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凤来仪之八字谶 作者:王熙宁(潇湘书院vip2014-06-27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卷 倚门回首嗅青梅 第十四章 华姨
    更新时间:2014…5…5 20:15:23 本章字数:2958

    外面的爆竹声噼里啪啦的响,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火药,所以这里用烧竹子的方式代替炮仗。悫鹉琻浪可即便没有火药,这烧竹子的声音还是挺响的。我不禁暗忖着,若是有火药,这屋顶怕是都叫他们掀了罢。
    我翻了两下身,觉得实在是睡不着了,遂无奈起床。
    刚刚系好衣带,便听见外室门轻轻被打开的声音。
    我轻声问道:“可是晴瑛?”
    “小姐,您醒了?”晴瑛伸手撩了帘子进来,随手给我整整衣襟,道:“今天怎的醒的这样早?”
    我无奈苦笑道:“不知今天怎么了,只觉得外面烧爆竹的声音比平常响得厉害。”
    “今儿个十五,最后一天了,今日不烧今年就没机会了。小姐明天就可睡个好觉了。”晴瑛笑道。
    “今日十五啊。”我恍然大悟,道:“我都过糊涂了。怪道这些人疯了似的呢。”
    在这古代,没有日历,况且就算有我也看不懂,日子过着过着就过糊涂了,尤其是在这年节里,每天总感觉乱糟糟的,异常烦躁。
    晴瑛抿嘴一笑,道:“小姐,他们也不过是讨个好彩头罢了。”
    “呀,对了。方才华秀姨娘送来的元宵,小姐现在尝尝?”
    元宵?
    哦对,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人们有食“元宵”的习惯,即以糯米面为衣,以糖、青红丝等做馅制成,状若圆球,寓意全家团圆。
    我将擦脸的布巾递还给晴瑛,想着前些日子我那位二哥“关照”我的话,便道:“煮一些送到华姨的院子,我和华姨一起吃。”
    随着晴瑛左拐右拐终于到了地方,抬头一看吓了一跳,这院子竟然就在沁园的一侧。
    沁园就是我的母亲生前住的地方,沁园主殿的檐脚上雕的是凤凰,那是高丽王后身份的象征。如今我那位父王为了怀念他的王后,就住在沁园。
    我压下心底的疑问,慢慢步入秀园。没有想象中的华贵,出乎意料的质朴,在我看来没什么精致的摆设,处处都透着几分萧索。
    本以为这个华秀姨娘是我那位父王在王后辞世之后纳的妾室,但现在看来倒不像是那么回事。
    晴瑛提着食盒,走到院子一侧的屋子门口向里喊道:“华秀姨娘,你若在便应奴婢一声。”
    我站在外面,打量着周围,回过神来正看见那位华姨走出来,身上系着围布,做饭的模样。
    我侧过头,甜甜笑道:“华姨,阿凝和您一起吃元宵,可好?”
    “小姐?今儿个怎么过来了?”华姨随意用围布擦擦手,惊讶的有些不自然地问道。
    我看着她眼底的丝丝喜悦,笑道:“阿凝想华姨了呗。”
    不管她到底是什么身份,至少她温和慈善的笑是叫人讨厌不起来的。
    看着她在这里孤孤单单的样子,心里面多少有些不舒服,没由来的心疼她。
    我晃着头,调皮道:“华姨呢,有没有想阿凝?”
    “当然啊。”她一边拉着我的手往屋子里去,一边说:“有什么喜欢吃的就告诉华姨,华姨别的不行,做些吃食还是可以的。”
    等进了屋子才发觉这院子里没有半个侍女,难怪觉得不对劲呢。
    我端正跪坐好,看着回厨房后又端着小碗进来的华秀姨娘,小心地试探道:“华姨,平日里都是您亲自下厨?怎的不叫侍女们帮忙?若累坏了可不好。”
    此时她已经解下腰间的围布,将小碗端给我,正往里面加香香的芝麻酱。她伸手捋了捋发丝,温和笑道:“自己中用麻烦别人作甚。何况这些年这样的活计早就做的惯了。”
    “来,快趁热吃罢。”
    我乖巧点点头,一边吃一边道:“华姨也吃,一起吃。”
    她只是瞧着我,眸光里满是欣慰,半晌,伸手摸了摸我的头,叹声道:“如今一晃儿你都这样大了,小姐若是看见你出落的这样好看,不知该有多高兴呢。”
    回去的路上,直觉告诉我华姨嘴里的小姐就是我的母亲,于是我问晴瑛:“为什么华姨不称我母亲为王后要称小姐呢?”
    晴瑛闻言如实道:“华秀姨娘是王后的陪嫁人,咱们这宫里只有姨娘一人才有身份称王后为小姐。”
    听她一说,我才想起来,在西唯人眼中,陪嫁人可是相当于新娘子的姐妹,有着相当高的地位,难怪我们都得规规矩矩的称她一声姨娘。
    不过看着华秀姨娘孤单的样子,心里有点心疼她,如今年近四十的年纪却没有结婚也没有半个儿女。
    关外三国嫁娶的风俗都差不多,都是上花轿之前才扎耳洞,便是所谓的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我方才注意到她的耳朵上并没有耳洞。
    这个华秀姨娘随着我的母亲嫁来了高丽,也将她的一生都一并献给了高丽。
    真不知该如何评价这样的事情,至少在我看来是有些不值得的。
    ……
    。。





