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 作者:寻香踪(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23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明月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跟沈旭跃说:“怎么样,小蕊姐衣服好看吧?”
  沈旭跃满意地说:“等我们结婚,你也做一件这样的旗袍。”
  赵明月笑着点头:“好。”
  那边有人已经打听到赵明月这里来了:“你好,我是小蕊的表妹,听说我表姐的衣服是你做的?我今年秋天也要结婚,想做一件一样的衣服,你可以帮忙吗?”
  赵明月看着对方:“哦,我在上学,平时没有时间,暑假的时候可以,到时候你跟小蕊姐说好吗,她知道哪里能找到我。”
  对方点头:“好的,谢谢啊。”
  沈旭跃说:“你准备白给他们做?”
  “当然不白做,我又不认识他们。”赵明月笑着说。
  沈旭跃有些担忧地忘了母亲那边一眼,赵明月发现了:“你妈会不会不高兴?”沈家也是有头有脸的,如果自己做个个体户,按照常规思维来说,确实不大好接受。
  沈旭跃无奈地说:“她一向如此,不高兴的时候比高兴的时候多得多。”
  赵明月本想问问沈旭跃对自己做生意的看法,但是想了想,还是不说了,这个观念都是慢慢改变的,自己要是现在就说去做生意,估计沈旭跃心里也未必会接受。不过她相信以后他会接受的,毕竟他自己上辈子就弃政从商了。
  两人参加完宋小蕊的婚礼,沈旭跃送赵明月回学校,两人坐在公交车比较靠后的一排,赵明月看着窗外的风景,突然之间好像看见了熟人,有点不敢确信,然后又回头看了一眼,确实是熟人,是李春梅坐在王兴凯的自行车后,两人有说有笑地跟他们往同一个方向走。
  沈旭跃看见她一直扭头往窗外看,便问:“怎么啦?”
  “我好像看见我同学了。”赵明月还有点不太相信这个事实,李春梅怎么和王兴凯在一起,看起来还挺亲密的样子。
  “哪个同学?”
  “我们宿舍的老三,李春梅,和另一个男同学一起。好意外的感觉。”
  沈旭跃说:“也没什么呀,男女同学有好感,谈个恋爱这很正常。”
  赵明月说:“关键是老三跟那个男同学一点都不对付,两人凑一块就互相掐,没想到他们现在会这么好。”
  沈旭跃说:“可能就是互相对掐,掐出感情来了。”
  “可能是的,还真有意思。”赵明月笑。
  赵明月倒是没有觉得,那王兴凯对自己表示过好感,现在转头去追李春梅这点不好,反正李春梅也是知道王兴凯的底细的,他们在一起,也就不存在欺骗的成分。只是觉得意外,明明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人,最后还会走到一起,这世界不是很奇怪么。
  王兴凯这个人怎么样,具体她不了解,不置可否,李春梅应该比她了解得多,李春梅终于从失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也算是好事一件吧。
  几个舍友基本上都各得其所了,毛剑兰几乎每隔两周就能收到一封来自湛江的信,虽然她没有说什么,但也足以看得出,她跟沈启学非常聊得来。
  只有钱斯盛独自一人还单着,看她的样子,似乎也不热衷这件事,每天只和唐卫华两个泡图书馆,各种大部头的史书一本一本地往宿舍搬。赵明月看的书,基本上都钱斯盛看过之后推荐给她的,就学习上来说,赵明月算不上最优秀的学生,毕竟大家都那么努力,她的底子也有限,况且她自己也并没有打算去深入钻研做学问。
  暑假的时候,赵明月先抽空回了一趟老家,她要想办法去推动村里茶园的改革,将茶园分包到户。这件事当然也可以留到过年的时候再办,但是这种事,自然是越早越好。
  赵明月把沈旭跃也喊回去了,沈旭跃曾经在茶园改造上出过大力,在村里还颇有威信,如果由他出面去提意见,被采纳的几率比她自己去提意见要大得多。
  沈旭跃听完赵明月的打算:“你是说,将茶园全都分包到各家各户去?”
