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怪一路上,那车夫好像玩命一样赶车,根本不用黄公公催促。

  马车又大又舒适,舒适到,刘远可以平躺着舒舒服服地坐下,里面有酒、有肉、有果品,除此之外,还在里面准备了几册古典,以供解闷之用,刘远对此非常满意,唯一不满意的是,整辆马上只有自己一个,别说有美婢侍候,就是赵安也不许上车。

  用黄公公的话来说,那马车本来就重,再多坐一个人,就影响速度了,再加上事情突然,赵安的年纪也大了,刘远怕他身体受不了折腾,也就不带他去长安了,只是托人给他带话,先呆在清河城内,筹备墨韵书斋的分号。

  最佩服的,就是那此一路骑马保护的御林军了,一路上人不解甲,吃在马上,睡在马上,一路那么遥远。这些士兵竟然扛得住,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扛过来的,听黄公公说,这些人都是军队精英中的精英,上到战场上都是以一敌十的好汉,身经百战的英雄,刘远听了好生佩服,几次邀他们上来休息一下,可是他们都坚决婉拒了。

  军令如山!

  御林军不愿上来,那黄公公,倒是经常不请自来,找刘远下棋。

  很明显,他到刘远身上的潜力,中刘远身后支持的崔氏,有心和刘远搞好关系,而刘远也想通过他,了解一下长安的风土人情、势力分布、哪些人是不能得罪的等等,不知道黄公公是收了银还是有心卖弄,一边下棋一边兴致勃勃地谈着,把一些风流轶事什么的,都饶有兴趣地告诉刘远,以示自己的消息灵通。

  “嘻嘻嘻,小郎君,这一盘胜你二个半,又是咱家羸了。”黄公公把手里的棋放下来,那脸笑得如一朵菊花一样,得意极了。

  “黄公公果然好棋力,刘某佩服。”刘远把一块大约二两的碎银放在棋盘之上,笑着说:“黄公公,这是你的彩头。”

  一到那碎银,黄公公眼前一亮,手一抄,那碎银己到手里了。

  “嘻嘻嘻,是小郎君承让了,咱家就却之不恭了,嘻”

  可惜,刚开始以为刘远棋力很强,一盘只说二两的彩头,要是说五两,十两的,说不定现在己经发了,黄公公一边把碎银揣到腰里,一边暗叫可惜。

  刘远心中也冷笑道:不过是二两碎银,就高兴成这样,不是想从你哪里了解长安,谁想和你这种不男不女的阉人下棋什么的,特别是笑,那尖尖的嗓音,听着心里就寒碜,而且突然间,正在得意间的黄公公身体一个激灵,打了一个颤,很快,就有一股屎躁之味传来,那黄公公面色一紧,连忙吼道:“停车,停车,咱家要回自己的车。”

  说完,有点不好意思着刘远。

  等黄公公走后,刘远连忙把马车的窗帘全部推开,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把马车里的尿躁之气散去。

  像黄公公这种阉人,割了那“孙根”,平时小便都不能自主,只能用厚布放在哪里以作吸尿之用,所以经常有一股尿躁之味,为了掩饰这股味道,他们都会佩戴香囊,把自己弄得香喷喷的,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是喜欢把自己当成女人,也算是难言之忍。

  未来老丈人英明,刘远心里暗暗赞叹道:明明是要自己和多和黄公公交流,还是准备了两辆马车,一人一辆,现在想想,幸好啊,要是天天和这样的一个阉人在一起,光是那股味道就受不了,要是他再在自己面前换那布的话姜还是老的辣啊。

  205章扬州刘远?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总计建都时间077年,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都城,唐代的长安,也是史上第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

  皇上的特使,威名赫赫,马车所经之处,前有驿站的驿使开路,前后有士兵护卫,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要站在一边让路,所以一路畅通无阻,经过七天七夜的日夜日夜兼程,终于,心中那个繁荣如烟的长安越来越近。

  “呜呜”

  这天刚刚亮,睡在马车里休息的刘远,突然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醒来仔细一听,原来是随同护卫的御林军士发出的兴奋之色,刘远心中一个激灵,猛地拉开车窗一起,终于,一座高大、雄伟的城墙远远地出现在刘远的眼帘之内,在金黄色朝霞的笼罩下,显得那么夺目、那么神圣

