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 作者:寻香踪(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23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主任点了点头:“听过。”
  赵明月说:“我们家乡产的茶叶,往年都是公社为茶厂统一收购,按照政策配送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出国换取外汇的。很少流传到市面上来,我刚才也在您的市场问过了,这里没有茶叶卖。”
  赵主任点头:“我这里不卖茶叶很多年了。”茶叶并非必需品,在人们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这些东西自然是可有可无的。
  赵明月知道,茶文化的复兴,是从八十年开始的,现在人们也开始重新喝茶了。她笑笑说:“我看那边的啤酒,卖得特别俏。这说明大家现在的生活水平高了,收入也增加了,对生活的质量也要求高了。赵主任想不想为贵市场引进一些绿茶呢?”
  赵主任愣了一下,明白过来:“你是来推销茶叶的?”
  赵明月笑了起来,她长得漂亮,一笑,整个屋子里好像都明亮了起来:“赵主任您是明白人。是这样的,从今年起我们公社不再收购茶叶了,我们老家茶农生产的茶叶需要自己去找销路。我在外面上大学,听到家里以后茶叶卖不出去,心里替大家着急,想着这外面这么多人喝不上茶,家乡的茶叶却只能放着长霉,这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我就想帮帮家乡的乡亲们,利用放寒假的机会,来找一找销路,为大家出点力。”
  赵主任眨了眨眼睛,看了看三个人,沈旭跃掏出村里的介绍信给赵主任看:“赵主任您好,这是我们大队给我们的委托书。我是曾经下放到月亮湾的知青,在月亮湾生活了差不多十年,做了四年的村支书。这次听说家乡人民有需要,所以我也跟着一起过来帮忙找路子,希望能够帮助家乡人民早一点脱贫致富。我们那儿茶叶卖不出去,你们这儿没有茶叶卖。您看您是不是考虑一下我们合作。”
  赵明月从兜里拿出茶叶来:“赵主任,您看看,这是我们今年新出的绿茶,您闻闻,多香啊。”
  赵主任凑过去嗅了一下,然后用手拈起茶叶看了一下,赵明月说:“您看着茶叶色泽多漂亮,形状多整齐一致,我可以给您泡一杯试试。”
  赵主任摆了摆手:“不用泡了,我平时也喝茶,知道这是好茶。不过呢,这采购茶叶的事,我得跟我们市场其他的领导干部商量一下,现在不能给你答复。”
  赵明月拿出一小包用塑料膜袋装着的茶叶:“赵主任,这个是给您试用的,我们从老家过来,在这边待不了很久,明天可以来问结果吗?”
  赵主任点头:“可以。”
  赵明月说:“这在我们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我希望赵主任能够慎重考虑,期待您的答复。”她笑着朝对方鞠了一躬,“多谢拨冗听我详谈,再见!”
  “再见,慢走。”赵主任还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主动积极地上门来推销东西的,看着三人的背影,不由得感慨地摇了摇头。
  出了副食市场,于有清长吁了口气:“这感觉好尴尬呀。”
  赵明月笑了起来,这大概就是这个年代人共同的感觉,觉得做买卖是一件非常不好意思有点丢人的事,不过这有什么好丢人的呢,买卖都是双方自愿的,又不强买强卖,而且又不偷不抢的,根本就不丢人好不好。最先克服这种羞耻感的人,是最先富起来的人。
  沈旭跃看着赵明月,佩服地说:“明月,你胆子越来越大了。”
  赵明月冲他露齿一笑:“不好吗?”
  沈旭跃点点头:“我们去下一家?”赵明月跟人攀谈的时候,他觉得一点都不尴尬,她的谈吐自信优雅,娓娓而谈,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他都被打动了。
  赵明月说:“好,我们今天就撒大网,我不信偌大一个省城,就没有人愿意买我们的茶叶,总会捞上两条鱼来的。”
  这天他们走访了所有的大副食市场和两家商场,有一家当时就跟他们达成了协议。赵明月目前并没有茶叶,谈妥合作,约好新茶出来的时候,就叫老乡送茶叶过来。至于价格,到时候根据市场价面议。
  沈旭跃说:“为什么不谈妥价格?”
