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遭受重创,实力大打扣折,正好是下手的最好时机,如果让他们休养生息,把伤口舔好,那么下次再动它的代价就大了,此是其一”

  刘远竖起二根手根头说:“其二,吐蕃与大唐接壤范围很广,吐蕃骑兵一出积石山,可以一马平川直达长安,始终是个祸患,也就是这样,高句丽才会咄咄逼人,甚至与吐蕃眉来眼去,图谋不轨,那是高句丽知道,大唐要把主要兵力放在防吐蕃上,很难全力出手对付它。解决了吐蕃,也就除去大唐的一个心腹大患,这样一来,大唐就可以抽出手,干很多大事了;最后就是拿下吐蕃后,大唐与胡商的往来会更为密切、经济也就更加繁荣,再也不怕吐蕃为难,甚至暗中劫杀之事。”

  稍稍休息一下,刘远又继续说:“至于波斯和天竺,其实不足为患。有一句叫远水救不了近水,特别是在欠缺粮草的情况下,李将军说得不错,光是粮草的补给,就足够让他们头痛了。而和大唐对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他们不一定有这个胆量,再说三方现在还在紧急磋商中,近期内肯定实现不了,就是谈妥了,需要准备、出征等等,我们兵多将广。士气高昂,手中有火药又有秘密武器,不夸张地说,我们把吐蕃拿下来。他们还没反应得过来呢。”

  刘远的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众人闻言,不由频频点头。

  李二更是心明如镜,刘远这番话,可以是说到点子上,刘远跟李二描述了天之宽、地之广,成功地把李二的世界观由大唐的一亩三分地,扩散到整个世界,刘远说得对,大唐的利益就这么多了,怎么分也不可以让所有人满意的,还不如把目光放长远一些,放眼整个世界,这样一来,就有足够的土地和人口满足皇权和士族的需要,这也是上次皇权和士族对抗时,李二主动妥协的原因,如果要扩大大唐的版图,就一定要解决吐蕃,不然它就像一根刺顶大唐的“喉咙”,不仅不吐不快,还有可能危害到性命。

  最重要的是,吐蕃的国力,可以说到了近年来最低迷的时候,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趁它病,要它命。

  李靖点点头说:“不错,吐蕃、波斯、天竺,都可以说一方豪强,三者加起来,实力的确我大唐之上,不过波斯和天竺毕竟是外来者,人生地不熟,劳师远征,粮草难继,他们出兵之前,肯定会详加考虑,不敢贸然行动。”

  “对”秦琼眯着眼睛说:“小远所说的高原反应,对大唐说是一个障碍,对波斯和天竺来说,同样也是障碍,而他们肯定没有像我们对付高原反应的训练方法,这样一来,这二者的兵力,出现在吐蕃战场的机率不大,对我们征讨吐蕃的计划影响也不大,如果不出现在吐蕃,不难想像,他们应是分几路攻入大唐,让我们顾此失彼,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势必落空,因为我们大唐有水泥,利用水泥可以快速而有效地建造大量堡垒,并形成阵式,有效地大量杀伤敌人,此外还有火药这个神器,嘿嘿,还怕他们不来呢。”

  刘远也在一旁补充道:“波斯与天竺接壤,这二股势力为了争夺地盘,矛盾重重,肯定不会齐心,即使出兵,也是各自为战,战斗力大打折扣,再说我们大唐精兵强将,以逸待劳,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秦将军说得对,还怕他们不来呢。”

  李二连连点头说:“善,诸们爱卿真不愧是我大唐的中流砥柱,吐蕃言而无信,操行尽丧,更是屡屡犯边制造血案,朕不能再视若无睹,好,此事就这样定了,朕会命军部加快行动,把征讨吐蕃之事,提上日程。”

  种种利好的条件,李二不可能不心动,对大唐来说,吐蕃是大唐征服世界的最大障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作为天朝上国,众多少数民族口中的天可汗,如果不教训一下,那么大唐就威信尽失,那么还有谁来朝拜、还有谁会上贡?到时所有人都以为大唐是外强中干,只怕四境也不太平了。

  枪打出头鸟,不打不行,再说了,大唐在吐蕃,除了构设了巨大的情报网络,还成功策反了阿波。色,在大唐养狼计划的培养下,阿波。色在吐蕃的名望和势力,已经得到长足的进展,有他接应,必要时调转枪头,胜算极大,当然,阿波。色的事,是大唐的最高机密,只有极少数的人和执行者才知道,就是程老魔王和秦琼等人都蒙在鼓内。

  经过一番分析,众人脸上都出现了自信而淡定的笑容,尽量在位者的风范。

  刘远突然问道:“皇上,吐蕃、波斯、天竺三方密谋,不知他们在哪里商议呢?”

