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迟离开之后,气氛就有些僵硬,受不了这种沉默的杨晏筠终于率先开口。李世民转过头来看着她,神色说不出的失望。他看了看周围伺候的宫女宦官,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没有朕的旨意,不许进来。”
“晏筠,你够了么?”偌大宫殿中,此时只剩君妃二人,在这种安静的气氛下,更衬托得李世民的声音冷硬如冰。
杨晏筠皱了皱眉,终于还是跪倒在地:“臣妾不明白陛下的话。”
“不明白?”李世民重重的哼了一声。“莫迟丫头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你以为朕也不知道吗?如果不是朕,下次你是不是打算直接害死她?”
杨晏筠的心头一颤,仍然辩解道:“臣妾是莫迟的婆母,怎么可能伤害她?”
“你觉得,你做的事情,不是伤害她么?”听了杨晏筠的回答,李世民眼中的失望更是无以复加。“还是说,你觉得你做的事情,是你对恪儿的母爱?”
“臣妾有罪,但臣妾确实都是为了恪儿着想。”杨晏筠咬着嘴唇,神态楚楚可怜,“莫迟确实聪明伶俐,但臣妾觉得她恐怕不够本分贤淑,想要留她教训一年,再放她到恪儿身边,到时候她也好做个贤妻良母。”
“贤妻良母?”李世民冷笑道:“她离开恪儿身边一年,或会失宠于恪儿,如何做个贤妻?那药若是致她终生不孕,她又如何能当个良母?朕明明已经说过了,不打算让他们小夫妻分开,莫迟是个好孩子,她在恪儿身边,朕信得过。结果呢?你到底把朕的话置于何地?”
“臣妾并非视陛下之话于无物,但是陛下不明白!”杨晏筠的声音略带凄厉。“陛下看不到的地方,臣妾代陛下看到了,自然应该先告诉陛下知道。可陛下一时被人蒙蔽,臣妾才不得不擅自妄为。”
“你的意思是,朕被莫迟蒙蔽了,所以不肯听你的金玉良言,你才会用如此毒计对付自己的儿媳?”李世民震怒道。“你做出这种事,朕没有处置你,你竟然还敢把错怪在朕的头上?”
“陛下息怒,陛下可还记得,臣妾在受封当晚对您说过的话么?”看到李世民龙颜大怒,杨晏筠不由得重重的叩首,白皙的额头顿时显出淤青。但杨晏筠却如同不觉,痴痴的望着李世民道:“陛下若是不记得,臣妾就再说一遍。我爱的是李世民,我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争,我只要留在你身边。”
“……朕记得。”听到这句话,李世民的脸色也有所缓和。他无法否认,这句话当初的确打动了他。这个最初相识时还高高在上的小公主,那时候却那么卑微的渴望着他的一丝怜爱,这让身为男人的他根本无法抗拒。
“这句话,臣妾不是说说而已。”杨晏筠的眼神中有些恍惚。“不管什么时候,臣妾都从未有过半分心思去和宫中嫔妃争宠。”
“不错,这**之中,许多年来,也就只有无虞和你,能够做到这一点。”
杨晏筠摇了摇头:“我和姐姐不同,姐姐是无需再争,而我……是争无可争。陛下对姐姐的宠爱,世间罕见。臣妾的孩儿们,在陛下眼中,如何能及得上姐姐的孩儿们?臣妾教导他们蠢钝一些,又有何不对?臣妾斗胆说上一句,纵然如今太子未立,陛下心中怕也只有中宫嫡子吧?既然如此……”
杨晏筠难得的大胆之言被李世民打断。“你错了。恪儿也好,承乾也罢,他们都是朕的儿子。失败固然是身死之局,可若是连一争的气度都没有,做什么皇子皇孙?知子莫如父,难道你真以为朕愚蠢到看不出儿子们的能耐了么?”
李世民这句话一出口,杨晏筠顿时花容失色。“请陛下慎言!”
七十八 费尽心思却为谁
更新时间2013…7…13 23:45:58 字数:3254
杨晏筠怎么也没想到李世民会说出这番话来,只觉得后背发寒。“陛下这话,在臣妾面前说说也就罢了……”
“那是自然。”李世民叹了口气。“朕这些话,除了对你,不会对宫中第二个人说。但是,朕这话并非是无的放矢。”他神色有些古怪道:“天下人都知道,朕的皇位,就是朕争回来的。朕的儿子,若不显出一点本事,又有什么资格叫朕把这位置交给他呢?”