    第一卷 倚门回首嗅青梅 第十五章 上元
    更新时间:2014…5…5 20:15:23 本章字数:3797

    正月十五的晚饭自然也是和父王一家人一起吃。悫鹉琻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一袭紫衫的冷景黎忽然出声对坐在上首的父王说:“父亲,儿子想带小妹和毅儿去宫外观赏灯火。”
    听他一说,我才意识到,古代和现代的元宵节差不多,主要活动都是吃元宵和观赏灯火。
    父王转头看我一脸向往之意,故意逗我:“阿凝想不想去,若是不想就不去了罢,叫你二哥和毅儿自己去罢。”
    “想的想的。”我生怕我那二哥临时改了主意,急道:“阿凝自然想去。”
    好不容易能出宫瞧瞧,还是瞧灯节去,我岂能放过这次机会。
    于是我转头对二哥说:“咱们这就走罢,不用换衣服了。”
    他闻言,无奈摇摇头,道:“你这丫头急甚么…你先回去换身便装,这天色还早,不急。”
    我一出沁园便加快步子回去换衣服,惹得盈风在后面念道:“主子慢些走,别摔了。”
    到了屋子里,盈风给我翻出一件湖青的单饶曲裾,一面给我更衣一面说:“主子不必着急,灯节这会子大概才刚开。”
    我心里暗道,我不是担心错过什么节目,古往今来也不过是那些把式罢了,我主要是担心我那个二哥改了主意不带我去了。
    我都已经想好了他的借口。
    女训云:女子不可过分抛头露面。
    虽然高丽不讲究那个,但是和他是不能讲理的。所以若真是那样可就没处哭了…
    远远地便看见冷景黎和毅儿一高一矮的身影站在宫门边上,听见我的脚步声,他俩回过头来。
    毅儿蹦过来牵我的手,笑嘻嘻道:“姐姐好慢,我和二哥商量着你若再不来就不等你了。”
    我知他是故意逗我的,于是伸手捏着他的脸颊,假意怒道:“好呀,枉费姐姐平日里那般疼你了。”
    “那毅儿等了如此长的时间,姐姐一会子猜灯谜时给毅儿猜个礼物出来罢。”他眨眨眼睛,调皮道。
    “你身边就有个聪明得快成了精的,求我这个脑筋不好使的做什么。”我用眼睛瞄瞄一袭藏青深衣的冷景黎,示意毅儿去求他猜个礼物出来。
    这灯节猜灯谜猜得难易程度不同,相应的礼物也就不同。不过就我这智商水平,估摸也就是凑个热闹看个乐呵的份。
    “走罢,再耽搁下去,连灯都瞧不到了。”冷景黎看着我们略显无奈。
    我和毅儿听见他如此说,立马便安分下来,乖巧道:“诺。”
    ……
    元宵节,正月十五,亦称上元节,灯节。
    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治百病,故人们往往在这一天端着灯相互照照脸庞。
    此时我正提着一盏青莲灯走在几千年前的古代青砖大街上,心情说不出的激动。
    夜幕降临,满城灯火齐放异彩,观灯者人流如海。
    毅儿喊我看舞狮时,我正一手提着灯一手往嘴里塞着糖人,吃得毫无半分形象可言。按照以往,我那位二哥定要皱眉轻斥我,可今天大概是因为过节高兴的缘故,也就笑呵呵地随我去了。
    这些节目没什么新鲜感,看了半天也就有些腻了,而那些灯谜对于我这种笨蛋来说,根本就是用来打击人的。
    扭秧歌、舞龙灯、跑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扮芯子……走街串巷的,民间叫做“扮玩”,又叫“闹元宵”。
    “你来我高丽做什么?”
    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