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月初四日,因奉圣祖皇帝及其上皇后神牌升附太庙事,于端门前设更衣帐房,因新制,油气薰蒸,雍正帝怒,命其跪太庙前一昼夜。
十一月二十一日,因为其母良妃之事丧事奢靡事受雍正责。
雍正二年(1724年)43岁
四月初七日,雍正帝责其“奏事并不亲到,敬且草率付之他人”。
四月初八日,因皇十弟敦郡王允'礻我'逗留张家口事,受雍正责。
五月二十日,并七十、马尔齐哈、常明等人雍正帝责为“夤缘妄乱之人”。
八月二十二日,雍正帝责其与允禟、允禵等人于康熙年间“结为朋党”。
十一月初二日,因凡事减省,出门时不用引观受雍正责。
十一月十三日,受雍正责,言其阻挠政事。
十一月十四日,因议陵寝所用红土折银发往当地采买以省运费事受雍正责。
雍正三年 (1725年)44岁
二月十四日,因减省夫役、畜马等事受雍正帝责。
二月二十九日,并允禟、允禵、允'礻我'、阿灵阿、鄂伦岱等人受雍正责。
三月十三日,于工部行文时被抬写,被果亲王允礼等参奏。
三月二十三日,宗人府议将其革退王爵。雍正帝谕“尚望其回心归正”。
三月二十七日,议总理事务王大臣功过,雍正帝言其无功有罪,宽免。
三月,退总理事务。
四月十六日,因工部所制阿尔泰军用之兵器粗陋事,受雍正责。
十一月初二日,因内务府增减披甲人数事,受雍正责。
十一月初五日,宗人府议其应革去王爵,撤出佐领。有旨宽免。
十二月二十一日,护军九十六被毙事,遭宗人府参奏。雍正命每旗派马兵若干于其府周围防守。又于上三旗侍卫内每日派出四员,随其出入行走。
雍正四年 (1726年)45岁
正月初五日,与允禟、苏努、吴尔占等人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削除宗籍。
正月二十五日,受雍正命与允禵共议奏皇九弟允禟以密语与其子通信之罪。
正月二十七日申时,长孙永类出生,嫡母舒穆禄氏。
一月二十八日,将其妻革去“福晋”,休回外家,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
二月初七日,遭囚禁。
二月,雍正令其之妻自尽,焚尸扬灰。
三月初四日,令其改名。
三月十二日,自改其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五月十七日,雍正帝召见诸王大臣,以长篇谕旨,历数其与允禟等罪恶。
六月初一日,雍正将其于康熙、雍正两朝诸罪共四十款颁示全国。
七月二十二日亥时,孙肃英额出生,庶母茂怡氏。
九月初五日,其时已患呕病,病甚重。
九月初八日,因病身亡。按,《世宗实录》记为九月初十日殁,此处取其子弘旺所著《元功臣名录》载:“雍正四年九月初八日薨。”
九月二十九日,诸王大臣议奏应戮尸示众。雍正帝谕“既伏冥诛,其戮尸之罪著宽免”
雍正十三年(1735年)
八月二十三日,本日子刻,雍正帝逝世。
十月初八日,乾隆帝命议其与允禟子孙屏除宗牒案。
十一月二十八日,乾隆帝将其与允禟子孙均给出予红带,收入玉牒。
乾隆四十三年
正月,乾隆帝旨,令其复入宗室。
温僖贵妃
温僖贵妃(?——1694)钮钻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康熙帝妃嫔。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册为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十子胤俄,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女。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卒,溢日;温僖贵妃;三十四年九月初八日葬入清东陵妃园寝。
其子胤俄于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为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因与胤禟、胤禵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夺皇太子之位,康熙帝很反感。
雍正元年,雍正帝命他遣送泽卜遵丹巴、胡图克图灵龛还喀尔喀,胤俄托病不行,奉差擅回。
后来他在疏文中连写“雍正新君”字样,被雍正帝发觉,斥为不敬,被夺爵,禁锢在京师,直至乾隆二年才被释放,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卒,以固山贝子品级入葬。
附《清史稿 列传一 后妃》
其卒於康熙中及虽下逮雍正、乾隆而未尊封者,又有: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孝昭皇后妹。子一,允礻我。女一,殇。
允禵
