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剩女重生记 作者:萦索(起点vip2013.03.29完结,剩女、权谋、平凡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轮轱辘轱辘的旋转滚动着,坐在车里的秦嬷嬷小心的看了一眼主子,堆起满面的笑容,“老话说‘外甥肖舅’,奴婢可真算见识了怎么侯爷酷似老公爷还不够,这清瑶姑娘肖像侯爷更是十足十?不怕老夫人笑话,今儿猛的一见,奴婢还以为是老公爷的嫡亲孙女”
    邓氏沉郁的面容缓缓露出一个笑容,“老话说得不差。我跟老爷生了四子三女,没一个承了他的样貌。倒是天恩跟清瑶……唉,终究是骨肉至亲,生得相似也是常理。”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可常伴左右的秦嬷嬷,知道邓氏已经有些喜爱俞清瑶了,忍不住心生佩服。本是抱着恼怒的心情而来,打算好好教训一顿,责令俞清瑶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歹,别再做出狂三诈四的丑事来,丢了国公府、安庆侯府的脸面。没想到也就一炷香的功夫,印象彻底扭转了。
    怎么回事呢?
    大概是俞清瑶第一次磕头跪拜的时候。
    她的身子娇小,气息不稳,目光柔和隐约带着不符合年龄的沉静。对了,就是这份沉静有这样目光的人,必然是沉稳的,遇事不说顾虑周全,怎么可能不想一想,就做出到外院直接跟外官对话的事?她不蠢,更不傻她是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会有什么影响。但还坚持——为了让侯府尽快摆跟税银丢失一案,撇清干系如此一想,恼怒的心情彻底消散了十之八九。
    就连秦嬷嬷自己也承认,对这样敢于担待的主子容易生出好感。
    何况后来问起家常,女孩的回话认真、简洁、大方,丝毫没有小家子气的怯懦畏缩,没给她贵重的见面礼也不见羞恼哀怨,是个心思剔透的好闺女。
    只是——
    “唉,奴婢知道老夫人对后辈十分关爱。可将吴登家的指给清瑶姑娘,是否仓促了些?九姑娘那边早说好了,让她一家老小陪嫁过去。”
    邓氏想到吵着闹着嫁给文郡王的孙女元菲儿,拧着眉,“再挑几个好的给她使吧”
    “那吴登家的……”
    “哼,她若转不过这道弯来,回头求你让她回来。这等敢挑主子的人也要不得,打发走吧”
    秦嬷嬷一惊,再不敢多说。
    心理却在暗骂自己多事,老夫人出门前,吴登家的本来不打算跟着,是她多一句嘴——“你以后跟九姑娘嫁到郡王府,不得跟各王府、侯府的人打交道?安庆侯是亲戚,此去你多看看,若有机会,跟杜夫人身边的管事娘子混个脸熟。”
    就这么一句,把九姑娘未来的郡王府管事,给弄没了七十九章 新人(下)
    七十九章 新人(下)
    回到清风苑,俞清瑶心事重重的坐在西窗下。正午炽烈的阳光,透过银红色霞影纱投入颜色浅淡黄花梨小书案上,去了几分燥热。将木匣里的靶镜、女诫都拿了出来,轻轻抚摸末页的一行小字——元洁莹于隆正二十九年春。
    眼眶顿时涌出了泪花。
    元洁莹,是外祖母的闺名。或许邓氏特意带这本外祖母手抄的《女诫》,是教训她行事不检的意思,可她真的没有怨艾,反而很感激。外祖母的遗物……前世她也不曾得过,更别说是手抄的书籍了。
    字如其人,外祖母的字迹蚕头燕尾,臻微入妙,将女子的婉柔秀骨、妩媚纤弱表现的淋淋尽致。俞清瑶的面前,好像浮现一位清丽绝俗、宜嗔宜喜的绝代佳人。只可惜,红颜薄命,跟病弱的母亲一样,她没活到三十岁的生辰。
    如果外祖母多活些时候……
    那她的命运、舅父一家的命运,全然不同了吧?