虽然李世民对自己表示出极大的信任,可面对这种敏感话题,杨晏筠双唇微颤,再不敢接话。幸好李世民转了话题,“莫迟的事情,你也不需要如此敏感。如果一个女人就能左右到恪儿的想法,那恪儿也太没出息了。”
“陛下言之有理。”杨晏筠低声道:“何况有陛下在,又何须臣妾多事。”
“起来吧。”李世民伸出手,扶起跪在地上的杨晏筠,目光深沉。“朕不怕对你说实话,莫迟丫头很像一个人,所以朕心里难免高看她一些。她的表现也没有叫朕失望,所以晏筠呐,你也不要叫朕再失望了。”
“臣妾记住了。”虽然很想问上一句莫迟像的那个人究竟是谁,但杨晏筠深知此时实在不是多话的时机,只好忍住好奇,点了点头。她已经不敢再说下去,刚刚李世民那些若有所指的话,已经让她遍体生寒了。
虽然李恪为杨晏筠的所作所为痛心,虽然杨晏筠不把莫迟的安危放在心上,但她毕竟还是李恪的母亲。假如李世民的话被旁人所知,李恪在太子李承乾眼中,就会成为不得不死的人。这绝不是杨晏筠希望发生的事情。李世民的话,可谓正中杨晏筠的命门,让她完全无法再轻举妄动。
这天夜里李世民和杨晏筠之间的对话,宫中虽然无人得知,但是杨晏筠对莫迟态度的转变,还是被敏感的莫迟察觉出来。
经过那晚之后,杨晏筠似乎又恢复到了之前的态度,对莫迟照顾有加,殷勤备至,偶尔还会带着她到御花园中去转转,婆媳俩那种亲昵的劲头,惹得宫中其他妃嫔们羡慕不已。只是虽然如此,莫迟却也不敢大意,对待杨妃一如从前的小心恭敬。
另一方面,莫迟对皇子们的课程开展得也非常顺利。按照李世民之前的安排,为了照顾莫迟的身体,每隔一天为这些皇子们上课,但是没几天,就由李治牵头,去求李世民把课程改成每上两天课才休息一天了。但莫迟进宫是为了养病的事情是世人皆知的,也正因如此,就是听到莫迟打个喷嚏,这些养尊处优的孩子们都会紧张一下,对莫迟可说是格外关心。
不过关心归关心,紧张归紧张,这些天相处下来,他们对于这位三嫂,也敢大胆的开起玩笑来——反正只要不耽误课程,这位三嫂是不会发脾气的。
“老师,我会拼我的名字了,li–zhi-,对吧?”李治有些兴奋的说。“这拼音字母真有趣。写起来和我们的汉字很不一样,却又能拼出汉字。可惜我的鹅毛笔用的还不太好。”
“我也是。”李慎也有些遗憾。“字母也很难写的漂亮。”
“没关系,慢慢练习就好。”莫迟微笑道。其实鹅毛笔用不好的问题不能怪李治和李慎,宣纸柔软、吸水性强,但是并不适合用尖锐的笔尖在上面划来划去。加上他们从小习练毛笔字,很难习惯使用硬笔。
“对嘛,像本王这样抄一遍论语就能写好了!”李贞在一旁幸灾乐祸。他上次故意迟到,被莫迟罚抄论语,结果却意外的得到了比别人更多的练习机会,鹅毛笔反而是用的最好的一个。
比起谦虚好学的李治和李慎,李福和李明两个小孩子,则对莫迟有种小孩子对成年人的崇拜:“老师的画也画的好厉害,今天我们画些什么?”
“今天画这个香炉好不好?”莫迟想了想,指着宫殿中的那只兽首熏香八角炉道。
按照年龄差别,莫迟为这五位皇子设定了不同难度的课程内容和进度。比起三个哥哥,李福和李明的功课要轻松得多,比起抄写练习使用鹅毛笔和炭笔,莫迟倒是经常布置些儿童简笔画的功课给他们。
而李贞、李治和李慎就没这么轻松了。自从莫迟讲过了标点符号的使用,三人就迷上了用标点来重新划分经史典籍的句读,还拿去请教那些以学问著称的大儒老师们。如此一来,反倒衬得莫迟闲了起来。不过莫迟肚子里的经史典籍固然比不上他们那些正经的大儒老师,但是作为一个现代模范高中生来说,能拿出来教教小朋友的内容绝对不少。
语文有拼音字母和标点符号,数学则有阿拉伯数字,就只这两种后世成果,莫迟自问就足以应付这一年时间了,何况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的一些基础常识和实验,也都可以在大唐现有条件下适当进行。备选的内容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