  “对啊,不是已经有地方将田产分包到户了,我觉得我们村也该试试,这样大家就不用饿肚子了。”赵明月说,“先可以把茶园分包出去,到年底的时候,就可以分包村里的田地了,一步一步来。让大家先尝试一下,自己收成会不会比吃大锅饭的收成要多。”
  沈旭跃看着赵明月,宠溺地说:“你呀,真是忧国忧民,你都跑到北京了,还想着家乡的人呢。”
  赵明月说:“没办法,谁叫我父兄都在那里呢,我想让大家早点摆脱贫困,过上温饱,早点奔小康。”
  沈旭跃点头:“是早该这样了。”
  于有清一直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谈话,有些诧异地说:“你们俩说什么呢?”
  赵明月笑:“没什么,就是想改善一下咱们家乡的现状。”
  于有清微张着嘴看着赵明月,他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些,也从来没有想过以一己之力去改变大家的生活,因为那完全不是他该考虑的事,但是赵明月这个女子,她却想用一己之力改善大家的生活。于有清的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个普通人,也能改变大家的生活吗?
  沈旭跃说:“有清也一起帮我们去说服大家吧。到时候把明朗也叫过来,我们四个人商量一下,找一个比较合适的机会去劝说村干部,我觉得这样的话,说服力可能会比较大一些。”
  于有清愣愣地说:“我也去?”
  沈旭跃看着已经傻了的于有清,笑着说:“来,我给你分析一下这个情况,到时候你再配合我们就可以。”
  沈旭跃和赵明月为于有清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是被动地活着,别人给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自己就接受,努力去适应,从来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也有机会去主动改变自己以及别人的生活方式。
  回到家,赵明月把自己的打算和三哥一说,赵明朗果然欣然同意他们的计划。四个年轻人努力为这件事奔波,其实这两年茶园的收成差不多就是按劳分配的模式了,谁采得多,谁就赚得多,如果分配到各家各户,那么自己采了自家的茶制茶,不会制茶的,就将茶青卖给会制茶的人,茶园从公家的变成自家的,照料得肯定会更仔细一些。
  年轻人说服了村干部,他们召集了村民来开会,大家一听全都哗然了,当初队上将各家各户的责任田收上去的时候,刚开始吃大锅饭,大家的热情还是非常高的,敞开了肚皮吃,结果吃到后来,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典型的吃了上顿没下顿,越吃肚子越饿。大家就都怀念起当初田地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来,自己家有计划,起码不会饿肚子啊。
  如今说起要重分茶园,大家都兴致高涨,摩拳擦掌,大有大干一番事业的架势。赵明月以为改革多少会受到一点阻碍,没想到事情很顺利,大家都非常容易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大概是因为多劳多得的茶园分配模式起了良好的铺垫。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朋友们,中秋节快乐!祝大家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第六十六章 内助

  茶园分包得这么顺利,赵明月也是舒了一口气,这样的话,到年底分包田产,想必也会十分顺利吧。
  忙完这些,赵明月就可以放心回北京了,放假前就跟曹大妈说好了,今年继续租她家的房子,缝纫机可能还是要借方姨家的。想到这些,赵明月觉得浑身轻松。
  开完会,几个人披着星月,一路说说笑笑回到家中。看见母亲还抱着二哥的小女儿在院子里纳凉,赵明月走过去:“妈,怎么还没睡?”
  “萍萍说热,不肯在屋里睡。”
  萍萍是小侄女的名字,赵明月的二哥生了两个女儿,二嫂要强,非要生个儿子不可,这已经怀上第三胎了,按照政策来说,就是超生,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二嫂跑到亲戚家去了,两个女儿就放在自己家里让母亲照顾着。
  赵明月知道,上辈子他二哥生了三个女儿,到第四胎才生了个儿子。其实赵明月的父母是非常开明的家长,并没有要求非要生孙子不可。但是二嫂却担心别人瞧不起她,因为大嫂生了两个都是儿子,她要是只生女儿,觉得自己在赵家的地位就太低下了,而且没有儿子,也会让村里人瞧不起的,所以拼死拼活要生个儿子出来。
  这年头的计划生育抓得还挺严的,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不少人都东躲西藏,就为了生一个带把的。上辈子赵明月没少听二嫂跟自己诉过苦,说自己肚子不争气,生了那么多女儿,叫人瞧不起。赵明月只能默默地听着,因为她自己一个都没有,连个女儿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