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又用手指看那大汉道:“这位仁兄虽使各位吃了不少苦,但他也是奉命行事,而罪魁祸首,并不在他,故希望大家听在下一言,就放他去吧!”
众人随仍有愤愤之色,但碍于白瑞麟的出面呵护,随叹了口气,哄然出□而去。
待众人去后,那大汉就匍匐于地,叩头的道:“谢谢小侠救命之恩!”
白瑞麟忙摆摆手,让他起来道:“你去吧!望你今后改过向善,重新做人!”
那大汉又恭声道:“小的无家无室,愿今后追随小侠。”
白瑞麟见他如此执意,说道:“即然如此,我就给你安置个地方吧!”
恰在此时,只见那鲤儿身上背了一个大包裹,手中尚提了两只,在他的胁下挟了一把剑,累得满头大汗,跌跌撞撞的走来,口中并直嚷□:“快接我一把,快点!”
白瑞麟见他这狼狈样子,就笑着道:“你少拿点不成?”
他的话尚未落,就听身后大喝一声:“还我的剑来!”
白瑞麟闻言一怔,见王学诗尚未离去,并听他的口气,敢情鲤儿拿的那把剑,定系他家传之物,本想要鲤儿还给他,但尚未来得及说出口,就见他一个箭步,跑到鲤儿跟前,伸手把剑夺下!
王学诗把剑夺在手中之后,神色一阵激动,将剑抱在怀中,竟老泪纵横起来,口内并不住的喃喃自语着。
这种情形,看在白瑞麟眼中,觉得面前这位老人,真是固执的可以,能拼着性命不要,也不肯把剑谱说出,这卫道的精神,真可说是做到威武不能屈的地步了。
于是,微微一叹,说道:“老丈物归故主,乃是可喜之事,怎么反而伤感起来呢?”
王学诗又是一声浩叹,说道:“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古人诚不欺我!”
白瑞麟觉得天色可能已经明亮,便说道:“老丈,时已不早,我们也该离去了。”
说着,又向那大汉道:“现在我欲请你帮助鲤儿,把他送回家去,然后去留听便,现在就赶快去吧!”
鲤儿忙接口道:“还有两个包裹呢,怎么?”
那大汉立即道:“我来替你拿。”
说着,就大踏步走到鲤儿跟前,把他两手提的两个包裹接过来,背一个提一个,就准备离去的样子。
鲤儿把背着的包裹往地上一放,反身又往外面走去。
“这两个是你的!”
说完,也不等他表示意见,就拾起原先放于地上的包裹,同那大汉往外走去,刚走出石室门口,又反身回来道:“我姓曹,住在曹家湾!”
那大汉也扬声道:“俺叫詹仁,别人都叫俺詹胡子!”
鲤儿去后,白瑞麟又指着地上的两个包裹,说道:“这个老丈带去吧!”
王学诗往那两个包裹瞟了一眼,摇头晃脑的道:“不义之财,不取也!”
白瑞麟知道这种人,无法和他说出所以然来,便提起两个包裹,说道:“走吧!”
就当先向室外而去!
王学诗则在后面迈着囚方步,抱着那把宝剑,一摇三晃起来。
白瑞麟见他那个样子,真可说是迂腐到了极点,随口带讥讽的道:“老丈一定有很高的功名了?”
王学志听如此一问,突然精神抖擞的道:“老夫乃丙寅科举人,孺子可曾受先师之教乎?”
白瑞麟见他愈来愈不成话,故意惊哦了一声,说道:“真是失敬得很,老先生竟然是一位举人,但不知有文事必有武备之意,作何解释?”
王学诗立即说道:“国家无文事,政事必乱,无武备,国势必衰,此乃孔子之言!”
白瑞麟接口道:“设文不足以治国,武不足以保身之人,该如何?”
王学诗面色一怔,旋即坚决的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可夺志也!”
白瑞麟微微一叹,不再说话,两人说话之间,已到了地道口,白瑞麟脚尖轻轻一点,助跃上洞口。
王学诗忙叫道:“小侠请援我一手!”
白瑞麟俯身洞口,说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志行坚决,那在乎这丈余高的洞道?”
王学诗闻言,老脸一阵通红,半晌,始嚅嗫的道:“请小侠救人救彻,若撒手不问,老朽将为饿莩矣!”