  赵明月摇头:“商品都没有,怎么谈价格。咱们国家的市场已经不是当初的市场了,你没发现吗,现在的商品价格每天都在变化,市里每天的报纸都有商品零售指导价的。我们的茶叶虽然是批发价,价格变动很小,但是副食市场这边肯定会计较的。况且我也担心把价格现在就谈妥了,到时候茶叶涨起来,我们也吃亏。”现在市场一天一个样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十年八年的价格都不会变动。
  于有清说:“我其实有点担心,你没把价格谈下来,到时候东西送来了,却没有合理的价格,我们不是白跑了吗?”
  赵明月叹了口气:“这也没办法,这就要咱们村里安排过来的人会不会谈了,你放心,他既然要茶叶,最低底价肯定会有保障的,要是他们恶意压价,我们还可以去监督部门举报。”
  沈旭跃说:“如果是你在这里跟他们谈,我一点都不担心他们压价,但是村里的老乡就不好说了。”
  赵明月白他一眼:“别小瞧了人,我们村难道就没能人了?”
  沈旭跃笑道:“我们村最能的,就是你了,除了你,再也没人敢称第一。有清你说是吧?”
  赵明月伸手在他胳膊上拍了一下,嗔道:“瞎说。”
  于有清也笑道:“老沈说的其实是对的。”
  第二天,赵明月如约去打探消息,得到的回复是,有两家愿意收购茶叶试试情况。赵明月说:“看吧,我说不愁卖的。”她将这三家的详细情况记下来,地址,联系人,需求意向,甚至还有负责人的性格特点等等,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沈旭跃说:“我们可以回去了吧?”
  赵明月点头:“可以,到金南了咱们再去打探一下。”
  “对,金南近一点,也比较方便一些。可以省一些路费。”
  赵明月摇头:“只怕金南这边的情况不如省城的理想,咱们那边种茶的多,金南很多人应该都能弄得到茶叶,到时候茶叶价格和需求量肯定都赶不上省城。”
  他们回去一问,果不其然,跟赵明月预想的情况差不多,就算是愿意收购茶叶,数量要求也不多。
  回到家,赵明月将自己找的销路和村干部说了,大家都信心十足,村主任说:“是不是这就办工厂了?”
  赵明月点头:“可以先把场地收拾出来,一切必备工具也都准备好。制茶和卖茶的人也都可以着手挑了,找能干的,手艺好的人,尽量保证公平公正,不要惹大家说闲话。”
  村主任点头:“这个我们都会考虑好的,你就放心。哎,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想法啊,说干就干,咱们都有盼头啰。”
  去年分了责任田,大家卯足劲干了一年,收成果然比出集体工好多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沈旭跃每次过来,都发现大家的生活变得比原来更好了,知道这里头有赵明月的功劳,心中不由得分外自豪,他的明月,小脑瓜里的想法特别多,每次都叫人惊讶,以一己之力努力改善着大家的生活,这种情怀,并不是所有有能力的人都愿意做的。
  赵顺生和胡年春见准女婿来了,格外热情,准备留他在家里过年。沈旭跃说:“叔,婶,我还是不能在这边过年,早就和明月商量好了,我要去部队探望我大哥,他前段时间受了重伤,我还没去看过他呢。”
  二老听见他哥受伤,关心地问:“严重吗?”
  沈旭跃说:“当时挺严重的,不过现在已经没事了。”
  “既然这样,那我们也就不强留了,这两天在我家好好休息一下。”二老说。
  沈旭跃要去看沈启学,那是在离开北京之前就说好的,沈启学在医院躺了两个月,才完全康复起来,说是训练耽误得太多,要回去抓紧时间补上,就不回家过年了。沈旭跃想着自己和大哥差点就天人相隔了,当时也没去探望,正好送赵明月回来,已经到了南方,离那边也近了,便过去看看大哥,可能就在那边过年了,家里父母也是同意的。
  赵明月也是支持他去的,所以他在赵明月家待了两天,就出发去广东了。
  赵明朗是快过年的时候才回到家的,他已经大三了,今年上半年就要毕业,目前在县中医院实习:“老妹,你猜带我的老师是谁?”
  赵明月想了想:“是不是那年我心绞痛去看病的那个老大夫,姓什么来着?”
  赵明朗竖起大拇指:“对,就是他,谢大夫。”
  “这还真是缘分,好好学啊,哥,以后也做个名医。”
  “好,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