家了。不回密山了。”
  方文桦:“我在北京再陪你几天。”
  金菊:“不必了。你快点儿把医院的事情办利索了,赶紧回密山。两年没上班了,回去要加倍努力工作,报答党和企业对我们的恩情。”
  4。交道口侄女家(初春/日/外)
  【画外音:1978年4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了统战部、公安部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决定。9月又批发了《实施方案》。】
  1979年初春,金菊和大孙子光辉在四合院里晒太阳。
  街道的一个老大娘来到院里,问道:“你是不是密山来的金菊呀?”
  金菊:“是。”
  老大娘:“密山来信了。”
  金菊拿到信,说了声:“谢谢。”
  金菊打开信,看到的是一份打字油印的材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鲜红的印章,金菊仔细一看:“中共密山县委员会统战部”。金菊的心嘭嘭地激烈跳动。金菊看完了文件上写的“金菊同志……于一九五七年错划右派分子,给予纠正。……”
  她激动得不能自已,两手举起孙子,在院里自转了三圈。
  光辉惊恐地叫着:“奶奶!奶奶!我害怕!你怎么了?”
  金菊笑着、喘着粗气,高兴地说:“孙子!走!买肉去。今天中午奶奶给你包饺子。”
  5。交道口侄女家(夜/内)
  晚上,孙子睡着了。金菊在灯下写信。向亲属们报告平反改正右派的好消息。
  6。派出所(日/内)
  【画外音:按政策,金菊户口可以迁回北京。】
  金菊到派出所办理回北京户口。
  金菊:“我现在全家四口在密山,一个儿媳妇儿、两个孙子,都能迁回吧?”
  户籍员:“不行。只能让你一个人迁回。”
  金菊:“我儿子已经死了,就让他的爱人和两个孩子迁回来吧。”
  户籍员:“这个事我说了不算,你先等一下,我去请示请示。”等了十几分钟,户籍员出来说,“所长请示了分局,只能把你本人的户口迁回来。”
  金菊:“行啊,能落下来一个就不错了。”
  7。《大众电影》杂志社办公室(日/内)
  【画外音:1979年夏天。万岚原单位《大众电影》杂志社恢复。杂志社聘用金菊到社里做出版工作。金菊又开始了早晚挤公共汽车、白天伏案看稿的上班族忙碌的生活。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
  《大众电影》杂志社负责同志与金菊谈工作。
  负责同志:“金菊同志,你现在身体很好,精神状态也不错。出版社刚刚恢复,来了一些新手,需要有老人带一带。你是这方面的专家,经验丰富,搞好传帮带,也是老有所为嘛!”
  金菊:“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我决不会让领导失望。”
  8。金菊的六平米住房(日/内)
  【画外音:1980年年初,金菊请求街道房管所帮助,解决了一间6平米有门、无窗户的住房。《大众电影》杂志社同志们又帮助她在墙上开了一个小窗户,又接盖了两平米的灶房。】
  祖孙二人春节前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居。
  八岁的孙子:“奶奶!这回我们有自己的家了。”
  金菊:“这回上学可远了吧。”
  孙子:“不怕,我多走一会儿,还能锻炼身体呢。”
  金菊:“好小子,有出息。”
  9。金菊的六平米住房(日/内)
  万梅来北京看望妈妈。
  金菊:“万梅!告诉你一个好消息。9月初我接到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通知,你父亲的案子法院要重新审判。”
  万梅:“太好了!什么时间?”
  金菊:“下周。不知道法院对你父亲一案怎样重审判决?”
  10。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日/内)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金菊坐在那里,心神不定。她想:“二十三年来,反革命家属、反革命子女的政治耻辱,一直烦恼着这个破碎的家庭。究竟怎样重判?……”金菊心中没底,焦急地等待着。
  法官宣读复审判决书:“万岚于1958年5月27日经本院(58)中刑反字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