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松之闻了闻这屋里的味道,走上前去,一把夺过皓辉手里的酒壶,又细闻了闻:“这不是专供伤兵营治病的酒吗,伤兵营那边这东西也是管得很严的,就怕有人偷了去。你怎么有这个?”

    “嘿嘿,我自然有我的门路,来,今天我请客,坐下,陪哥哥我喝两盅。”皓辉招呼着梁松之,一说话吐出一股酒气,梁松之扇了又扇。

    “都督严令在军中不得饮酒,你要是被发现了,可别拉上我。”梁松之没好气的说道。

    皓辉“嘿嘿”一笑:“都督已经准了我的假,现在是我休息的时间,自然不算了。”

    梁松之知道跟他搅不清楚,只好说道:“好了好了,你已经醉了,既然你今天不打算回去,那就歇下吧,明天一早赶紧回去。

    皓辉却一下子蹿起了火来,冷笑道:“我喝醉了,我才没有呢,这种酒,再喝几壶我都醉不了。”

    “行,你没醉行了吧。”梁松之只想让他安生些,就算他放假了,在营中喝酒影响也不好,再说,还是专供伤兵营治病用的,真被人发现了,少不了一顿板子。

    皓辉忽然大笑起来:“她竟然亲自给我做媒,你说还有比这更可笑的事吗?”1 38;看書;網网不跳字。

    梁松之跟他相交已久,很清楚他心里一直放不下的那点事,也不好接话,只暗叹了一声,随即说道:“我看你今天太累了,还是快睡吧。”

    皓辉似乎根本没有听见梁松之在说什么,狂笑一阵,最后竟然带了哭腔:“从小她让我做什么,我都没有二话,她想嫁给我哥,我也愿意成全她,如今,她给我保媒,就算是头母猪我也娶!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这时候,酒劲已经冲上了头,皓辉的话最后化作一番含混不清的嘟囔,他整个人向后倒去,摊在椅子上。

    梁松之看着他这副样子,无奈的摇摇头,走过去,把他架到床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三十五章 勉强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六章 放权

    )

    第五百三十六章 放权

    秋雨扑簌簌的落在院子里,将秋风吹落的一地金黄打湿,天气比每年的这个时候要更冷一些,涵因已经换了夹衣,还没到生火的时候,只是每天用手炉捂着。

    令辰已经两岁多了,涵因开始按照前世印象中的方法教育孩子,主要是开发孩子的大脑,在两岁这个阶段,开始开发他的各项感知的能力。比如分辨色彩,再比如分辨声音,在他的屋子里,堆满了各色的小玩意,带他去市集、马场、村子还有各家的宴席,尽量的丰富他能接触的环境。

    李湛见涵因对儿子上心的样子,笑道:“才多大啊,你就让他看这看那的。他能明白吗。”

    涵因笑道:“这叫从娃娃抓起。慢慢的他就都会了。”

    李湛笑道:“你喜欢怎样教他都好。”

    涵因又不禁想起了自己远在长安的儿子和女儿,不能够亲手教导他们始终是一个遗憾。

    正愣神,李湛说道:“我打算把彦儿送到李家族学去。”

    涵因方听清楚,说道:“现在的先生不是教的很好吗?”1 38;看書;網网不跳字。

    “也应该让他跟同龄的孩子们处一处了,跟别人一比,应该就知道上进了。”李湛笑道。

    涵因是不会说什么的,在她看来像九连环、七巧板一类的玩具还是挺锻炼大脑的,不过李湛把那些都看做是玩物丧志,上次别人送来一套玩具,用铜丝打造得很是精巧,涵因便跟李湛说送给李令彦玩。

    结果李湛说不能给,他现在连老师教的都学不会,若是有了这些就天天分心了。

    涵因知道李令彦是庶子,基本上绝了门荫这条路,要么科举,要么捐官,因此李湛特别重视他的学问,毕竟若能自己考上,嫡庶前途的差别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因此对他格外严格。涵因可不想让李湛觉得自己是那种故意带坏庶子的嫡母,所以,李湛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她才不会管。因此便把那套玩具留了下来,自己没事拆拆九连环,解解绳结什么的,倒也是个打发时间的好办法,她还打算回头找个工匠来,做个魔方玩玩,虽然她并不懂魔方内部什么构造。

