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珍居田园 作者:云水之谣(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4-06-16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是好太多了。虽说离了京城,可是在外面也没遇到多少刁难,特别是圣上继位以后,或多或少对赵家的照顾,这让很多人都揣摩着圣意,不敢对赵家打歪主意,他们才能平安至今,荣光至今。

    “娘,你看现在他们又做这些小动作,为的是什么?”赵二叔问道。赵老夫人虽说是个女眷,可是杀伐决断绝不输男儿,当年就是靠她一个人撑起了整个赵家,才不至于让赵家垮了的。

    赵老夫人看了看珍儿,问道:“珍儿说说你的想法。”

    珍儿抬头看看赵老夫人,又看看赵二叔,有些犹豫不知道怎么开口。她对赵家之前的事了解的不多,赵旸铭嘴上说着不介意,心里也还是介怀的。他祖父早早的走了,跟这事还是有关的。

    “别害怕,直说就成,都是一家人,怕什么。”赵老夫人安慰她。

    珍儿咬咬唇:“那我说说我的想法,说的不对祖母跟二叔不要笑话。”说完就说道:“我觉得这件事可能没那么复杂。程世子信上也说了,这事之前一点儿风声都没有,辽东知府递上奏折,当时朝廷也是一片哗然,很多人还很懵懂没搞清楚状况,后来才有人出来弹劾父亲跟旸铭,说是他们怀恨在心,这才通敌叛国。这不想是计划好的,倒像是临时出了这事,然后才有人趁机踩上一脚的。我觉得事情的源头还是在辽东。那批货被截住的地方。”

    赵家生意做的大,最挣钱的地方都有赵家的身影。那辽东赵二叔为了打通关节也去过,甚至关外的那些地方他也有涉足。说是有违禁物品,说是通敌叛国,这罪名一听就不能成立。现在之所以弄成这样,还是因为踩上一脚的人太多,再加上赵家朝廷没有说得上话的人。

    赵老夫人不置可否,转头看向赵二叔:“你看呢?”

    赵二叔也拿不定赵老夫人是什么意思,心里琢磨片刻,有些不确定的道:“娘,我记得,辽东知府姓许,是大嫂娘家大嫂的妹妹的夫家。”

    这关系虽然有些乱,但是盘根错节下来,也算是牵得上线。

    辽东知府姓许,他妻子姓马,是马伯良的亲姑姑。马伯良是杨婉琳的表哥,从小还跟赵旸铭在一起玩过,也曾来过赵家,老夫人、赵二叔他们都还给过见面礼的。

    “这才几年,马家也繁盛了。”赵老夫人感叹了一句。

    赵二叔心里一震。老夫人不是无缘无故感慨这一句,那就是说她也赞同珍儿的话,这事的源头还在许家跟马家身上?

    “娘,我这就去收拾行囊去辽东,我倒是想看看,到底我们赵家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们马家跟许家,要让他们这么阴我们。”赵二叔恨声道。

    赵老夫人也不阻止,叮嘱道:“路上小心。天冷路滑,不用太赶,小心为上。”

    赵二叔点头,出门安排去了。

    “西霞院那边怎么样?”赵老夫人问道,话音刚落,就有丫鬟进来禀报:“老夫人,刚刚大夫人要了马车,说是要跟表小姐出城外寺里上香,吃斋念佛为大老爷跟大少爷祈福,管家来问这马车要不要安排?”

 第五百零四章 不见了

    赵二婶带着珍儿跟赵婧涵追到二门外,就看到吴妈妈扶着杨氏正要上马车,后面一辆车上杨婉琳已经站在车前,弯腰正要进去,听到声响回过头来。

    珍儿只觉得杨婉琳看过来的那一眼如淬过毒的针,让人遍体生寒,她不禁打了个突,却没怎么在意,而是过去扶住杨氏:“夫人,这会儿父亲跟旸铭都不在,多事之秋就不要出去了,外面不安全。”

    赵二婶跟赵婧涵也跟着劝她,都不想她这个时候出门。家里本就一团乱,她去外面跑不还得人挂心?

    杨氏一把推开珍儿,满脸戾气的大声喝问:“怎么,我连门都出不得了?齐珍儿,你别当我不知道,你跟你弟弟命硬,克死了你爹娘。祖父、大伯不喜,被赶出了家门。后来走哪儿祸害哪儿,现在你大伯一家已经家破人亡了,咋,这才嫁到我们家,就开始祸害我们!我告诉你,他们要是出了什么事,我绝对不会放过你的。放开,给我滚远点儿!”

