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公子。谢公子”那老丈喜出望外;连连行了两个礼;像他们这些人;上元佳节还守在这里;除了职责所在;其实也是为了得一点赏银;要是生意好。也有一些补贴;像卖灯笼会有提成;而赏钱;则可全入自己的口袋。

  小娘指着那些漂亮的灯笼说:“这位老丈;这些灯笼是不是猜中灯谜就可以拿走的?”

  “对对对;只要猜出谜底。只管拿去。”说完;这老丈压低声音说:“就是猜不中;小娘子喜欢哪个;只管拿去即是。”

  一个灯笼的成本也就几文钱;好的二三十文钱。刘远给的那个银豆子有两钱重;换成铜钱。那足有二百文;就是送几个灯笼;又有什么关系;反正说中谜底就是白送的;猜得中不中;谁知道?自己说中;那就是中。

  “谢老丈;我们还是先看看。”小娘感激地说。

  刘远开玩笑地说:“不用;说不定;我们全猜出来;到时老丈莫要心疼才是。”

  “哪里;哪里;这是官家之物;这位公子要是全猜中;小老也可以早点回家了。”那老丈也是一风趣之人;满脸笑容地说。

  杜三娘在一旁鼓掌道:“好啊;我们来比赛;看哪个猜中得最多;拿到的灯笼最精美。”

  “好啊;这个有趣。”崔梦瑶对自己也很有自信;闻言也附和道。

  只有小娘有点怯生生地说:“你们都是才女;我;我什么都不会。”

  杜三娘曾是扬州的头牌;才艺双绝;像作诗猜谜;正是她陪客人消磨时光的拿手好戏;崔梦瑶是名门闺秀;饱读诗书;光是看她的气质就知道不凡;师兄刘远;那更是了得;扬州有名的大才子;曾经力压北方第一才子;一个个都是高手;只有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最会的;就是躺在刘远的背后做小女人;现在说要猜谜这些高难度的;还真没把握。

  刘远拍着胸口;信心满满地说:“没事;你跟着我就行;我罩你。”

  “哦;好的;师兄。”小娘心中一松;马上应下;反正有师兄在;自己就不怕了。

  都没意见;几人就分头开始猜谜了。

  刘远领着小娘走到一盏漂亮的莲花灯下;伸手托住灯底那张字条;开始看起来;只见上面写着:点点是黄金(打一字)

  “师兄;快猜啊;这莲花灯我喜欢。”小娘在一旁焦急说道。

  “这。”刘远咳了一声;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个一时不会;我们再看别的吧。”

  “哦;我听师兄的。”

  刘远刚转身;就听杜三娘一脸惊喜地说:“点点是黄金;点点是两点;咦;不是那个字吗?太容易了;先下一城。”

  小娘看着刘远;张张嘴;不过还是很乖巧地什么也没说。

  刘远不服气地走到另一个灯笼前;拿起那灯谜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着:枝头梨花遮半帘(打一字);怎么也想不明白;梨花和帘有什么关系;明知是一字;可是实在没那个天赋;呆着了半天都想不出来。

  “刘远;你也想出这个灯谜了?”崔梦瑶突然对刘远询问道。

  “那个;这个挺难的;猜不出来;怎么;你;你猜出来了?”刘远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崔梦瑶掩嘴一笑:“嗯;刚才一时想不出来;想放弃的了;没想到突然有了灵感;不过既是你在看了;还是你来吧。”

  “不;不”刘远对崔梦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我猜不出;既然你猜出来;那就请便;最好能给讲解一下;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呢?”

  说完;刘远还很绅士把灯笼下的灯谜摘下来;送到崔梦瑶的手上;好让她一会好拿到那守灯笼的老丈处对谜底;若是对的;那老丈就会替她摘下灯笼。若是猜错;那这纸条还得放回原来的地方。

  “嗯。谢谢”崔梦瑶内心一甜;轻轻接过那纸条;然后柔声解释道:“枝头也就是一个旁;梨花是白花的;而半帘则是一个字;加起来就是一个字。”

  又是头;又是什么梨花;刘远听到都有点傻眼。这些人才是拆字的高手啊;刘远平时对这些没什么兴趣;所以解起来可是非常吃力。

  崔梦瑶笑着说:“刘远;你才华横溢;没想到这么简单也把你难住;看来你不屑于做这些小道了。”

  挺不错的;虽说笑刘远的不是。不过还是很体贴地替刘远找了理由;不至于刘远没有阶好下。

  刘远只好推搪道:“不知为什么;今晚脑子有点不灵光。”