    不过最近显然不是悠哉悠哉玩乐的好时机。

    河北那边前几个月就开始出现了大股的匪徒,居然开始攻击镇子,而他们并不想占领什么地方,抢完了跑,回到他们深山里的寨子。那些人越聚越多,有些巨匪还出了名,比如有一个叫安禄山的胡人,就在冀州一带活动。当然,这些都是涵因放在河北那边的人传回来的消息。那些乡镇已经苦不堪言,但县府和州府还在瞒着,毕竟这些大老爷们需要政绩,这些不好的事情能瞒就瞒着。

    入了秋,这个叫安禄山的匪徒纠结了数千匪兵,竟然攻下了一个县,在里面烧杀抢掠,满载而归,震动了整个河北,也终于上达天听。

    皇帝震怒,下令冀州权力剿匪,现在结果还未可知。皇帝实际上也很心慌,现在拱卫京师的天武军只剩下实数两万五千人,陈成还在回去的路上,万一有人趁机作乱可怎么办。于是皇帝连下数道圣旨,催促各地方折冲府尽快补充兵员到天武军。

    实际上,这又成了一个悖论,越从地方上抽调兵员,地方的守卫力量就越薄弱,那地方上就越乱,而时局越乱皇帝就会越觉得不安稳,就越要把持大兵。

    陆宪这个宰相坐得也颇为痛苦,时常觉得自己独木难支,想起从前靖国公、李明哲还有柳正言在的时候,自己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最终,陈成带着新组建的天武军回到了长安,得到了皇帝大大的褒奖,什么平乱有功,什么收服叛将,陈成自己听了都有些脸红,这些事都是西北军搞的,跟天武军也没什么关系。不过居然功劳都算在天武军头上了。

    天圣教的黄道人也被带回了长安,当众问斩。但那黄道人在被砍头前发疯似的冲围观的人们大喊:“欲得天道,唯我太平。”这让长安人议论纷纷,各种流言悄然在街头兴起,这是即便官府严令不准讨论,也挡不住的。

    涵因听到这个消息,很是不解,这个黄道人不是叛出了太平教吗,为什么临死还要宣扬太平教?她皱了眉头,不知道这里头有什么问题。只是长安离她太远了,她想弄清楚也没办法,只得吩咐手下人关注那里的动静,如果有什么异常,赶紧让她知道。

    吏部已经开始讨论鄯州、兰州的刺史人选了。如今的府务都是在由两州的司马和长史在代理。两州的局势刚刚平定下来,还是有人愿意去收拾烂摊子的,毕竟做好了就是政绩,也是不错的。

    然而,鄯州再次传来紧急军情,吐蕃人又来打鄯州了。今年高原上的气候愈发恶劣,吐蕃人不顾上一次的惨败,又重整旗鼓打来了。他们就是卡着鄯州叛军被*掉,而西北大军又被抽掉的空挡来袭的。

    这一次带着大军来的,是新上任的赞普,之前的那个被他干掉了,他为了立威,又见鄯州空虚,便带了大军前来。不过这一次,吐谷浑人先给鄯州军报了信,让他们早有准备。

    皇帝听说吐蕃人又来了,又是一阵头疼,鄯州军已经没了,天武军不能再派出去了,只能依靠西北大军支撑。河北需要平乱,江南需要增加驻军,天武军这次作战损失的装备、马匹要补充,还有赈济各地的饥荒,一笔笔都是钱,而国库一天天的见底,户部天天哭穷。皇帝知道这些人盯着内库的钱,但是,他也有苦衷啊,这些年贴补太皇太后做寿,几个皇子皇女的婚事,起府邸宅院,还有各宗室的丧礼,每年对诸妃、皇子、公主、宗室的赏赐,对后宫宫女太监的岁赏,都要从内库出钱,而这些年少府的收入也锐减,以至于他一直在啃长公主时期的老本,后来有了李湛奉上的一千万两,好容易缓解了,但也是在以眼睛看得见的速度下降。

    这次天武军重新置办装备,户部肯定只肯出标准装备的钱,要想超出一般水准的精良装备,那也只能他自己出,这又是一大笔钱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皇帝曾经听长公主常常念叨这句话,于是,当新任户部侍郎裴敏把户部的缺口报给他的时候,他心里骤然跳出来的,就是这句话。

    陆宪耷拉着眼皮不说话,反正他早就提过意见了,让李湛接管这三个州,统一协调军政,虽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