    赵二婶跟赵婧涵目瞪口呆的看着杨氏,完全不敢相信这是平时那个高高在上的贵夫人。

    珍儿却毫不意外,这几天杨氏一直没给她好脸色过。之前还想让她去侍疾,被她给推了。要是平时,杨氏怎么作她,她能人就忍了,可这关键时刻,杨氏自己软成一团就算了,凭什么还要她陪着杨氏一起疯?

    吴妈妈歉意的看了看珍儿,偷偷往后面马车一指。

    赵二婶、珍儿他们都看到了,也明白她是说这事是杨婉琳撺掇的。

    赵二婶见劝不回来杨氏,就吩咐管家多派了几个护院陪着杨氏一起去寺院。

    赵老夫人听了丫鬟禀报的二门上发生的事,脸也沉下来,等听到外面传来赵二婶、珍儿她们的声音,就挥手让传话的丫鬟下去了。脸色也逐渐和缓,等珍儿她们进屋的时候甚至还笑了起来。

    “娘,大嫂心里担心大伯跟旸铭。想去寺里为他们祈福。我看大嫂这两天担心的吃不下睡不着,想着她去了或许还好受些。就让管家送她们去了。现在天冷,想来晚上她们就回来了。”赵二婶说着,很是歉疚。大嫂出门没来跟老妇人是说,就连她这个主人也绕过了,这样做即不给她们面子,也显得杨氏很没有礼貌。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是苛责她的时候,她认下错让老夫人有个台阶下。也好不那么生气。老人家身体经不住气。

    老夫人心里还是很气愤的,不过看二媳妇把错揽在自己身上为大儿媳开脱,这也是她们妯娌好的表现,老夫人也没就再说什么了。只道:“让跟去的人小心看顾着,都是女眷,小心别让人冲撞了。”

    落井下石的人自古就不少。赵家在芙蕖是大族,虽说赵山长跟赵二叔都是低调的人,可保不定有人眼红赵家或是有世仇什么的。杨氏跟杨婉琳姑侄俩都是女眷。是最容易下手的。

    赵二婶点点头,下去吩咐了。

    下晌管家黑着脸回来了。很快木笔她们就打听到了:杨氏跟杨婉琳姑侄要在寺里住三天,虔诚的祈祷。

    老夫人听了晚饭都没吃几口,赵二婶那么好脾气的都差点摔了茶碗。

    杨氏她们去的是个古寺,寺庙的名声还不错。赵家又是常年供奉的。住持还专门留了院子给赵老夫人等女眷去上香用,这回杨氏她们去就是住在那里。

    老夫人生气不管,赵二婶还是忍着气把官家叫来细细问了一遍,知道杨氏她们住的不错,住持还专门把客房那里清干净了,家里带的几个婆子也住在一起伺候着,这才放心。

    赵二叔去了辽东,赵旸绪本想跟着去,路上有个照应,遇到事情也好有个人商量。可赵家人丁本就单薄,赵旸绪也走了,家里连个主持大局的人都没有,赵旸绪只好留下。赵二叔走之前把他叫到书房好好叮嘱了一番。赵旸绪顿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要看顾好家里祖孙三代的女眷。

    晚上在书房听了管事回话,又听了派出去的人打听到的消息,赵旸绪愁眉不展。

    第二天赵二婶听说书房的灯亮了大半宿,心里既心疼又无奈。要说读书赵旸绪都没这么认真,可这回是事关身家性命的大事,她也不好怎么劝,只叮嘱下人看顾好,厨房也每天做好吃的养着。

    赵旸绪送走了自家这边的一个管事,忍不住揉了揉眉心,这做生意果然不简单,平时看他爹处理事情很简单,三两句就说到要点,他只觉得平常,今儿自己处理起来才觉得麻烦的很。

    “后面还有那个管事?”赵旸绪问道。

    书童静宁心疼的看着自家少爷,他家少爷可是有大才的,怎么能为了这些事跟这些管事打交道呢?

    “少爷,你歇歇吧。大少奶奶是商户出身,她肯定懂的比您多,我看不如把这些事情交给大少奶奶。”静宁倒了杯热茶递给赵旸绪。

    赵旸绪睁开眼看了他一眼,“以后这样的话不许说了。我堂堂一个男子汉,家里出了事不能站起来为家人撑起一片天,反而躲在她们身后算什么男人?”

    静宁张了张嘴。

    “大嫂为了大哥跟大伯的事操碎了心,我怎么还能为了这些事去烦她?大嫂既然进了我们家,她就是我大嫂,是我们赵家的宗妇,我以后要再听到你说大嫂的坏话,休怪我不念情分了。”赵旸绪黑着脸。他也知道家里有不少人因了门第的原因对大嫂多多少少有些不恭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