  “逻些城,所情报所说,波斯的派出一名公主、天竺则派出一名亲王与松赞干布交涉,刘远,你问这个干什么。”李二有些奇怪地问道。

  “皇上,现在三方已经在密谋,虽说大唐并不害怕他们联手,但是多一个敌人,就得多损耗一分国力,为什么我们不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呢。”刘远没有正面回答李二的问题,反而一脸认真地说。

  李二马上明白刘远的意思,有点吃惊地说:“你是说,给他们制造矛盾,让他们结不成盟?”

  “是”刘远突然语出惊人地说:“臣愿率扬威军潜入吐蕃,破坏他们的结盟,另团结反吐蕃的力量,在敌后伺机而动,极尽破坏之能事,到时吏可以与大军相互呼应、配合,定能事半功倍。”

  什么,这是,自动请缨?

  不光是在场的众将惊诧,就是李二也觉得自己听错了,刘远竟然主动请战?

  虽说刘远二进吐蕃,但是每次都是李二下令,被迫上前线的,当中没少牢骚满腹,平时懒懒散散,别说当差轮值,就是上朝也懒了,给人一个感觉就像是混吃等死,没什么上进之心,现在突然转性?竟然主动请缨,准备再次深入敌后?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经历大唐二次渗透,吐蕃可谓损失惨重,肯定会严加防范,可以说,每一次渗透,那危险系数都比上一次倍增,刘远为什么,突然这般主动了?

  “刘远,此事事关重大,你可考虑清楚了?”李二忍不住再次问道。

  896一个承诺

  刘远一脸坚毅地说:“皇上,臣已经考虑清楚,当年扬威军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应付这种突发情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时候让他们出动了,破坏吐蕃、波斯和天竺的联盟,在敌后伺机而动,必要时进行进行斩首行动,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这样才符合我们大唐的策略。”

  “贤侄啊,你这样做太危险了,何必呢,这三进吐蕃可比上二次凶险多了,你这是刀上跳舞、火中取粟,以大唐的兵锋,犯不着这般冒险啊。”程老魔王突然开口劝道。

  这老子小上路啊,刘远不由心中的感叹道。

  其实即使刘远不请战,扬威军上战场,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自己主动请缨,可是比李二下令上战场加分不少,再说刘远自动请缨也是有别的目的,程老魔王这话一出,就像一盏射灯照在刘远身上,增加其“光辉的形象”,什么叫知情识趣,这就是知情识趣。

  刘远一脸正色地说:“这本来就是我等身为武将的职责,大敌当前,自然身先士卒。”

  李二一下子也被感动了,面带感动地说:“朕记得爱卿说过,一个国家要强大,就是文官不贪钱,武官不怕死,我大唐有你们这些忠臣良将,何愁大唐不兴呢,好,好,说得好。”

  程老魔王一脸正色地说:“这也是皇上英明,臣愿为皇上赴汤滔火,在所不辞。”

  “臣愿为皇上赴汤滔火,在所不辞”程老魔王的话音一落,在场的人纷纷表态,以证明自己的赤胆忠心。

  看着程老魔王一脸正经的样子,刘远的脸抽了抽。服了,这个家伙,还真会打蛇随棍上,李二的话一出口,马上就把那良将的名号安在自己头上,动作不是一般的快,这程老魔王敢冲敢拼不假,可是贪财啊。

  君臣一番互捧,御书房里的气氛说不出的融洽,比起刚才的凝重、压抑不知好了多少倍。李二心情大好之下笑着对刘远说:“不错,刘爱卿忠心家国,其心可嘉,其行可彰,好。你的请求,朕允了。具体行动与军部计议。可让他们全力配合,朕就在这里等着你的好消息。”

  “是,皇上。”刘远一脸严肃地应道。

  众人就吐蕃的形势讨论了一番,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还想出了很多应对之策,中途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