    记忆的潮水如洪水般,疯狂的奔腾泄出。
    ……广平三十三年,外祖母胞弟定国公忽然坠马而死,四子争夺爵位,以长子无德、居丧期间宠幸俾人为名,阻止最有希望嫡长承爵。那时,邓氏中风瘫痪在床,管不得众多儿女,只能眼睁睁看着偌大的国公府闹得四分五裂,一日日走向衰落。
    同年,一代帝师撒手人寰,俞家大厦将倾,以俞子轩为代表的“帝师”势力不甘没落,发起一次次的上书,被皇帝铁腕打压。朝堂上每天都有被发配、下狱的官员。不到一年,所有亲近俞家的官员都被驱逐京城权力中枢,帝师四十年的建设,化为乌有。
    广平三十七年,安庆侯以“谋反”罪名打入死牢。朝野皆知其冤,可在皇帝盛怒时,无人敢劝谏上书。世交如威远候、平西侯,早断了关系,姻亲靖阳候杜家卷入七皇子“谋逆”案,自身难保;而定国公府,最终袭爵的元尚星是个无耻之人,为了摆脱关系,竟出首告发,称“沐天恩对圣上发配俞家子弟早有不满,曾醉酒辱骂”云云。
    新任定国公的上书,成了舅父被贬庶人的直接证据。传承三百多年的安庆侯府,抄家夺爵。两年后,舅父病痛交加、郁郁而终。
    心很痛。
    俞清瑶感觉自己快被沉重的记忆压得喘不过气了。可是,她不能认输,不能还没开始就被打倒了。望着靶镜中自己年幼而清晰的容颜,暗中想,圣人每日三省吾身,她要面临的更是滔天磨难,用如履薄冰形容也丝毫不差。
    不能有一小步的差错。
    这镜子放在身边,日日提醒她定国公府、安庆侯府将来的大难,也是好的。外祖母、母亲早逝,不能维护家族的尊容体面,就让她来。
    说什么,也不能重复前世的命运
    只是,她一个柔弱女子,凭什么改变两大名门望族的命运呢?
    具体的俞清瑶还不清楚,但她知道自己大致要做的。首先,避免舅父接近那个害他被诬陷“谋反”的源头。尤其是那东西,一旦出现,早早的解决了省得给人以攻击借口。
    其次,阻止无耻小人元尚星承爵。这个貌似不太难,因为元尚星不是嫡子,靠着四个哥哥自相残杀才上位的。他没有母族的支持,靠着落井下石、巴结皇帝的大腿才当了两年国公,新帝一登基,他就被收押,罪名多的罄竹难书。
    元尚星是俞清瑶恨得咬牙切齿的仇人之一。因此,她特意记了一些官府公布的受害人,今生要找苦主也容易。
    要解决的是,她身边得用的人手,只有胡嬷嬷一个……
    怎么办?
    ……
    胡嬷嬷掀开帘子,见俞清瑶抱膝坐在窗边,眼神朦胧的望着半旧的《女诫》,神思恍惚,柔和的光晕照进来,却照不进她的内心,似有无数的心事。想了想,退了下去。
    “呵呵,李大娘子,我家姑娘已经睡下了。您是不是有什么急事,要不我去叫醒姑娘?”
    李春家站在清风苑的院门口,闻言连忙摆手,笑了笑,“没什么大事。来,二丫”说着,从后面领过来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穿着红绸小袄,圆圆脸,长得非常喜庆可爱。
    “这是吴登家的闺女,二丫。刚刚国公府送过来,说是怕吴登家的思念女儿,不能忠心办事。对了,胡嬷嬷你还不知道吧?国公夫人怕小姐身边人手不够,特意遣了吴登家的帮衬着,以后跟你一起服侍小姐。”
    胡嬷嬷微微吃了一惊,“哦,有这事?那很好,我家姑娘身边多些可靠人,我也放心些。”
    李春家的眼中带笑,可惜笑容有些古怪,“胡嬷嬷真是忠心为主啊得,小姐还在休息,那就不打扰了。等晚上让吴登家的,和二丫一起来拜见吧。走,二丫,先看你母亲去”
    二丫仰着头,脆生生的应了。
    明明跟俞清瑶相仿的年龄,她却好像全无忧愁,快活的蹦着、跳着,健康的小脸泛着红晕,笑声如银铃一样悦耳动听。冷不丁的,胡嬷嬷忽然觉得自家姑娘要是跟二丫一样性情,那该有多好?
    李春家的安排两个金嬷嬷,住在临水轩附近的“望月阁”,那儿地方宽敞,家具摆设都是齐全的,日后教导三位表小姐也方便。至于吴登家的,嘿嘿,这个真不好办。说是送来使唤,可卖身契没跟着过来,倒把个活泼伶俐、野性不训的女儿送来——一路上细细问过了,这二丫是自由身上面还有个兄长,说是在乡下读书,要考秀才。
    出身这样的人家,即便穷点,干嘛要卖身为奴?原来,是奔着跟元九姑娘陪嫁到文郡王府去的也是,在郡王府当奴才,也不平头百姓家强多了知道这个消息,李春家的一阵高兴,想到日后俞清瑶身边跟着这么个管事娘子,再加上胡嬷嬷地位受到威胁,两人不和睦的斗来斗去……头疼的时候多了去了晚上,李春家的含笑把事情告诉了李嬷嬷。
    “娘,你不知,那吴登家的虽然生得平凡,可那礼节,说话那语气,完全是按照嫁到郡王府教导出来的,大大方方,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