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现在退又有何用,都大半年了,长安城怕是早传遍了,我恐怕是这长安城里最后一个知道这事的人。你呀……哎……”

    皓辉低下了头。

    靖国公沉吟半饷,说道:“这事你不用管了,不过以后,你不准再去外面乱晃,你大哥的差事下来之后,就轮到你了,在这期间,不许再给我惹事。去吧。”

    皓辉见父亲没有责罚他,如蒙大赦,一听叫他走,忙不迭拉着皓轩出来了。

    一边走一边嘟囔:“好险啊。”

    “你还知道好险,这事亏得告诉了父亲,看父亲这样子,恐怕没那么简单。”皓轩拍了拍他。

    “父亲的话怎么跟涵妹妹说的一模一样。”皓辉傻笑着说,“涵妹妹还真是聪明,她说父亲不会责罚我,真让她说中了。”

    皓轩却不自觉皱了眉头,涵因越来越让他看不懂了。他想起了那个不含任何感情的眼神,好似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包括她自己都是棋子一般,那根本就不是他所了解的涵因。也许是自己看错了吧,皓轩摇摇头甩开杂念,想起涵因给自己绣的荷包,想起她温暖亲切的笑容,心又陷到了一片温柔的海洋,对涵因的种种疑惑也抛在脑后了。

    许她是长大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才有了变化,但是她始终还是自己的涵妹妹,皓轩心底泛起一阵怜惜,等娶了她,一定要好好的疼惜她,让她这辈子都不会伤心。皓轩在心里暗暗的发誓。

    皓轩、皓辉回到院子里,涵因和皓宁已经走了。

    锦芳走上来说道:“大公子、二公子先去换衣裳吧,再过一会就该去老太太院子用膳了。”

    皓轩这才打断了胡思乱想。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关系

    在老太太那里吃了饭,涵因便带着皓宁回了自己的院子。

    皓宁已经跟彤玉说好,今天再涵因这里睡下。彤玉便派小丫头拿来了一应的用度。

    姐妹两个躺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你后来又见到他没有?”涵因直奔主题。

    皓宁却害羞起来:“你说谁呀。”

    “你这小丫头,还跟我装糊涂。”涵因拧了拧她的脸蛋,“好好好,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转身闭了眼睛。

    皓宁一骨碌爬起来,推了推涵因:“好姐姐,别生气呀,我不跟你说跟谁说呀。”

    涵因这才转过身:“那你可得老实交代,不准耍滑头。”

    “嗯。”皓宁红着脸应道:“在上阳宫还见过一次。后来母亲进宫,我就跟着一起回洛阳别馆了。在之后就没见了。”

    小丫头满脸尽是惆怅的神色。

    “他家来提过亲么?”涵因小心的看着皓宁的表情。

    “嗯。”皓宁声如蚊呐,脸上放出欢喜的光彩,随即又是一脸忧愁:“只是太子薨逝,这事便放下了。”

    “舅舅、舅母跟你提过了么?”

    皓宁摇摇头:“是大哥悄悄告诉我的,他跟高公子很是要好,因此知道。”

    “轩哥哥知道?他怎么说?”涵因倒很惊奇皓轩的态度。

    “大哥说高公子很有才华,品性高洁,是难得的好……好夫婿。”说完这话,皓宁便把脸埋再杯子里面,半天没出来。

    过了一会,皓宁把脑袋露了半个出来,问道:“涵姐姐,你说这事能成么。”

    涵因看着她的样子,心里升起一阵怜惜,这些世家的女子,成日锦衣玉食,却还是掌握不了命运,勉力一笑:“姻缘是天定的,别想那么多了,睡吧。”

    皓宁点点头,打了个哈欠,一会儿便酣然入梦了。

    涵因披上衣服,走到火盆边上拢了拢火。

    次日,便有太监来传宫中旨意,因涵因照顾泰王有功,赏赐玉如意一柄,红珊瑚串珠两串,蜀锦一匹。下人见涵因受到了宫里的赏识,越发巴结起来。

    涵因并不在意,待人如常。

    徐妈妈忽然过来,说大太太请她过去。

    “正等着你呢,快来。”大太太对她的态度倒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还是跟以前一样,不温不火,一见她进来,便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舅母有什么吩咐。”

    大太太指着小几上放着的几张纸,说道:“你二叔补了工部郎中,一家已经到了长安,已经把沛国公府收拾了出来住下了,这是过年的礼帖。我想着这过年了,你这个做晚辈的理当去拜见一下吧。”