白瑞麟见他这副可怜相,实在有点不忍,但又故意的问道:“手执三尺青锋,就不能破石而出吗?”
王学诗着急道:“老朽这里给你跪下啦!”
说着,就真的双膝跪地,白瑞麟忙阻止道:“快起来,这岂不折煞在下吗?”
声落,就涌身而下,抓起王学诗一条臂膊,复又跃出洞来,说道:“老丈回去吧!
我要走了!”
说着,提起两个包裹,就要离去。
王学诗忙拉住白瑞麟,说道:“这个小侠拿去吧!我现在才想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留在老夫手中,仍有无穷后患!”
说着,就诚恳的把手中苍冥剑,递给了白瑞麟。
白瑞麟也学着他适才的话道:“非份之物,不敢受也!”
王学诗心中大急,忙道:“自古道:“宝剑赠英雄”,今将家传宝剑相赠,可说是物得其所,虽然小侠已有宝剑,但将来遇到适当人选,也可转赠,以免在老朽手中自白的糟蹋!至于剑诀,我已带来,在靴底层内,这就一并相赠。”
说完,就脱下靴子,把剑诀取出,双手送到白瑞麟面前,状至诚恳。
白瑞麟见他出自诚意,便不再推诿,随将宝剑及剑诀,用手接过,并说道:“在下是却之不恭,这就接受了,只是在下仍有一点要求,就是这两包东西,老丈可以携去,能用则用,不能用,周济贫苦的人,也是好的,总比废弃荒山要好的多。”
王学诗慨然的道:“即然如此,那我就拿丢周济贫人吧!”
白瑞麟知道他无力量搬动,随又将他途到官塘大道,雇了辆车子,打发他回南阳去,自己则又转回长安方向而去。
武林中,人闻丧胆,且神秘异常的白虎堡,谁也想不到,它在一夜之中,竟然变成一堆废墟。
这是说起来,谁都不会相信,然而这是事实,不容你不信,因之,江湖上便发生了一种传说,说是枯骨帮自恶多端,遭了天罚。
江湖中人,对于消息的传播,特别的快,这一消息,很快的便传遍整个武林,轰动江湖。
但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想,尤其一般老一辈的人物,更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不论你武功如何的高,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便把一个大帮派扫庭犁穴,甚至可说连一个人都未曾逃出。
虽说是遭了火,但为什么连一个人都未曾逃出?而且像白骨魔君诸翎的武功,在江湖上虽不能说天下无敌,但究非泛泛之辈,竟会不声不响的让人杀戮殆尽?
这不能不使人震惊!
这不能不使人疑惧!
最后,还是先从武当派传出消息,说是枯骨帮的惨局,完全是“八极神童”的杰作,而且还缯声绘形的说白瑞麟的手段如何毒辣,武功如何的高强,并且还提出不少佐证,来证明他们绝非扑风捉影。
但是白瑞麟是谁?他是何人之徒?除极少数的人知道之外,即连曾在咸扬参与抢夺秘笈之人,也有不少仅系耳闻,未能一靓八极神童的芦山真面目。
武当派为什么对这件事,这样重视,而且还加以渲染呢?他们也非是空谷来风,确有他们的证据,不过又加以渲染而已。
他们如此做,当然有他们的深意,那就是欲借符立之力,而报被废武功之耻,所用的借刀杀人之计。
但是白虎堡的惨案,他们怎会知道的呢?说来也是凑巧,也可说占了地理环境的便宜,所以很快的就知道了自虎堡事件的校概。
原来曹鲤儿同詹仁,自离开白虎堡之后,便直奔汉江边来,因为白虎堡之南,约五十余里,便是汉江,过了汉江,便是武当山的范围。
他们二人一路行来,于中午时分,便到了天河口,在街上吃过午饭,便雇船东下,因为由汉江转入长江,是正路,且一直走下水,假使路上不耽搁,三几天便能到达常州。
就在他们吃中午饭之时,不小心漏了口风,恰被武当派的听去,试想,这种江湖大事,凡是江湖中人,都是乐闻的,更何况这件事和武当有切身关系呢?所以很快的便转报给他们的掌门虚灵道长。
虚灵道长对于枯骨帮在此安?立寨,本就心存顾忌,但又知枯骨帮的实力太强,所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