1688…1755:康熙第十四子,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所生,与雍正为同母兄弟。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贝子。从五十年起,凡幸塞外皆随从。五十七年十月,拜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十二月,于太和殿颁授大将军印,遵亲王例用黄旗。五十八年(1719)四月(即起程前夕),疏劾吏部侍郎色尔图及都统胡锡图,藉以振军威、壮声色。翌年正月,由西宁移军穆鲁斯乌苏,遗平逆将军延信率师入西藏,令宗查布防守西宁,讷尔素防古木。当时,更立新胡必尔汗,遣兵送之入藏。不久,延信于卜克河等地大败准噶尔之策零敦多卜。六十年五月,率师驻甘州,进驻吐鲁番。十月,应召来京,面授方略,翌年三月还军。雍正即位,行文西路大军,解除兵权,驰驿来京,参加其父葬礼。至京,命留景陵守祭。雍正元年(1723),以安慰皇妣皇太后,特封郡王。雍正谕道:“允禵无知狂悖,气傲心高,朕望其改悔,以便加恩,今又恐其不能改,不及恩施,特进为郡王,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三年三月,以其的抚远大将军任内,所谓“苦累兵丁、侵扰地方、糜费军帑”等等莫须有的罪名,降为贝子,继而又禁锢于寿皇殿。乾隆即位,始获宽释。乾隆二年(1737),封辅国公。十二年,封贝勒。十三年,晋恂郡王。死后,谥“勤”。
恂郡王允禵———康熙十四子
碑侧“五爪生龙”石雕绝无仅有
恂郡王允禵:恂郡王允禵是康熙第十四子,其生母是孝恭仁皇后,与雍正皇帝是同母弟兄。允禵生于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康熙五十七年被授予抚远大将军,驻师西宁。胤禛继位后,立即把允禵从前线调回,令其去看守皇父景陵,后来又将他拘禁在寿皇殿。乾隆二年封辅国公,十二年晋贝勒,十三年封恂郡王,二十年薨,谥号“勤”。
“雍正改诏”一直是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康熙皇帝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的,可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雍正即位后,又将允禵拘禁。因为这个传说,十四阿哥允禵就成为人们心中一位神秘的历史人物。
恂郡王允禵的园寝坐落在下营镇,是黄花山下六座皇家园寝中最西边的一座,地面建筑已毁,地宫也于解放前被盗掘一空,但保存下来两座石碑,一座是功德碑,碑身高4米多,宽1米多,前、后浮雕云龙火珠,最为奇特的是碑身两侧各雕刻一条五爪生龙,这不仅在六座王爷园寝中仅此一例,就是在整个东陵地区也是绝无仅有。碑下有巨鳌,全长2米多,宽1米多,头高近1米半,鳌下水盘分别可见鱼、鳖、虾、蟹。另一座是弘明碑,在功德碑左方,碑身高3米多,宽1米,石碑周围散落着大量雕刻精美的券门石。
历史中有记载,康熙帝对允禵极为赞赏,曾对众大臣说:“大将军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允禵继承皇位的呼声很高,在谋夺皇位的斗争中,他是胤禛的劲敌。
当地百姓习惯称恂郡王为十四阿哥,他的故事也是流传最多的。在下营镇石头营村土生土长了78年的刘福信大爷家就是为恂郡王守寝的,他告诉记者,十四阿哥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大排行二十三,所以很多人叫他二十三太王。“现在你还能看见耍的中幡上画着二十三太王。”刘大爷告诉记者,“不过,这么些年破坏得太多了,我记事的时候,那寝园周围还有红墙呢。”
大清颠覆者 外篇 胤祥年表
章节字数:4576 更新时间:08…01…28 15:07
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月初一日生(阳历11月16日)。“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
康熙三十七年(1698)——从玄烨谒陵,自此出游皆从。
康熙末年——诸皇子争夺皇位斗争激烈,允祥从不参与其间。
康熙六十一年(1722)——玄烨去世,胤禛即皇帝位,封其为怡亲王,并命其总理户部三库,自此即全力辅佐风根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
十一月:康熙帝不豫,还驻畅春园。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病逝。即夕移入大内发丧。遗诏皇四子胤禛继位,是谓雍正帝。遗诏真伪,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