    “二叔已经到长安了?”涵因问道。

    “是啊,前些天过来拜会你舅舅,那几天你还在宫里没回来。”

    从外省到长安来,自然是要过来拜会靖国公的,但是大太太却没提涵因的两个兄弟,他们看样子不知道沛国公来访的事。

    涵因问道:“那我两个哥哥呢。”

    大太太眼神闪烁了一下,笑道,“他们外头男人的事,你一个女孩子家就不要过问了。总之,有你舅舅给你做主呢。”

    涵因知道问也问不出什么结果,“既然二叔到了长安,我们理应是要去拜会的。”

    她谢了大太太,便告退了。

    一出院门,迎面正好撞上了徐妈妈,“姑娘好,这几月未见,气色越发好了。”

    “妈妈事忙,也不去我那里喝杯茶。”

    “姑娘刚从宫里回来,忙乱着,老奴哪里敢打扰。”徐妈妈陪着笑。

    涵因挑挑眉,说道:“太皇太后娘娘赐了几匹缎子,我看那花样新鲜,竟不知是什么,妈妈见老了东西的,帮我长长眼。”

    “老奴眼皮子浅,倒是这些年跟着太太见了些东西,姑娘若不嫌弃,我就去看看。”徐妈妈便跟着涵因去了。

    涵因叫祈月拿出那块《萧翼赚兰亭图》,“妈妈看这是什么。”

    徐妈妈见那织物质地细密,花样繁复,又用手摸了摸:“哎呦,我的姑娘,这可是了不得的东西,这叫重锦,从画心到宝相花装饰的幅边及上下裱首和绶带,均是通幅长跑梭所织,在牙色地子上用大红、木红、深蓝、黛色、月白、葵黄、鹅黄、米黄、墨绿、石青、玉色、玄色、白色、茄紫、雪灰,共十五把长织梭织出各色人物,更难得的是织出这人物的神情态度,仿佛活了一般。这怎么也得一个技艺精湛的织匠带着三四个熟练织工费得一二年功夫才可得。呵呵,姑娘别笑话,我自小娘家是开织作坊的,这种织品我家里就出过,还做过贡品。”

    “妈妈好眼力,这是太皇太后赏我的。妈妈既生在江南,怎的坐了大太太的陪房?”涵因好奇的问。

    “那年我家发水,爹爹没了,我娘带着我去太原投奔舅舅,可是舅舅一家已经搬走了。我和我娘就到了我们姑娘的娘家,我就一直跟着姑娘,后来嫁给我们当家的。又做了陪房跟着我们姑娘到了这府里,这也有二十年了。说句没羞臊的话,别看老奴技艺生疏了,但眼力还在,这些年太太的东西还是我来掌眼呢。”徐妈妈脸上微微带着些得色。

    涵因试探着问道:“妈妈可对梭儿、巧儿这两个名字有印象。”

    “姑娘打哪听说的这个名字。”徐妈妈的语气忽的有些急切。

    “有人让我帮着打听这两个名字,是一对姐妹,也是苏州人士,家里也是作织工的,小时候和家人失散了。我想着妈妈是苏州人,又是在这个行当的,许是听过这名字,因此跟妈妈这里问一问。”

    徐妈妈骤然抓住了涵因的手:“老奴的名字就叫巧儿,我有一个姐姐便叫梭儿,小时候她就被选到宫里了。后来我家遭难,再也没了她的消息。这些年也试着使人在宫中打探,却毫无音信。姑娘若是有消息,可千万别瞒我。”

    这真是意外之喜,徐妈妈的身世阖府都知道,涵因只是想同一个行当又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多少会有些消息,于是才试着打听。听徐妈妈如此说,涵因心里直道好巧,问道:“妈妈可有事物证实自己的身份?”涵因生性谨慎,并不先透露消息。

    徐妈妈从领口摸出一个织锦的香袋,从里面淘出一块玉牌:“当年我家殷实,父亲给我们姐妹一人配了一块玉牌,上面刻着我俩的名字,还特特找寒山寺的高僧开了光。”

    涵因接过玉牌一看,果然上面刻着巧儿两个字:“妈妈可别怨我多事,只是宫里头诸多忌讳,没有几分把握,也不敢担这等干系。因此少不得问清楚些。”

    “老奴明白,姑娘下次进宫的时候,把这个带进去,让那人看看。”

    “妈妈这东西看来是从不离身的,我拿着也不方便,我再去的时候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