  难怪随行的御林军士那么兴奋,原来终于快要回到长安,他们不用再日夜奔波,可以交差,可以回家,不用再风餐露宿,日夜担心吊胆。

  刘远也有点激动,着那高大的城墙,心里暗暗呼唤道:梦里的长安,我,来了。

  此刻,长安城的大兴城皇宫之内,勤政爱民的当今天李二,正在和大臣们进行朝议。

  大唐分为十道三百六十个州,人口几千万,再加上边境情势严峻,各行各业百废待兴,虽说虽为一国之君,但唐太宗李世民却非常严于律己,每天天还不亮,就在宫女的梳洗下沐浴更衣上朝,与身边的重臣们商议各种大事要事,一道道奏报从全国各地飞报而至。待李二审批后,又以一份份施政命令向四面八方发布。

  长安,就是大唐的心腹重地,也是大唐的经济、文化、行政中心。

  坐在高高在上龙椅之上,着朝堂里一个个低着头。谦逊有礼的各位朝臣。李二心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满足感、优越感,与其说他勤政爱民,还不如说他眷恋这份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了这份权力。甚至背上杀兄戮弟的千古骂名,八年,快八年了,李二对这份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没有一点点的厌倦。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启奏?”李二坐龙位之上,一脸笑意地问着。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事,那今天的朝议,就到此为止,散朝,各归各家。

  众人你我,我你,彼此都摇摇头,天还没亮就议政,一个多时辰过去。有什么重要的,都己经议完,也没什么好说的,要是没什么事,还不如早早退朝。上朝只是其中一件事,一会还要回自己的岗位工作呢,像什么从早议到晚,那是出现非常重大的事件。意见相持不下,这才有可能很晚都退不了朝。

  再说这李二小气。要是上朝晚了,虽说中午还管饭,不过那饭是在走廓里吃,有点粗陋,吃得也不自在。

  “皇上,老臣有事启奏。”就当所有人都以为今天顺顺利利结束朝议之时,站在前列走出一个文臣,拿着朝潮笏,恭恭敬敬地向李二请示道。

  眼就能顺利退朝,在场的诸位都不用站得这么累了,突然又跑出一个人说有事要奏,这不是招人怨恨吗?特别是那些年迈的老臣,心中更是不悦,可是众人了一眼那上奏之人,很快又眼观鼻,鼻观心,静下心来,谁也不敢稍在怨语。

  “高仆射,不知你有何事启奏?”饶是李二清此人,也得客气对待。

  很简单,这上奏之人,是高士廉。

  高士廉,他的出身非常尊贵,是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劢之,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其妹为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妻,生一一女,为长孙无忌,女为长孙氏。妹夫长孙晟病故后,高士廉将妹、外甥全接到自已家中抚养,恩情甚厚。高士廉到李渊次李世民才能出众,便将外甥女长孙氏许配给了他,就是后来的长孙皇后,除此之外,在玄武门之变中,他也参与了谋划,非常爱到器重。

  差不多可以称是李二的“岳父”,尊贵的长孙皇后、位极人臣的长孙无忌,到他也是恭恭敬敬地唤一声“舅父大人”,再加上他的儿、女婿也位列高官,所以说,他的地位很特殊。

  高士廉并没有持宠生娇,依然恭恭敬敬地说:“回皇上,也不是什么正事,而是老臣发现一件有趣之事,所以临时起意,想禀告给皇上。”

  “高仆射请直言。”李二还是笑着说。

  “老臣上次省友,途径扬州之时,在途中买到一本很有趣的书籍,请皇上品阅?”高士廉从怀里拿出一本书,恭恭敬敬地地双手平举。

  “哦,有此事?来人,快快呈上。”李二一下来了兴趣,能让这位德高望的高仆射说有趣的书,那肯定有趣。

  闻言给一边的太监使了一个眼色,很快,高士廉手里那本书就用金盘托着,送到李二的面前。

  诗经?

  李二满心期待是什么书,没想到一到那封面就呆了一下,虽说有封面有点精美,不过书名却太熟悉不过了,正是四书五经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