  寒喧了几句;刘远和崔梦瑶就分头继续解灯谜;毕竟两人聊天的时候;杜三娘一直都没停住呢。就在聊天的功夫;又从老丈的手里接过一盏漂亮的灯笼;交到侍女小蝶手上;接着马不停蹄又拿起字谜解了起来;崔梦瑶有些急。她有心想拿和杜三娘分个高低;以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所以聊了几句;又急急去解灯谜了。

  刘远不服气;继续看起来;深信总有一个自己是能猜得出来的。

  户户垂杨(打一成语);这个好像不会。

  尚有疏梅傍池旁(打一花卉树木);也看不明白。

  孟德中计斩蔡阳(打一成语);想不出来。

  等着鱼儿上钩来(打一成语);刘远兴致勃勃找到老丈;对以;老丈很遗憾地告诉他;这是错的;谜底应是。

  。

  刘远一下子傻眼了;本以为自己两世为人的经验;这些只是小儿科;没想到自己的脑子不会急转弯;对这些实在是有心无力;到了后面;小娘都跑去看杜三娘解谜了;也不知是对刘远没信心;还是怕刘远太过难堪;看来那句是对的;猜中就能免费把花灯拿走;即使是免费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

  天下又有多少才子呢?

  刘远无意中看了一下;脸都红了:崔梦瑶的贴身侍女春儿拿了六七盏漂亮的灯笼;好像快拿不下了;而小蝶的手里;也拿了七八盏;看那二女的势头还很猛呢;再看自己双手;空空如也;一盏灯笼都没有;真是失威。

  突然;刘远眼前一亮;只见一旁的小灯笼有个灯谜自己前世见过的;是;刘远记得很清楚;是;心里长长呼了一口气;也不摘灯谜纸了;直接整个灯笼拿着;走到那老丈面前;一脸自信地说:“老丈;这个我猜出来了;是;对吗?”

  这一下心中有把握;说得那可理直气壮。

  “这位公子;对是对;只是。”老丈的神色先是吃惊;接着有点不相信;最后那神色都有点为难;那话说了一半;都说不下去了。

  “扑哧”地两声;一旁的杜三娘还有崔梦瑶忍不住看着刘远掩嘴窃笑了起来;特别是杜三娘那小蹄子;笑得花枝招展;笑到刘远心里都有点发毛;连忙问道:“那个;是不是我做错了?”

  这是一旁穿着士子衣裳、正在猜谜的男子嘲笑地说:“真是出息;堂堂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竟然拿给童子准备小灯笼去猜。”

  什么?这是给童子准备的?

  难怪那老丈神色这么丰富;而杜三娘和崔梦表都笑来;晕死;这个糗大了。

  “让开;让开;不想让死的快让开。”就在刘远想怎么解释的时候;突然远听到有人叱喝还有健马奔跑之声;刘远闻声看去;在烛光下看得清楚;一个士兵模样的人骑着一匹健马;一边叫一边拼命挥鞭;众人都飞了似的退避、让路;一时慌乱成一片;突然间;那健马“嘶”的叫了一下;两腿一软;接着“啪”的一声闷响;一下子摔倒在地;而健马上的士兵也摔了两个跟头。

  细眼望去;只见那健马全身是汗;倒在地上;累得嘴角直喷白沫了。

  “让开;让开;妨碍军机大事;你等吃罪不起。”那士兵运气不错;这么摔了一下;也只是只痛不伤;一爬起来;马上又跌跌撞撞朝皇宫跑去。

  “师兄;这人;这人怎么啦?”

  杜三娘生气地说:“吓了我一跳;什么人这么大胆;在长安这样骑马;也不怕撞伤人?”

  刘远摇摇头;若有所思地说:“只怕有大事要发生!”

  297吐蕃犯境

  在上元佳节,与民同乐,感受着繁华盛世,这是帝皇很喜欢做的一件事。

  李二也不例外,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李二就携着长孙皇后、韦贵妃、阴妃,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愔、长乐公主李丽质、清河公主李敬等一大家子,再邀上长孙无忌、程咬金、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到十几个位一起打江山的老兄弟,就在朱雀门上面那宽大的宫墙之上,摆下宴席,臣民同乐,一起欣赏不眠长安的美景。

  朱雀大门正对面,正是宽度达到一百五十米的朱雀大街,有足够大的空间布置,再加上是在皇上的眼皮底下,在官员的安排下,可以说,整个长安,最热闹、最漂亮地方,正是李二一行人可以欣赏到的朱雀大街,坐在高高的城墙,不对,是宫墙之上,居高临下观赏,也算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